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名家專訪|張安君:以藝術尋找救贖現實之舟

代表作:油畫《與但丁討論神曲》(合作);油畫《生命物語》;油畫《末日救贖不沒之舟》;油畫《魂魄》;油畫《沂蒙系列·妞妞》;油畫《童嬉春前雪》等。

30年前,他只是一個給縣城照相館手繪布景的年輕人,拿著一枝畫筆和幾塊錢,為自己的人生尋找一種可能。

30年後,他已經是一位有頗高造詣的畫家。在他的油畫作品中,你既能發現古典西畫的細膩描繪、超強的造型能力,又能找到發韌於印象派的對強烈色彩的熟練運用。

和所有趨於成熟的藝術家一樣,他有對生命這一主題漸次深入的描繪和漸次深刻的考量,而且在這一過程中經由藝術的漸次成熟而成就自我。他就是遼寧省青年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瀋陽市青年聯合會副主席張安君。「藝術家首先是一個人,更是一個有責任的人,所以更重要的是在光、線條、色彩之外看到生命的處境並為之發聲。藝術家是最不應該麻木不仁的人。」張安君這樣說。

他總是不肯滿足眼前的生活

童年在張安君的記憶中,有甘也有苦,但苦終歸是要多一點的,用他自己的話說,是在苦水裡泡大的。

當年,父親從山東挑著擔子闖關東到瀋陽,白手起家,記憶中童年的他每天早晨都要在4點以前起床幹活。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北方的男孩子們都喜歡玩「啪嘰(piàji)」,色彩鮮艷的孫行者、托塔李天王畫像讓張安君愛上了畫畫。國小六年級時,父親看到報紙上的一則美術班招生廣告,想到安君愛畫畫,父親沒有因為家境困難放棄這個機會。「我至今仍要感謝父親,他當初的這個決定對我太重要了。」張安君回憶說。

國中畢業那年,張安君的父親退休,他按部就班地接了父親的班,進入了一家國營單位當工人。按理說,這是多少人求之不得的好運氣。但是張安君不喜歡。他想畫畫。

那個年代,張羅著離開體制去搏自己人生的年輕人鳳毛麟角,沒有人能懂張安君的選擇,包括他的父母。父親給出他一道選擇題:要麼離家,要麼上班。張安君沒有猶豫,帶著隨身的東西選擇了離家。那時候,張安君遊走於東北各省的縣城照相館,尋找畫布景的機會。他的畫功也總是讓照相館領導折服,一幅長4米、高3米的香港維多利亞灣夜景的布景畫,他只需一夜即可畫完。張安君永遠有信心、有底氣,用自己的畫筆賺出自己的人生。

他做過多種工作,用他自己的話說,並不是一種工作不能養活自己,而是他總是不滿足於眼前的生活。

他把目光投向現實的世界

「作品就是藝術家心智的自白」,恰恰是他與眾不同的坎坷人生經歷,註定了他一以貫之的創作主題和藝術取向:強烈的生命意識,強烈的生存渴望,生命遭受束縛與摧殘時所經歷的掙扎與希望。

在張安君家裡的畫室中,展示了他各個時期的部分作品。他早年參加全國美展的代表作《束縛季節》,就是極力主張個性訴求和解放意識的代表。後來創作的沂蒙系列中《童戲春前雪》《妞妞》,表達了對濃綿鄉情和生命喜悅的單純讚美。但如果僅僅停止於此,那麼我們看到的也不會是今天的張安君了。從《生命物語》系列開始,張安君將自己從一個普通的文藝青年,慢慢過渡到有使命感的藝術家,讓作品充滿對現實的關注和對藝術的哲學考量。同時,從他深心崇拜倫勃朗、維吉爾、莫奈、塞尚的事實,讓人們不難理解他作品里呈現的唯美而又具有色彩衝擊力的審美特色。

《生命物語》傳遞出張安君對現實跌宕中的生命的悲憫和沉思。這一組作品,從幾條魚開始,但這些魚並不是你能想象到的快樂地戲水游弋的魚,而是或被殺死在血腥中,或被掛在枯裂的門板上與剪刀、鐵鉗糾纏在一起,或長著鋼絲齒輪的內臟。一位著名評論家談及《生命物語》諸多作品時驚讚,「這是一些梵高型的作品,充滿了激情與慾望。」

在這些作品的背後,張安君已經不再是過去的那個自己,他把深邃的眼光投向更廣闊的世界以及更厚重和深刻的現實中。回憶《生命物語》的創作靈感時,他仍耿耿於那一條散發刺鼻氣味的河——暗紅的河水泛著泡沫,岸邊堆滿腐敗不堪的垃圾。工業科技、現代消費的無限制地膨脹使人類及其他無辜的生命的環境發生著難以逆轉的惡化,作為畫家他敏感於各種對人性和鮮活生命壓抑、迫害的種種現實。作為他創作的環保系列的開篇,張安君的心思和眼光,從此離不開以人文的方式去看待周遭的時代和社會。

以他花費多年、創作了70餘幅的動物肖像系列作品為例,一幅名為《金頂觀月》的作品至今還在創作中,畫面中的猴子目光炯炯遙望天空,觀者卻只覺得我見猶憐。

「所有動物的眼神都是憂鬱的,空靈而充滿期盼,畫家總有一個關注的焦點,而我關注這些。」張安君說。

如果救贖是與生活的和解

2006年,張安君與人合作了巨幅油畫《與但丁討論神曲》,以對人類歷史的奇特回望與關注,表達了一種令人震撼的生命的情懷與悲憫。

經過與友人的思想碰撞,張安君將這幅畫定位為書寫歷史的人。經過整整一年早八晚五地苦心創作,一幅長6米、高2.6米,繪有100位世界名人和古城牆、金字塔、巨石陣、輪子、留聲機、複製羊多莉等文化標誌物的巨幅油畫《與但丁討論神曲》誕生。據說畫完的那天,張安君和他的朋友們慶功時一起喝掉了30斤清酒。此後,這幅畫在全世界引發震驚,2007年英國《每日電訊報》刊發整版專訪,之後國內的報紙、網站紛紛轉載和深入報道,幾乎全所有的媒體都在談論這幅畫,以此為關鍵詞百度,結果欄不下上萬條相關內容。網友熱衷於指認畫中名人,藝術從來沒有以如此主流的方式來到大眾面前。

張安君在這個過程中獲得了更多的讚譽和更大的成功,然而,一個人獲得的讚譽再多,也是外界所給予的,內心對自我的和解,才是一個人心態平和的關鍵。最近幾年,張安君創作的另一幅巨幅油畫是《末日救贖的不沒之舟》。這幅畫以綠色為主調,寫實與魔幻兼具,一百名兒童嬉戲於一艘巨輪之上,與天空的飛碟飛船和海里的機械魚、金屬龜渾然一體。

油畫藝委會委員郭潤文認為,張安君作品中有強烈的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高度融合。原美術館館長楊力舟評價:既有東北藝術家傳統的大空間、大畫面的深厚特性,又不失對形體細緻入微的準確刻畫。

如果救贖是與生活的和解,我相信張安君在用他的方式,為時代尋找方向,為苦難獲得解救。那些孩子臉上的無邪和自信,以及與天地自然包括先進科技和諧相處的天性與能力,是人類未來之寄託和希望。

在現實中,作為瀋陽市政協委員的張安君多次提案關注少兒美術教育;作為瀋陽市青年美協主席,從2002年起,他針對18所藝術院系、每年兩三萬藝術學子推出6屆「瀋陽百優藝術新秀評選」;「工業頌」青年畫展,「青磁」救助貧困大學生青年畫家作品義賣……他在潛心創作的同時,將大量精力投入到社會公益事業。

推進藝術,服務大眾,影響生活,張安君認定這本就是藝術追求的題中之義。

文/華商晨報記者 高巍

圖/華商晨報記者 張詩堯

開幕時間:2017年8月19日10:00

展覽地址:魯迅美術學院美術館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