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五穀雜糧健康養生,食療養生我們應該注意什麼?

通常認為,食物是為人體提供生長發育和健康生存所需的各種營養素的可食性物質。也就是說,食物最主要的是營養作用。其實不然,中醫很早就認識到食物不僅能營養,而且還能療疾祛病。如近代醫家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曾指出:食物「病人服之,不但療病,並可充饑;不但充饑,更可適口,用之對症,病自漸愈,即不對症,亦無他患」。

隨著社會的發展,現在人們越來越講究養生之道。很多適合養生的食品也隨之被推廣,常見的有養生雜糧粉,雜糧粥,葯膳等等。

養生雜糧粉的食用方法

食用時間:一般是飯前半小時服用,如果顧客脾胃不好,身體虛弱,最好飯後半小時服用。

食用劑量:正常一日兩次,每次10~20克(塑料勺一勺,約為10克);

5~12歲以上的孩子每日最多不超過20克;

0~5歲孩子每日最多不超過10克。

人傳統的食療養生之道法

人說:葯補不如食補。外國人說:食物是最好的藥物。如果有一種方法只要通過飲食調理,就能保養身體,祛除疾病,想必人人都想嘗試。其實,這個方法早就有了,這就是傳統的食療養生法。

食療養生是根據不同的人群、不同的年齡、不同的體質、不同的疾病,在不同的季節選取具有一定保健作用或治療作用的食物,通過科學合理的搭配和烹調加工,做成具有色、香、味、形、氣、養的美味食品。這些食物既是美味佳肴,又能養生保健,防病治病,能吃出健康,益壽延年。

傳統膳食講究平衡,提出了「五穀宜為養,失豆則不良;五畜適為益,過則害非淺;五菜常為充,新鮮綠黃紅;五果當為助,力求少而數」的膳食原則。用現代語言描述就是,要保持食物來源的生物多樣性,以穀類食物為主;要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每天要攝入足夠的豆類及其製品;魚、禽、肉、蛋、奶等動物性食物要適量。

的傳統膳食結構是非常合理的,但近年來民眾的飲食結構卻越來越西化。資料顯示,1997年到2002年,居民所消費的十大類食物中,糧食和豆類食品的消費量分別下降了l2.6%和6.8%,糖類食品增長了42.1%,植物油類、肉類、禽類和蛋類的消費都分別上升了20%以上。這種局面的出現跟洋快餐泛濫等問題有關。洋快餐大多是油炸、烘焙加工的食品,肉類比例非常高,這種「吃肉才有營養」的錯誤導向是造成飲食結構西化的重要原因。而實際上,食物熱量的60%左右來自碳水化合物,25%來自脂肪,12%~15%來自蛋白質,如此才是理想的膳食構成比。洋快餐的特點是三高和三低,即高熱量、高脂肪和高蛋白質,低礦物質、低維生素和低膳食纖維。由於營養嚴重失衡,所以國際營養學界稱洋快餐為能量炸彈和垃圾食品.

概括而言,傳統膳食結構有四大優勢。第一是主副食分明,傳統膳食非常注重穀物的健康作用。第二是關注新鮮蔬菜的健康作用。傳統膳食新鮮蔬菜來源廣泛,食用量大。「食不可無綠」已經成為傳統飲食的金科玉律。居民每個人一天大約要吃500克新鮮蔬菜,德國只有80克,英國是83克,荷蘭大約100克,美國l02克~103克,法國120克。第三是強調「可一日無肉,不可一日無豆」;「青菜豆腐保平安」的膳食原則。第四,我們的傳統膳食堅持了低溫烹飪的方法,如主食饅頭、米飯、麵條、餃子、粥等烹制都在水環境中進行,採用1000C左右的溫度加熱,比烘烤的溫度要低得多。爆炒菜肴也是短時間完成,這種烹調方式不僅有益於保持蔬菜的營養成分不受損失,也滿足了菜肴表面殺菌的需要,同時也減少了油脂的氧化。

所以,我們要堅持中華民族的傳統飲食結構,學會食療養生的方法,要多吃「神」造的天然食物,少吃人造的加工食品

食療養生要避免四大誤區:

誤區一:葯食同源,所以食物都可以治慢性病

食物、保健品和藥物的根本區別,就在於它們的「效力」不一樣。

食物性質平和,其中含藥性成分少,這樣才可以作為食物日常食用。如果一種食品吃幾天就讓人感覺血脂、血壓明顯變化,這種東西能成年累月吃嗎?敢隨便多吃嗎?

事實上,越是「效用」明顯的食物,越是要小心對待,不能過量,不能吃錯了體質。而米、面、青菜、蘋果這樣的食品人人都能吃,是因為它們性質平和,沒有那麼強的「生理調節」作用。所謂飲食養生改善體質,通常都是長期食用才會明顯見效,而很少是三天兩天就有明顯效果。

保健品往往是食物中各種營養成分和藥性成分的濃縮產品,它改變人體功能的「效力」就會強一些。如果用對了,固然有利於健康,但一旦用錯了,也可能「跑偏」而帶來副作用。比如說,豆腐含大豆異黃酮,男女老少皆宜,但保健品「大豆異黃酮膠囊」就不一樣了,孩子和男人絕對不能隨便吃,即便中老年婦女也不是人人適合的。

藥品則效用更強,改變人體代謝的能力更強,而且它們的意義就在於短期見效。吃一周兩周都不見效,它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所以,吃錯藥、吃錯劑量都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很多人經常問我:我的病吃中藥和西藥都治不好,你說說吃什麼食品能治好?這種期待,本身就是錯誤的。因為普通食物沒有那麼強的效用,除非長期調養,否則根本達不到改善疾病的效果。

誤區二:只要是食療就安全無毒

很多人熱衷於「食療」的原因,就是因為覺得食物安全,心理上好接受。其實,那些所謂「葯食兩用」的食物之所以有治療效果,正是因為其中含有較多的藥效成分。無論是食物還是藥物,只要其中的藥效成分多到一定水平,就有毒性。這就是毒理學的基本原則:劑量決定毒性。

食物在正常量的時候是安全的,但吃得足夠多,其中的藥效成分達到一定水平,就變成了藥物。比如說,每天喝2兩綠豆煮的湯屬於正常食物;但喝3斤綠豆煮的水,就變成了藥物,因為是正常濃度的15倍。

又比如說,煙酸和煙醯胺本來是一種B族維生素,正常每天吃十幾毫克,但如果作為控制血脂的治療藥物,就是論幾克來吃的,數量是膳食正常量的幾十倍。這時候它就有明顯的副作用了。即便是水,喝得足夠多都會導致死亡,更不要說生茄子中還有茄鹼這種毒素,就是土豆發芽時產生的毒素,生茄子吃的量大了之後,就和吃發芽土豆一樣危險。所以說,只要是食療就安全無毒的說法,並不能夠成立。

誤區三:什麼人都可以用同樣的食療方子

很多自封的專家都喜歡冒充中醫,大談傳統養生和食療。其實,真正的中醫都是要辨別體質之後才下藥的,而且藥物配伍也要非常仔細地調勻寒熱,而絕不可能像「大師」們那樣給所有的人都開一類方子。僅就這一點,已經足以判斷他們不是有資質的中醫。

從西醫營養學角度來說,也是要辨別不同人的生理狀況和營養狀況,按照每個人的個體情況來安排食譜。有些人應少吃紅肉,有些人則適宜多吃紅肉。有些人適宜多吃燕麥,有些人則不適宜多吃。如果一個營養師給什麼人都推薦同樣的食譜,那隻能說,他不是個合格的營養師。

誤區四:慢性病可以用偏方治癒

按西醫的說法,慢性病都是多因素疾病,而且終生無法治癒。這話顯得很客觀,但聽起來不太爽,遠遠不如一個偏方搞定的說法那麼讓人心情愉快。所以,一旦聽說什麼葯能夠根治糖尿病,永遠有人追捧,趕著去上當受騙,儘管內行一聽就知道是騙子的話。

飲食的事情也一樣。糖尿病也好,高血脂也好,在很大程度上的確是吃出來的,也的確可以用飲食的方法令其明顯改善,不過這和偏方治病完全不是一回事。

那些吃出來的病,比如糖尿病、脂肪肝等,毫無例外都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是長期營養失調的結果,怎麼可能指望用一種食物十天八天就治好呢?要想解決問題,當然是要全面改變飲食習慣,平衡營養,增加運動,調整起居,消除病因。只要能堅持健康生活,這些「吃出來的病」自然會逐步改善。

問題是,如今人們的心態都很浮躁,總是夢想一種食物把什麼都搞定。「大師」說了,只要吃了生茄子,天天吃幾個豬蹄子也沒問題。這話多順耳多令人興奮啊!相比之下,營養專家說,要控制油脂,控制肉類,多吃蔬菜水果和粗糧豆類———這些話顯然聽起來缺乏吸引力。

看看那些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減肥產品,只要說「不需要節食也不需要運動」,肯定會大受歡迎。但是,不管住嘴,也不邁開腿,減肥的成果能堅持嗎?一輩子吃減肥藥可能嗎?這些簡單道理,在商家富有誘惑力的忽悠之下,就被消費者完全忽略了。

夕陽下你的背影

輕輕嗅探你誘人的氣息

幻想遠方的你就在身邊

這的空氣也已不再污濁

若隱若現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