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為什麼勤政的崇禎救不了大明?

是什麼造成崇禎的不幸?即「潰爛而莫可救」,筆者以為是十六、十七世紀之交,支撐中華帝國的士人政治已經走到了盡頭,這個政治困局,當時的皇帝和文官集團都沒法破解,即使是唐宗宋祖在世,也難力挽狂瀾。

《財經》新媒體重磅推出十年砍柴所著歷史傳記《大明餘暉:1573—1644》,關注公眾號「財經」(ID:mycaijing),自2017年7月18日起,每周二、周四、周六更新。

崇禎帝的煤山天問

公元1644年的一個春日的黎明,平時肅穆莊嚴的紫禁城一片混亂,一個中年人帶領一名隨從,走到城北的萬歲山----即今天的景山,找了一棵樹上吊自殺。留下一封遺書,上言:「朕涼德藐躬,上干天咎,致逆賊直逼京師,皆諸臣誤朕。朕死,無面目見祖宗,自去冠冕,以發覆面,任賊分裂,無傷百姓一人。」 (據《明史。庄烈帝紀》、《明通鑒》)

這個人便是當時全球臣民最多的明帝國最高統治者----崇禎帝朱由檢。一個龐大的帝國轟然坍塌了,太陽第二天還會照常升起,照在筒子河上泛起粼粼金波。

但這輪太陽再不屬於大明,大明的時鐘在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停擺,皇帝的生命和屬於他的皇曆一起走入歷史,供後人憑弔感嘆。

崇禎帝自縊后三百七十餘年,已進入互聯網時代,景山公園整日熙熙攘攘,遊人如織。網上有一篇文章《尋找崇禎上吊的那棵樹》流傳甚廣。

那棵樹誰也找不到,包括得漁翁之利的滿清皇帝,下詔將一棵槐樹命名為「罪槐」,也只是一種統戰藝術,崇禎究竟在哪棵樹上吊這種純學術問題,對於執政者來說,並不重要。

當時北京城混亂如麻,從西北黃土高原打進城的農民軍將士,是不會有史官意識的,他們七手八腳把一個看上去尊貴的屍體從樹上解下,誰能當時明白自己看到了最重要的一幕歷史現場?他們甚至不知道這個人就是曾經讓他們在窯洞里只能想象的皇帝。等死屍的身份被證明后,誰還能說清楚哪棵樹是崇禎了結生命之處?

尋找崇禎上吊的那棵樹,實則是想追索促使天子上吊的原因,尋找一個帝國崩潰的原因。

這種尋找持續了三百七十餘年,直到今天還在繼續。

崇禎為什麼要去死,明朝為什麼會亡,不同的時代,不同的人見解不一,但有一點是公認的,崇禎死時,心裡充溢著對帝國諸臣的怨怒,他至死也不原諒自己的屬下。他認為是讓那幫只拿錢不干事甚至壞事的文官們導致亡國。

他的死,可視為殉國剛烈之舉,又何嘗不可以視為對眾臣的極度失望而走上絕路,以死來反襯諸臣的猥瑣卑劣。歷代王朝,都有興亡的過程,但國之將亡,君臣關係惡劣到崇禎朝這個地步,真是少見。

沒一個文臣聞鍾勤王,陪崇禎帝殉國的是一個太監,這是一種巧合,和明朝近三百年的政治基本格局有如暗契:皇帝和文臣彼此依靠而猜忌,皇帝最信任的還是自己的私人奴僕太監。

崇禎臨死前還那樣痛恨諸臣,有其個人性格原因,如剛愎自負、刻薄猜忌,但也至少能說明諸臣確有可恨之處。儘管崇禎自道的「朕非亡國之君」是推脫責任,但「臣乃亡國之臣」則不假。《明史》說崇禎帝「不邇聲色,憂勤剔勵,殫心治理」也非過譽之詞,這樣一位自我要求嚴格的皇帝做了亡國之君,不但他自己想不通,後世許多人也想不通。

滿清皇帝曾於順治十四年諭示工部:「朕念明崇禎帝孜孜求治,身殉社稷。若不急為闡揚,恐千載之下,竟與失德亡國者同類並觀,朕用是特製碑文一道,以昭憫惻。爾部即遵諭勒碑,立崇禎帝陵前,以垂不朽。又於所謚懷宗端皇帝上加謚數字,以揚盛美。」

據說順治帝曾經親自去祭崇禎的陵墓,並失聲泣曰:「大哥大哥,我與若皆有君無臣。」(見李清《三垣筆記》)順治此番作為,當然有安撫明朝遺民的人心之政治考量,但至少連昔日的敵手,也不承認崇禎是個混蛋皇帝應該亡國,而是對他予以理解之同情。

就是這樣一個勤政的皇帝,和手下的臣子一起把帝國送上了末路,那麼一定有很值得探討的價值。

當我回顧明朝萬曆帝登基(1573年)到崇禎帝殉國(1644年)七十一的歷史,覺得有許多想不通的現象:一方面人才輩出,政治、軍事、文化、思想、科技等方面湧現了張居正、戚繼光、海瑞、顧憲成、高攀龍、湯顯祖、王世貞、李贄、袁宏道三兄弟、徐光啟、宋應星、袁崇煥、劉宗周、黃宗羲等一大批士林精英,另一方面在危機當前,無人可用,朝廷被一幫城狐社鼠盤踞著。

一方面江南等地鶯歌燕舞,一派繁華景象,民間經濟異常活躍;而另一方面西北農民因饑寒交迫揭竿而起,朝廷財政近於崩潰,無財力應付內憂外患。

問題到底出在哪裡?表面上,明亡於諸病齊發的絕症。和滿清的外戰一敗再敗,遼東全部淪為敵手;國內因為苛政而軀民為賊,越剿越多,流寇縱橫全國;朝廷內諸臣各立門戶,損公濟私。這些急性病和慢性病、外傷和內疾一起發作,縱使華佗再世,也難妙手回春。

誠如《明史》所說:「帝承神、熹之後,慨然有為。即位之初,沈機獨斷,刈除奸逆,天下想望治平。惜乎大勢已傾,積習難挽。在廷則門戶糾紛,疆場則將驕卒惰。兵荒四告,流寇蔓延。遂至潰爛而莫可救,可謂不幸也已。」

是什麼造成崇禎的不幸?即「潰爛而莫可救」,筆者以為是十六、十七世紀之交,支撐中華帝國的士人政治已經走到了盡頭,這個政治困局,當時的皇帝和文官集團都沒法破解,即使是唐宗宋祖在世,也難力挽狂瀾。

明之亡,固然有崇禎個人的原因,如性格猜忌苛刻,求治心太切,也有君臣否隔,滿朝貪官、昏官太多的因素,但這些只是表面的原因,造成皇帝和文官集團彼此怨恨的根本原因,則是從唐以後,支撐中華帝國這間老房子的士人政治,其整體制度已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

根本制度不改革,幾乎無路可走,無論怎樣的皇帝,都沒辦法。理解這點,我們或許能解開明末的許多疑點:為什麼監察制度那樣嚴密而明末的官吏貪腐讓人瞠目結舌;為什麼崇禎帝誅殺魏忠賢坐穩龍椅后,對太監亂政有足夠的警惕,但最後又不得不依靠太監而疏離文臣。

抱著對明亡的種種思考,我盡量用簡約的文字,將1573年至1644年這段晚明歷史中一個個事關國家興亡的故事和人物寫出來,希望讀者能比較輕鬆地讀完這些文字后,對一個帝國從中興到覆亡之路有個起碼的了解,也能在讀故事之餘,對的王朝興亡以及傳統政治的困境能有所思索。

未完待續。

關注公眾號「財經」(ID:mycaijing),《大明餘暉:1573—1644》自2017年7月18日起,每周二、周四、周六更新。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