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為什麼讓孩子「乖乖」聽話,其實並不好?

166篇原創文章

全文約1500個字|耗時約6分鐘

我習慣一邊碼字,一邊聽歌。那天,隨機到了羅大佑的《童年》,「總是要等到睡覺前才知道功課只做了一點點,總是要等到考試后才知道該念的書都沒有念。

我拉下去看評論,正看到大家都在感嘆童年逝去。

是的,我們已經不再年輕,在社會這個大染缸里摸爬滾打多年,早就已經不是當年的自己。

(你還記得你的童年嗎?)

不過在眾多感慨的評論中,我看到一條很有意思。

大街上,有個小男孩吵著要買棉花糖。

媽媽指著他手裡的小糖人,說:「剛買的孫悟空還沒吃呢,怎麼還要?」

小男孩不聽,賴在原地,非要買棉花糖不可。媽媽沒辦法,只好同意了。

小男孩終於拿到了棉花糖,開心地對小糖人說:「大聖你看,你的筋斗雲來了!

如果是我,我應該不會敢像文中的孩子一樣進行撒潑。因為我從小到大都是一個乖孩子

很多人認為,孩子太「乖」,會對人格形成有所影響,甚至會很容易導致後面的心理問題。

但是研究卻表明,兒童期被父母評價為「乖」或「不乖」的孩子,成年後在人格的樂群性、聰慧性、穩定性(情緒)、持強性、敢為性、實驗性、獨立性、自律性8個維度上沒有顯著差異[1]

所以說,並不是說「乖」孩子更容易出問題,而是作為爸爸,要怎麼樣培養乖孩子。如果孩子在乖的同時能夠自由表達自己,那麼這樣的孩子,就不會有太多所謂的「問題」了。

1

讓孩子成為自願順從的「乖」

千百年教育所界定的好孩子,就是乖孩子,而乖孩子的標準,則是順從。

許多學者以及研究表明,對要求順從的能力是兒童早期發展的一個里程碑,是兒童逐漸成熟的標誌[2]

而順從可以細分為兩種:

一種是自願順從(committed compliance),表現為兒童滿心歡喜,很樂意順從要求;

另外一種是情景順從(situational compliance),表現為兒童基本上按照要求去做,但是需要大人協助或提醒才能夠繼續。

而各位爸爸,你要做的就是讓孩子自願順從。自願順從無論從效果還是體驗,都是最好的。

歸因理論表明,如果兒童順從父母的溫和控制策略,兒童會認為自己的順從是主動作出的。兒童對父母強控制的順從傾向於向外歸因,認為自己的順從是迫於情景壓力。[3]

所以爸爸們想要孩子自願順從很簡單,不要逼的太緊,通過溫和的方式跟孩子「交換條件」,讓孩子覺得他的順從和聽話是自願的,那就可以了。

2

爸爸不要過分干涉

另外,想要孩子乖,作為爸爸的你,還是不要過分干涉好

研究表明,父親過分干涉與兒童期的孝順表現、勤勞表現呈負相關[4]

爸爸不要過分干涉,就是指讓孩子有更多自主權。孩子擁有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需要爸爸時時刻刻告訴他教導他怎麼去做。

孩子在自主解決問題的時候,其實就是自身的一種成長和鍛煉,一旦爸爸不信任孩子的能力,孩子就有可能出現逆反的現象。

所以爸爸,你需要的是放手給孩子,並且相信他們。

發媽說

乖不乖不是問題,問題是怎麼樣的乖或者怎麼樣的不乖。

參考資料

[1][4]丁浙英,「乖行為」與乖孩子的初步研究,華中師範大學,2008

[2]Kopp. C. B.antecedents of self-regulation: A developmental perspective. Developmental Psychobiology,1982

[3]Lepper M R.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 in Children: Detrimental effects of superfluous social controls.Minnesota Symposia on Child Psychology.1981

(圖片來源網路)

作者簡介:

發媽,80后二胎媽媽,哥哥五歲半,妹妹兩歲。心理學碩士,心理諮詢師,立志讓爸爸懂得「回家」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