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又一個美好的人,去了更高遠的地方,低頭微笑照看這個世界

本文略長,6124個字,

建議閱讀時長12分鐘。

文 | 秦昊

請以我們的靜心閱讀,獻給驟然西去的誠品創始人吳清友先生。

謝謝您倡導的生活理想——以閱讀為本,生活為想,延伸人文生命無止盡的美好想象。

- 01 -

昨晚跟朋友們聊得正歡,白大王丟給我一條信息,「誠品創始人吳清友先生驟然離世。」

那一下,忽覺旱地驚雷。

三月份開始 ,一直想幫好朋友的商業地產項目想方設法地聯繫上誠品書店。

每個城市,都會規劃出自己的文化中心,如果能有誠品書店這樣的文化航母進入,一定是一個重大而精彩的文化招商。

我對誠品的品牌認知是有淵源的。

立志這輩子要寫字為生的時候,李欣頻是我的第一個老師。

因為李欣頻的文案知道誠品書店——

「海明威閱讀海,發現生命是一條要花一輩子才會上勾的魚。

梵谷閱讀麥田,發現藝術躲在太陽的背後乘涼。

弗洛伊德閱讀夢,發現一條直達潛意識的秘密通道。

羅丹閱讀人體,發現哥倫布沒有發現的美麗海岸線。

加繆閱讀卡夫卡,發現真理已經被講完一半。

在書與非書之間,我們歡迎各種可能的閱讀者。」

後來,「在書與非書之間,我們閱讀。」成為了誠品書店的口號。

第一次去的誠品書店,是在台北的信義店。席地而坐、觸手而閱的閱讀狀態,倒是在我意料之中。

但這家幾十年後還能找到《小飛俠》梁實秋譯本的書店讓我著實驚訝。然後就由衷覺得一個能夠讓一家書店在人頭攢動的商業街區生意興隆的城市,那麼讓人眷戀。

- 02 -

第一次看見對吳清友先生的人物專訪,標題叫做「誠品是我生命的道場」。

較真如我,還真仔細翻閱了字典,查找「道場」的釋義。道場是修行學道的處所,也繁殖規模較大的誦經禮拜儀式。

生命在事業之上,信念在能力之上,事業、工作都是他的道場。

特別在一路唱衰實體書店的背景下,我敬重所有將自己的畢生志業頂禮膜拜的人。

後來,看到吳先生在蘇州誠品上的發言,那一天是2016年7月27日,正好是距離1989年3月12日誠品在台北市仁愛圓環點亮第一盞燈整整10000天。他說「萬個城市,形塑文明;萬物心靈,形塑風景;億萬讀者,形塑誠品,在誠心間,萬分感謝。」

我向來對把玩文字的遊戲感興趣,所以這一段,記憶深刻。

所以,當我想與誠品取得聯繫的時候,我並沒有通過正常的招商方式,而是聯繫上《中歐商業評論》當年跟進吳清友先生的負責人,請他牽線搭橋引薦吳先生。

我還在等他的回復,這樣的噩耗就率先拒絕了我。

講真,有些事,想做就得做,不然就晚了——

就像吳先生原本打算今天發表他的自傳新書《誠品時光》,描述他一手打造誠品事業的心路歷程。

他在序言里提到,「逐漸理解了上天給我這個創辦誠品的好因緣,是要我珍惜生命的每一種時刻」。

- 03-

僅以此文,向吳清友先生致敬。

致敬他溫暖的深明大義。

在公開的品牌故事中,這樣解釋「誠品」二字——誠是一份誠懇的心意,一份執著的關懷;品,是一份專業的素養,一份嚴謹的選擇。取名「誠品」,代表著誠品書局對美好社會的追求與實踐。

致敬他誠懇地面對自己的信念,

在誠品賠錢的15年,仍願意迎向諸多困境與挑戰,把負面扭轉成正面,在最艱苦的時候,不易其志。

致敬他的創新精進。

從靜態書籍的展示,動態文化對話的空間。到再到可閱讀的生活創意之間的一次次迭代升華,是一群人對理想的堅持和朝拜。

致敬他走心發掘書與生活的關係。

如今的誠品本身已經不只是書店,以精緻生活為標榜,它販賣的是一種知性生活形態的追求,一種人文故事的展現,一種無所不在的閱讀方式,一種想法,一種思索,一種文明進程的符號。

致敬他對生活的理解。

他對書的理解,對向上生活的理解,對每一個代表所有的愛書人和所有熱愛美好生活的人,都是一次溫暖的加油和共鳴。

誰說過,每一個城市,一定要有翻書的聲響,這關乎城市的明天,關乎每個人的生活。

我們尚未等到誠品書店來到我們的城市,我們永遠等不到吳清友先生近距離地跟我們分享他如何咬牙堅持下來成為人定勝天的創業榜樣。

今天,我們可以集體抬頭,仰望這位68歲的美好長者,

他只是去了更高遠的地方,低頭微笑著繼續照看這個美好的世界。

吳清友:當今社會不缺精明的生意人,唯缺對好理念的堅持

·

以下文字精選自2016年8月,66歲的吳清友先生在台灣與正和島島親的交流發言。因考慮到閱讀節奏將段落順序稍作調整,如果對原作理解偏頗,敬請聯繫編輯修改。謝謝合作。

1

大病讓我重新思考生命的價值

凡是對誠品的恭維,其實我自己都是不敢當的。

我一直認為誠品是坐落在某一個城市集體的創造,沒有人文,誠品只是一個空洞的軀殼。

誠品的誠,是從小家父一直用毛筆寫不同的誠字,要我們把"誠"當作生命的信仰,"財物有時而盡,惟有『誠』字是終身受用不盡的",小時候父母一再叮嚀生沒有誠,你就沒了靈魂。所以我有機會成家立業,所有公司全部以誠為始。

1989年誠品書店成立時,我寫了一句話,每個生命都是一種創造,每個生命都有不同的因緣。

我本身是學機械工程,對建築很有興趣,30多歲時,因為投資房地產,三四年間累積了很多財富,坦白說當時就是暴發戶,1980年代左右,我經營一家小公司時,讀到一本《靈機實務》,公司做年度計劃都會沿用去年業績,但這本書講了一個新的概念:當你做一個新計劃,可不可以把一切想法歸零再去考慮呢?

它讓我自問兩個問題:一、不做原來的行業,我做什麼?第二,生命歸零,我又期待什麼?

閱讀對我是非常奇妙的因緣。我讀的書不多,恰好讀到德國文學家赫曼·赫塞說的,大自然是上天偉大的創作,但人類最偉大的創作盡在書本當中。這句話對我產生了莫大的吸引力,我也從我有限的閱讀里驗證了閱讀對生命的重要性。

可是上天也在我39歲時送給我一個生命大禮,那就是先天性心血管疾病,叫麻煩症候群。1988年的一天,我被救護車送到了醫院ICU,緊接著開胸手術,2006年再次進行了開胸大手術,三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大病讓我重新思考生命的價值。

2

考慮好每個當下安定心靈的可能

我決定創辦誠品書店,因為病痛,我對書店無法做五年、十年長遠的計劃,而是要考慮每個當下安定心靈的可能。我本以為準備一點小本錢可以賠5-8年,沒想到一直賠了15年。誠品書店不是商學院的好案例,卻是我對生命的一種創作和探索。

在我的字典里沒有偉大這個詞,很多事是無法預測的,各種因緣才促成今日的自己。所以不敢想有什麼特權,為什麼不是我。生命里沒有什麼是理所當得,也沒有什麼理所不當得。

賠錢的15年,是我一生中最豐富的時間,因為這讓我第二次看到了自己。我親身經歷,陷入困厄問為什麼是我?其實,為什麼不是你?只問"為什麼是我?"會很委屈,心不甘、情不願,心靈是負面的;想"為什麼不是我?"就會豁然開朗多了。

沒有人有資格說貧困不該歸我、苦難不該歸我、病痛不該歸我。

生命當中沒有那種理所當然的回報。你要做什麼,你自己可以決定;你要得到什麼?對不起,上天做主。這可能不太合乎商學院的邏輯,但可能是人的心靈最需要的養分。

我在生命困頓時,一直在尋找所謂事業跟生命可否有交集,希望能把生命的價值融入在事業的理念。善、愛、美和終生學習,成為我一輩子的主軸。

3

誠品是理念形成之後再去尋找的營運模式

所以誠品是一個不一樣的開始,它是從理念形成之後,再去尋找營運模式,才會融入生活。

IBM創始人郭世納說企業要永續經營或者是值得永續經營,必須有一個前提,就是企業的存在對社會,乃至對整個人類是有正麵價值和意義的,坦白說,每個經營者都要深思。

這也延伸出另一個邏輯,企業的良好理念就是要利他,要利己、利他,能夠利眾生,之後才能當然地創造利潤。

我認為,好的理念大過於或是優先於企業的有序經營。

誠品從書店、畫廊、藝文空間、文創平台、文化藝術基金會、電影、行旅酒店、跨很多不同的行業,一開始選擇的就是難走的路,而為了契合誠品的理念,選擇不用最容易賺錢的模式套出,至少我們效忠於當年初心,把善、愛、美融入生活,引導資源分配,產生一種善性的循環。誠品是服務業。但服務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我上過很多美式、歐式商學院的課,至今也沒有得到滿意的答覆。服務的終極目標是精進自己、分享他人。

當今社會,不缺精明的生意人,更缺一種對好理念的堅持,實際上誠品曾經走投無路,這個行業不容易獲利,要堅持好理念,要有所為有所不為。誠品創新運營模式有四個要素。

讓創造者和消費者都參與,商學院的教育一般把客戶當成是消費者,而我們把顧客看成是一個讀者,一個人。當你把顧客看成消費者的時候,你看的是顧客的錢,而沒有注意到他是一個人。

4

空間有靈,人有靈

我們核心的經營理念之一是創建場所的氣質、精神。

誠品沒有被互聯網或電子商務淘汰的原因之一是,從一開始,我對空間特別地看重,空間就跟人的生命一樣,是很神奇的,所有人類的重要文化都在空間里產生,許多偉大的建築,不管是成廢墟的,還保留的至今仍然是人類重要的心靈場所。

空間是有靈的,因為人在空間會孕育出不同的靈性。誠品一直在追尋的目標,書店是眾生平等的空間,不像其他的消費都需要用金錢交換。

人是城市當中最珍貴的資產;人最重要的素養是人文和藝術方面的素養,就是善、愛和美的素養。書店行業,大家都在講網路化、電商,但誠品講的是人和人之間、人和空間之間、人和書本之間、人和講座、表演等之間的互動。

對於場所,我的理解是事在人為,關鍵看心念的品質,起心動念瞬間會影響到你的結果,人還是要多有正面的思維。誠品在商業經營上備受批判,但我至少信守當年的信諾,希望一本書、一句格言、一個新的思想剖面、一件藝術創作品、一棟感人的建築與空間,都能產生一份靈動力,豐富大家的精神與心靈。

一個企業真正的創新是在價值和理念部分。經營上先求生存,再求領先,領先之後,有的人要成為產業的第一,而誠品希望讓顧客滿意。

在台灣誠品算小公司,目前營業額不到四十億元人民幣,但連續十五年來誠品是在年輕大學生跟碩士生,就業首選時排在前五名,這種情況只有誠品一家。

CNN最近剛公布"世界最酷百貨"評選結果,台灣以"誠品生活松煙店"入選。二十七年來,誠品變成了一個品牌,從台灣到香港到蘇州,這是自我覺醒的思索過程,我們的重點是作為企業存在的必要性跟正當性。

5

過度精明取得的利益是一種掠奪

有一次,我在誠品蘇州店,聽台灣詩人余光中老師演講,他說科技催未來快來,文化求歷史慢走。當今我們活在新常態,科技和文化如何和諧並存呢?

經驗多年有不少感受,但不是從如何更有效率,如何把業績提到更高,而是讀者認同我們的價值最重要。很多商業思維到最後其實是哲學層面,並不是數據上的商業決策。過度精明取得的利益是一種掠奪。商業認為你的KPI好,經營效益好,從人文觀點來說,實質是在衍生成強弱貧富。

2011年,我到北京和很多官員見面,他們問我對北京的意見,我很坦率地講,北京的讀者值得書店的經營者給予更好的待遇,給他們更好的空間、更多元的選擇、更親切的服務。在北京的大街上,印象很深刻的是,很多臉孔都是很急躁的。有些人的表情是不自在的,他內在很掙扎,太多的比較。

人的容顏代表了某種程度的心境。我認為,心的品質才是生命真正的品質。每個人的抉擇不同,想給自己的境遇也不同,但心念一轉,人生、社會、世界是完全不一樣的。

我很喜歡觀察眾生相,內地很多城市,包括香港都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匆忙,人要花掉90%的時間和精力,為了努力爭取基本的生存。

6

為什麼在誠品書店會看到比較多可愛的容顏?

因為到了這個空間就自在了,每個人在誠品的舞台參與創作,願意給自己一點從容。

在蘇州店我還觀察到,朋友們喜歡大聲講話,但很多人到了誠品就優雅了,因為從容了。在書店有小孩叫嚷,媽媽輕聲細語地說寶貝。而在遊樂園裡,可能媽媽也張牙舞爪地喊了。看多神奇,這就是誠品為什麼一直強調和重視場所、空間跟文化,還有跟人的心靈互動。

為什麼人到了歷史悠久的佛寺、教堂、圖書館等建築,感覺有一股正面的靈氣,有心靈被洗滌的感覺。這就是誠品特彆強調空間,尤其是光的設計,它給予了空間生命。

文化需要慢性,落在當地需要接地氣,我們希望可以耕耘蘇州的傳統,坦白說老祖宗的文創,比現代人高明多了。縱然地域不同,但人跟空間的關係會衍生成為,人跟自我的關係。我們大部分的人,沒有那麼敏銳的感知,會感受到心情好,但是沒有再深入思考。

有一位建築評論家說過,真正知道一個理念至少需要花20年的時間;至於親身體驗而至深信不疑,則需要30年光陰;要能夠隨心所欲地應用,將要耗掉50年的生命。


這段話,誠品同仁感受最為深刻,我們的能力雖然有限,但信守多年的願許。

7

內地能有3000家仿誠品店,那是誠品的成就

外界的朋友會問,這個過程中,會不會慢慢有偏離初心的時候?

我一直明白,沒有商業誠品不能活,沒有文化誠品不想活。誠品的九宮格,外圍是人文藝術創意能融入生活,積累一種好的文化。

商業上,我們光養一個展演廳每年要賠掉300萬元人民幣,這大概是台灣民間唯一國際標準的古典樂室內演奏場所,從一開始就知道會賠錢;在書店我們擺了差不多400個公共座位。從零售店的經營來說,這些座位是無效率的,應該拿來擺更多的書和商品。誠品的理念是"連鎖不複製"。

為什麼要做?這些是誠品理念的延伸。我們還辦講堂,有600位講師,能賺錢嗎?坦白說我也不是笨,我也會經商了,但那不是我生命的重要選擇,既然決定人文藝術創意這條路,是不會改變的。

很多人不了解,好像註定開書店,越賠越不挫敗,才能成為英雄。我們也要生存,事業要永續,需要必要的獲利,但誠品的核心是人文藝術創意。不斷創新營運模式,有生存能力,才有機會回饋。

坦白說,假設有一天大陸能夠有3000家仿誠品,那是誠品的成就。人生在世短短几十年,我要包山包海嗎?假使誠品的理念被更多人認同,出於良善讓更多人受惠,這是我們所樂見的。我還有一種邏輯,假使誠品做得成功,能夠引入更多的同業,沒有競爭者,反而能有更多的人願意到書店去。

8

誠品的終極關懷是人、生命、閱讀

這是價值觀的抉擇,不是商業數據的抉擇。因為書店是很容易賠錢的,要很謹慎衡量自己有多少實力,才能做多少事。

每個人有不同的因緣,我也沒有說非要感動人,每個人都有他要完成命定的功課。所以現在我也蠻享受,後來會覺得賠錢的15年,是上天在考驗我的誠意,真的下定決心做這個事業嗎?在自我承諾的道路上,給一點崎嶇不平,才能真正見到你的本心。

對我而言,有種莫名其妙地樂觀,太阿Q精神了,對現在的年輕人特從正面思維還是很重要的。

與誠品書店

1

1950年10月出生的吳清友患有先天性心臟病,生前一共動過3次大手術。

2

1988年進行第一次開胸手術后,他隨即在1989年創辦誠品書店。他曾在接受採訪時透露,由於身體原因,一直活到30多歲、當生命被迫歸零時,他才重新思考「什麼是人生最重要的選擇」。

3

1995年台北敦南店遷到現址時舉辦了一場盛大的「今日不打烊」搬遷派對,讀者到凌晨4點仍不肯散去。這給經營團隊新的靈感:何不辦一家不打烊書店?這一「瘋狂想法」4年後落實。

4

1999年,誠品敦南店成為亞洲第一家24小時營業書店。

從山窮水盡到柳暗花明,困而知之,

從生命中提煉精髓並使其與商業完美融合,

他用25年時間交出答卷並融入誠品書店。

先生先離開,誠品書店依然在。

「在經歷25個春夏秋冬之後,我的生命才學到從容;曾是學家筆下的悠然自在,現在才化為生活中的美好。」

——吳清友

嘿,我是秦昊

入行十一年的媒體人,「貪圖享受」的美好知道分子

世界上的美好,希望我知道得更多

這個城市的美好,我爭取第一個知道

我說你聽,或者,一起尋找

美好秦報局,在等你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