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入緬作戰失敗的主要原因——美軍第10航空隊調往北非

原標題:入緬作戰失敗的主要原因——美軍第10航空隊調往北非

抗戰對世界反法西斯戰場的貢獻,以往僅限於對蘇德戰場上和太平洋戰場有牽制日本的作用。筆者近年查看了一些資料,將各戰場之間的關係作了一番認真的梳理后發現:1942年遠征軍在緬甸的浴血奮戰,同北非戰場的阿拉曼會戰、以及蘇德戰場決定了德國命運的庫爾斯克會戰有著直接和間接的關係。

1940年9月,日軍侵入越南,威逼英國馬來亞、新加坡、緬甸等遠東殖民地後方。英國見勢不妙,決定與結成軍事同盟,共同抵抗日本侵略,並於10月重新開放三個月前為討好日本而關閉的滇緬公路。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英國要求派軍隊入緬協助英軍保衛緬甸。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蘇等26國簽署聯合國家宣言,宣布共同對軸心國家作戰。翌日,蔣介石就任同盟國戰區最高統帥,美國的史迪威將軍任戰區參謀長。隨後,中、美、英經協商決定,由史迪威指揮遠征軍三個軍(杜聿明第5軍、甘麗初第6軍、張軫第66軍)進入緬甸,協同英軍隊對日作戰。美國方面提供作戰物質並出動第10航空隊對遠征軍實施空中掩護。

然而從3月初至8月中旬,遠征軍在緬甸的作戰以慘敗告終,一路退往印度,另一路退回雲南境內,十萬大軍只剩下四萬餘人。以往史家認為,史迪威指揮失措、英軍不顧大局擅自撤退,蔣介石越級指揮、某些將領消極避戰等等是主要原因,也順便提到沒有制空權的因素。此說因襲至今。

筆者以為,除了制空權外,其它原因或者不能成立,或者是在戰場形勢嚴重逆轉情況下產生的,具有不可抗拒性。史迪威在1943年率駐印軍向緬北出擊時,顯示出不凡的指揮才能。蔣介石越過史迪威髮指令的情況,不僅存在於第一次入緬作戰,第二次入緬作戰大獲全勝時同樣存在,史迪威甚至為了進攻密支那,勸說鄭洞國別受蔣介石的干擾。至於某些將領消極避戰更值得商榷,因為當戰局已經無法挽回時,與敵脫離接觸,保存有生力量是唯一正確的戰場選擇,怎能說成「避戰自保」、「消極避戰」(見張憲文主編的《抗日戰爭的正面戰場》第275頁、280頁)?同樣是這些部隊,為何能打出氣壯山河的「同古包圍戰」 和「仁安羌大捷」呢?英軍確實打得很糟糕,他們的崩潰導致遠征軍側翼危機,但為何後來的英法爾會戰卻打得有聲有色?另外,曾擔任遠征軍第五軍軍長的杜聿明將軍發表於1960年的《遠征軍入緬作戰述略》,對此戰失敗的原因分析是在特赦戰犯身份和特定政治環境下的產物,同樣有值得商榷之處。

筆者以為,分析一場會戰的成敗,不能違背一般的軍事規律而苛求人的主觀能動性,人的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總是受到具體條件限制。在戰場對抗中,無論進攻還是防守,火力是決定性的因素。根據第二次世界大戰採取的基本作戰樣式和作戰規律——地面部隊與空軍的協同來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失敗的根本原因是美國把原定用於掩護地面作戰的強大的第10航空隊調往北非。日本空軍自始至終掌握著緬甸戰場上空的制空權,而遠征軍始終在沒有空中掩護的情況下作戰,在每次關鍵性戰鬥中,日軍由地面和空中構成的火力均占絕對優勢。同樣,英軍也是在喪失制空權的情況下崩潰的。

以關鍵性的同古保衛戰為例,日本空軍自3月17日起進行了多次轟炸。3月26日,日軍由空中和地面的坦克、重炮構成優勢火力,突入市區。同時以90架飛機猛轟同古以北的平滿納,炸毀火車站,使大量的援軍無法增援同古守軍。相反,日軍的增援部隊於28日到達戰場,杜聿明率第5軍全力攻擊包圍同古之日軍,企圖內外夾擊,但卻沒有成功。守軍被迫於30日放棄同古,整個戰局趨於惡化。如果制空權在方面,那麼,戰況將反過來,日軍增援被阻止,援軍趕到,內外夾擊在空軍支援下就會獲得成功,日軍將潰不成軍。這一假使能否成立?第二次入緬作戰的勝利作了最好論證。

如果軍隊地面火力與日軍持平或超出,再享有完全的制空權,就同樣能夠擊敗日軍。1943年10下旬駐印軍向緬北的戰略反攻充分證明了這點。1943年12月28日,駐印軍在美國第10航空隊(兩個航空營)支援下,激戰四晝夜攻克於邦,日軍大本營戰史記載:「歷來的行情都是日軍一個大隊(團)對付的一個師而綽綽有餘。尤其在九州編成,轉戰素有把握的第18師團與軍戰鬥,更有最強的自信心。豈然胡康河谷的軍無論在編製、裝備和戰法與訓練上都完全不同,……使我軍損失慘重。…… 我軍接得此情報后,均為之愕然。」(見吳相湘《第二次中日戰爭史》 下冊 第971頁)。

據駐印軍第22師師長廖耀湘回憶:「……當面之敵,只日本18師團,又沒空軍掩護,而當時18師團火力稍遜於駐印軍的廖、孫兩師,加上美國一個步兵旅與後續可能調用之新30師,認為占絕對優勢,可以一舉進出密支那,打通中印公路。因而立刻發動大規模行動,首先攻破猛關,擊破十八師團的主力,前鋒利用空投補給,不顧後方交通,直簿密支那地區。」(見廖耀湘、杜建時《我們所知道的關於美蔣勾結的內幕情況》《文史資料選輯》第29輯第12頁)。

駐印軍獲得美式裝備后,兵出胡康河谷后,在絕對制空權的掩護下,利用空運補給,空降部隊,空中轟炸,連克孟關、孟拱、密支那、八莫、臘戌,擊破日軍精銳第18師團、第56師團、第2師團。與此同時,集結於雲南境內的遠征軍在陳納德第14航空隊的掩護下,擊潰當面敵人,與駐印軍會師。

時任軍隊副總參謀長的白崇禧認為:「當時日本東條英機式飛機已為美國P—51驅逐機所制服,美國並有B—25、B—29轟炸機等攻擊利器,在緬甸崎嶇山地轟炸敵人代替炮兵火力,敵空軍處於劣勢,此亦敵失敗之主因(《白崇禧回憶錄》第238頁)」、「…… 飛虎隊到來,擁有P-51驅逐機及馳名國際之B-25、B-29輕重轟炸機,性能皆遠超日本,我空軍之劣勢頓時改觀,遠征軍因得飛虎隊之支援,掌握制空權,故於地面作戰大為有利(《白崇禧回憶錄》第239頁)。」

許多專家都意識到,日軍掌握絕對制空權是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失敗的原因之一,但卻沒有進一步詳細論證並指出,它是最重要的原因,它是引發後來一系列戰場危機的總根源。由於喪失了制空權,遠征軍「自始至終均呈被動之態勢」(何應欽《日軍侵華八年抗戰史》第193頁)

德國隆美爾元帥對制空權與地面部隊的關係,有切身感受和精闢論述:「假使敵人握有完全的制空權,那麼我方儘管擁有極現代化的武器,但還是無法和他作戰的,那就好像是野蠻人碰到了近代歐洲國家的精兵,其勝敗是不問而知了。……所以我們不能再依賴摩托化的兵力,以來作機動性的運用,因為他們是最容易受到空中攻擊的毀滅(《隆美爾戰時文件》第333頁)。

今天,當人們從唯意志論的歧途中走出來,客觀地審視戰爭就會發現,在1942年夏季的緬甸戰場,喪失制空權且地面火力略遜一籌的遠征軍的失敗,客觀上具有不可抗拒性。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