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福建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十三五」福建省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的通知

閩政〔2017〕28號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人民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將《「十三五」福建省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福建省人民政府

2017年7月13日

(此件主動公開)

「十三五」福建省老齡事業發展

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

為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推動我省老齡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健全養老體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十三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規劃》和《福建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福建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制定本規劃。

第一章規劃背景

第一節「十二五」時期老齡事業發展成效

「十二五」時期是我省老齡事業發展取得較大提升的五年,「十二五」確定的目標任務基本完成。

養老保障方面。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實現全覆蓋,進一步健全企業職工基本養老省級統籌制度,順利實現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一體化,穩步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年均增長率達到16.9%;農村五保集中供養標準年均增長率達到22.13%,分散供養標準年均增長率達到20.59%。

醫療保障方面。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檔案管理覆蓋率達到75%;醫療費用報銷比例不斷提高,城鎮職工、居民政策範圍內住院醫療費用報銷比例分別達到75%以上和70%左右;新農合政策範圍內報銷比例達到68.72%。

養老服務方面。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達到30.1張;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基本實現全覆蓋;市、縣社會福利中心建設覆蓋率達到97%;鄉鎮敬老院基本實現全覆蓋。

精神文化生活方面。老年教育網路基本形成;全社會老年人入學率達到19.07%;經常參加文體健身活動的老年人口比例近60%;縣級及以上老年人(老幹部)活動中心規劃用地面積達到44.79萬平方米;鄉鎮(街道)、村(居)老年活動中心規劃用地面積達到192.83萬平方米。

老年優待方面。7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免費乘坐城市公車政策全面落實;80周歲以上高齡老人補貼制度在縣(市、區)實現全覆蓋。

適老環境建設方面。新建公共設施和養老場所無障礙率達到100%;符合條件的城市既有住宅樓增設電梯工作進入全面實施階段。

老年參與和老年社會管理方面。基層老年協會建設目標基本完成;全省規範化老年協會達到7107個;老年人體育協會組織基本覆蓋城鄉和機關企事業單位;基層老年法律援助實現全覆蓋,縣級以上均設有法律援助中心,鄉鎮(街道)均設有法律援助站。

專欄1十二五期間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主要指標完成情況
城鎮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萬人)760883.65116.27%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萬人)14751480.41100.37%
企業退休人員社區化管理比例(%9084.5193.9%
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萬人)37283850.71103.29%
農村老年人新農合參合率力爭穩定在98%以上(%9899.9101.94%
每千名老人擁有養老床位數(張)3030.1100.33%
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站)覆蓋率(%100100100%
老年教育參與率(%1819.07105.94%
老年協會城鎮社區創建率(%9593.8498.77%
老年協會農村社區(行政村)創建率(%9089.7599.71%
全省村(居)老體協創建率(%10094.294.2%
基層老年法律援助覆蓋率(%100100100%
70周歲以上老年人免費乘坐公車的縣(市、區)比例(%100100100%

第二節「十三五」時期老齡事業發展的環境

面臨形勢。據預測,到2020年我省老年人口將達到616萬人,佔總人口的15.85%。隨著我省人口老齡化程度的不斷加深,老年人重點關注的社會保障、醫療服務、養老服務等任務將更加繁重;老齡事業發展的區域性差異將更加明顯,社會參與不足、市場機制不健全等問題將更加凸顯,這些都將是「十三五」時期要面對和解決的問題。

發展機遇。「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將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福建省「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並對老齡事業發展提出具體要求;「十二五」時期老齡事業的長足發展等,都給「十三五」時期老齡事業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福建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的頒布施行將進一步促進我省老齡事業的發展。

第二章總體要求

第一節指導思想

高舉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和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行動,著力加強全社會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的各方面工作,著力完善老齡政策制度,著力加強老年人民生保障和服務供給,著力發揮老年人積極作用,著力改善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支撐條件,緊緊圍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健康福建和建設機制活、產業優、百姓富、生態美的新福建的要求,全面提升老齡事業發展水平,確保老齡事業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協調推進,確保全體老年人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成果。

第二節基本原則

以人為本,共建共享。堅持保障和改善老年人民生,逐步增進老年人福祉,大力弘揚孝親敬老、養老助老優秀傳統文化,為老年人參與社會發展、社會力量參與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提供更多更好支持,實現不分年齡、人人共建共享。

補齊短板,提質增效。堅持問題導向,注重質量效益,著力保基本、兜底線、補短板、調結構,不斷健全完善社會保障制度體系,促進資源合理優化配置,強化薄弱環節,加大投入力度,有效保障面向老年人的基本公共服務供給。

改革創新,激發活力。堅持政府引導、市場驅動,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不斷增強政府依法履職能力,加快形成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保障公平競爭,改善營商環境,支持創業創新,激發市場活力。

統籌兼顧,協調發展。堅持把應對人口老齡化與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促進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城鄉協調、區域協調、事業產業協調,統籌做好老年人經濟保障、服務保障、精神關愛等制度安排,實現協調可持續發展。

第三節發展目標

到2020年,老齡事業發展整體水平明顯提升,養老體系更加健全完善,及時應對、科學應對、綜合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社會基礎更加牢固。

我省老齡事業發展達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要求,全面、綜合、科學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機制基本建成。老年社會保障更加健全,保障水平不斷提高。老年人教育、文化、體育加快發展,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更加豐富。老年社會服務不斷完善,服務水平明顯提升。老年社會優待有效落實,優待範圍逐步擴大。老年社會環境明顯優化,老年社會管理顯著加強。老齡事業經費投入機制進一步建立,老齡產業發展不斷壯大。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託、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功能完善、規模適度、覆蓋城鄉的養老服務體系全面建成,確保人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老齡事業主要指標優於全國平均水平,力爭老齡事業整體水平居全國前列。

專欄2十三五期間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主要指標
項目指標十二五期末數十三五目標數責任單位
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84.3590省人社廳
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萬人)1480.411502省人社廳
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人數(萬人)883.651030省人社廳
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萬人)1301.241390省醫保辦
老年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 95省醫保辦
政府運營的養老床位佔比 50%省民政廳
65歲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率(%7575省衛計委
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張)30.135省民政廳
護理型床位占養老床位比例(% 30省民政廳
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立老年病科比例(% 35省衛計委
每萬名老年人擁有醫療機構康復醫學科床位數(張) 6.5省衛計委
提供老年人康復服務的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比例(% 80省衛計委
擁有護理型養老服務機構的市、縣(區)比例(%93.1100省民政廳
建制村養老服務設施覆蓋率(%3760省民政廳
城市社區綜合服務設施覆蓋率(%9298省民政廳
擁有居家社區養老專業化服務組織的市、縣(區)比例(% 100省民政廳
新建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個)38300省發改委省民政廳
80周歲以上老年人享受高齡津貼的縣市區比例(%85.71100縣市區政府
新建公共設施和養老場所無障礙率(%100100省住建廳
人均體育場地面積(平方米) 2省體育局
基層老年人體育健身設施覆蓋率(% 100省體育局
老年教育參與率(%19.0920省教育廳
老年體育人口佔比(%56.965省體育局
老年協會城市社區創建率(%95.798省老齡辦
老年協會農村社區創建率(%89.7595省老齡辦
村(居)老體協創建率(%94.298省體育局
老年志願者註冊人數佔比(%8.0812%省民政廳
老年人健身康樂家園創建率(% 80省體育局
同級福利彩票公益金本級留存部分用於發展養老服務的比例(% 60%省民政廳

第四節主要任務

強化應對措施。加強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廣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和《福建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加強老年人權益保護,弘揚敬老、愛老、助老社會風尚。積極開展應對人口老齡化行動,構建以人口戰略、生育政策、就業制度、養老服務、社保體系、健康保障、人才培養、環境支持、社會參與等為支撐的人口老齡化應對體系。

完善體系建設。促進養老服務體系、人才培養體系、標準評價體系、管理監督體系更加完善。全面建立針對經濟困難、高齡、失能老年人的補貼制度。有利於政府和市場作用充分發揮的制度體系更加完備。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體系建設的法治化、信息化、標準化、規範化程度明顯提高。政府職能轉變、「放管服」改革、行政效能提升成效顯著。

促進醫養結合。推動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相結合,醫養結合政策體系、服務規範和管理制度基本建成。完善與人口老齡化相適應的管理機制、保障體系、福利慈善體系建設。

發展文體養老。統籌教育、文化、體育資源,加快老年人公共文化體育服務體系建設,加快發展老年教育、文化、體育,豐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充分發揮教育、文化、體育健身的養老服務功能。

加快人才培養。實施養老護理人員培訓計劃,加強專業化養老服務護理人員和管理人才隊伍建設,鼓勵社會工作專業人才參與養老服務,提升養老服務人員的專業素質和服務水平。

促進產業發展。重點扶持老年人生活照料、產品用品、健康服務、文化教育、體育健身、休閑旅遊、金融服務等養老服務業發展。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通過購買服務、股權合作等方式支持各類市場主體增加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得到充分激發,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主體更加多元、內容更加豐富、質量更加優良,以信用為核心的新型市場監管機制建立完善。

優化適老環境。營造與我省人口老齡化相適應的敬老、愛老、助老的社會氛圍。推進居家、社區、公共生活環境和設施的適老化改造,為老年人營造安全、便捷、舒適、綠色的生活環境。統籌規劃建設公益性養老服務設施,支持面向失能老年人的老年養護院、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等設施建設。

第三章提升社會養老保障水平

第一節社會保險制度

到2020年,社會保險制度覆蓋全體城鄉居民,參加社會保險人數進一步增加,基本實現人人享有社會保險。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90%,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030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502萬人,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1390萬人,老年人基本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

完善社會統籌與個人賬戶相結合的,包括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和商業保險的多層次養老保險體系。繼續推進以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為主要內容的「銀齡安康工程」,力爭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覆蓋全省80周歲以上老年人。倡導建立養老服務機構綜合責任保險,力爭80%的養老服務機構建立綜合責任保險。推進個人稅收遞延型商業養老保險試點,積極探索建立老年人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加大困難老人幫扶救助力度,全面落實高齡老人津(補)貼制度,全面落實計劃生育家庭獎勵扶助政策及特別扶助制度,獎勵扶助金標準隨著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而提高。

第二節老年社會福利制度

制定和實施老年人照顧服務項目,立足老年人服務需求,整合服務資源,拓展服務內容,創新服務方式,提升服務質量。重點關注高齡、失能、貧困、計劃生育特殊家庭等困難老年人的養老需求,力爭使緊急救援(應急救助)、生活照料、康復護理、精神慰藉等居家社區基本養老服務覆蓋全體老年人。在全省範圍內基本建成針對經濟困難的高齡、失能老人的補貼制度。對特困供養人員、低保對象、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重點優撫對象、計劃生育特殊家庭成員、重度殘疾人中的老年人,以及80周歲以上老年人,各級政府按照每人每月不低於20元的養老服務補貼標準,制定政府購買服務方案。

第三節老年社會救助制度

健全特困人員救助供養制度,符合條件的老年人全部按規定納入特困人員救助供養。逐步縮小城鄉供養差距,在標準制定、資金安排、服務供給等方面實現城鄉統籌。完善臨時救助制度,加強對老年人的「救急難」工作。加強對生活無著的流動老年人救助工作,救助範圍由城市延伸到農村,逐步建立市、縣、鄉鎮(街道)、村(居)四級聯動的救助網路。依法實施醫療等專項救助,救助對象向低收入家庭、「支出型」貧困家庭中的老年人適度擴展。落實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與扶貧開發政策有效銜接相關政策要求,確保現行扶貧標準下農村貧困老年人實現脫貧。

第四節老年公益慈善事業

發動慈善組織、公益基金組織等各類公益慈善力量,依法依規參與養老助老服務。建立健全慈善表彰機制,優先考慮在養老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社會影響力較大的慈善公益項目、人物和組織。加強民政部門與公益慈善組織、社會服務機構之間的信息對接和工作銜接,實現政府救助與社會幫扶有機結合。充分發揮工會、共青團、婦聯、殘聯、紅十字會等群團組織各自優勢,結合實際開展公益慈善助老活動。培育壯大養老服務慈善組織,到2020年底各縣(市、區)要成立1個以上扶老助老慈善組織,每年至少開展1個公益慈善扶老助老項目。加大政府向公益慈善組織購買助老服務力度。

第四章完善養老服務體系

第一節提升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水平

逐步建立支持家庭養老的政策體系。支持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共同生活,履行贍養義務和承擔照料責任。支持城鄉社區定期上門巡訪獨居、空巢老年人家庭,幫助老年人解決實際困難。全面提升城市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水平,拓展服務項目、提高服務水平、擴大服務人群。到2017年,每個縣(市、區)引進或培育至少1家居家社區養老專業化服務組織落地服務,原則上每個社區對接1個養老服務組織,基本形成「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場、高端有選擇」的多層次養老服務格局。建立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督查考評機制、定期評估機制、違規退出機制、星級評定機制。引導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等養老服務機構依託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和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台,創新服務模式,提升質量效率,為老年人提供精準化、個性化、專業化服務。鼓勵老年人參加社區鄰里互助養老。大力推行政府購買服務,推動專業化居家社區養老機構發展。

大力推進農村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通過鄰里互助、親友相助、志願服務等模式和舉辦農村幸福院、養老大院等方式,大力發展農村互助養老服務。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村委會、老年社會組織等作用,積極培育為老服務社會組織,依託農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站)、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村衛生室、農家書屋、全民健身等設施,為留守、孤寡、獨居、貧困、殘疾等老年人提供豐富多彩的關愛服務。

加強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建設。統籌規劃發展城鄉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新建城區和新建居住(小)區按要求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與住宅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老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小)區無養老服務設施或現有設施未達到規劃要求的,通過購置、置換、租賃、調劑等方式予以配備。加強社區養老服務設施與社區綜合服務設施的整合利用。鼓勵老年養護院、城市社會福利院、農村敬老院等養老服務機構和社區老年人照料中心、托老所等各類居家社區養老機構設立固定的活動、學習場所,配備必要的文體教學設施設備,推進養、樂、教一體化,不斷豐富居家社區養老服務內容。支持在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配備康復護理設施設備和器材。鼓勵有條件的地方通過委託管理等方式,將社區養老服務設施無償或低償交由專業化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項目團隊運營。

第二節推動養老機構提質增效

加快公辦養老機構改革。不斷完善公辦養老服務功能,著力發揮托底保障和示範引導作用,優先滿足失能老年人養老需求。政府投資建設和購置的養老設施、新建居住(小)區按規定配建並移交給民政部門的養老設施、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培訓療養機構等改建的養老設施,均可實施公建民營。加強農村養老服務規範化管理機制建設,推動運營主體多元化,將鄉鎮敬老院發展成功能較為齊全的區域性養老服務中心。探索近家短期住養服務模式,對社區養老服務設施進行網格化布局、標準化建設,整合優化現有社區公共服務設施,打造「15分鐘養老服務圈」。

扶持民辦養老機構建設。對社會資本興辦養老服務機構提供全面支持,通過優化簡化設立許可手續、降低准入門檻、保障養老用地等方式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養老服務業建設。不斷完善和落實民辦養老機構投融資、稅費、土地、人才等扶持政策,充分發揮民辦養老機構在機構養老中的主渠道作用。到2020年底,民辦(含公建民營)的養老機構床位數達到總床位數的50%以上。

提升養老機構服務質量。通過加快全省養老服務標準體系、評估體系、監管體系建設,不斷完善養老機構在安全、服務、管理、設施等方面的建設標準、評估機制、質量監管。通過加快養老服務人才培養,實施養老護理人員培養培訓計劃,不斷提升壯大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在各類養老服務機構中,培養選拔優秀護理員,提供居住落戶、住房保障、子女就學等方面的政策扶持。督促引導養老服務業行業自律和信用體系建設,支持發展養老機構責任險,提供養老機構抵禦風險能力。到2020年底,基本建成全省統一的養老服務質量標準和評估體系,形成一批品牌形象突出、服務功能完備、質量水平一流的養老機構。

第三節推進機構醫養結合

圍繞醫養護一體化核心,更加聚焦醫養結合,大力推動醫養融合發展。加快發展護理型養老服務,保障失能、失智等特殊老年人服務需求。推動醫療機構與養老機構,綜合醫院與老年專科醫院、老年護理院、老年康復療養院機構建立協作關係。支持有條件的養老機構設置醫療機構。對養老機構設置的醫療機構,符合條件的按規定納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範圍。統籌醫療服務與養老服務資源,合理布局養老機構與老年病醫院、老年護理院、康復療養機構等,形成規模適宜、功能互補、安全便捷的健康養老服務網路。對機構養老和居家養老醫養護一體化分類施策。根據護理型床位需求,著力研究推動護理型養老院建設,政府興辦養老院應以護理型養老院為主,重點服務貧困家庭失能老人。

到2020年底,符合我省實際的醫養結合體制機制基本建立,醫療衛生和養老服務資源實現有序共享,規模適度、覆蓋城鄉、功能合理、綜合連續的醫養結合服務網路基本形成。護理型床位占養老服務機構總床位比例達到30%以上。所有養老機構能夠以不同形式為入住老年人提供醫療服務;80%以上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鄉鎮衛生院向老年人提供康復服務。所有市、縣擁有1所以上護理型養老服務機構。

開展創建醫養結合示範單位活動,每年培育一批醫養結合基地。探索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的運營模式,鼓勵和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方式,支持金融和產業資本共同籌資的健康產業基金投資醫養結合發展。支持社會組織參與養老服務,承接政府轉移的行業標準制定、服務質量評估、專業職稱評定等有關事項。

第四節強化社區健康支持

發展健康養老服務。建立老年人健康檔案大數據平台,提高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老年人提供日常護理、慢性病管理、康復、健康教育和諮詢、中醫養生保健等服務的能力。開展老年人健康教育,促進健康老齡化理念和醫療保健知識宣傳普及進社區、進家庭,增強老年人的自我保健意識和能力。加強對老年人健康生活方式和健身活動的指導,將老年人健康素養水平提升至10%。

開展健康管理服務。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為轄區內65周歲以上老年人普遍建立健康檔案,每年至少提供1次免費體格檢查和健康指導。大力推進慢性病管理進社區,探索家庭護理型床位管理。鼓勵醫療機構將護理服務延伸至居民家庭,積極推行政府購買健康服務,鼓勵養老機構與周邊醫療衛生機構開展多種形式的協議合作。

第五節提升康復護理能力

加強老年康復醫院、護理院、臨終關懷機構和綜合醫院老年病科建設。積極推動二級及以上綜合醫院設立老年專病門診,有條件的設置老年病臨床科室,開設老年專病門診和老年病臨床科室的醫院比例達到35%,每萬名老年人擁有醫療機構康復醫學科床位達到6.5張。積極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為老年人提供連續的健康管理和醫療服務。落實老年人醫療服務優待政策,為老年人特別是高齡、重病、殘疾、失能老年人就醫提供便利服務。鼓勵各級醫療衛生機構和醫務工作志願者為老年人開展義診。

加強康復醫師、康復治療師、康復輔助器具配置人才培養,廣泛開展偏癱肢體綜合訓練、認知知覺功能康復訓練等老年康復護理服務。鼓勵和支持大中專院校設立養老服務相關專業,鼓勵社會各類培訓機構開展養老護理人員培訓,建立醫養結合人才隊伍輪訓機制,提高養老護理員護理水平。通過閩台養老服務業合作和康復護理人員交流培訓等方式,多渠道加強養老服務專業隊伍建設。加大養老人才培訓投入,保障和提高養老護理員待遇。

第五章推進養老產業發展

第一節培育養老產業鏈條

推動養老產業集聚區建設,依託現有的養老產品製造業基礎和初步形成的養老服務體系,著力推動新技術、新產品研發應用。構建涵蓋研發、生產、物流、交易、服務等內容更豐富的新型養老產業體系。鼓勵扶持養老服務中小企業,支持發展龍頭企業。創新技術支撐體系,構建「互聯網+養老」平台,引導有條件的養老服務企業實行規模化、網路化、品牌化經營。加快養老與房地產、醫療、保險、旅遊等融合步伐,大力發展候鳥式養老、旅居養老、健康醫療養老、農家養老、以房養老、會員制養老等新興業態,拉長產業鏈條,提高產業聚集度。

第二節提升產品供給能力

針對養老市場多樣化、差異化、高端化、服務化需求,採取實體化運作、社區化載體、平台化對接方式,積極引導更多企業、資本進入養老服務領域投資發展,擴大老年用品市場規模,提高老年產品有效供給能力,豐富老年用品市場。推進老年用品產業領域科技創新與應用,支持相關行業、企業圍繞健康促進、健康監測可穿戴設備、慢性病治療、康復護理、輔助器具和智能看護、應急救援、通信服務、電子商務、旅遊休閑等重點領域,開展老年人適用產品、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提升老年用品科技含量。

第六章優化老年社會環境

第一節弘揚敬老社會風尚

加強人口老齡化國情教育,廣泛宣傳《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和《福建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深入推進「敬老愛老助老」主題教育和「敬老文明號」「老年人維權示範崗」及「五好文明家庭」等創建活動。推動敬老養老助老教育進學校、進家庭、進機關、進社區。弘揚孝親敬老傳統美德,進一步營造關心、尊重老年人的社會風尚,把敬老養老助老納入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個人品德建設,納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鎮、文明單位、文明校園、文明家庭考評。

第二節提升老年優待水平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制定老年人優待具體辦法。堅持因地制宜,積極推進;突出重點,適度普惠;統籌發展,和諧共融原則,實現優待工作管理進一步規範,優待項目進一步拓展,優待水平進一步提升,確保老年人所享受的社會保障、社會福利、社會服務水平與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和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相適應。建立和完善老年優待工作的投入保障機制,保障老年人優待工作所需經費。建立公共財政補償機制,對城市公交、殯葬服務等單位承擔公益事業和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務增加的支出,給予適當的經濟補償,確保優待老年人各項規定的落實。推進非本地戶籍常住老年人與本地戶籍老年人享受同等優待。「十三五」期末,實現全省80周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均可享受高齡津(補)貼。醫療衛生機構為老年人開設挂號、就醫、取葯等服務的綠色通道。開展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務,繼續推行和完善涉老案件「四優先」制度。

第三節推動適老環境建設

嚴格執行無障礙環境建設相關法律法規,完善涉老工程建設標準規範體系,在規劃、設計、施工、監理、驗收、運行、維護、管理等環節加強相關標準的實施與監督。加強老年宜居環境建設,引導支持老年宜居住宅開發,推動適老化改造,為所有老年人營造支持性宜居環境,最大限度地保障老年人的生活獨立、功能維持和社會融入,讓老年人儘可能長時間地生活在熟悉的環境中,提升全體居民老年期的生活質量。到2020年,60%以上城市社區達到老年宜居社區基本條件,40%以上農村具備老年宜居社區基本條件,大部分老年人的基本公共服務需求能夠在社區得到滿足。統籌考慮適合老年人的公共基礎設施、生活服務設施、醫療衛生設施和文化體育設施建設。加強與老年人自主安全的通行道路、出入相關建築物、搭乘公共交通工具、交流信息、獲得社區服務密切相關的公共設施的無障礙設計與改造,推動和扶持老年人家庭無障礙設施改造。探索鼓勵市場主體參與無障礙設施建設和改造的政策措施。

第七章豐富老年精神生活

第一節發展老年教育

落實老年教育發展規劃,創新老年教育發展機制,促進老年教育可持續發展。優先發展城鄉社區老年教育,促進各級各類學校開展老年教育,部門、行業企業、高校舉辦的老年大學要進一步提高面向社會辦學開放度,支持鼓勵各類社會力量舉辦或參與老年教育。積極發展老年遠程教育,繼續支持鄉鎮(街道)、村(居)老年遠程教育收視點建設,健全「縣(市、區)—鄉鎮(街道)—村(居)」三級社區老年教育網路。老年教育基礎能力有較大幅度提升,教育內容不斷豐富,形式更加多樣。各類老年教育機構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全社會關注支持老年教育、參與舉辦老年教育的積極性顯著提高。探索「養、醫、體、文」等場所與老年人學習場所的結合。開展養教結合試點。鼓勵老年養護院、城市社會福利院、農村敬老院、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托老所等各類社區居家養老機構設立固定學習活動場所,配備教學設施設備,開展形式多樣的老年教育,推進養教一體化,推動老年教育融入養老服務體系,豐富住養老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到2020年底,每個鄉鎮(街道)均有1處較為規範的老年人(老幹部)活動中心和老年教育場所,每個社區均有老年教育與老年活動場所。經常性參與教育活動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總數的比例達到20%以上。老年教育法規制度逐步健全,職責明確、主體多元、平等參與、管辦分離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較為完善。基本形成覆蓋廣泛、靈活多樣、特色鮮明、規範有序的老年教育新格局。

第二節豐富老年文化

完善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設施網路,在基層公共文化設施內開闢適宜老年人的文化娛樂活動場所,增加適合老年人的特色文化服務項目。推動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向老年人免費或優惠開放,為老年人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務。文化信息資源共享、農村電影放映、農家書屋等重大文化惠民工程增加面向老年人的服務內容和資源。廣泛開展群眾性老年文化活動,培育老年文化活動品牌。鼓勵創作發行老年人喜聞樂見的圖書、報刊以及影視劇、戲劇、廣播劇等文藝作品。鼓勵製作適合微博、微信、手機客戶端等新媒體傳播的優秀老年文化作品。加強數字圖書館建設,拓展面向老年人的數字資源服務。加強專業人才和業餘愛好者相結合的老年文化隊伍建設。鼓勵生產更多優秀老年題材文化產品,創作適合老年人欣賞的戲曲作品。

第三節發展老年體育

將老年體育納入全民健身實施計劃,加強社會體育指導員、老年人健身輔導員培養,普及健身知識,開展科學健身活動,構建覆蓋城鄉的健身服務體系,提供有針對性的公共體育休閑服務。依託公園、廣場、綠地等公共設施及舊廠房、倉庫、老舊商業設施等城市空置場所和舊辦公樓、學校、禮堂等可利用的社會資源,進行整合改造,建設適合老年人體育健身的場地設施;引導基層敬老院、幸福院配套體育健身場所與設施,廣泛開展老年人康復健身體育活動。支持鄉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建設體育健身場地,配備適合老年人的設施和器材。支持公共和民辦體育設施向老年人免費或優惠開放。加強老年人體育健身方法和項目研究,分層分類引導老年運動項目發展。繼續辦好全省老年人體育健身大會,推進常態化老年人健身活動的開展。進一步推動「老年人健身康樂家園」創建活動。

到2020年底,90%的街道和鄉鎮建立老年人基層體育組織;村(居)老體協建會率達到100%;經常性參加體育鍛煉的老年人口達到65%;城鄉社區普遍建立老年人健身活動站點和體育團隊。

第四節加強精神關愛

健全老年人精神關愛、心理疏導、危機干預服務網路,督促家庭成員加強對老年人的情感關懷和心理溝通;依託專業精神衛生機構和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專業心理工作者和社會工作者開展老年心理健康服務試點,為老年人提供心理關懷和精神關愛;支持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志願者等社會力量開展形式多樣的老年人關愛活動。鼓勵城鄉社區為老年人精神關愛提供活動場地、工作條件等支持。

第八章支持老年社會參與

第一節推動老年人才開發

將老年人才開發利用納入各級人才隊伍建設總體規劃,鼓勵各地制定老年人才開發利用專項規劃。鼓勵專業技術領域人才延長工作年限。鼓勵各有關方面建立老年人才信息庫,實現互聯互通、資源共享。支持老年人才自主創業,幫助有意願且身體狀況允許的貧困老年人和其他老年人接受崗位技能培訓或農業實用技術培訓,通過勞動脫貧或致富。推動用人單位與受聘老年人依法簽訂書面協議。依法保障老年人在生產勞動過程中的合法收入、安全和健康權益。對老有所為貢獻突出的老年人和在老有所為工作中貢獻突出的單位、個人,可按規定給予表彰或獎勵。

第二節擴大老年志願服務

引導老年人樹立終身發展理念,始終保持自尊自愛自信自強的精神狀態,積極面對老年生活,參與社會發展,發揮正能量,作出新貢獻。支持老年人積极參与基層民主監督、社會治安、公益慈善、移風易俗、民事調解、文教衛生、全民健身等工作。發揮老年人優良品行傳幫帶作用,支持老黨員、老專家、老軍人、老勞模、老幹部開展關心教育下一代活動。繼續開展「銀齡行動」,組織醫療衛生、文化教育、農業科技等老專家、老知識分子參與援助落後地區等志願服務。推行志願服務記錄製度,鼓勵老年人參加志願服務,到2020年老年志願者註冊人數達到老年人口總數的12%。

第三節規範老年社會組織

支持各類老年社會組織依法開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引導全社會正確認識、積極接納、大力支持老年人參與社會發展。堅持扶持發展和規範管理並重,加強老年社會組織的培育扶持和登記管理。採取政府購買服務等措施加大對公益性、互助性、服務性、專業性基層老年社會組織的支持力度。繼續推動老年社會組織加強能力建設和規範化建設,提高專業素質、服務能力和社會公信力,促進老年人通過社會組織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支持老年社會組織參加或承辦人才培養、項目開發、課題研究、諮詢服務等活動。支持關工委和老體協、計生協、老科協、老藝協、老促會、老年學學會等老年組織開展活動。到2020年,城市社區老年協會創建率達98%以上,農村社區老年協會創建率達95%以上。

第九章強化保障落實

第一節法制保障

落實國家「七五」普法規劃要求,加強老年人權益保障法律法規普法宣傳教育,深入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福建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活動,推動普法宣傳教育規範化、常態化,強化全社會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的法治觀念。開展更多適合老年人的法治宣傳活動,幫助老年人學法、懂法、用法,增強守法意識和依法維權意識。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根據《福建省老年人權益保障條例》,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政策,特別是支持養老服務業發展的政策、法規、規範。要廣泛聽取老年人的訴求和建議,加快老年人社會服務、社會優待、社會參與等制度建設,研究、探索老年人監護等制度。健全優待老年人的財政投入、服務評價、檢查監督、獎勵表彰等政策。

依法開展聯合執法、執法檢查、執法調研等,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老年社會組織作用,完善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社會監督、矛盾糾紛排查調解、多部門快速反應、聯合查處、綜合治理等機制。做好老年人來信來訪工作,開通老年人法律維權熱線,加強老年人法律服務和法律援助,針對老年群體特點開展適應老年人特殊需求的專項法律服務活動。擴大老年人法律援助範圍,拓展基層服務網路,推進法律援助工作站點向城市社區和農村延伸,方便老年人及時就近尋求法律幫助。重點做好農村和貧困、高齡、空巢、失能等特殊困難老年群體的法律服務、法律援助和司法救助。

第二節基礎保障

推進老齡工作信息化建設,落實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在切實保障數據安全的前提下,著力推動各有關部門涉及老年人的人口、保障、服務、信用、財產等基礎信息分類分級互聯共享,消除信息孤島。推動搭建上下貫通的老齡工作信息化平台,加強涉老數據、信息的彙集整合和發掘運用,建立基於大數據的可信統計分析決策機制。支持各地積極推進為老服務綜合信息平台在城市社區全覆蓋、在農村地區擴大覆蓋面,推進信息惠民服務向老年人覆蓋、數據資源向社會開放,更好地服務於保障改善老年人民生和大眾創業、萬眾創新。

各級政府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和老年人口增長情況,建立穩定的老齡事業經費投入保障機制。各級政府應當將養老服務資金列入同級財政預算,加大財政投入力度,並將同級福利彩票公益金本級留存部分的60%以上用於發展養老服務業,並隨老年人口的增加逐步提高投入比例。落實和完善鼓勵政策,引導各類社會資本投入老齡事業,倡導社會各界對老齡事業進行慈善捐贈,形成財政資金、社會資本、慈善基金等多元結合的投入機制。

完善老齡工作議事協調機構工作職責,健全縣(市、區)、老齡工作機構建設,配備專門的工作人員。鄉鎮政府和街道辦事處應確定專門人員負責老年人權益保障工作,並提供必要的工作條件。建立基層老齡工作先進典型激勵機制。繼續推進離退休人員管理服務社會化,建立健全老年人原工作單位、居住社區、老年社會組織和基層黨組織齊抓共管的工作機制。總結創建離退休幹部基層服務型黨組織的好經驗好做法,積極探索老年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的新途徑新辦法。探索建立共青團、婦聯、殘聯等群團組織參與老年人管理服務的常態化機制和制度化渠道。

完善老齡科學研究體系,加快老齡科學人才培養。在高校、研究機構、企業和一些地區,設立一批老齡科學理論研究基地、老齡產業實踐研究基地、老齡政策創製試點基地。加強人口老齡化中長期應對策略研究。完善老齡事業統計指標體系,建立老齡事業統計公報定期發布制度。配合國家開展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工作。

第三節實施保障

明確各級政府要承擔落實老齡事業發展規劃的主體責任,將老齡事業發展納入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和年度計劃,統籌安排。堅持黨委領導、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行動相結合,堅持應對人口老齡化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相結合,堅持滿足老年人需求和解決人口老齡化問題相結合,廣泛動員社會組織共同營造良好的老齡工作大格局。各級老齡工作委員會要充分發揮組織、協調、指導的作用,及時研究部署工作任務,幫助解決實際工作問題。老齡工作委員會成員單位要履行職責,加強溝通、密切協作,強化執行力,加大督查力度,確保各項政策措施落到實處。加強財政預算與規劃實施的銜接和協調,強化公共財政對規劃實施的保障作用,以規劃內容帶動項目建設,以項目實施促進規劃落實。

各地各有關部門要按照本《規劃》要求,制定本地本部門實施方案,建立績效評估和管理監督制度。本《規劃》執行情況由省老齡工作委員會組織有關部門進行督促檢查,適時對《規劃》執行情況進行評估和通報。

福建省人民政府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

關注「福建」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