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鬼吹燈》里胡八一的神秘大殺器:二戰日軍百式衝鋒槍

近日,一部非常火爆的網劇《鬼吹燈之精絕古城》正在視頻網站上熱播。作為一部低成本製作的網劇,該劇的道具還是較為考究的。而其中,最使軍迷注目的,恐怕便是胡八一等人在日本關東軍秘密基地里發現的日本百式衝鋒槍了。

▲這些並不是真正的百式衝鋒槍,而是專門製作的道具槍

▲細節製作還是比較考究的

在以往的影視劇里,極少出現這種日本設計生產的衝鋒槍,很多人甚至從未聽說過這種武器。相比美英蘇德等國,日本對裝備的衝鋒槍實在是太少了,甚至遠不如當時貧弱的。一直到戰敗,日本兵手裡的主要武器仍然是步槍。是日本人不重視衝鋒槍嗎?還是真如網上說的那樣,日本人是因為認為衝鋒槍「浪費子彈」而不願意裝備衝鋒槍?

答案恐怕是否定的。

近代日本陸軍的建設雖始於明治維新,但二戰日軍的真正「老師」,恐怕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儘管日本沒有參加歐陸戰場的血腥「絞肉機」,但對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考察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日軍的發展。其中,衝鋒槍在近戰之中的巨大威力當然也被日本人看在眼裡。因此,日本早在20世紀20年代就開始了衝鋒槍的研製。

到了1927年,日本人終於拿出了第一支國產衝鋒槍——東京兵工廠的「試製自動短銃」。但這次試驗並不成功——其射速高達1200發/分,難以控制,並且結構複雜並脆弱,自動機後座不足,閉鎖不良等諸多問題。1930年,東京兵工廠在其基礎上又推出了新的樣槍,但很快,隨著「九一八事變」的爆發,這款衝鋒槍便沒了下文。

▲「試製自動短銃」

著名日本輕武器設計師,南部麒次郎,即俗稱「王八盒子」的南部14式手槍的設計師,也在1931年和1934年分別推出了自己的兩種衝鋒槍設計——「試製一型機關短銃」和「試製二型機關短銃」。

要說這「試製一型機關短銃」有什麼特點,那就是日本大部分自動武器的通病:丑!這種向前彎曲的握把設計,想必手感會很差,而且沒有護木,難以想象應當用什麼姿勢握持這種武器射擊。不過這種50發的彈匣容量在當時也算是比較高了。有趣的是,彈匣的底部有一個可摺疊的鏟狀支撐物,用來在卧姿射擊的時候穩定槍身。

▲試製一型機關短銃

不過如果忽略那個彎彈匣,這種「試製一型機關短銃」還是採用了一種比較前衛的設計:T字型布局。這種布局也被用在了後世大名鼎鼎的UZI衝鋒槍上。此外,這種衝鋒槍可以通過一個氣動閥門調節射速。

▲另一種「試製一型機關短銃」的樣槍

而「試製二型機關短銃」則稍好一些,至少取消了那個難看的握把設計,也增加了護木,理論上應該更加實用。除此之外,二者的結構基本一致。

▲「試製二型機關短銃」

這兩種衝鋒槍都參加了1936年的衝鋒槍測試,還在1937年被送到了參加實戰測試。「試製一型機關短銃」由於可靠性不佳,很快被撤回,「試製二型機關短銃」則繼續發展。50髮長彈匣被縮短為30發,並進行了一些其他細節上的改進。但隨著戰爭進一步擴大,日本人已經沒有多餘的錢去開發衝鋒槍了。正當「試製二型機關短銃」也要夭折之際,新建的日本海軍傘兵部隊看上了這款武器,接手了這一項目。

▲「試製二型機關短銃」不完全分解

▲抗戰后,在「試製二型機關短銃」基礎上設計生產的11.43mm衝鋒槍

1938年,新成立僅僅一年的「中央公業株式會社」(由幾家兵工廠合併而成)在「試製二型機關短銃」的基礎上,參照了從歐洲進口的MP-18伯格曼衝鋒槍、斯太爾-蘇羅通S1-100衝鋒槍等武器,設計了「試製三型機關短銃」。

▲MP-18伯格曼衝鋒槍

▲「試製三型機關短銃」復原圖

「試製三型機關短銃」的最大特點,就是和MP-18一樣,將彈匣放在了槍身左側。該槍還增設了兩腳架——這一設計其實在當時的衝鋒槍中並不奇怪,著名的芬蘭索米KP/31衝鋒槍和捷克斯洛伐克的ZK383衝鋒槍也都能安裝兩腳架。

▲索米KP/31衝鋒槍原本是當做輕機槍使用的

▲ZK383衝鋒槍也能安裝兩腳架

但另一個設計就比較奇葩了:「試製三型機關短銃」的槍管下方延伸出一根長長的杆子——這是加長的刺刀座!通過這個刺刀座,「試製三型機關短銃」可以安裝標準的三十年式刺刀。儘管同時代衝鋒槍也確實有可以加裝刺刀的,但把刺刀座延長到槍管外面的恐怕也真是獨此一家了。

▲蘇羅通S1-100衝鋒槍,日軍曾裝備過這種衝鋒槍,並在侵華戰爭中使用過

經過數次改進,「試製三型機關短銃」將準星移到了槍口處,並縮短了笨重的長刺刀座,最終1940年於定型。1940年為日本皇紀2600年,因此這款衝鋒槍被命名為「一〇〇式機關短銃」,即後世所稱的「百式衝鋒槍」。

▲裝備日本海軍傘兵的百式衝鋒槍傘兵型,槍托可以摺疊

如果放在20世紀20年代,百式衝鋒槍或許還是一款比較先進的武器,但是到了20世紀40年代,衝鋒槍的設計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此時,蘇德戰爭中大放異彩的的MP38/40衝鋒槍已經出現,斯登、M3和PPS-43也相繼誕生。這些衝鋒槍更加輕便,專門被設計用於手持射擊。這恰恰是百式所不具備的。事實上,百式衝鋒槍的設計思路還停留在一戰的「手提機槍」時代,根本沒有意識到這樣的武器根本不符合未來戰爭的需要。

▲身穿日本軍裝,使用百式衝鋒槍傘兵型射擊的軍迷

而從另一個角度看,日本落後而羸弱的工業體系也是制約日本衝鋒槍發展的重要因素。20世紀30年代末,衝壓工藝開始在槍械製造行業被大量應用。二戰中多種著名的武器,都是通過大量採用金屬材料衝壓件,大大降低了加工時間和成本,才得以在戰爭中大量生產。一挺92式重機槍造價要500~600美元,而MG42通用機槍的成本只要約100美元。湯姆遜衝鋒槍的造價將近200美元,而MP40則只要20美元。後來的斯登衝鋒槍和M3「黃油槍」的成本更是只有十幾美元,甚至幾美元。如此低的成本,損壞了即使扔掉,也不會有任何人心疼。

然而日本恰恰錯過了這一次生產革命。一直到戰爭結束,日本的輕武器生產工藝仍然和十幾年前的一樣,大量採用銑削工藝和木製槍托,根本無法快速大量生產衝鋒槍這類武器。在其他國家被視為救命稻草的衝鋒槍,在日本反而成了一個巨大的「累贅」,消耗著本就捉襟見肘的資金。這也難怪,為何日軍手裡的衝鋒槍少之又少了。

到了1944年,在太平洋戰場上面對美軍湯姆遜衝鋒槍和M1卡賓槍密集的彈雨,苦戰了近三年之久的日軍,終於學會了了衝鋒槍的正確使用姿勢。日軍在百式衝鋒槍基礎上進行了改進,對錶尺和刺刀座等結構進行了簡化,取消了兩腳架,並通過更換彈簧加快了射速,還加裝了制退器。這種型號的百式常被稱作「一〇〇式機關短銃(戰時生產型)」。

▲一〇〇式機關短銃(戰時生產型)

這種「戰時生產型」由名古屋鳥居松製作所生產了超過8000支,但幾乎沒有趕上太平洋戰爭,只在「本土決戰」的部隊手裡裝備。相比其他國家動輒上百萬的衝鋒槍產量,僅僅生產了不到一萬支的百式在戰場上起到的作用也就太有限了。

▲一〇〇式機關短銃(戰時生產型)不完全分解

根據戰後的測試,百式衝鋒槍的連發精度其實相當不錯,雖然射速較快(戰時生產型),但槍口上跳並不大,連射比較容易控制。或許這和其發射的8×22mm南部手槍彈膛壓較低,並且槍身質量較大有關。但南部手槍彈的殺傷力一直被人詬病,百式衝鋒槍的實際性能如何,恐怕還是要打一個大大的問號。

不過作為最著名的日本衝鋒槍,百式衝鋒槍在大量和太平洋戰爭有關的遊戲里出現。包括著名的《使命召喚5》,以及《戰地1942》、《戰地:叛逆連隊2》,以及《紅色管弦樂隊2:風起雲湧》,甚至《古墓麗影9》里,都有百式衝鋒槍的出現。這恐怕也是百式衝鋒槍對後世最大的影響了。

▲《古墓麗影9》中的百式衝鋒槍

戰後,大量的百式衝鋒槍被銷毀,僅存的少量百式衝鋒槍都成了槍械收藏者手中的珍品,價格難以估量。

▲日本玩具槍廠商TANAKA生產的百式CAP槍(不能發射彈丸的火藥玩具槍),價格極為昂貴

本文為築壘地域原創稿件,主編原廓,作者username螳螂。任何媒體或者公眾號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違者將追究法律責任。更多精彩一戰、二戰內容請關注微信公眾號築壘地域:zhulei1941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