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畢業季來了,你知道CFO是如何判斷要不要錄用這個財務?

加多練會計服務號kj91dl 長按複製,申請免費公開課名額!

打造一個好的團隊,需要財務經理

下很大的功夫,其中招人是第一環節。一個好的財務經理,必須同時是一個好的人事經理,成功實施每個招聘機會,為團隊的提升、為財務的能力績效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礎。

這次我們主要介紹這麼幾塊內容

第一個是招聘前的準備動作。這是財務經理人的作業,只有做好充分的準備,才能完成一次成功的招聘。招聘是團隊建設的大事,不打無準備之仗。

第二個是招聘的整個過程。從發布信息到篩選簡歷,從預約面談到筆試,評價。招聘是一個科學嚴謹的過程,凡是涉及到人的問題,都不能過於拘泥於形式,招聘的過程需要經驗,需要技巧,更需要辛苦和操勞。

第三個是錄用決策。當你看完了這些人,最後決定用誰不用誰的時候,怎麼做?錄用決策關係到前期工作的成敗。

第四個是入職的輔導。一般來說沒有人上來就能駕輕就熟,馬上就能獨當一面,把這個工作幹得很好。成功的招聘不意味著僅僅是選擇,還有一個導入的過程,他決定了招聘是否最後有個完美的結局。如果最後員工不能適應工作或者發揮不了作用,才能確定招聘是失敗的,而不是說選了人家,人家不來了算失敗了。


1

準備

1、人力資源梳理

這個梳理至少有三件事要做:

第一個是審視和完善組織架構。財務部門人再少,也總會有一個組織架構。組織架構代表了工作過程中工作量的分佈,工作職能的分佈,角色的分工,上下級的組織管理。誰是誰的領導,有什麼事情如何界定職責;誰跟誰是平行的,誰跟誰是需要配合的;哪幾個人是一組的,人少人多,都得通過組織結構圖來看。

如果財務部的組織機構圖,本身就梳理的不到位,畫得不好,結構不清晰,員工本就很含糊,那決定要招人的時候,心裡就是沒譜的,根本不清楚究竟是缺人還是多人,哪些職位做到位了,什麼地方是人浮於事。所以作為財務經理,原則上來講,組織架構圖應該經常擺在眼前。這張圖一般一年都要變5次以上,人可以不變,但工作的內容和角色不可能不變。即便公司發展的很穩定也會變,因為人在變,人的能力還會變,工作的重點還會變。組織機構圖代表了財務經理人對人力資源的布局是否心中有數。

第二個是崗位職責與任務分配必須清晰明了。要知道所有的崗位職責和任務分配,這個崗位的目標是什麼,他的主要工作有一二三四項,每一項里有一二三四的小內容。每個月做什麼,每個星期做什麼,每個季度完成什麼,每年要做什麼等等等這些,他的上級下級是誰,她周邊要配合的是誰,他做到什麼樣算好,什麼樣算差,在未來的三年應該做成什麼樣,這個叫做崗位職責。

招一個人來要讓他做什麼,是必須事先明確的,否則工作是亂的,人也是亂的,多一個,少一個人根本就看不出來。在這種情況下工作干不好,不知道為什麼,還以為是人少了。

很多人的崗位是按照財務專業分的,比如成本會計,費用會計,固定資源會計,事務會計等等等這些。但是絕大多數情況下,我們會按照工作量去分崗位職責,不只是按專業。比如說費用會計,因為公司人多、報銷多,可能會有三四個人同時進行,有著不同的崗位職責。再比如檔案管理,可能只需要用五分之一個人就可以,統計可能只需要用二分之一個人就可以,一個人身兼四職,既管檔案,還要管統計報告,還肩負著一部分的報銷任務,還要替公司跑跑資金。一個人的工作必須飽滿,這是第一重要的。

第三個叫工作的規範與流程。工作如何做得更有效,要不斷地重新組織。例如成本核算,需要幾個人,是怎麼配合的,誰去做標準成本,誰去做成本分析和控制。例如銷售環節誰去做報銷,誰去做合同審核,誰去做發貨處理,誰去做應收賬款。這涉及到員工之間內部的配合問題,或者是說財務部的人跟其他部門的配合問題,其他部門擔的職責多,流程又是比較到位和完善的,財務部門就可以做得少一些,在這種情況下,需要的工作量就少了,人頭數也少了。如果其他的部門擔得少,絕大多數由財務部來完成,比如說系統的調配,發貨催促,庫房的管理都是可以財務部做的。

工作的規範性和流程決定了一個人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範圍,也決定了招人時,人力資源如何搭配的問題。



2、人力資源需求分析

有了前面的基本的準備工作,下面要做人力資源的需求分析,分析究竟缺什麼?缺幾個人?常見有這麼幾種缺人的場景。

第一種因為工作量的不斷增加,活干不完,這個時候就缺人。

但是在這種情況下,首先要檢討自己,工作是不是沒幹好,才導致干不完。評估一下,這活要不要干這麼好,要不要干,甚至不幹的話有什麼嚴重的後果,沒什麼嚴重的後果是不是別幹了。另外這項工作是不是常態化的,還是臨時的,假如說這個活不得不幹,工作量很大,但也就忙一星期,那就算了。有時候我們搞上市的突擊,清產合資,固定資產盤點,公司要搬家,業務要整頓等等等的很多的事情都是臨時性的,臨時性的就不管它了。如果說這幾個問題你處理好了,就根據一個人的勞動量來確定,具體需要幾個人。

這是最簡單的,最容易確定需要幾個人和需要什麼人,但也是最難成為招聘理由的。你說活干不過來要加人,老闆馬上就會挑戰你,我怎麼看你們的人不忙啊,這時你就麻煩了,非常難說明白你的活很忙,你總不能拿厚厚的一摞的加班單子給老闆看。領導還覺得加班是常事,哪個部門都加班。即使你很忙,也很難成為增加人員的合理理由。

第二種有人離職。

這個是向公司申請招人的最佳理由,甚至都不用判斷,有人走了,自然要招人來。但是需要什麼樣的人是需要判斷的,因為有人離職不意味著必然要加人。這就給絕大多數財務經理人提供了一個機會,調整你的財務團隊的基本結構,一般都是先內部調整,佔好位,然後補缺找新人。

第三種是財務職能的發展。

公司的業務變化,要充實財務團隊的能力,例如原來公司的營銷環節不需要那麼麻煩,管管費用應收賬款就可以,現在公司開了很多的分公司,要增加一個主管,主管必須得有經驗,這時候就得招人。比如公司要上市,要增加一個懂得上市的人,或者公司現在加強成本管理,要派人去工廠協助,必須得懂財務等等。

這種情況下財務增加人員的理由,必須跟財務部做出的成績掛鉤。比如說財務的能力越來越強,公司有了收益,那就加人,加人的目的是為了幹得更好,還有好幾年的事的需要做。或者是說財務忙不過來,拖了後腿,我得加個人,要把工作做好了才可以,那領導可能會同意加人。

不管因為什麼原因,必須找出增加人員的理由。這個分析的結果就是確定為什麼招人,招什麼人,招幾個人,什麼時間招人,這幾個問題必須能明確回答,既是回答給自己,也是回答給公司。當然你面向公司說這件事,需要你簡單的包裝一下,斟酌一下,要提升說服力這個需求才能變成招人的現實。


3、招聘申請為了奮力實現你的招聘大計,必須在需求完事之後,進行招聘人才的申請工作,向人事部打報告,向老總說明情況。這種事情一般是經過兩步,第一步就是先打報告說明,或者私底下做一個鋪墊,透露相關消息。然後正式的提出申請,財務部加個人,要招個人。第二步就是接受質問,為什麼加人,能不能其他人調換一下,雖然問的都是廢話,但是你不得不去回答。這時候你必須面不改色,心不跳,泰山壓頂不彎腰的姿態,一二三四說得頭頭是道,就是說到老總和人事部要頻頻點頭,於是招聘申請能順利批准。

當然有人問了,如果不能順利批准怎麼辦?沒說清楚怎麼辦?老總給駁回來了怎麼辦?不順利就先拿回去調整,接受老總和人事部的建議回去整改,然後適時機再次提出招聘,你要能扛得過去,意味著確實不需要人,你要是扛不過去,公司也就明白了為什麼要招人。加人總是需要的,在公司里沒有哪個部門比財務部更複雜,財務部多增加一兩個人、兩三個人問題不大。財務部增加的人都是管事的,如果增加十個銷售人員,跑到茶館里打撲克,還不如增加一個財務人員看著他們,算算他們的成績。

這裡我說一點注意事項,招聘申請這一關其實挺難通過,成功提出申請獲得批准的關鍵因素是時機,而不是這個事本質上有多重要。公司剛開完會說減員增效,你明兒提出來要招人,這就是往領導臉上抹灰,這肯定是不行的。即便再重要,這個時機提出也不合適了。這個時機是綜合的,看公司的形勢,看公司的條件,看公司發展的走勢,甚至看老闆的心情。

另外,決定批准與否,一般不是你超強的說服力,而是老闆自己個人的判斷力,所以你必須通過一定的途徑,影響老總對增加人員這件事情的判斷力。

舉個簡單的例子,財務部平時工作很忙,很忙也有不忙的時候,不可能從早晨9點鐘上班,一直腳朝天忙到晚上5點半下班,中間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哪個公司,哪個人都是不可能的,你總是有閑暇時間。比如說閑暇之餘,網上衝浪,剛把電腦打開,領導過來報銷了,看到員工正在上網,可是你還不知道這個事,還跑去跟老闆說我要增加一個人,為什麼增加人,因為我忙死了,老闆用冷眼在看你,心想忙什麼忙,我看到財務部的人都在上網,玩遊戲,忙什麼忙。平時再怎麼閑暇,老闆來了的時候,一定是要很忙的才行。

既然影響結果的不是增加人員的那番道理,那就必須讓老總去為你找依據。那些專業和業務比較強的財務經理人,非常容易取得老總的信任,增加人員就容易得多,原因就在於他平時在很多方面是很職業的,是很在意的,讓老闆很放心,深得老闆賞識。

4、招聘要求要招什麼樣的人,必須得說得很明白。招聘一般需要哪幾項說明?第一,工作的目標和崗位職責,就是找這個人要做什麼。第二,崗位特點是什麼,他的彙報關係是什麼。這個職位以後的職業發展出路和晉陞途徑是什麼。這些既是明確也是一種宣傳,讓應聘者看到的時候很明白來還是不來,什麼東西吸引他,什麼東西是他很不喜歡的,才能用一份招聘說明來篩選想要的。我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說要招一個資金管理的財務主管。那就得跟你人家說明白,得有很強的交際能力,最好是有很強的銀行社會關係,這叫崗位特點。比如銷售會計的職位,未來的發展出路是整個營銷財務團隊的負責人,這個職業前景更好,起到了一定的吸引作用。第三,對候選人的資力、技能、性格各方面的要求。比如要求這個崗位的人,必須慢性子,是負責付款工作的,這個人很唐僧,錢就飛不出去了。要求這個人的資力,做這一行很長時間,對於公司的資金,對於財務的報銷,付款各方面有很強的經驗,知道什麼地方容易出問題,什麼地方不出問題。對發票很容易鑒別,一看就是假的。對候選人資力可以泛泛的要求,也可以有非常明確的要求。取決於這個崗位要求的技能是否足夠鮮明、通用。第四是優選條件和否定性的條件,要明確列示這個崗位要求在上海,這個崗位外語好的優先,這叫優選條件,超過50歲的不要,這叫否定性條件。第五是為了招聘篩選的需要,要列明關鍵選擇點是什麼?這個一般是不對外公布的,是給人事部和自己用的。比如說我們不想要女生,想要男生,要直接寫出來,可能顯得企業文化有點歧視,但是你必須得明白,這個崗位是需要一個男生。2

招聘一個財務要經歷些什麼

過程1:找候選人

哪裡去找?一般有這麼幾個地方,首先是最被廣泛使用的:

1、 招聘網站,51job、智聯招聘還有中華英才等。

2、 招聘會

3、 中介機構,比如說找獵頭,像我們這種培訓機構。

4、 找熟人推薦,相互引見。

5、 自己親自到各個地方去物色,自己廣泛的接觸人,看到好的遊說過來。

這大體是我們常用的幾種途徑,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方法都可以用。

現在招聘人越來越難,過去以為給錢就行,工資高點就行,後來以為給個職位就行,甚至給個股權就行。現在忽然發現,想找到一個好的,人家也正想著要跳槽的,或者剛來此地發展的,是多麼可遇不可求的事情。得天天招,然後一年半年能碰上幾個,但遠水解不了近渴,除非你的公司非常令人嚮往。對絕大多數公司來說,都是普通公司,都是人才稀缺的,所以我還是鼓勵財務經理,自己在這方面要多下一些功夫,不要光看人事部提供的簡歷的。

現在這個社會人才結構和市場需求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現在出現了人才的斷層,一方面很多人變成了多餘的人,哪裡都用不上。另一方面大家都在找人,哪裡有能用的人。原來以為是因為信息不對稱,現在信息不對稱已經被網路解決了,是因為能力不對稱,我想要的和你會的根本不是一碼事。

現在說人才是關鍵,倒推10年,顯得不那麼有說服力,就是扯在領導嘴上的一句話,而且在高層上才得以顯現,底下的人用不上。現在說人才是關鍵,幾乎是每一個經理的口頭禪。招聘這個事很難,那就必須得下功夫,說到招聘這個事很難,我就說10年前,我一個同事的感受。

10年前的時候我在北京的亦庄,在諾基亞做財務經理,我有一個上游的供應商,是IBM的一個合作公司,他的財務經理,就是財務經理人網站上那個superCFO。他跟我關係特別好,周日周六的時候,我說咱們出去玩,搞團隊活動,去吃海鮮。他跟我說不行,忙得沒空去,我叫一次他沒空去,叫兩次沒空去,我說你忙什麼,他說我忙著招聘,我說招聘你怎麼不周一到周五進行,怎麼周六到周日進行?他說「我看中的那些人現在都有工作,人家本來就不想應聘,好不容易求人家過來應聘面試一下,人家說了平時沒空,周六周日可以,那隻能周六周日等著。」這哥們令我感動的是,他家不在北京,他是從深圳被IBM外派到北京工作的。那一兩年他的周六周日幾乎都搭在面試招聘上了,經過兩年的努力,功夫不負有心人。他搭建了一個十幾個人的財務團隊,是他很滿意的一個團隊。我跟他那個團隊里的絕大多數人都打過交道,人確實不錯。就是功夫所下之處,肯定是有收穫。跟他比起來,就覺得我自己在這方面做得太不到位和欠缺了,人家的財務能力為什麼強?人家的員工素質為什麼高?人家的財務的成績為什麼好?人家是有道理的。

過程2:簡歷的篩選

如果你很幸運,能收到很多的簡歷,那進行第二步。

1、看工作經歷,有沒有相關性,比如要招個成本會計,他懂不懂成本,在製造企業干過過沒有?如果是互聯網公司,那有沒有電商企業或者互聯網公司的從業經驗?如果沒有相關性,就意味著缺乏經驗,缺乏經驗就意味著得重新培養,雖然然現在人的學習能力都挺強,但是行業的差異還是很大的,企業的差異也是很大的。

2、看教育背景,教育背景決定了一個人的發展空間和支撐能力。一般來說教育背景這塊有一定的要求,但是也不用要求太嚴格,同一所學校出來的差異還是很大的。一般主張就是標配,根本不用豪華配置。

3、看職業進步,看一個人要動態的看,甭管他在學校什麼學,學的什麼專業,資力背景,要看他這幾年從哪裡發展到的哪裡。一個人的進步速度,決定了一個人的水平、上進心和工作上的賣力氣程度,只有這些有成績的人才真正能進步,所以這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方面。

4、看看他過去跳槽的經歷,感受一下這個人是否安心工作,這個人的敬業精神,適應環境的能力。比如說這個人很頻繁的跳槽,一個地方根沒扎穩,事沒整明白,心浮氣躁的就跳槽了。這是不妥的,他對環境很難適應,對一些情況很難容忍,這個人可能缺乏敬業精神。

5、看應聘者的態度,看一個人是否是積極的,能夠帶來正能量的,要看他的應聘的企圖,目的啊,等等各方面的一些要求。

6、看求職的信息是否為公司準備的,這個表明了一個人做事是否用心,他很有目的性,當然我們要小心那些專門為應聘而做一些工作的,我們所謂的叫面霸。

過程3:面試和評估

我們把面試和評估再分成幾步,第一步是電話面試,第二步是筆試,第三步是面談,第四步是背景調查。現在比較流行的一個說法叫結構化面試,網上有很多相應的知識,百度上一搜就知道了。我們這裡說說著幾個步驟的注意事項。

電話面試

可以初步篩選,去掉那些明顯不合格的,要不然耽誤時間,主要為了提高效率。很多公司簡歷篩選的功夫不到位,突突的一看技能、學歷,根本不看一些深層次的動機、特徵,一面試就耽誤時間,一個人總得談個40分鐘。在這種情況下,電話的初選面試是非常有利於提高面試的效率和節省工作量的。電話面試中,也可以設計幾個簡單的結構化的試題,測測這幾個人的一個基本面,跟這個崗位有沒有匹配度,大體匹配度行了再把人叫過來。

要了解一下求職人的一些意圖,比如很多求職者,自己都不知道自己那個簡歷投哪家公司去了。對於找工作這個事,他不做功課,那他工作以後也不會好好乾的,他是沒有心計的,那怎麼能幫上你。或者上來就先問工資多少,他還不知道幹嗎,以後有什麼發展,我的企業什麼樣子,工作難還是簡單,勝任不勝任不了……找工作本身涵蓋了很多方面的利益,不只是工資這一個方面。如果只是從工資方面去判斷,這個人就有點太簡單化和功利化,甚至是不成熟的。

筆試

筆試是有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鑒的,通常都是比較科學的。我們說過結構化面試,尤其體現在筆試上,測試專業能力、測試綜合管理能力、基本素質、測試職業素養和價值觀、測試性格脾氣思想、基本的社會常識和成熟度、人的智力和情商還有邏輯思維能力、寫作表達、溝通能力,都很容易測試。人事部這些事都能辦好,咱們只需要關心一下專業方面的能力就行了。測試結果給你了,你必須知道選擇標準是什麼?如果一個人的智商很高,情商很低,另一個人情商很高,智商很低,你選哪一個?

面試

面試這個過程就是談話,如果問的問題合適,基本上就能了解清楚這個人怎麼樣了,當然你得有閱人的經歷。而且面試還有很重要的一關,要對氣場的,這個人一看就不順眼,覺得現有的員工肯定不會容忍他,那就算了,其他的能力再強都沒有辦法,畢竟是團隊工作。

比如說我原來的秘書,跟我說武經理,我不喜歡你有一點,你以貌取人。我說什麼地方以貌取人了?他說那天有一個人來面試,你說人家奇裝異服,然後就不要人家了,人家水平還是可以的。然後我就明白了,我笑著跟他說,不是我不喜歡他奇裝異服,燙著長長的金黃色的披肩發,咱們這個團隊和咱們公司是有自己的文化和價值觀的,咱們財務部那些人會喜歡這個人?想想都覺得夠嗆。

那麼裁人的時候最關鍵的一條是什麼?不是裁掉那個最老實的,也不是裁掉那個工資最高的,也不是裁掉最笨的。裁掉的第一個人是在整個一個團隊里,有他別人就干不好活了的那個人。招人的時候也是一樣,不能招人的時候就給裁人的時候留下一個伏筆。一個團隊有一個團隊的氛圍,一看就不是一路人,根本不用拿指標去衡量。

面談的時候要問一些什麼,常見的問題是這樣的,比如說價值含量比較低級的問題:自我介紹一下,為什麼要自我介紹一下?第一對現場應聘的人有一個簡單的認識,第二看看這個人的表達能力,第三能看出一個人怎麼評價自己和看自己,怎麼來彰顯自己的優勢和包容自己的缺點的。為什麼離開原來的公司,對這個問題的回答網上是有標準版本的,但是現在人一般也都明白,不會去回答標準版本,因為既不能讓對方了解你,也不能讓你了解對方。實話實說的才是合適的,面試這個過程是雙方了解的過程。

當然還有一些重要的問題,比如說如果招一個成本會計,那就得舉例說明說,說說過去在做成本會計的過程中有些什麼收穫,你對成本會計有什麼看法,對做成本這件事情有什麼心得等等。比如個人的素質方面的,覺得個性上最大的優點是什麼?形容一上司和你同事怎麼評價你,你認為你比較欠缺的是什麼?這個方面能讓我們加深對他個性的了解。還有比如說過去這幾年,做得比較滿意的,或者成功的事是什麼?做得不滿意的是什麼,你覺得你可圈可點的事情有哪幾件,看一個人是不是對自己的工作有想法,有思路,有總結,這樣的人才能進步。回答不上來,也能反應這樣的人還比較年輕,比較嫩,比較欠缺經驗。

當然也可以提一些刁鑽的問題,看一下這些人的看法,比如你對加班有什麼看法?你的同事誤解你了,你怎麼辦?如果有一個臨時性的問題,大家都不願意幫你怎麼弄?領導布置了一個臨時的問題,你不願意干,怎麼和領導說等等等。這些也是一些我們常見的問題,拋給他,看看他是怎麼看的,你就明白這個人怎麼回事了。

還可以考察這個人的未來和進步,比如以後的職業發展是什麼?三年以後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假如錄用了你,怎麼開展工作等等。看一個人有沒有前瞻性,計劃性,理想,想法,思路。

最後就是一定要問一問,對公司有什麼要求,工作,待遇,同事,你的領導,你期望的工作環啊。

面試中的問題,有時候是跟我們的經驗有關,司通常會有什麼樣的特點,哪些個問題是可能會影響到以後員工進來發揮,那一定要有所把握才行,這樣才能招到合適的人,對方也能找到合適的工作。

背景調查

背景調查的主要目的是聽聽他過去的同事怎麼說他,哪怕是他曾經囑咐過的,能囑咐一個人替自己說好話這也算社會關係不錯了,就怕找個替自己編瞎話的人都找不到。經歷和資力,是我們篩選的一個重要條件,西萬一不是真的,那就等於一切都白扯了。所以還是要簡單了解一下,打個電話就行,甚至網上搜一下,這個公司是不是那麼回事,有沒有這個公司。

招聘的過程中,我們對一個人的了解,財務的素養和經驗技能只是冰山上的一角,露出來的那部分。一個人以後能不能出成績,能不能發展得好,能不能幫上你,能不能起到作用,更重要的是他的基本素質。這個人的價值觀,態度,團隊合作意識,性格,他的學習能力,他的成就願望,動機,這很重要,這些需要人事部來把關。財務跟人事要相互配合,評估的過程既有專業,也有人的基本素質和素養,一個人的品質如何,德行好壞很重要。3

拿什麼判斷,要不要錄用這個財務

完成了最終的面試評估,就要開始錄用決策了,這之前都可以按程序進行,但是到錄用這一關,那就是自己拿主意的過程了,稍微難一點。

我們回到崗位職責分析和應聘者的能力分析過程中,如果前邊的準備工作沒做好,想得不深,到錄用的時候,就會有麻煩。

舉個簡單的例子:

一個很老實本份的人,很可靠,看著就穩當,但是腦子有點慢,怎麼樣,用還是不用?有個哥們看著很機靈,眼睛里就是有活,有眼力勁,很容易理解領導意圖,愛與人打交道,經過測試和聊天,發現這個人好像愛佔小便宜,愛耍小聰明,要還是不要?

如果有一個能力很強,經驗也足夠豐富,能替你獨當一面的會計,但是有點自傲,而且對這個公司興趣一般,你要還是不要?如果是一個又勤奮又肯吃苦,任勞任怨又有責任心的老會計,但是知識結構有點陳舊,沒有上進心了,用還是不用?

崗位職責

決策為什麼難?因為招聘跟找對象是一樣的,找個溫柔的,賢惠的,體貼的,上得廳堂下得廚房的,長得又漂亮的,又能掙錢的,又顧家的。選來選去,七仙女,地球上沒這樣的人。有一個優點的同時,肯定有一個缺點,想要優點,但又不能容忍缺點,這個人怎麼選擇?反回頭來,招聘又不能像找對象一樣,根據喜好來選擇,要用人所長,容人所短。崗位的要求,就是選人的標準,而不僅僅是個人喜好。

比如招聘總賬會計,就要知道對總賬會計有什麼要求?能維護穩定一個高效的系統,能維護會計科目,成本中心,記賬規則,能夠管理固定資產,負責每個月的結賬和報表,能夠對付審計,能夠提供可靠的財務分析。那這樣的人得熟練的理解會計審核,有很好的溝通能力,會帶好下屬,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善與人溝通,注意工作的細節,有過應對審計的經驗等等。大體上符合,就可以作為候選人,候選人里只能是矮子里拔大個,想要完美的,那就不是你選人家了,是人家選你了。

應聘動機

這個人為什麼來的。在家實在閑的沒什麼事啊,家裡人看著也很生氣,老媽天天嘮叨,所以找份工作,這樣的人就不行,他對工作很不珍惜,沒有危機感,工作中很難用。很多情況下人是需要克服一定的困難的,這種人怎麼能克服得了困難。他是看中了工資,還是看中了這個地點,還是看中公司的名聲?他是把這兒當跳板了,還是因為這個地方比較安穩,甚至是因為公司能夠解決戶口?著決定了我們如何用這個人,如何調教這個人,如何管理這個人,動機不好的,不純的,或者先天就有缺陷的,還是要慎重。

用人原則

一個人工作是否仔細,有條理性,堅持原則……這些跟他干好財務工作是密切相關的。有沒有團隊意識,溝通,配合,大局觀,助人為樂……這些是決定他和團隊的融合程度。這個人不拘泥不死板,會越干越有創新能力,這是應變的態度。最後就是學習能力,如果一個人不斷的進步的話,那一開始條件差點都沒事,如果不能進步,一開始條件好都不能容忍,因為總會過時的。這個方面的選人原則,並不是很好把握,不同的人有自己的一套和喜好。得慢慢的總結出一套屬於自己公司的標準,別家公司的標準不一定適合你,別人的用人原則也不一定適合你,這很忌諱直接抄來用,要自己不斷地區總結和發掘。

我們用人的原則是什麼?比如我絕對不要擺著像花瓶,好看但是不能用的;比如說我絕對不能用跨國集團之類的,做什麼事經常出錯的。我非常在意一個人馬虎不馬虎,馬虎的我一概不要,甭管有多大的能力;我非常在意這個人是否有條理性,因為只要有條理性,我的財務工作才能可靠穩定放心,這樣才不至於我天天救火,我才能靜下心來干別的事,他干不出天

入職輔導

入職輔導比較簡單,但招聘要想獲得成功,引入門也關鍵的過程。入了門之後會幹成什麼樣,能不能留下來了,這與入門過程中給他提供的初期的任務;對他的指導和引導;讓他融入的這個速度;他到這來的第一印象和感覺;他在這的崗位職責和角色定位的清晰程度都有關係。

如果一開始表現好,被大家所接受,還有利於他的發揮,人都是在讚許和成就中長大的。如果進入一個公司,沒人搭沒人理沒人管,就想讓人出成績的,不太容易。當這個人順利度過了前三個月,半年之後,這次招聘才算是成功的。

注意事項問問題

很多財務經理在面試過程中準備不充分,一上去不知道問什麼,這時候就是浪費時間了。不知道問什麼就不知道如何評價一個人,就不知道一個人跟另一個人有什麼區別。在問的過程中拿不定主意,在選的時候就拿不準主意。這倆人哪個更好一點?優勢弱點在哪?可能潛在的問題是什麼?顯現的好處是什麼?必須得弄清楚,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就得去問。不能問了半天,結果聊了半天天,不能給決策帶來有用的信息,就只找了個感覺。

解說企業情況

招聘的過程中要解說企業情況,第一要把企業的好處介紹一下,第二要把企業的難處也介紹一下。讓應聘者有個心理準備,避免對方期望值過高,忽悠來了有很大的落差,不利於以後的長期發展。要事先讓應聘者清楚自己面臨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局面,拿定主意了就認真干,拿不定主意就再找,這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為了吸引人,一定要把企業的優勢說好了。為了讓對方有一個正確的合理的期望值,工作的難處也要告訴他。

招聘工具

財務沒有特別的招聘工具,需要讓人事部提供一些幫助,比如面試登記表,面試評價表,筆試問題,結構化面試常用的問題。有無數的心理學家,人事專家們天天更新和完善這些東西,都不是拘泥於一成的,適合不同的類型的企業。

選生手還是選熟手

拿過來就能用的好,還是自己培養的好。大家都覺得我自己培養有忠誠度,一張白紙,畫成什麼是什麼,容易跟公司契合。但是培養的過程太麻煩,好不容易培養好了,整不好還走了。熟練的拿過來就能用,但是不聽話,甚至得很高待遇,還不一定管用,因為他熟練的東西跟咱們公司的不一。所以不管用生手還是用熟手,要用人家的長處,同時容忍那些短處,不能容忍再說。主要看公司目前財務部的基本的結構,自己的成熟度,能不能承載得了對新人的引導、培養和學習。如果現在還什麼事都干不好,趕快找一個成熟的人幫你帶起來。要是這個地方已經很穩定了,那找個新人,搭一個階梯式的,有新人、有老人、有成熟的、有不成熟的團隊。都是高手,那就不能成一個團隊了。這不是選誰不選誰,而是承載得了,承接得了誰,基礎結構和自己的水平決定了進來的人什麼水平更合適。

斟酌性價比

平時說只選貴的不選對的,那種是不對的,要綜合考察各方面的能力。人的成功是有慣性的,踏實認真勤奮比專業更重要。企業的承受力和企業的文化會影響我們選擇一個什麼樣的人,在企業的薪酬能承受了的情況下,當然要選個高手。人多容易形成人浮於事和官僚,人少效率高,成本是類似的。比如像喬布斯的用人習慣,如果一個人能行,才不用兩個人,一個人的工資頂仨人,他也要用一個,不用倆。因為他覺得有了倆人了,他倆就得溝通,溝通不了就得有第三個人去協調,整個公司就甭幹活了。所以這跟公司的文化也有關係。要斟酌一下性價比,投入產出的關係

不完美

我們自己也都不完美,我們也希望別人給我們機會,那同樣我們也要給別人機會。光靠選擇我找個完美的,現在顯然是不現實的。尤其是對新人、年輕人,一般我們會採取這樣幾個措施:

第一會給他們制定一個合理的目標和學習發展計劃,讓他們早日成長為一個成熟的員工。

第二通過面談和輔導,側面的指明他們的強項和弱項。讓他們正確認識自我,不斷地激發自己的熱情,給他們一些危機感。

第三是充分發揮他們的強項,使他們取得一些成績,實現一些可行的目標,讓他們有信心,這樣的話他們才能往好的方向去做,這叫引導。

第四是幫助他們改正不足,通過使他們進步,人都是有不足的,不能看出不滿意,過兩天就開除。

這期我要講的就是這麼多了,招聘的整個過程,其實挺簡單。

簡單總結一下:招聘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很重要;招聘的過程要懂得一些簡單的人事知識,尤其是面試的和選人的標準;在決策的時候,要有自己的看法和客觀的條件;選完了之後,要有一個入職的引導。

怎麼入CFO的法眼?

說到底還是得有能力啊!

專為零基礎、基礎薄弱的會計小白定製的課程體系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