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中國量子雷達遠程探測 創造世界紀錄早是家常便飯

原標題:量子雷達遠程探測 創造世界紀錄早是家常便飯

2015年,11月初,大西北已經入冬,但對量子雷達團隊成員來說,寒風沒什麼大不了的,更讓他們焦急的是驗收之前兩個小時的突發停電。

與其他外場的情況不同,近紅外波段的量子探測屬於14所新開創的領域,環境需求比較特殊,沒有可靠的野外保障裝備,也沒有成熟的基地可以依託,因此從設備的供電、防護到人員的住宿、伙食都需要項目組從頭安排,試驗場地則要先與當地村民達成協議,從「斫榛莽、焚茅筏」開始,在一個小山頭上開闢出一塊空地。量子雷達試驗設備主要供電來自於一個廢棄小磚窯的電力線路,停電在平時也是家常便飯,項目組準備了小型發電機備用,但是就在驗收之前,發電機也因故障停工了。

量子雷達原理樣機的驗收只能在夜間進行,日落之後的海北高原更加寒冷,項目組把驗收專家送往縣城的賓館休息,立即聯繫相關單位,並連夜在實驗艙中整理設備,隨時準備恢複試驗。終於,在半夜12點左右,供電恢復了。凌晨6點的外場,寒冷、安靜,量子雷達的發射端緩緩轉動,20公裡外的、50公裡外的目標一一被探測到,隨後,轉檯轉向某角度,屏幕上顯示在數百公裡外的位置忽然檢測出明顯的信號,國內首台威力突破百公里量級的同類型雷達樣機通過驗收!

就在高原湖畔,我們量子雷達研究團隊對量子雷達樣機進行了遠程探測試驗,一舉突破了同類雷達的探測極限,在國際上首次實現量子層次的遠程雷達探測。2016年,美國智庫caps援引了量子雷達團隊的研究進展,指出完成了量子雷達樣機的遠程試驗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就像是一個隱喻,來自的「墨子號」量子衛星從太空發出兩道紅色的光,看上去像極了漢字里大寫的「人」字,這幅景象被當作「封面」,刊印在6月17日的美國知名學術期刊雜誌《科學》上。這一次科學站到了世界面前,而且是挺直腰桿,站在了最前沿。

6月16日,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首席科學家、科學技術大學副校長潘建偉院士在媒體的閃光燈下宣布:率先實現了「千公里級」的星地雙向量子糾纏分發,打破了此前國際上保持多年的「百公里級」紀錄,回答了愛因斯坦關於量子力學的「百年之問」。

讚譽、解讀、報道紛至沓來——

《科學》雜誌審稿人稱該成果是「兼具潛在實際現實應用和基礎科學研究重要性的重大技術突破」,並斷言「毫無疑問將在學術界和廣大的社會公眾中產生非常巨大影響」。

美國波士頓大學量子技術專家謝爾吉延科評價:這是一個英雄史詩般的實驗,研究人員的技巧、堅持和對科學的奉獻應該得到最高的讚美與承認。

在中科院新聞發布當天,潘建偉沒有刻意掩飾自己的激動,他說:「這是我這輩子目前為止,做過的最好的科學成果。」

儘管對他和他的團隊來說,所謂領跑,或是創造世界紀錄,早已是家常便飯——

英國《自然》雜誌在報道潘建偉團隊量子通信研究成果時就提到:這標誌著在量子通信領域的崛起,從10年前不起眼的國家發展為現在的世界勁旅,將領先於歐洲和北美。

「世紀之問」:全球大國新博弈

人類之所以愛上科學,很大程度上在於它能夠探索未知,滿足我們的好奇心。如今,一個不難描述的未知問題擺在人類面前——

在人類肉眼看不到的微觀世界中,事物究竟是以「概率」而存在的,還是「確定」存在的?舉個關於足球的例子,在宏觀世界,我們可以確定地知道它究竟在哪個點,但在微觀世界,一個足球就相當於一個粒子,人們似乎只能判斷它出現在足球場某個點的概率,卻無法確切地知道它究竟在哪裡。

按照潘建偉的說法,要讓量子通信實用化,需要實現量子糾纏的「遠距離」分發。一代又一代學者接力走下來,人類似乎遭遇了「瓶頸」:由於量子糾纏「太脆弱」,會隨著光子在光纖內或地表大氣中的傳輸距離而衰減,以往的實驗只停留在「百公里」量級的距離。

潘建偉粗略地測算過,使用光纖進行量子分發,傳輸「百公里」距離,損耗已達99%;傳輸「千公里」的距離,每送1個光子大約需要3萬年,「這就完全喪失了通信的意義」。

「彎道超車」:在太空領跑

事實上,在量子物理學誕生的一百多年裡,有關研究始終長盛不衰。但是,在只爭朝夕的國際科研競爭前幾十年,一直難見到人的身影。起步晚,是人甩不掉的標籤,但這並不妨礙我們「彎道超車」。

2003年,潘建偉團隊開始實驗「長距離」量子糾纏,從13公里到100公里,從追趕走向超越。2012年8月9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雜誌以封面標題形式發表了潘建偉團隊的研究成果:他們在國際上首次成功實現了「百公里」量級的自由空間量子隱形傳態和糾纏分發。

這一成果不僅刷新世界紀錄,有望成為遠距離量子通信的里程碑,而且為發射全球首顆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即如今的「墨子號」奠定了技術基礎。同年12月6日,《自然》雜誌為該成果專門撰寫了長篇新聞特稿《數據隱形傳輸:量子太空競賽》,詳細報道了這場激烈的量子太空競賽。

又過了4年,潘建偉團隊通過發射「墨子號」衛星,將「量子糾纏」的實驗距離拉到「1200公里」,把科學家一直假想的實驗變成了現實,也讓量子在太空中領跑全球。

加拿大滑鐵盧大學量子技術專家延內魏因說,國際上確實存在量子科研競賽。「團隊已克服了好幾個重大技術與科學挑戰,清楚地表明了他們在量子通信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異軍突起:體制機製做後盾

潘建偉不止一次地被問到:這一次為何得以領先歐美國家?

而他的回答,往往是「集中力量辦大事」,有賴於「大科學」項目建設的高效性。

那時,有一個叫彭承志的,還是一頭黑髮的年輕小伙,如今卻已是頭髮花白的量子衛星科學應用系統總師、科學技術大學的教授,也是這次「千公里」量級重要成果的主要完成人之一。

據他回憶,2003年,潘建偉找到還是博士生的他,向他描述量子通信的前景。他問潘建偉:「這個事,是不是挺牛的?」

潘建偉說:「是世界上最牛的,至少是之一」。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