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1949年他們去了台灣,然後呢?

那些去往台灣的文化名家之

錢 穆

當信任何一國之國民,尤其是自稱知識在水平線以上之國民,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應該略有所知。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隨一種對其本國已往歷史之溫情與敬意。所謂對其本國已往歷史有一種溫情與敬意者,至少不會對其本國歷史抱一種偏激的虛無主義。當信每一國家必待其國民具備上列諸條件者比數漸多,其國家乃再有向前發展之希望。

這是錢穆先生的「溫情與敬意論」。發表於國家風雨飄搖的年代,那時的錢穆,與象牙塔里埋頭做學問的史學家不同,他是一位「文化鬥士」。

1990年,錢穆先生離世。

素書樓外景

據遵遺囑,應葬在蘇州。然而老人家靈骨暫存於台北陽明山永靈寺,時隔兩載, 1992年才得以歸葬大陸。

在他生前的最後三個月,被當時任立委的陳水扁生生趕出了居住了二十三年的故宅「素書樓」,原因理由是佔用台北政府用地。即便當時錢老已經是96歲高齡,眼盲病體衰,仍然遷居別處。事實上,素書樓是蔣介石尚在時用公帑為錢穆之先生修建的,佔用之只說根本是無稽之談,。陳水扁下台後,馬英九曾兩次就此事向錢老遺孀道歉,龍應台稱這件事之為「文化暴力」。

1949年,錢穆因為憂心時局,與不少知識分子經廣州南避香港。在香港,自認是流亡知識分子的錢穆,除在徐復觀主持的《民主評論》上發表文章外,還與謝幼偉、唐君毅、崔書琴等學者,借用華南中學在九龍偉晴街的課室三間,籌辦「亞洲文商夜學院」,實現為人辦教育的目的。

1950年,亞洲文商由夜校改為日校,並更名為「新亞書院」,錢穆出任校長,直至1965年辭職。

1963年,香港政府邀請新亞書院、崇基書院、聯合書院合併組成香港中文大學,校名是錢穆定的。錢穆與蔣介石素有交情,蔣對其禮遇有加。為表達對錢穆的敬重,蔣介石在會見錢穆時,特別將中山裝改為一襲長袍。辦新亞書院的錢,也是蔣從台灣政府的「公帑」中拿出3000美元,送給錢穆的。

1967年,錢穆公開接受了蔣介石邀請,以「歸國學人」的身份從香港進駐台灣。蔣為他修了素書樓別墅。

錢穆與胡美琦

錢穆曾有過三任妻子,第一位夫人無錫鄒氏因為難產1928年早逝。第二任夫人名叫張一貫,畢業於蘇州女子師範學校,後跟隨錢穆北上燕京。抗戰爆發,北平淪陷后,錢穆獨自一人南下跟隨西南聯大流落到了大後方,而張一貫則拖兒帶女回到了蘇州生活。后因國內戰爭形勢的變化,錢穆前往香港,再也未能回到大陸與妻子團聚。

他的第三任妻子胡美琦是他她的學生,而兩人關係並不像傳聞中的師生戀。胡美琦本人曾說,兩人之間並非浪漫的愛情,她因景仰錢穆的人格學養,願意委身下嫁,照料不時為胃疾困擾的錢穆。似乎更出於對錢穆先生學問的景仰,而非出於愛情。

然而還是一起白了頭。

錢穆晚年因眼疾無法專心著述,皆由胡美琦代為整理複印。胡美琦和錢穆的學生搜集、整理的一千七百萬言之《錢賓四先生全集》三編(甲編:學術思想,乙編:史學,丙編:文化人生及其他雜著)五十四冊,1998年在全部出版。

就連素書樓屋舍設計圖樣也出自夫人胡美琦之手,園中的一草一木都是錢穆夫婦親手植種。胡美琦有詩曰:「一園花樹,滿屋山川,無得無失,只此自然。」也多虧有了這個賢惠內助,大師晚年才不至於孤苦凄涼。……

錢穆是新儒學大家,山東曲阜孔府里的後堂樓曾是孔子第77代孫孔德成和他的夫人孫琪芳居住過的一個院落。孔德成1949年4月,應國民黨當局之邀,匆匆遷往台灣,復建台北孔氏家廟。除了傳承家祭,他在台灣還做了九年的「考試院」院長,又擔任過「總統府」資政。更多的時間是在台灣大學授課。只是在台灣的舊儒家孔氏一脈單傳,香火殆哉!就在所謂中華文化「花果飄零」的時代,有志於「靈根自植」的「新儒學」應運而生。1958年去台灣的牟宗三與唐君毅、徐復觀、張君勱聯名發表了《為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他們的思想突出人性關懷、人權保護和共和理想。也嘗試與西方學者溝通,指出西方漢學傳統難以理解到文化的生命精神,而文化的生命精神在於「心性之學」。錢穆、方東美、張君勱,以及熊十力三大弟子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還有錢穆弟子余英時等,都轉入港台地區。他們以肩負、延續中華文化為己任。通過闡釋傳統的人文理想,發揚心性固有的德行義理,尋求在複雜的現代社會中安頓身心。台灣在20世紀80年代以後,隨著本土意識的日益高漲、民主進程的曲折演進、社會的結構性變更、社會與文化的多元化趨勢、後現代思潮的傳播等原因,在台灣的牟門後學中出現了所謂的「后新儒學」,提出以往的儒學通過「血緣性的縱貫軸」所形成的社會政治經濟的總體,面對新的社會建構,固有傳統面臨挑戰。

台灣不大,就面積而言,大致相當於兩個北京。「台海的文化格局,既要尊重小文化的現實,也要強調大文化的作用,並以歷史的長度看待之。」「大文化」即是中華文化,也是「台灣奇迹」的內在動力。史學家張海鵬先生說:「20 世紀90 年代初以來,台灣實際上存在統派和『獨派』兩大傾向和兩大政治勢力。可以說,維繫統派的文化觀念就是一個,就是中華文化。本書中許多人物故事,會使人們清晰地看到祖國和平統一的希望。」

這是一本由30個人物組成的書,他們是吳稚輝、于右任、胡適、林語堂、梁實秋、王雲五、朱家驊、吳國楨、蔣夢麟、梅貽琦、傅斯年、羅家倫、董作賓、李濟、毛子水、王寵惠、顧維鈞、雷震、殷海光、黃君璧、溥心畬、張大千、庄尚嚴、那志良、許壽裳、台靜農、顧正秋、齊如山、錢穆、方東美。哪一個名字不是如雷貫耳,哪一個不在在的文化歷史上佔了不輕的分量。

作者吳十洲先生數次赴台,走訪他們在台灣的故址——故居,墓地,銅像,還有他們奮鬥過的地方。蘸著溫情與敬意,書寫三十位文化名家赴台後的生活。

于右任的梅亭,似乎還能聽到十幾年鄉愁釀成的絕唱:「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陸;大陸不可見兮,只有痛哭!葬我於高山之上兮,望我故鄉;故鄉不可見兮,永不能忘!天蒼蒼,野茫茫,山之上,國有殤!」

胡適故居紀念館,在台灣「中研院里」,保留著胡適在時的簡樸陳設。他1958年從美國赴台,生命的最後四年,在這裡度過。

梁實秋的雅舍不常對外開放,這裡會舉辦以台師大為中心的社區文化沙龍。少不了人間情味。

台北的「雅舍」

林語堂的「有不為齋」,是他親自設計的,中西合璧,宅中有園,園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樹,還可「持桿觀魚」,是林語堂式生活的寫照。

台北陽明山的林語堂故居

錢穆的「素書樓」,「一園花樹,滿屋山川,無得無失,只此自然。」

張大千的「摩耶精舍」,身後捐獻給了台灣政府,現由台北故宮博物院代管。大千就葬在這處庭院中。「摩耶精舍」院里有一塊從美洲空運回來的大石頭。據說,在大千看來,這塊石頭的形狀像台灣。

台靜農的「歇腳齋」,提名可見主人原無久居之意,結果命運弄人,一歇便是後半輩子。

台灣大學里的「傅園」,是傅斯年長眠的地方。

傅斯年

台灣新竹清華大學的梅園,種了242棵梅樹,每年梅竹賽前,清大師生都會到梅園祭奠恩師梅貽琦。

顧正秋唱戲的「永樂戲院」早已被拆除,留下來的是大稻埕「迪化街一段 46 巷」,一條不長的街道,對面就是永樂市場,徒讓人去懷舊。在那個「反攻大陸無望」的年代,京劇是大陸遷台民眾集體發泄鄉愁的渠道。

……

1949年,是驚天動地大變革的開始,書中提及的他們為何選擇了台灣?離開故土,可曾東望路漫漫?可曾雙袖龍鍾淚不幹?可曾「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請在書中聆聽前人往事。

一鍵加關注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