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十大「中國最缺大學的城市」排名第二:「后發劣勢」可使深圳實現逆襲!

十大「最缺大學的城市」排名第二:「后發劣勢」可使深圳實現逆襲!

胡文

9月8日,經濟觀察報所屬微信公眾號「政研院」發布了一個「最缺大學的城市」排行榜。該榜認為,在當下經濟增速下降,且勞動力人口減少的關鍵時刻,龐大的高等教育人口,將是扭轉頹勢的決定性力量。因此,首期統計了2016年GDP百強城市的前35名城市的高校在校生情況,這35大中城市中,進行了相關排名,按照得分高低排出了最缺大學的十大城市。它們是——

佛山、深圳、溫州、東莞、唐山、泉州、南通、無錫、徐州、濰坊

總主筆強調:這十大城市,大學生密度不僅在最富強的35個城市中最低,也全部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在分析各個城市時,對深圳點評如下——

孔雀東南飛,至此不徘徊。

數十年來,深圳不僅是最大的人口熔爐,也是最大的人才熔爐。

深圳人口超千萬,是第四大城市,人均GDP更達到主流發達國家的頂級城市水平。深圳經濟發達,草根企業與巨頭企業共存,富有活力,就業吸納能力強大。

深圳擁有數十家大學的分校或者研究院,國內頂級的清華北大,都在深圳開設了研究所院,不過,深圳本土大學卻乏善可陳,沒有一所拿得出手的大學,本土大學生產量也低,在校生不足10萬,深圳人口比武漢多,經濟比武漢發達,若以武漢為標杆,則深圳大學生人數擴張十倍,亦不為過。

鑒於深圳是四大都市之一,繁華且多元,新增大學建議以綜合性大學為主體。

一旦高校開放,深圳將成為高校投資熱土。就大學生就業而言,深圳仍是首選城市之一。

「文過是非」認為,經觀此次推出最缺大學的十大城市正逢其時。隨著武漢、西安、濟南、長沙、福州等省會城市紛紛出台吸引大學生落戶的人才政策,大學生爭奪戰將在未來日趨激烈。深圳對自身高校缺乏這一短板有著十分清醒的認識,由此提出了2020達到在校學生20萬人、建成南方重要的高等教育中心的目標(參見6月5日文章《教育部公布全國高校最新完全榜單:深圳亟需雄起,考生自當加油!》)。但這一份榜單,使得深圳的不足在橫向城市對比中,有了更深的體認以及緊迫感。事實上,在這份榜單中,只有深圳是特大一線城市以及副省級計劃單列城市。其它城市,無論在經濟體量以及影響力方面,與深圳都不在一個層面。在國內省會城市競相留住大學生的背景下,長期奉行「拿來主義」的深圳,其目標有了新的現實意義。

可以注意到,在十大最缺大學的城市中,佛山、深圳、東莞佔了其三,且都比較靠前。這說明什麼呢?這其實是廣東高等教育整體滯后以及發展不平衡的一個集中體現。而三座城市都是以製造業起家的城市,在轉型升級的過程中,人才都是必須邁過的一道關卡。這個時間點來臨了。

不過,在這種情況下,具體到深圳來說,個人對深圳高等教育抱以比較樂觀的態度。這是因為,正是深圳在高等教育的「后發劣勢」,反倒可以迅速轉換為「后發優勢」。在雄厚財力的保障下,無論是教育理念、校園建設、師資力量、國際視野以及學科設置上,都有可能後來居上。

從國內來看,在一線城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中,深圳是唯一一座正在大規模建設大學的城市。如果放在全世界來看,也是同樣如此,這可能是深圳由國內一線城市晉陞國際一線城市的歷史性機遇(參見「文過是非」7月22日文章《上大學去蘭州還是到上海?今後最佳答案或是深圳!正在迎來最好時代!》)。汲取國內和國際創辦大學的所有教育和先進理念,這將變成深圳高校發展的后發優勢。

從廣東省內來看,高達75萬的聯考學生與廣東省內並不為多的高校數量,為深圳創辦高等教育創造了天然的人才基數。對比香港一年僅僅的5萬餘人就知道,如此大的人才基數,哪怕是摘取其中的前15%,也是蔚為壯觀的。更可以斷言的是,以深圳的區位優勢而言,深圳完全具備誕生類似清北一級的世界級名校的潛力和需要。

從新學期開學看,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南方科技大學、深圳大學西麗校區等校園建設都有較大進展,給人以驚艷之感。而哈工大(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乃至於深圳技術大學都在今年邁出了招生第一步。而從中山大學深圳校區的征地進展以及所披露的規劃來看,未來超越中大廣州本部或珠海校區都不令人意外(詳見「文過是非」6月16日文章《厲害了,中山大學!今年在深猛然發力!》以及2016年12月26日文章《又一條11號線來了:5年300億元投建中大深圳校區!》)。后發劣勢導致的后發優勢,將在校園規劃與建設上得到充分展現。

從學科設置來看,跨界正在成為最為明顯的特徵。信息技術乃至人工智慧為代表的前沿專業,恰恰為深圳提供了更大的可能性。這一點,將在未來更加顯現。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