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鮮地、生地、熟地都滋陰補腎嗎?六味地黃丸為什麼是地黃家族的CEO?

地黃花序花形優美,可室內作盆栽,或作景觀布置。

說起地黃,一般人會覺得這是一個地地道道的中藥材,會聯想到「四大懷葯」與六味地黃丸,其實地黃也是一個葯食同源的食品,在民間已有悠久歷史。早在一千多年前,中原地黃產區人民就將地黃「腌製成鹹菜,泡酒、泡茶而食之。」至今仍有人將地黃切絲涼拌,或者煮粥而食。

地黃是玄參科地黃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地下塊根為黃白色而得名地黃,這個根部就是藥材。最早出典於《神農本草經》。常生於海拔50~1100米的荒山坡、山腳、牆邊、路旁等處。各地及國外均有栽培。

由於功效良多,地黃已成為重要的創匯產品之一,產品遠銷港澳、東南亞及日本等國。

鮮地、生地、熟地有什麼不同?

從地黃開始採挖,除去蘆頭、鬚根及泥沙,這個時候是鮮地黃,將鮮地黃緩緩烘焙至約八成,就成了生地黃,再經過泡製,就成了熟地黃。孫思邈的九蒸九曬工藝,就是泡製的「黑如漆、光如油、甘如飴」的熟地黃

藥性和功效也有較大的差異。

從性味上說,鮮地黃:甘、苦,寒。生地黃:甘,寒。 熟地黃:甘,微溫。

均歸於心、肝、腎經。

從功效上說,

鮮地黃:清熱生津,涼血,止血。用於熱病傷陰,舌絳煩渴,發斑發疹,吐血,衄血,咽喉腫痛。

生地黃: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用於熱病舌絳煩渴,陰虛內熱,骨蒸勞熱,內熱消渴,吐血,衄血,發斑發疹。

熟地黃:滋陰補血,益精填髓。用於肝腎陰虛,腰膝酸軟,骨蒸潮熱,盜汗遺精,內熱消渴,血虛萎黃,心悸怔忡,月經不調,崩漏下血,眩暈,耳鳴,鬚髮早白。

在用法用量上,鮮地黃的量要大一些,為12~30g。而生地黃和熟地黃僅為9~15g。

中成藥中,地黃丸出鏡率相當高

以地黃丸製作的中成藥不少,六味地黃丸、九子地黃丸、乾地黃丸、知柏地黃丸、桂附地黃丸等等。醫家們將其稱為地黃丸家族,家族CEO是六味地黃丸,其他幾味葯均是與六味地黃丸加減而來,功效主治各有側重。只有根據癥狀、舌苔、脈象辯證分析后,對症用藥,才能獲得預期的療效。此外,地黃也被廣泛運用於一些其它中成藥中,如天心王補心丹等。

有名的六味地黃丸,竟然是有老爸的

追溯六味地黃丸的出生,源自「醫聖」張仲景的名著《傷寒雜病論》中的「金匱腎氣丸」(即桂附地黃丸)。至北宋,太醫丞錢乙認為腎決定著人的生長發育,強調補瀉要同時進行的理論。遂從「金匱腎氣丸」入手,減去了桂枝和附子這兩味葯,生出了六味地黃丸這個兒子,由熟地、山茱萸、山藥、澤瀉、丹皮、茯苓6味中藥組成。

其實錢乙是兒科鼻祖,創製這個葯,最先是用來給小兒治病的,因為金匱腎氣丸具有煥趨陽火,壯腎益陽的功效,減去桂枝和附子這兩味助火藥,對先天稟賦不足後天失調致病的小兒有益,可治療小兒睡眠異常,兒童弱視等。後世醫家套用到成人腎虛方面,普遍用於補成人腎陰虛。

自從錢氏之地黃丸出,六味與八味(金匱腎氣丸),便成為補腎陰與補腎陽兩大法門。的確是一張很好的方子,有補有瀉,以補為主,相輔相成,奧妙非常。

在各種文獻報道中,六味地黃丸治療的病症涉及137種。主要用於肝腎陰虛所致的腰膝酸軟、頭暈耳鳴、盜汗遺精等症。但有人將其作為「保健品」,在未經中醫辨證分清虛實的情況下長期服用,容易出現問題。

六味地黃丸的特點是「三補三瀉」,並非純補藥,是補瀉兼施的處方,要注意更適合腎陰虛的人。判斷是不是陰虛,先看舌頭,如舌質紅、經常口乾舌燥;再看脈搏,是否脈細且跳得快;最後,看是否常有潮熱、手足心熱、盜汗、遺精、失眠、頭暈、腰膝酸軟的癥狀。

另外要注意,該葯不宜在感冒發燒時服用,以免影響康復。胖人和怕冷的腎陽虛者也不宜服用,否則可能加重病情。脾胃不好者長期吃六味地黃丸還可能影響消化功能。

含有生地的天王補心丹,治療黛玉的失眠

天王補心丹,中醫方劑名。為安神劑,具有滋陰清熱,養血安神之功效。主治陰虛血少,神志不安證。心悸怔忡,虛煩失眠,神疲健忘,或夢遺,手足心熱,口舌生瘡,大便乾結,舌紅少苔,脈細數。臨床常用於治療神經衰弱、冠心病、精神分裂症、甲狀腺機能亢進等所致的失眠、心悸,以及複發性口瘡等屬於心腎陰虛血少者。

《紅樓夢》第二十八回中給黛玉治療失眠的葯是天王補心丹,其主要葯是生地黃、玄參。生地黃能下足少陰腎經而滋水,水盛可伏火,使心神不為虛火所擾。玄參養陰生津,瀉火解毒。輔以丹參、當歸補血養心,人蔘、茯苓益心氣,柏子仁、遠志安心神,佐以天冬、麥冬滋陰清火,五味子、酸棗仁斂心,桔梗載葯上行,硃砂人心安神。全方是一滋陰安神之劑。黛玉內傷七情,心煩不寐,虛火上炎,需要壯水制火、滋陰清熱、養心安神,故宜用天王補心丹。

地黃食用,做湯、煮粥、泡茶泡酒都可

1、地黃飲

熟地黃15克,水煎30~60分鐘,取汁,一日內分2~3次溫服。主治腰膝酸軟、遺精崩漏、目眩耳鳴之症。

2、八珍湯

熟地黃15克,當歸、白朮各10克,茯苓、白芍藥各8克,川芎、炙甘草各5克,人蔘3克,生薑6克,大棗3克,將以上藥物一同放入砂鍋,水煎30分鐘,取汁即可。每日1劑,分2次溫服。此湯具有補益氣血的作用,主治面色蒼白、頭暈目眩、食慾減退、心悸怔忡等症。

3、地黃粥

之一:切生地黃二合,候湯沸入米同下罐中。先用酥二合,蜜一合,同炒令地黃熟,候粥熟時乃下同煮取熟食之,能和血生精。

之二:用鮮地黃適量洗凈切段,每榨生地黃汁50毫升,或用於地黃60克煎取葯汁,先用粳米2兩煮粥,沸后加地黃汁和生薑二片,熟而食之,清熱生津,涼血止血。

4、涼拌地黃

鮮地黃不僅可以炒來吃,涼拌也別有風味。鮮地黃洗凈切薄片,蒜切薄片,蔥切茸,放白糖、味精、鹽、醋、醬油、香油,拌勻稍腌即可食用。

5、地黃酒

用熟地黃120克,枸杞子60克,檀香2克,白酒1.5升。將所有藥材研磨為粗粉末,用白布袋盛之,與酒共置入凈器中,浸泡7天後,開啟即可飲用。用於精血虧損的輔助治療,對陰虛血枯所致的鬚髮早白也非常有效。

哪些人宜吃地黃?

宜食:陰虛發熱、口乾渴、陰傷便秘、腎陰不足、虛火上火之咽喉干痛、濕疹、神經性皮炎以及婦女月經不調、血崩、胎動不安等病症患者適宜食用。

忌食:脾虛腹瀉、胃虛食少者不適宜食用。同時,地黃不宜與薤白、韭白、蘿蔔、蔥白一起食用,以及在煎服時不宜用銅鐵器皿。

本文為作者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