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內蒙古聖境,10個最值得去的地方

說起內蒙古的壯美旅遊風光,人們就會不禁想到一望無際碧綠的草原和浩瀚的沙漠,其實在絕美的內蒙古還有很多不一樣的風情美景。今天我就帶著大家來看看內蒙古十大不得不去的神秘聖境,假如你游內蒙古還沒有來過這些地方,那麼就還不算真的來過內蒙古哦!

1.大秦直道:首條「高速公路」

怒號的塞外雄風翻飛起獵獵旌旗,筆直的大秦直道沉澱下千千思緒。在大秦直道文化旅遊景區,一條長3.6公里、寬30米的體驗大秦直道,濃縮了歷史上大秦直道700公里的氣勢和風光,彷彿穿越時空,把人們帶回大漠羌笛的歲月。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首個以「天下第一路」大秦直道為背景,秦漢邊塞文化和匈奴故地文化為特色的文化旅遊新項目。秦直道,是秦王朝時期歷時兩年半(公元前212-前210年)修築的一條北起九原(今包頭市西南),南抵雲陽(今咸陽淳化縣)的大道,道長700公里,因其道「塹山堙谷,直道之」,故史稱「秦直道」。秦直道鄂爾多斯東勝段約20公里,為全線保存最好的一段,是秦直道遺址中唯一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景區以直道文化為主題,以「一道兩樓三區」為整體布局。「一道」即模擬直道,「兩樓」即甘泉宮大殿和九原郡城樓,「三區」即秦漢邊塞文化區、匈奴故地文化區、直道演藝廣場區。景區還複製了烽、障、亭、台軍事設施和條、鋪、驛站交通節點,以多段式復原長城橫亘直道東西,使兩千多年前的秦直道宏偉歷史景觀躍然眼前。大秦直道文化旅遊景區融合了秦漢邊塞文化和匈奴故地文化,形成了中原農耕文化與北方游牧文化交融發展和精彩演繹的文化旅遊勝地,將成為鄂爾多斯乃至內蒙古全新而獨特的文化旅遊品牌。

2.成吉思汗陵:鐵馬金帳震寰宇

成吉思汗陵坐落在內蒙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距東勝區70公里。蒙古族盛行「密葬」,所以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處始終是個謎。現今的成吉思汗陵乃是一座衣冠冢,它經過多次遷移,直到1954年才由湟中縣的塔爾寺遷回故地伊金霍洛旗,北距包頭市185公里,這裡綠草如茵,一派草原特有的壯麗景色。成吉思汗是位偉奇性的歷史人物,因而他的陵寢對旅遊者也有很強的吸引力。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戎馬一生,不僅創建了有史以來版圖最大的蒙古帝國,還給後世留下無數謎團。尤其是成吉思汗的葬身之處,更是謎中之謎,幾百年來人們四處打探一無所獲。最近,一條爆炸性的新聞在國內媒體出現:日本和蒙古聯合考古隊宣布在蒙古首都烏蘭巴託附近發現了成吉思汗的墓地。消息發表后,有關專家學者卻對這個消息的可靠程度表示懷疑。

3.巴丹吉林沙漠:上帝劃下的曲線

沙漠,意味著荒蕪與蒼涼,然而阿拉善的巴丹吉林完全顛覆了人們對沙漠的認知,它生機勃勃——亘古靜謐的湖泊、隨風飛揚的蘆葦、晨鐘暮鼓的古剎、連綿起伏的沙丘,在這種氣勢磅礴面前,一切溢美之詞都黯然失色——巴丹吉林之美屬於無法形容之美。巴丹吉林沙漠地處內蒙古阿拉善盟境內,總面積4.7萬平方公里,其中西北部還有1萬多平方公里的沙漠至今沒有人類的足跡。海拔高度在1200—1700米之間,沙山相對高度可達500多米,堪稱「沙漠珠穆朗瑪峰」。巴丹吉林沙漠集合了沙漠的瑰麗,以其高、陡、險峻著稱於世。奇峰、鳴沙、湖泊、古廟、神泉號稱巴丹吉林沙漠「五絕」。高大的複合型沙丘鏈和金字塔狀沙丘,貌似「山」一般。沙峰、沙壑、沙峭、沙壁、沙窩、沙刃隨處可見,景象奇偉壯觀,繽紛多姿。在沙漠腹地,高峰林立,峰巒疊嶂,沙脊如峭。奇特的沙漠造型,是進行沙漠探險旅遊的理想之地。遍布巴丹吉林沙漠的鳴沙被譽為「世界鳴沙王國」。眾多沙漠湖泊周圍蘆葦叢生,湖水碧波蕩漾,水鳥嬉戲,確有「漠中江南」之奇景。在巴丹吉林感受大漠、駝鈴、夕陽、月夜、秋風的韻味,是何等的情調。在巴丹吉林清新純凈的空氣、湛藍的天空,沒任何污染的自然環境,會使你領略到一種原始的、空曠的、與世無爭的寧靜。那種感覺,那種享受,絕對使您流連忘返,永遠難忘。

4.阿爾山:美景讓人窒息

浩瀚的大興安嶺林海,莽莽蒼蒼,碧波萬頃,起伏的山巒涌翠競秀。在這綠色的海洋里鑲嵌著一顆善良的明珠,那就是阿爾山國家森林果園。公園內的地貌屬於大興安嶺西側火山熔岩地貌,由於火山噴發熔岩壅塞及水流切割,造成一系列有鑲嵌性質的截頭錐火山,例如:天池、馬蹄形熔渣火山錐(摩天嶺),熔岩湖(達爾濱湖)和熔岩盆地(興安石塘),形成特殊的地貌景觀。山脊緩和,山頂多石質裸露,坡面較為平緩,坡面較短,坡谷大多平坦而寬闊,屬典型的中山山地地貌,以花崗岩為主,地下礦藏有石灰石、大理石分佈。

5. 呼倫湖:原始的美冰沁的藍

不到呼倫貝爾就等於沒到內蒙古,沒到過呼倫湖就等於沒有到過呼倫貝爾,而夏天是呼倫湖一年中最美的季節。呼倫湖,又名達賚湖,位於內蒙古呼倫貝爾市,面積2339平方公里,是內蒙古第一大湖、第四大淡水湖,與貝爾湖為姊妹湖。呼倫湖是北方數千里之內唯一的大澤,水域寬廣,沼澤濕地連綿。湖中共有魚類30多種,還盛產白蝦。呼倫湖也是北方地區重要的鳥類棲息地,和東部內陸鳥類遷徙的重要通道。春秋兩季,南來北往的候鳥種類繁多。據初步統計,呼倫湖地區共有鳥類17目41科241種,占鳥類總數的1/5;全世界有鶴類15種,而呼倫湖保護區就有5種。這些鶴類家族中的白鶴、丹頂鶴、白枕鶴已被列入世界瀕危物種,而這片濕地就成為它們的重要的避難所。此外,以呼倫湖為主體的三湖(呼倫湖、貝爾湖、烏蘭諾爾湖),和三河(克魯倫河、烏爾遜河、達蘭鄂羅木河),成為供魚類棲息、繁衍的天然有機水系,形成了一個漁業生產的整體。烏爾遜河中游的烏蘭泡水生植物極其豐富,成為鯉魚、鯽魚的主要產卵地。

6.南寺:只為途中與你相見

南寺位於阿拉善賀蘭山腹地,號稱是藏傳佛教寺廟阿拉善第一大寺。那些看起來很普通的幾十個土堆零零星星地散居在一片約50平方公里的開闊地上,置身於宏偉高大的賀蘭山大背景前,看起來那麼瘦弱和寂然。它們彷彿在靜靜聆聽古老帝國的脈動,也聆聽著賀蘭山這片南寺風光曾經的古戰場上的鼓角聲,和震撼人心的悲壯吶喊聲。1716至1746年,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在賀蘭山弘法,1756年倉央嘉措的心傳弟子阿旺多爾濟遵師傅遺願,修建了南寺,寺中供奉著六世達賴的靈塔。從開國帝王元昊將自己的爺爺李繼遷埋葬在賀蘭山東麓開始,西夏大白高國的歷代君王都非常看重賀蘭山東麓背聽松濤、俯瞰黃河的風水之地,將自己的陵墓修建在這裡,經過190多年的持續修建,形成了賀蘭山下壯觀的帝王陵墓群。千百年來,世態變遷,那些收留昔日帝王身軀的西夏王陵,如今已成一堆堆土冢,坐落在賀蘭山下,與北京的明十三陵、河南鞏縣的宋陵並稱三大帝王古陵。

7. 烏梁素海:百鳥啼鳴我心飛翔

烏梁素海,蒙古語意為楊樹林。位於內蒙古巴彥淖爾盟烏拉特前旗,是黃河改道形成的河跡湖,也是全球荒漠半荒漠地區極為少見的大型草原湖泊。它是八大淡水湖之一,總面積300平方公里,素有「塞外明珠」之美譽。它是全球範圍內乾旱草原及荒漠地區極為少見的大型多功能湖泊,也是地球同一緯度最大的濕地。2002年被國際濕地公約組織正式列入國際重要濕地名錄。「烏梁素海」蒙古語意為「紅柳海」,過去這裡曾生長茂密的紅柳林,現在是內蒙古重要的蘆葦產地。烏梁素海,古時是黃河的一部分。黃河改道后形成了河跡湖,現在是黃河流域最大的湖泊,也是八大淡水湖之一。湖中蘆葦好大一片,偌大的湖面上,你幾乎只見蘆葦不見湖水,隨處一站,都可以聽見蘆葦葉子在微風的吹拂下,發出「沙沙」的巨響,彷彿驚濤駭浪聲。空氣中瀰漫著沁人肺腑的清新,有蘆葦的香味,也帶有湖水的涼意。烏梁素海是鳥的世界、魚的樂園,有近200種鳥類和20多種魚類繁衍生息。烏梁素海湖面碧波蕩漾,葦叢如詩如畫,百鳥啼鳴婉轉,令人賞心悅目。烏梁素海旅遊區與烏拉山北麓的烏拉特草原融為一體,是集湖泊、草原和烏拉山為一體的綜合旅遊區,可謂青山、綠草、碧波相映成輝、野趣天成。遊人至此,可領略北國的湖光山色,探索珍禽候鳥的活動奧秘,體驗烏拉特草原風情,觀賞小天池奇觀。由海、原、山構造的這一絕妙的自然風景區,令旅遊者心曠神怡,流連忘返。烏梁素海婀娜多姿的自然、生態及人文景觀,正在成為各地遊客的旅遊熱點,和內蒙古西部獨具北國水鄉特色的旅遊勝地。

8.西烏珠穆沁:風吹草低見牛羊

西烏珠穆沁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內蒙古錫林郭勒草原的典型區域。草原風貌保存完整,是唯一彙集內蒙古九大類型草原的地區,也是北方草原最華麗、最壯美的地段,素有「天堂草原」之美稱。這裡,綠草如海,畜群如雲,氈包如扣,河曲流銀。所轄景點有集蒙古族衣食住行民俗文化為一體的「蒙古浩特」,有再現古老草原游牧民族生活景觀的「游牧部落」,也有展示森林草原向草甸草原過渡帶特色的「森林草原生態區」。

9.額濟納胡楊林:生生不息的呼喚

到了額濟納河岸,便到了胡楊的王國。這裡綠樹濃蔭,掩映著牧舍羊群。曲折綿延數十萬畝,生機勃勃,成為大漠深處的桃源勝景。一部《英雄》讓金燦燦的胡楊林和額濟納旗的名字比翼飛揚,這個地處偏僻,至今未通火車和飛機的內蒙古西部頓時成為旅行者和攝影人嚮往的天堂。額濟納旗政府所在地達來布鎮,位於巴丹吉林腹地的沙漠綠洲之中。額濟納旗被譽為胡楊林的故鄉,是世界上僅有的三大胡楊林之一,是觀賞和拍攝胡楊林的最理想的去處。內蒙古額濟納胡楊林自然保護區,地處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境內。由於胡楊林分佈在額濟納河流域東、西兩河及其19條幹、支流的河漫灘上,所以自然保護區依據胡楊林自然生長的地形及地理位置,又分為東、西兩個分區。即東--七道橋分區和西--賽漢陶來分區。

10.五當召:塞外「小布達拉宮」

在包頭市連綿起伏的大青山深處,有一座氣勢磅礴,規模宏大的藏式喇嘛廟,這就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A級旅遊景區、聞名遐邇的五當召。它與西藏的布達拉宮、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的抗卜楞寺齊名,是喇嘛教的四大名寺之一。五當召原名巴達嘎爾廟,藏語「巴達嘎爾」意為「白蓮花」。蒙古語「五當」意為「柳樹」,「召」為「廟宇」之意。始建於清康熙年間(1662—1722),乾隆十四年(1749年)重修,賜漢名廣覺寺。它是第一世活佛羅布桑加拉錯在此興建的,逐步擴大始具今日規模。因召廟建在五當溝的一座叫做敖包山的山坡上,所以人們通稱其名五當召。五當召依地勢面南而建,它是一幢層層依山壘砌的白色建築,群山環繞,為蒼松翠柏掩映,顯得十分雄渾壯觀。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