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氣候變化警鐘長鳴

南極是人類最後到達的大陸,遙遠的距離和迥異的環境讓這塊大陸長期處於人們的視線之外。隨著科學家對南極的研究不斷深入,人們對這塊大陸的環境和物種有了新的了解。同時,人們也不情願地承認,人類活動對全球生態環境的影響已經不可避免地波及到南極,使這塊大陸面臨巨大的危機。

英國的邁達斯計劃(Project MIDAS)旨在研究氣候變化對南極冰架的影響。712日,這個研究小組發布消息,710日至12日間,一塊冰山從南極拉森C冰架(Larsen C Ice Shelf)分離出來,崩解的面積約為5800平方公里。這塊新產生的冰山可能被命名為A-68。隨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所屬的Aqua衛星攜帶的中解析度成像光譜儀拍攝到了冰川崩解的圖像,索米國家極地軌道夥伴衛星(Suomi NPP)上的儀器對此也進行了確認(712日《USA Today》)。

在此之前,科學家已經注意到拉森C冰架有崩解的趨勢。20161110日,NASA拍攝到的照片顯示,拉森C冰架存在一條裂縫,長度大約是113 km,寬度超過91 m,深度約為531 m。隨後,科學家一直對它保持密切的關注,並觀測到了這一次崩解。

拉森冰架以挪威船長Carl Anton Larsen的名字命名。

1893

12

月,他駕駛捕鯨船傑森號抵達了南緯

68

°

10

′的冰架邊緣地帶。科學家將拉森冰架分為拉森

A

冰架、拉森

B

冰架和拉森

C

冰架來進行研究,其中拉森

C

冰架的面積最大。截止到

2017

7

月,拉森

C

冰架是南極的第

4

大冰架,面積約為

44200 km2

。在更南端的位置,拉森冰架還有編號為從

D

G

的冰架。

在這些冰架中,拉森

A

冰架已經於

1995

1

月崩解並完全消失。

2002

1

31

日,拉森

B

冰架開始崩解,崩解的冰體面積約為

3250 km2

2015

年時的一項研究認為拉森

B

冰架將於

2020

年前完全消融。這一次,拉森

C

冰架的崩解引發了更大的擔憂,因為根據預測,如果拉森

C

冰架完全消融的話,全球海平面會上升

10 cm

,這對全球很多沿海地區足以構成毀滅性的影響。

事實上,冰架的崩解和消融也給生活在南極地區的各種生物帶來了危機。此前已有報道,一座因冰川崩解而形成的冰山擋住了十幾萬隻企鵝尋找食物的路線,威脅到了這些企鵝的生存。而對企鵝來說,更大的危機似乎就在不遠的未來。在各種企鵝中,體型最大的帝企鵝無疑是其中的代表。但是最近的一項研究卻向人類發出警告,作為南極洲真正的主人,帝企鵝可能會在本世紀末滅絕(77日《Science》)。

早在2014年就有研究預測,到本世紀末,帝企鵝的數量會減少19%。當時,科學家們認為,在全球氣候變暖的趨勢下,隨著空氣和海水溫度的增加,帝企鵝生活的海冰將會逐漸融化,導致帝企鵝的數量減少。而在今年8月出版的《Biological Conservation》上,一項最新的研究給出了更加悲觀的預測。該項研究認為,到本世紀末,帝企鵝將會完全滅絕。與此前的研究相比,這次的研究將更多的因素納入考慮的範圍,包括帝企鵝如何通過改變棲息地來應對氣候變化的影響。這個研究小組的模型預測,在未來20 年中,帝企鵝的數量會基本保持穩定。此後,由於帝企鵝遷徙到更適宜居住的地方,帝企鵝的數量甚至還有可能增加。到2050年後,儘管減少速率會有變化,但帝企鵝數量減少的趨勢已經不可逆轉。直到本世紀末,帝企鵝可能會完全消失。

從渡渡鳥到大海雀,這些因為人類活動而滅絕的鳥類讓人們不得不反思自己的行為,同時也擔憂帝企鵝的命運。但更令人們擔憂的是,南極冰架的不斷崩解和企鵝種群面臨的生存危機只是人類活動影響地球的一個縮影。在更大的層面上,人類實際上已經改變了整個地球的生態環境。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和全球足跡網路近日公布的一份報告,2017年的「地球超載日」已經於82日到來。這意味著在今年前7個月里,人類排出的碳已經比海洋和森林可以在一年裡吸收的總量還要多(82日中新網)。

「地球超載日」是全球足跡網路為了提高人類對生態足跡的關注而發起的活動。這一天,地球再生、可供人類使用一整年的自然資源總量將被用盡。1987年時,「地球超載日」是12 19 日。此後30年來,這個日期每年都會提前,到今年已經提前了4 個多月。由於計算「地球超載日」使用的是各國的匯總數據,因此這一計算的精確度實際上很有限,只能提供一個近似值。但相較於具體的日期,這一數據所揭示的人類活動對地球環境的持續負面影響才是真正需要人們注意的地方。不斷提前的日期顯示出人類過度使用生態資源的趨勢,也說明人類活動已經大大超越了地球的生物承載力。

不過,在報告中,世界自然基金會同時指出,由於人類對地球生態環境的影響有一半以上來自碳排放,因此在未來大力推廣可再生的清潔能源,人類有希望延緩目前的趨勢。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川普在6月宣布美國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無疑是對人類應對氣候變化這項事業的巨大打擊。

美國前副總統Al Gore的著作《難以忽視的真相》及同名紀錄片已經向人們展現了氣候變化的可怕力量,為人們敲響了警鐘。然而,此書出版10多年來,地球糟糕的情況並未得到緩解,愈發嚴峻的事實已經擺在人類面前。冰架崩解了,帝企鵝有可能消失,人類未來的處境也會岌岌可危。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只有現在行動起來,才能阻止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重新獲得與地球和諧相處的機會。氣候變化警鐘長鳴,人們要時刻提醒自己,只有善待地球,人類才有未來。

作者簡介鞠強,科學普及出版社,編輯。

本文發表在2017年第15期《科技導報》,歡迎關注。本文部分圖片來自互聯網,版權事宜未及落實,歡迎圖片作者與我們聯繫稿酬事宜。

《科技導報》

科協學術會刊

聯繫電話:010-62194182

歡迎投稿:[email protected]

即刻關注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