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懷儒心,染道氣,悟禪趣!

懷一顆儒者心

儒家的核心是仁,是仁心。一個人有仁心才能有義行,才能推己及人,才能正心誠意,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否則,不可能真正理解儒家的學說和主張。

孟子認為,人心有四端: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和是非之心。這四個方面是人性本善的基礎。同情心是仁的發端;羞恥心是義的發端;謙讓心是禮的發端;是非心是智的發端。人有這四種發端,就像有四肢一樣。

宋代張載說,「為天地立心」。「天無心,心都在人之心。」天地本無心,儒家強調為天地立心,這就是從一顆仁愛之心上升到了天地之心。「為天地立心」,就是依循宇宙本體弘揚並確立仁民愛物之心。

心學宗師王陽明認為,人心就是一個無所不包的天淵。心外無理,心外無物,世界以及萬事萬物都該攝於人的心。

染一身道家氣

從道家的角度看,道自然是第一位的。排在第二位的是氣,《道德經》中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裡的一就是氣,二就是這個氣分化出的陰陽二氣。

老子那裡,無處不在的道化生萬物並成為萬物的本原。道家的一派(以《管子》四篇為代表)據此提出:瀰漫宇宙的精氣則「凡物之精,此則為生,下生五穀,上為列星。流於天地之間,謂之鬼神;藏於胸中,謂之聖人」。這就是說,萬物包括人,都是秉承了精氣的聚集方始成為萬物,成為人。失之必亂,得之必治,精氣實是萬物生命的本質性存在。

氣是細微(不是指一般的細微,而是其細無內,至精無形)、純粹、神妙之氣,並且,它進入人的身體可以轉化為人的精神。

《莊子》中的氣有多種,如風、雲氣,六氣、天氣、地氣、一氣、陰陽之氣等,而陰陽二氣為大,「陰陽者,氣之大者也。」

要達到道的境界,離不開陰陽二氣。《人間世》云:「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不用耳聽,是因為耳目感觀接物易起是非分別之心;不用心聽,是因為「心有知覺,猶起攀緣」。故耳目心知都要排除,「遣耳目,去心意」。那麼為什麼要「聽之以氣」呢?因為,氣無「情慮」,不像耳目心智那樣易起是非分別之心,氣能排除心中的雜質,潔其心后「神」才入「舍」,也即道集於虛空之心。

《知北游》云:「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其中「氣之聚」就是陰陽之和。「和」能化育生命,「不和」也能危及生命。稟陰陽二氣而成的人的生命,體內也有陰陽二氣,若體內陰陽二氣不和,即陰陽不平衡,則會傷人之形甚至危及到人的生命。

悟一番禪者趣

我們都是普通人,可能不能僅通過禪修達到成佛的目的,但卻能得到禪趣,提升我們的人生境界。

「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既參禪后,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可是禪悟之後真得個休息處時,見山是山,見水又是水了。」

這是人生修行、走向成熟必須經由的三種境界。在迷中,山是山,水是水,它們只是聳立在我們面前的有形有色的山和水。在悟中,山還是山,水還是水,但是它們已與我們的生命合一,我在山水中,山水也在我中,彼此沒有對立,也沒有任何中介物,猶如兩面明鏡對映一般清澈無瑕。

禪,給我們的是禪趣,是內心的大清靜,更是掙脫煩惱的大智慧和力量。一般人的生命,根本就不屬於自己,完全隨著環境在團團轉,為了別人的眼光、評論、錯誤而自我折磨。

世界上種種繁榮虛華,只能刺激引起剎那片刻的歡愉,享受無法永恆,運用眼、耳、鼻、舌、身、意所求來的快樂,統統都是暫時性的。好比看一場電影,聽一場演奏,場散、曲終,終有結束的時候。而人們總妄想在片段中抓住永恆。

禪趣,讓我們找回自己內心的寧靜,念念觀照一切皆是無常。這樣,無論遇到任何順境、逆境,都能寵辱不驚,洒脫自在,遠離煩惱,這樣才是懂得享受生命的人。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