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NASA中文:略知天高地厚

文┃馮嘉安

這是一個由翻譯組、校核組、新聞組、音頻組、視頻組、運營組以及專欄作家群組成的天文愛好者組織,他們孜孜不倦地把NASA、ESA、ESO等網站的信息翻譯出來,呈現給的天文愛好者。

說人驕狂無知、自不量力,常用「不知天高地厚」來形容。《新周刊》問NASA中文專欄作者李昂:「在內容付費的時代,你們團體坐擁上百萬用戶,內容精準定位在人類科技的前端,但幾十位內容編輯胸前貼著『略知天高地厚』幾個大字,寫作全都不為賺錢,這是行為藝術嗎?」

李昂笑了笑說:「說到天高地厚, 根據1967年聯合國制定的國際空間法,外太空在距離海平面100公里(the Kármán line)以外,而地表最高的青藏高原,地殼厚度也就是70公里,去這兩個邊界,要說開車,不堵車的話1個小時就到了,所以,字沒寫錯,我們這個『天』團,的確是『略知天高地厚』。我們每個人對頭頂的星空都有執念,對夢想的力量都有信仰。」

他又說:「這份工作並沒給我帶來什麼能存進銀行的收穫,卻讓我學會了即便遇到大的挑戰,也不能放棄。每次當你面對困難感到無計可施的時候,應該學會把大麻煩分解成小困難,逐個突破,把小困難都逐個解決,你會發現大麻煩也不在了。」

上世紀60年代,當人類提出「用十年時間,把雙腳站在月球上」的時候,對宇宙的了解可能還不足20分鐘。但正是這種富有勇氣,不畏在問題中前行、在探索中尋找答案的思維模式,把人類的足跡帶到了遠方。當初有很多光怪陸離的假說,說人飛不上天,說人出不了地球,說血管會爆裂,說眼球會蒸發,說月球背後有妖怪。那些偉大先行者,通過送猩猩和狗去太空,通過飛身跨出飛行器,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歷經十年,憑藉相互關聯的、技術層級遞進的水星計劃、雙子星計劃和阿波羅計劃,最終到達了遠方。

「當你知道了這些人類探索太空的故事以後,就會明白人類的智慧不是所謂的『靈光一現,奇思妙想』,而是一次次勇敢無畏的嘗試。」

一群天文愛好者毫無功利心、孜孜不倦地翻譯和寫作天文學文章,本身就像一種行為藝術。

NASA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tional Aeronautics and Space Administration)的簡稱,也是宇宙探索的象徵。在NASA上發布的關於宇宙和航天的圖片、視頻和文字都公開版權,任何人都可以無償使用。NASA中文網的創始人貓先生希望把這些寶貴的天文學資訊介紹到國內,於是在2011年左右創辦了NASA中文網。

這是一個由翻譯組、校核組、新聞組、音頻組、視頻組、運營組以及專欄作家群組成的天文愛好者組織,他們孜孜不倦地把NASA、ESA(歐洲空間局)、ESO(歐洲南方天文台)等網站的信息翻譯出來,呈現給的天文愛好者。

貓先生說:「這些網站的資訊更新比較頻繁,也容易獲取。而且這些機構的網站都開放版權,這也是我們能做NASA中文網的原因。這跟體育賽事的轉播和報道很不一樣,賽事轉播需要購買轉播權,但這些機構的天文學文章沒有封閉版權。NASA中文網能夠一直運作,特別要感謝人人字幕組和柚子木字幕組。他們翻譯了很多天文學的紀錄片,我自己看來也非常有收穫。」

NASA中文網聚集的天文愛好者最關心的是NASA公布的重大事件新聞發布會以及各種宇宙美圖,還會觀看各種與太空探索即時事件有關的直播。例如,2012年8月6日好奇號火星車著陸火星,2013年9月13日NASA確認旅行者1號進入星際空間,2014年11月12日「菲萊」探測器登陸彗星67P,2015年7月14日新視野號探測器飛躍冥王星,同年9月29日NASA的火星表面存在著液態水新聞發布會,2016年2月12日LIGO首次探測到引力波新聞發布會等。NASA的每一次大事發布,都牽動NASA中文網網友的心。

宇宙很遙遠,漫無邊界,人類卻是身在其中的一分子,雖然微若塵埃,但仍腳踏實地,仰望星空,胸懷宇宙。

貓先生還提到了最近熱播的電視劇《人民的名義》中,有一位被網友嘲笑為「宇宙區長」的孫連城。電視劇旁白說:「孫連城仕途不順,心灰意冷,喜歡上天文學之後,方知宇宙之浩渺,時空之無限。人類算什麼,李達康、高育良、沙瑞金又算什麼,不過都是螞蟻、塵埃罷了。孫連城開悟了,得過且過、再無煩惱,他沒貪污不受賄,又不想再提拔陞官,何畏之有,況且,他還胸懷宇宙。」

這雖然產生了一種黑色幽默的感覺,但有一點是對的,正如NASA中文網的校核組組長柯寧所說:「自從愛上了天文學,就會不自覺地仰望星空。我會經常看著那些星星,感受人類的渺小、宇宙的遼闊。」

貓先生認為,探討宇宙知識,讓人在「三觀」以外,還有一種「宇宙觀」,不斷加深我們對「我們是誰、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認識。「人們一開始覺得宇宙知識很遙遠,不太接地氣,其實探索宇宙過程中發展的科學技術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例如從觀察宇宙了解地球的氣候變化,長遠看比霧霾的影響範圍更廣,這會影響到地球上每一個人、每一種動植物。嬰兒尿不濕、速食麵里的脫水蔬菜、煙霧探測器等這些我們每天都會遇到的生活用品,最早也是研發給宇航員們用的。」

NASA中文的編輯組目前有50多人,平均年齡不到25歲,分佈在世界各地。如果你走近這些90后,會發現他們的生活很有趣也很酷:出行主要靠共享腳踏車,聊天主要靠動圖,遊戲和讀書佔據了他們的休閑時間。他們每天都給螞蟻森林澆水,湊齊能量好在阿拉善領養一棵樹;他們「精打細算」,出門根本不帶現金,因為不夠酷像個單身狗,給女票埋單當然是用「親密付」,大到買手機小到買礦泉水,都用支付寶掃碼解決;他們都是誠實的孩子,注重個人信用,騎共享腳踏車不用交押金,憑芝麻信用來擔保;他們旅行就住小豬公寓,安全又有信用保障。這些潮流的方式早已成為他們生活中很自然的部分。

NASA中文就是這麼一群人,是用同樣的好奇心凝聚起來的「天」團,他們和網友的互動也很有趣。李昂講到,一次推送關於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失事的專欄文章后,一位女網友發來一張瑞士后搖樂隊The Evpatoria Report的唱片。這支樂團的名字不僅是用一台持續和天際通話的射電望遠鏡命名的,他們的一首單曲還使用了哥倫比亞號失事之前與地面控制塔之間的通話記錄作為音樂的採樣,這使得他對哥倫比亞號失事這段故事的理解更加豐滿。通過一段故事,結識一個有共同愛好的朋友,還成了北歐一個樂隊的粉,這不就是我們所說的樂趣嗎?

「那些全人類最高科技的『訣竅』,無非就是面對未知時,要坦誠地從零開始。」

美國佛羅里達州東海岸的肯尼迪航天中心有一件展品——一個13米長的橙色鐵架子,是進入Pad39A發射架飛行器的懸橋,每一個參加登月計劃的宇航員都必須走過這13米。

「遊客可能覺得這13米並不長,但它真的很偉大,走過這13米,就遠離了家人、祖國,離開所有的已知。走過這13米,要面對的是絕對的未知,是命懸一線的生死未卜,但不走過這13米,就將永遠不知道答案。正是這13米為人類命運帶來一次次的延展。」

「我從事的一直都是與創意、美術、廣告、娛樂相關的工作,按理說工作很有趣味,但是NASA那些故事對我來說更具魅力,它會讓你覺得世界其實很大,而眼前其實很小。或者說,年輕的時候除了KPI、朋友圈、車貸、房貸、孩子、票子以外,還有很多值得你去了解、去探索的東西,還有很多有價值的體驗。」

李昂給NASA中文網寫的專欄,標題都非常有趣,內文知識量很大, 例如《太漲姿勢啦,太空啪啪啪指南》,實際上是探討微重環境中人類如何生存;《高冷的天王星刮50級大風了,快收衣服啊!!!!》,實際上是介紹天王星的公轉和風速的知識;《在天際化作流星的愛人》,實際上說的是 2003年哥倫比亞號太空梭失事事件背後一段令人動容的愛情故事。

「這些故事給了我很多生活的樂趣,我希望把它們分享給更多人,讓更多人和我一樣得到樂趣。航天的知識生僻冷門,把它們用趣味性和娛樂化的方式,放到熟知的情景中來解讀,正是我的努力方向。例如大家對速度的數據沒有什麼概念,我會把人類載人飛行器最高速度的紀錄保持者X-15與人類跑得最快的人博爾特作比較,這樣會有一個更直觀的理解。」

現代人的生活壓力都大,而且越來越頻繁地會遇到一些時刻,不得不做一些從沒做過的決定,接受新的挑戰。當這些時刻來臨的時候,總會有些許恐懼和不知所措。但即使是那些最聰明的科學家,不也要從未知和無解跨出第一步嗎?

李昂說:「看到他們完成的挑戰和他們經歷的那些焦灼的心路歷程,會感到自己生活里的麻煩也沒那麼大了,難題也並不那麼難了。那些全人類最高科技的『訣竅』,無非就是面對未知時,要坦誠地從零開始,點燃勇氣,拼盡全力,不停嘗試,把不知變為略知,把不能變成我能。」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