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粽子的歷史起源竟和屈原無關?

粽子最早起源於漢族歷史相傳與屈原投江有關,為端午節應景物之一。有傳說稱粽子是為祭奠屈原而開始製作流傳的。目的是保護屈原的遺體不被魚吃而損壞,所以將粽子當做魚餌投放。於是,每年的那一天,人們便以互相送粽子來作為對屈原的紀念。粽子的造型因各地的民俗風情不同而異,說法也不盡相同,有稱正三角形、斜三角形、螺角形、剷頭形等;或稱三角形、四角錐形、枕頭形、小寶塔形、圓棒形亦可。

粽葉用料也不同,有用竹葉、香蕉葉或干荷葉等。如廣東粽子是用干竹葉或新鮮竹葉;台灣粽子通常是用青竹葉。但一般商家多使用干竹葉,較節省成本。粽子一般包裹的材料是糯米、黃米或其他輔料,如棗,豆沙,火腿等。並以水煮或蒸熟的即食食品。

粽子由來已久,其花樣繁多。一直到今天,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葉、包粽子,其花色品種更為繁多。從餡料看,北方多包紅棗粽子、豆沙粽子,多為甜味;南方則有豆沙、鮮肉、火腿、蛋黃等多種餡料,很多為鹹味,其中以浙江嘉興粽子為代表。吃粽子的風俗,千百年來,在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端午節祭祀先祖,其實是後人賦予的內容。古人對端午其實有種種說法,按《齊諧記》說法,因為怕祭屈原之米被蛟龍所竊,因此創造了粽子這種形色。因為蛟龍怕楝葉、綠絲。而李時珍《本草綱目》卻說:「糉,俗作粽。古人以菰蘆葉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桐葉心之形,故曰粽,曰角黍。近世多用糯米矣。今俗,五月五日以為節物,相隗送,或言為祭屈原。作此投江,以飼蛟龍。」因李時珍此種說法,故聞一多有 「端午為持龍圖騰崇拜民族的祭祖日」之說。

關於粽子最早的記載是1600年前西晉新平太守周處所寫的《風士記》云:「仲夏端午,烹鶩角黍。」200年後南朝梁文學家吳鈞在《續齊偕記》中說:「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羅而死,楚人哀之,遂以竹筒貯米,投水祭之。」於是以訛傳訛,相沿成俗。可見人們對忠義之士感情之彌篤了。 可見粽子的起源歷史和屈原投江並不相關,它的起源說法很多。最有說服力的當屬「包烹」之說,就是50萬年前發明用火熟食時,為了適口,前人用樹葉包裹食物置於火中煨后剝葉而食,這雖不叫粽子,卻已有粽子的雛形。經過40萬年的春秋更迭,進入石烹時代,先人們已能在地上挖坑,坑中墊獸皮,再注水其中,投入燒燙的石子使水沸騰,煨煮用植物葉子包裹的原料,直至成熟,這就像粽子。 粽子的出現如本文開頭所說,但一說用於祭祖;又說為了紀念屈原殉難,兩說都有道理。

歷史上關於粽子的記載,最早見於漢代許慎的《說文解字》。「粽」字本作「粽子糉」,《說文新附●米部》謂「糉,蘆葉裹米也。從米,葼聲。」《說文解字·冬部》:「葼,斂足也。」意為鳥飛時收 朱宣咸畫《端午佳節》斂腿爪。《集韻●送韻》:「糉,角黍也。或作粽。」粽子又名「角黍」,最早記載見西晉周處的《風土記》:「仲夏端五,方伯協極。享用角黍,龜鱗順德。注云:端,始也,謂五月初五也。四仲為方伯。俗重五月五日,與夏至同。(同 「鴨」),春孚雛,到夏至月,皆任啖也。先此二節一日,又以菰葉裹黏米,雜以粟,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熟,二節日所尚啖也。……裹黏米一名『糉』,一名『角黍』,蓋取陰陽尚相苞裹未分散之象也。」明代李時珍《本草綱目》中,清楚說明用菰葉裹黍米,煮成尖角或棕櫚葉形狀食物,所以稱「角黍」或「粽」。明清以後,粽子多用糯米製作,這時就不叫角黍,而粽子了。

時至今日,的粽子種類也分因為地域的不同分為了很多的派系和品種。其中廣式粽子就是現在我們所熟知的裹蒸棕了,裹蒸這一傳統手藝也一直在廣東民間廣為流傳,最為有名是肇慶當地的桂城華記裹蒸棕。桂城華記自建廠至今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匯聚了當地傳承至今的傳統裹蒸手法,在原有的基礎上增添了許多的時代色彩,融合現代的技術和傳統的裹蒸手法,在當今的肇慶特色美食上佔據了重要的位置。

如若有時間去一趟鼎湖山,不僅可以領略到美麗的鼎湖山水風光,同時一款美味的裹蒸棕將會是你悠閑度假之餘的一場味蕾盛宴。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