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豪宅對籠屋,香港貧富懸殊之痛點何在?

原標題:豪宅對籠屋,香港貧富懸殊之痛點何在?

趙靈敏

6月19日,香港食物及環境衛生署決定撤銷對一名收紙皮(紙質包裝袋)75歲婆婆的檢控。該朱婆婆早前在中環碼頭一帶撿拾紙皮,有在此休閑聚會的外籍女傭為了鋪地而坐,提出以一港元向她購買數張紙皮,雙方進行交易時被食環署人員發現,當場控告婆婆無牌販賣,事情擾攘多時,后在14000市民聯署的壓力下才撤銷檢控。

貧富差距令人驚心

這一事件是香港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和民眾不滿心理的縮影。而就在此事件發生幾天前的6月9日,香港特區政府公布2016年基尼係數為0.539,比2011年上升0.002,創45年以來新高。基尼係數是國際公認反映社會貧富差距的指標,在1970年代,香港的基尼係數在0.43左右,還算比較溫和;但自1980年代開始顯著攀升,從1986年到1996年的10年間更由0.45大幅躍升至0.52。此後基尼係數一直處在0.5或以上的水平,顯示香港的貧富差距已經相當觸目驚心。

2013年9月28日,香港特區政府公布了首條官方貧困線,收入低於香港居民收入中位數50%的即為貧困。以此標準衡量,目前香港的貧困人口為101.8萬,佔整體人口的19.6%。而與此同時,香港這樣一個彈丸之地,卻產生了為數眾多的世界級富豪。2016年《福布斯》雜誌的數據顯示,全香港最有錢的50個人所掌握的財富達到了1.38萬億港幣,是2016年年香港特區政府可動用財政儲備的1.37倍。

當然,香港那近2成的貧困人口只是相對貧困,在香港福利制度的庇護下,這些人的生存基本沒有問題。如果收入太低的話,可以向政府申請領取綜合社會保障援助(簡稱「綜援」)。在此之外,港府2011年籌劃成立了關愛基金,該基金由政府出資50億港元,同時向商界籌募50億港元,目的在於為低收入人群提供綜援等政策不能覆蓋的多方面支持。香港的公共醫療水平高、覆蓋面廣,政府預算的近20%都投入到公共衛生領域,確保不會有市民因經濟原因而得不到適當的醫療照顧。任何香港居民生病住院,每天的費用只需100港元,一切膳食、住院、化驗、藥物及手術費用均包括在內。此外,香港實行的是完全的自由貿易政策,政府幾乎不對任何產業進行特別保護,也沒有進口稅和消費稅,因此可以充分進口廉價的生活必需品,這使得香港的日常消費水平相比其他很多國際大都市要低很多,很多商品進口到香港的售價甚至低於在原產國售價。因此在香港,不存在挨餓受凍、看不起病上不起學等通常人們所理解的「貧困」情形。

住房,生活最大痛點

然而,根據香港樹仁大學的一項調查,有76%的香港成年市民認為現在的生活「頗痛苦」及「非常痛苦」,而在這些人中,大部分人認為住房問題是導致其生活痛苦的最重要原因。在香港,TVB 電視劇里的大房子是只有極少數人才能享受到的奢侈品,一家四、五口人住在4、50平方米的房子里、床三面靠牆才是大部分人生活的常態。而且不少人的家裡還雇有來自菲律賓或印尼的女傭,使得住房環境更加逼仄。由於房子小,很多人往往在外面逗留到很晚才回家,節假日也很少待在家裡。但就是這樣的居住條件,也往往要耗盡大部分人一生的積蓄和精力,每平方動輒10萬以上的房價,使得終身為房奴是普遍現象。房價的高昂,壓縮了很多的夢想,導致香港年輕人的創業願望普遍很低,「上樓」才是最實際的「香港夢」。樓價的高昂,也提高了營商成本,業主加租成了很多中小企業的噩夢。被米其林推薦是很多餐廳的夢想,但在香港卻不盡然,因為餐廳一旦被推薦,業主聞風加租幾倍幾乎是肯定的事情。

而在香港的整體環境下,不管供樓壓力有多大,能買得起私樓的仍然是成功人士。對很多香港人來說,更現實的選擇是通過向政府申請公屋或居屋來解決住房問題。公屋和居屋都是由香港政府出資興建的公共房屋,區別在於前者只租不賣,租金低廉,只相當於市場價的15%左右;後者可以買賣,價格大概相當於市價的60%左右。目前,香港大概一半的人口住在公屋或居屋裡面。但問題在於,一方面要住政府的房子有資產和薪金的限制,高於一定的金額就不能申請,出現了所謂的夾心層,他們沒有資格申請公共房屋,而私樓的價格又高不可及;另一方面,因為樓價越來越高,申請政府房屋的人也越來越多,一些年輕人剛過18歲就開始申請,導致輪候的人越來越多,目前據說已經接近30萬人。但公共房屋的供應有限,在環保等團體的壓力下,香港政府越來越難找到合適的土地來建公共房屋,這樣一來,公共房屋的輪候時間越來越長。

既沒錢買私樓,也申請不到公共房屋的底層人士,剩下的唯一選擇就是籠屋。典型的籠屋不到100平方米,需要分隔出10個卡位,每個卡位分為上下兩層,只能坐著,無法站立。而就是這麼一點兒棲身之所,大部分籠屋居住者也需要靠綜援才能住得上。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統計,目前香港有10萬人住在籠屋里。

香港住房問題的惡化,和政府長期實行的土地財政政策有關。從19世紀中期香港開埠以來,批租土地就一直是港府的主要財政來源,政府是土地唯一的所有者。為了獲得更多的財政收入,港府往往刻意控制土地的供應數量,旨在「少批多得」,這成了香港樓價高的源頭,造就了房地產商的崛起,也遏制了其他行業的發展機會,更成了社會矛盾的一個重要策源地。(作者為資深媒體人)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