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教育動態】「吃虧就是佔便宜」的校長演講妥否?——從北京大學2017年畢業典禮上的校長演講談起

教育觀察

「吃虧就是佔便宜」的校長演講妥否?——從北京大學2017年畢業典禮上的校長演講談起

2017年7月4日,北京大學舉行畢業典禮,校長用自己的兩個小故事,寄語畢業生一個人生哲理:「吃虧就是佔便宜」。在數千所大學2017年畢業典禮上的校長演講中,林建華以「吃虧就是佔便宜」為主題的演講走紅網路,受到了社會輿論的廣泛關注。古往今來,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校長演講,是校長為畢業生上的「最後一堂課」,如同開學典禮上的校長演講「第一堂課」以及四年大學生活的任何一堂課一樣平常。可誰能想到,自2010年被稱為「根叔」的華中科技大學時任校長李培根的畢業演講,一改打官腔之風氣轉而以貼近學生的網路潮語為特色爆紅網路之後,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校長演講就成為學生熱切期盼、社會高度關注、校長儘力表演的「最後一堂課」。正所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大學年年有畢業典禮,年年典禮有校長演講,不同的是不同的校長為不同的畢業生上「最後一堂課」罷了。

在「最後一堂課」上,校長究竟該講什麼?至今還是一個存有爭議的話題。既然是「最後一堂課」,就應該與「第一堂課」有不同的目標與內容。如果說「第一堂課」的目標是指明求學的方向,內容就是如何學習。比如,1917年1月9日,在北京大學開學典禮上,校長蔡元培發表就職演講,他開宗明義,「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他要求學生「抱定宗旨,為求學而來」,要「以研究學術為天職,不當以大學為升官發財之階梯。」與「第一堂課」不同,「最後一堂課」的目標則是指明做人做事的方向,內容就是如何步入社會。比如,1932年6月27日,校長鬍適在北京大學畢業典禮上發表演講,送給畢業生的一句話是「不要拋棄學問」,開出的三味藥方是:尋一兩個值得研究的問題去研究、多發展一點非職業的興趣與要有一點信心。由此來看,校長在「最後一堂課」上演講的宗旨,在於彰顯大學之道與時代精神。校長應該告訴畢業生,步入社會做人做事,應該堅守公平正義的底線,保持正直善良的品質。

一、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校長演講誤區

在過去一度時期,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校長演講充滿正確的官話套話,出現了很難令人接受的八股化跡象。比如,大多是以「這是一個丹桂飄香、桃李芬芳的時節」開頭,以「今日你以學校為榮,明日學校以你為榮」結尾的官話套話。近年來,校長演講出現了從八股到八卦的趣味化趨向。大約自「根叔」那篇著名的「什麼是母校?就是那個你一天罵他八遍卻不許別人罵的地方」開始的,網路熱詞大串燒的八卦式校長演講,沸騰了校園內外和網路上下。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奇葩開。「根叔」開啟的八卦式校長演講,具有堆砌潮語的功力、排比修辭的技法、宣洩情緒的感性、學生樂聞的效果。2010年7月,爆紅網路的一聲「根叔」,確實給當今大學業已格式化、程序化、僵化生硬的師生關係,注入了一股難得的清新空氣,還大學校園一派勃勃生機的新氣象,體現出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在回歸校園!一聲「根叔」事小,讓純粹、真誠、坦蕩充滿大學校園事大!

我們卻不曾想到,「根叔」式演講被許多校長模仿而慢慢演變成「賣萌」怪象。周其鳳在其校長演講中引用台灣歌手周杰倫的歌詞:「送你離開,千里之外,你無聲黑白」,而被學生稱為「鳳哥」。「當時間的齒輪滾滾向前推進了三萬多個小時后,『青蔥鮮肉』進化成『大四老餅』,畢業離別的時刻『duang』一聲來到了你的眼前,曾經抱怨,曾經感慨,如今只剩滿腔留戀……」大學散場之際,聽校長演講來上面一段「萌值爆表」的句子,你該有什麼感受?

對於以上現象,張恆曾在鳳凰網發表「大學生畢業時,應該告訴他們什麼」一文認為,看了「根叔」式演講,怎能不令人驚艷。人們記住了「根叔」嘴裡的「俯卧撐」「躲貓貓」「打醬油」「蟻族」「被就業」之後,對於「正義」「責任」和「良知」卻隻字未提。於是,大學的「最後一堂課」成了校長「賣萌」的狂歡。張恆反問,在畢業生即將走向社會之際,校長到底應該告訴他們什麼?畢業生又能從中感受到什麼、記住什麼?難道僅僅是那些「賣萌」的流行語嗎?顯然不是!

對於校長演講從八股到八卦的趣味化現象,武漢大學前校長劉道玉曾提出尖銳地批評,這是從一種套話走向了另一種套話。原來那套八股,生硬、官腔十足;現在這套八卦,濫發情感、浮誇輕佻。評論人袁岳也說,「我要說,能脫稿,說感性點,這真的也算是個進步,只是這個進步看起來真的夠寒磣的。」畢業典禮上的校長演講打破八股、從八股到八卦還是遠遠不夠的,人們真正期待的是能夠代表大學並富含大學之道的演講。

我欣喜,「根叔」式演講不說空話官話,用流行的網路語言,以與畢業生敘敘家常的口吻,營造了「情同手足,師徒同心」愛戴友好的師生關係之外,能讓學生從中獲得積極的生活體驗和態度,從而影響學生整個人生。我擔憂,「根叔」「鳳哥」這些娛樂界冬粉對明星的稱呼在校園蔓延開來!校長被學生當「明星」追捧,這則是學術之「災難」!我呼籲,不要再娛樂大學和在大學尋求娛樂了,讓大學回歸神聖的學術殿堂吧。

二、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校長演講宗旨

2014年,《教育報》記者李凌對當年大學畢業典禮上的近百篇校長演講進行深度分析后發現,與追捧網路熱詞、與學生套近乎的八卦式演講不同,2014年的校長演講已經逐漸開始向教育理想、大學精神回歸,在注重營造校園清新之氣的同時,更加突出了演講的精神內涵。就是說,八卦式的用語越來越少,格調高雅、情感深摯、富含思想的內容越來越多;八股式的用語越來越少,個性化的色彩越來越濃。(本部分有關資料來自《教育報》2014年7月7日)

在2014年的校長演講中,很多人將自己對大學精神的闡發傳遞給畢業生。華中科技大學校長設問「究竟什麼是華中科大人」,他通過校友的故事將華中科大精神提煉為,「要頂天立地有本事」「要敢於競爭、善於轉化」「要敢為人先,當仁不讓」。山東大學校長對畢業生說,「敢為天下先,不斷追求卓越;以天下為己任,為國家圖富強;寬厚、穩重、樸實、內斂,這就是山東大學優秀文化傳統的鮮明特質,是我們共同的文化基因。」

有些大學校長更喜歡通過追問等生動的形式引發學生思考。北京大學校長連續發問,「在這個快速變革的時代,北大人應如何作為?面對紛紜複雜、瞬息萬變的世界,是被社會的慣性所牽引,還是追隨自己內心的召喚?在面臨嚴峻的現實時,是選擇放棄,還是義無反顧地前行?」上海外國語大學校長發問,「這個世界會好嗎?人的一生應當怎樣度過?」類似的追問貫穿校長演講始終,引發畢業生的警醒和思考。

儘管2014年以來,大學畢業典禮上的校長演講已經逐漸向大學精神回歸,但還是有一些校長的個性化的演講引發熱議。2017年某大學畢業典禮上,校長演講就吐槽自己學校——「XX是一個使人發胖的城市」「龜網速,搶課難」「學生男女比例失衡,導致耽誤你們的終身大事」。有網友評價該校長演講倍感親切,「看哭很多畢業生」。也有網友批評,該校長演講不應停留於說「漂亮話」,更應以大學之道為宗旨,把握和回應時代精神。

大學是求真育人的地方,也是畢業生終身的精神家園,畢業典禮上的校長演講如果一味說「漂亮話」,演講則演變成吸引冬粉眼球的表演,對畢業生的價值觀必然產生不好的誤導。雖然,校長演講無定式,既可以大開大合、嚴肅端莊,也可以由小入大、情理皆備,甚至可以幽默風趣、引人入勝。但無論如何,不能遠離大學之道與時代精神。如前所講,校長上「最後一堂課」的根本目標是為畢業生做人做事點明價值方向。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大學畢業典禮也是點燃青春,為學子壯行的莊嚴儀式。青年最大的資本不是經驗豐富、胸有成竹,而是敢於夢想、勇於創新。校長演講的囑託和期許,可能成為畢業生終身的記憶,激勵他們向著心中的夢想不懈努力。儘管大學畢業生的「最後一堂課」不是專業課,但校長演講卻能讓畢業生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讓他們能夠從容、自信、勇敢地迎接新生活的挑戰。

畢業典禮上的校長演講,因彰顯大學之道和反映時代精神,倍受社會公眾關注。就是說,校長演講不僅僅是為畢業生上的「最後一堂課」,也是社會觀察和認識大學以及大學引領社會風氣的窗口。從此角度來說,社會公眾關注的不僅是大學校長說了什麼,更看重校長演講背後的大學價值取向。這就要求校長要認識畢業演講的重要價值,在演講風格上可以千姿百態,但在語言上要保持清雅乾淨、價值上要堅持社會主流。

當大學校長注意以公共思維傳經佈道,或者強化公共責任,或者注重美德熏陶,或者注重人文灌輸,或者弘揚大學精神等,這些考慮到學生和時代需要、源自校長肺腑之言的校長演講,一定會使學生和社會公眾受到感染併產生共鳴。1945年,竺可楨浙江大學畢業典禮上發表《大學生之責任》的演講,告誡浙大學子,「在現代世界你們得認清三點:知先後;明公私;辨是非。我們應該只知是非,不管利害。」這樣的演講,能引導學生去除浮躁、摒棄功利、信守底線和信仰。

三、「吃虧就是佔便宜」的校長演講欠妥

北京大學是的頂尖大學,不僅吸納和培養抱負遠大、志趣非凡和引領時代風尚的人才,而且更要引領大學與社會發展之方向。然而,令人疑惑的是,在2017年北京大學畢業典禮上,校長演講的主題竟然是「吃虧就是佔便宜」,不僅有悖蔡元培的「思想自由,兼容並包」之北大精神,也遠離胡適「教育是給人戴了一副有光的眼睛,能明白觀察」之主張,也與神聖的殿堂、思想的搖籃、追求公平正義的大學本質相去甚遠。

「吃虧就是佔便宜」淵源在何處?古籍典故里的確存在因禍得福的事例,而且被道家學派演化成「后發制人」之法,成為《孫子兵法》中最精彩的戰略。老子在《道德經》中有句傳世名言,「禍兮福所依,福兮禍所伏」,老子還說,「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淮南子·人間訓》中講了一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的故事。簡而言之,「吃虧就是佔便宜」即是上述所蘊含的「吃虧是福」旨意,而「吃虧是福」一詞來自於鄭板橋。

有一天,鄭板橋收到了在家務農的弟弟鄭墨一封非同尋常來信說,鄭家與鄰居的房屋共用一牆,契約上寫明牆是鄭家的,鄰居借牆蓋了房子。鄭家想翻修老屋需要拆牆,鄰居卻說那牆是其祖上傳下來的。為了這堵牆,官司打到縣裡也無結果。鄭墨覺得有契約在,加上為官的哥哥出面說情官司就必贏無疑。鄭板橋知此事後,寫信勸弟弟息事寧人,並寄了寫著「吃虧是福」四個大字條幅。鄭墨接信即撤了訴狀,向鄰居表示再不相爭,於是兩家又重歸於好。

雖說「吃虧就是佔便宜」由「吃虧是福」演繹而來,可本意大不相同。「吃虧是福」是佛教義理的通俗化,教化人要多行善事,少計較名利得失。修橋補路、樂施好善、必有福報,這是佛教之要義。古人也特別講究和氣與禮讓,安徽桐城有個「六尺巷」,有一段禮讓的典故。「禮讓」是人的優良傳統,「和氣」更是處世之最高境界。以「禮讓」換來「和氣」則是「吃虧是福」的本義,而非「吃虧」就是「佔便宜」!

北大校長演講主題「吃虧就是佔便宜」,其義為何?其理又何在?在現實社會裡,「吃虧」與「佔便宜」都不含褒義,也不是文明社會的主流價值觀。子曰:「過猶不及」,任何事情「做過頭」和「達不到」是一樣的,唯有公平正義才是人間正道。如果「吃虧」就是「佔便宜」,那麼公平正義何在?令人費解的是,北大校長在畢業典禮上為什麼不談法治社會的公平正義,而要絮叨連自己都難以表達清楚「吃虧就是佔便宜」的個人經歷?

法制社會的每個人作為一個權利主體,就不應該有所謂吃虧的義務。因為在法治社會,每一個人只有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利不受侵害,所謂愛佔便宜的人和事情才會受到遏制而越來越少。如果我們在法制社會的建設中,提倡所謂「吃虧就是佔便宜」,那一定會導致愛「佔便宜」的人越來越多,反而是愛「吃虧」的人越來越少。古今中外,大到國家小到個人絕沒有靠「吃虧就是佔便宜」求得文明進步的,而是靠不斷地奮發圖強獲得發展的。

可以說,「吃虧就是佔便宜」是不會被文明社會所接受的價值觀。在古代社會裡,人們也堅信付出必有回報,因為得與失最終是公平的。即便在今天法制不健全的社會裡,正當的勞動所得也是天經地義的,不讓老實人「吃虧」始終是社會治理公平的基本準則。假如一個社會倡導「吃虧就是佔便宜」的價值觀,必然助長更多的人「佔便宜」。就是說,這樣的社會是在用善意助長惡意,這顯然不是文明社會運行法則。

處處誠信而公平,沒有「吃虧」與「佔便宜」,有的只是禮讓與和氣,這也只是理想社會的圖景。儘管今日的現實社會確實存在「吃虧」與「佔便宜」,但卻不宜倡導「吃虧就是佔便宜」的價值觀,尤其是在北京大學畢業典禮上,校長不該大談特談自己「吃虧就是佔便宜」的人生體驗。這句充斥著精緻利己主義的話語,不僅不符合大學之精神、大學校長之情懷和大學引領社會之責任,而且背離了北京大學及其學子應為社會公平正義而奮鬥的宏大理想。

作者:劉堯,系浙江師範大學教育評論研究所教授、所長。

學術專精 日新又新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