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近八成老年人"鍾情"玩微信:方便與兒女聯繫 最愛養生類信息

原標題:近八成老年人"鍾情"玩微信:方便與兒女聯繫 最愛養生類信息

近八成老年人"鍾情"

從2013年開始,隨著智能手機的使用,微信開始代替簡訊成為即時通信的「中堅力量」,但誰也沒想到,幾年後的今天,除了即時溝通之外,微信會衍生出一系列功能,最為強大的便是為很多人提供了大量的信息。隨之而來的虛假信息自然也愈發考驗著人們的判斷力,而老年人成為近兩年微信使用「新晉群體」,除了給生活帶來諸多方便以外,也成了不實信息的受害者或傳播者。

很驚人近八成老人在使用微信

近兩年,很多老人都添置了智能手機,一方面便於和兒女聯繫,另外一方面也不失為老人的一種娛樂工具。近幾日,記者在德城區幾個小區內留意到,在樹蔭下或公園裡的老人,若是得閑,也會和年輕人一樣掏出手機,刷一下微信朋友圈。

德城區市直小區的王梅香今年62歲,她戴著金絲框眼鏡,掏齣兒子給她新買的手機,問兒子晚上是否帶小孫子回來吃飯。自從學會了使用微信之後,一般不著急的事情就很少打電話了。「孩子們都要上班,說不定啥時候就正在忙著,接電話不一定方便,發微信就相當於留言了,看到就回復我一下,而且微信也不花錢。」王梅香自從年輕時就是一個「時髦」的人,她告訴記者,自己家是第一個買了彩色電視的,自己也是單位第一個燙頭髮的員工。

玩微信也是如此,2015年初「洋氣」的王阿姨就已經是晚輩們通訊錄里的微信好友了。「當時在手機上已經安裝了微信,但是用得少,近一年來才開始加入各種群,看朋友圈,成為了一種方便生活的工具。」王梅香說。

其實,像王梅香一樣的老人有很多,微信的利用率很高,不論是居住在城市裡的居民,還是生活在農村,微信早就已初步普及。記者針對微信使用情況,對55歲以上市民做了簡單的調查,在填表的50位老人中,有38位在使用微信。

只是,因為智能手機使用熟練程度不同,有的老人只是會簡單地收發信息,而且打字速度較慢,使用語音者佔了近半數。「眼睛看東西不是很清楚,發語音方便。」一位市民說。

很方便為老人生活提供幫助

李芳家住德城區青龍潭小區,退休后自願為社區居民服務,她與其他幾位老人組成了一個「業委會」,有事兒大家一起商量。

2016年底,李芳組織各樓樓長建了一個微信群,每家每戶都有人加入其中。以李芳所在的2號樓為例,全樓幾十戶居民都加入了她的微信群,「一次樓里的下水道堵了,我在微信群里發了通知,大家都說『該怎麼辦就怎麼辦』。這事要在過去,樓上樓下敲門,許多年輕人經常回家很晚,找個人特別麻煩。」

李芳是2016年6月份去海南旅遊時開始接觸微信的,「到景區后,我就去買當地的電話卡給家裡打電話報平安,隨團的一個姑娘問我為啥不用微信,她拿過我手機調出了微信軟體,又教我使用。」

「當時感覺太神奇了,不用打電話,對著話筒吆喝兩句,女兒就收到了。」回德州后,李芳就痴迷上了微信,「經過兩三個月的學習,我能夠熟練使用,在我的帶動下親戚朋友都開始使用微信,現在我的微信裡面有70多個朋友,尤其是通過玩微信通訊錄功能,我還找到了多年未聯繫的老同學和老同事。」李芳說。

「以前我媽用手機最經常的操作就是給手機充電,等著我給她打電話,連手機簡訊都不會發。」李芳的女兒稱,每次她回家時玩手機遊戲或者跟人發微信,都會被母親嘮叨半天,可自從母親會用了智能手機后,她也每天戴著老花鏡,拿著手機不撒手。

「每天我媽沒事就跟我分享文章,還必須要回復,哪怕是一個笑臉,要是一時忘了回,老媽的電話准打過來。」對於李芳使用微信的事情,女兒並不反對,並且覺得自己省心不少。

在接受問卷調查的50位老人中,大部分家屬都不反對他們使用微信,只是有的兒女擔心老人長時間對著手機屏幕會對身體有害,建議老人們合理使用,不要過分依賴。

很無奈想用微信卻無人耐心教

那麼老年人使用微信都是如何學會的呢?記者調查得知,能夠耐心教家長學習微信的兒女並不多,往往是其中一位老人學會了,再教給另外一位。

一位「95后」告訴記者,他曾經嘗試教給70多歲的奶奶使用微信,但很快就放棄了,「太困難了,首先老人家看不清楚屏幕,戴上老花鏡指指點點,經常點不到自己想點的內容。其次,教了很多遍以後還是記不住,明明很簡單的事情老人們總是弄不懂。」

其實,自進入移動時代以來,手機一直是年輕人的工具,所有的營銷、設計也都將精力放在了年輕群體上。另一邊,老人機還是十年前的樣子,所以智能手機似乎就是為年輕人所設計的。

同樣住在市直小區的陳阿姨,兒子在外地,經常打長途不少花錢,後來和兒子上微信聊天不用花錢了。可陳阿姨不會用智能手機,每次都要讓鄰居家的年輕人過來幫忙,教了幾遍她也沒學明白。

通過採訪,記者發現,很多老年人不是不知道網路的作用大,也不是捨不得買智能手機,就是覺得操作起來很複雜,又沒人教,也怕別人沒耐性,因此「敬而遠之」。

5月17日,城隍廟社區針對社區老人開展了一次微信使用學習會,很多老人積极參与,拿著手機認真學習。「首先要把手機字體調到最大,方便老人看清,其次要選出幾種使用最為頻繁的功能,比如發消息,看朋友圈,發圖片和視頻等,一次性教太多老人們很難掌握。」一位社區工作人員說。

很危險轉發養生內容真假難辨

除了日常聯絡,老年人對微信功能使用最多的是朋友圈和微信遊戲,尤其是前者。翻看他們的朋友圈,幾乎每個人都會更新不少信息,以轉發為主,「發圈量」遠超過一般的年輕人。而在這些信息中,養生治病類佔了很大比例。

在調查題目中,其中一條是「最關注哪類朋友圈信息」,其中選擇「養生類」和「雞湯類」的佔了調查人數的95%以上。

「現在朋友圈分享的一些充滿正能量的心靈雞湯,不光能溫暖心靈,還有益於身體健康呢。」王梅香說,生活中她脾氣不太好,通過閱讀這些文章,現在做事都能包容體諒老伴兒,愛別人就是愛自己,「對圈子裡面分享的一些養生、美容的知識,我也身體力行,晚上也開始做面膜,對身體好的東西也買著吃。」

家住德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張阿姨坦言,自己每天都會轉發養生類信息,有時候一天會發四五條。記者粗略翻閱了一下張阿姨的朋友圈,發現裡面充斥著《癌症吃它很快能好》《快看,很快就要被刪掉的故事》之類的文章,點開以後,有的是廣告,有的則是毫無科學依據的養生辦法,還有一些不知真假的社會熱門事件,而張阿姨對其中很多都深信不疑。

「一開始我會給女兒轉發一些日常養生的文章,後來看出她有些反感,就不發了,直接轉發到朋友圈。」張阿姨說,這類信息在自己的微信好友里轉發量很高,「經常我剛發出來不久,其他差不多年紀的人就轉發到自己的朋友圈了。」

這也正是微信作為一種互聯網即時通訊工具的弊端所在。近年來,也有犯罪分子利用微信對老年人進行經濟詐騙。張阿姨也表示,自己曾經通過微信收到過手機欠費的消息,但讓女兒查了一下,才知道並不屬實。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