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2016年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創新創業最新成果

海歸被公眾期待的,是他們獨特經歷形成的國際化視野,尤其體現在他們在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的嗅覺。而「千人計劃」專家作為海歸隊伍中的佼佼者,在科技創新、技術突破、學科建設、人才培養和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成為科技創新中堅力量。回眸過去一年「千人計劃」專家們都取得了哪些創新成果?

王中林 / 課題組 發現飛梭技術織造未來型能源衣

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教授王中林課題組與重慶大學副教授范興課題組,受到飛梭織布技術的啟發,突破了電極微納界面應力控制的技術難關,將新型高分子纖維基太陽能電池與纖維摩擦納米發電機共同編織,形成了一種單層、輕質、透氣、廉價的新型全固態智能可穿戴織物。該織物不僅可以採集太陽光能,還可以將人體運動導致的織物內部纖維機械摩擦轉化成電能,驅動隨身電子設備不間斷地工作。相關研究近日發表於《自然—能源》。

毛河光/團隊 在揭示地球氧循環過程方面取得突破

北京高壓科學研究中心毛河光院士領導的團隊,發現在地球1800公里之下的深處極端高溫高壓環境下,能造成含氧極高的過氧化鐵FeO2。地面上司空見慣的沼鐵礦FeOOH(也就是鐵鏽),到了深部就會變成過氧化鐵,併產生氫。過氧化鐵富集在地幔和地核的邊界,能解釋核幔邊界觀察到的一些地震波異常現象。其含氧的突然釋放,也可能造成大氧化事件。這一研究成果以「FeO2 and FeOOH under deep lower-mantle conditions and Earth』s oxygen–hydrogen cycles」為題發表在6月9日最新一期《自然》雜誌(Nature 534, 241)。



韓禮元/團隊 在鈣鈦礦太陽電池研究中取得新進展

上海交通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韓禮元教授帶領其研究團隊在鈣鈦礦太陽電池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該團隊開發了一種新的高質量鈣鈦礦薄膜製備方法,其相關研究成果「Soft-cover deposition of scaling-up uniform perovskite thin films for high cost-performance solar cells」(DOI: 10.1039/C6EE01411A)以上海交通大學為第一單位發表於能源與環境領域的頂尖學術期刊《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IF=25.427)。



程寒松 參與研發的全球首台常溫常壓儲氫·氫能汽車「泰歌號」面世

全球首台常溫常壓儲氫·氫能汽車工程樣車「泰歌號」,17日在武漢揚子江汽車廠區奔跑起來!這標誌著在「常溫常壓儲氫技術」上取得突破。氫能是一種能量密度很高的清潔可再生能源,理論上可以廣泛應用於各種動力設備,但難以常溫常壓儲存是其發展的一個重要瓶頸。地質大學(武漢)國家首批「千人計劃」專家程寒松教授帶領的團隊,突破了氫能在常溫常壓下難以貯存和釋放的技術瓶頸,成功攻克了氫能在常溫常壓下儲運這一世界性難題。

許崇育 當選挪威皇家科學院院士

2月25日,水資源與水電工程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千人計劃」專家許崇育教授當選為挪威皇家科學院院士。挪威皇家科學院是挪威學術界的最高學術團體。許崇育成為該院有史以來第一位亞裔院士。許崇育教授是國際著名水文學家,長期從事全球環境變化與水資源響應,不同氣候區域不同時間和空間尺度水文模擬研究。現任挪威奧斯陸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瑞典烏普薩拉大學教授、武漢大學及國內數個知名大學和研究院所的兼職教授。



謝尚平 當選2016年度美國地球物理聯盟會士

7月26日,海洋大學物理海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海洋與大氣學院「千人計劃」謝尚平教授當選為2016年度AGU Fellow。謝尚平教授多年來從事海氣相互作用和氣候變化研究工作,在相關領域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矚目的成果:包括提出風-蒸發-海表溫度反饋(WES)機制;發現了夏威夷島鏈的尾跡效應;揭示了熱帶印度洋電容器效應;構建了全球變暖下熱帶降水變化「warmer-getter-wetter」的理論框架;對最近15年全球變暖停滯現象做出了合理解釋。此次獲得AGU會士榮譽,是學界再次對他在海洋、大氣和氣候變化研究領域多年努力與貢獻的肯定。



栗世芳/團隊 榮獲第二屆「創翼」青年創業創新大賽金翼獎

栗世芳的企業——漢諾威工業裝備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團隊項目「太陽能多能互補三聯供系統」榮獲新能源及環保產業總決賽「金翼獎」。項目的大規模應用將有效解決PM2.5、高污染、高排放等現實問題,促進傳統區域能源生產和消費模式的變革,同時為的綠色、低碳、生態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系統解決之道。

信息科學與技術

黃曉慶 獲IEEE CQR主席大獎

「因為卓越的領導能力,讓世界上最大的通訊網路採用了最先進的技術;還因為他發揮巨大的影響力,將多項移動技術整合成一套統一的全球標準;更因為他出色的執行力,激勵著眾多優秀工程師努力為最終用戶創造價值。」達闥科技創始人兼CEO黃曉慶當選2016年度IEEE CQR主席大獎,成為IEEE CQR設立該獎項以來,首獲此殊榮的企業CEO。

李學龍 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

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李學龍研究員作為項目合作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獲獎項目排名第二)與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高新波等(排名第一)共同獲得了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他們合作完成的圖像結構建模與視覺表觀重構理論方法研究,建立了圖像結構的表示模型,構建了視覺表觀的精確重構;並基於視覺系統通道選擇和掩蔽機理,建立了圖像質量評價模型,該方法對於圖像檢測、識別等領域具有重大意義。



何祖源 研發國內首根100G有源光纜樣品

近日,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何祖源帶領團隊,於上海千人計劃創業園裡研發出40G、56G有源光纜和國內首根100G有源光纜樣品。其中,40G、56G有源光纜通過IBTA國際標準認證,標誌著產品性能指標達到國際一流廠商標準。



陳宇 出品全球首款石墨烯電子紙

全球首款石墨烯電子紙27日在廣州宣布成功研發問世,這一技術將電子紙的性能提升到一個新的高度,也為石墨烯的產業化開創了一個全新的空間,標誌著在石墨烯應用上已經走在了世界的前沿。石墨烯電子紙比傳統電子紙更薄更柔,強度更大,顯示亮度更好。可廣泛應用於電子出版、穿戴式電子設備、物聯網等領域。據悉,奧翼電子預計在一年內可實現石墨烯電子紙的量產。



生物醫藥與生物技術

朱健康/課題組 揭示miRNA在植物非生物脅迫中的重要作用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朱健康研究組揭示了調控植物生長發育的重要調控因子miR165/166在植物乾旱、低溫脅迫以及ABA響應中的重要作用,為理解miRNA如何調控植物生長發育和非生物脅迫應答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和應用靶點。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遺傳學》雜誌。

鄧興旺/團隊 發現光調控植物形態建成的重要分子機制

鄧興旺教授實驗室發現了一個參與COP1-HY5核心調控模塊的關鍵因子BBX21。BBX21含有兩個保守的B-box蛋白結構域,具有轉錄活性。在黑暗下,COP1直接作用於BBX21進行泛素化,並促進其通過26S蛋白酶降解系統進行水解;在見光以後,由於COP1活性受到抑制,使得BBX21蛋白迅速積累。積累的BBX21直接結合到HY5啟動子上的T/G-box順式作用原件,並激活HY5的基因表達而提高HY5蛋白的丰度。適度積累的HY5調控著下游將近3000多個基因的表達,以確保植物的正常生長發育和對外界各種刺激的正確響應。該項研究揭示了一個光調控植物幼苗形態建成的重要分子機制,為進一步理解光調控植物生長發育信號通路具有重要意義。該項研究工作於2016年6月20日以「BBX21, an Arabidopsis B-box protein, directly activates HY5 and is targeted by COP1 for 26S proteasome-mediated degradation」為題在線發表於Proceedings of National Academy Sciences(PNAS)。



施一公/團隊 《科學》發文 報道酵母剪接體三維結構

12月16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結構生物學高精尖創新中心施一公教授研究組於《科學》雜誌就剪接體的結構與機理研究再髮長文,題為《酵母剪接體處於第二步催化激活狀態下的結構》,報道了釀酒酵母剪接體在即將開始第二步剪接反應前的工作狀態下的三維結構,闡明了剪接體在第一步剪接反應完成後通過構象變化起始第二步反應的激活機制,從而進一步揭示了前體信使RNA剪接反應(pre-mRNA splicing)的分子機理。



謝曉亮 當選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

10月18日,哈佛大學終身教授、北京大學長江講座教授謝曉亮,當選為美國國家醫學院院士。謝曉亮教授與他的研究團隊在基因表達動力學和單細胞基因組學中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前者讓科學家們能在活體細胞內將基因的表達定量化,並且在分子水平揭示基因表達的機制;後者則讓單細胞基因組測序,精確地尋找點突變成為了可能。

John Speakman 入選美國科學促進會會士

美國時間2016年11月22日,科學院遺傳與發育生物學研究所「千人計劃」引進人才、研究員John Speakman入選2016年度美國科學促進會(AAAS)會士。Speakman於2011年入選中組部「千人計劃」人才項目來中科院遺傳發育所工作,研究工作主要圍繞能量平衡這一主題,對於解決人類健康問題例如肥胖、糖尿病和衰老等具有廣泛意義,此外對於了解動物對氣候變化的響應也非常重要。

譚蔚泓 當選為發展家科學院院士

11月14日,湖南大學譚蔚泓院士成功當選發展家科學院院士。譚蔚泓率領的團隊在生物分子識別的醫學應用上取得突破性研究進展,已篩選到不同疾病細胞的核酸適配體,包括白血病、肺癌、乳腺癌、胰腺癌、肝癌等癌細胞以及一些傳染病的DNA核酸適配體,並開展了大量的基礎研究、轉化醫學研究和開發。他建立的核酸適體細胞篩選方法,先後被國際上50多個實驗室採用,得到了同行的普遍認可。



丁列明 企業貝達葯業登陸深交所創業板

11月7日,貝達葯業正式登陸深交所創業板。這意味著,這家成功研發首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小分子靶向抗癌藥——凱美納,並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的企業,將迎來新一輪跨越式的發展。貝達葯業成功上市,距離其推出凱美納僅過了五年時間。據悉,凱美納是首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靶向抗癌藥,打破了小分子靶向藥物領域國外大型製藥企業的壟斷,標誌著藥物創新有了質的突破。頂尖醫學雜誌《柳葉刀》曾全文發表凱美納Ⅲ期臨床研究結果,評價它「代表了腫瘤領域的一個里程碑」。



謝東/團隊 自主研發抗艾新葯有望獲批

在「重大新葯創製」科技重大專項支持下,由謝東博士帶領團隊自主研發成功的新一代抗艾滋病藥物——HIV融合抑製劑「艾博衛泰」,是全球第一個進入Ⅲ期臨床試驗的長效抗艾新葯,它的新分子作用機制使其對主要流行HIV-1病毒以及耐葯病毒有效。已通過了國家食葯監總局與新葯創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建立的「創新藥品審評審批綠色通道」,獲得優先審批、加快審評的待遇,一旦獲批,即可大規模投入臨床應用。



薛定/研究組 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發表論文報道父本線粒體清除研究新成果

2016年9月1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薛定教授研究組在《自然》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學術論文「Kinetics and specificity of paternal mitochondrial elimination in Caenorhabditis elegans」,通過父本線粒體染色、免疫熒光染色、結構照明顯微技術(SIM)以及電子顯微成像技術,首次揭示了在秀麗隱桿線蟲中,線粒體動態(mitochondrial dynamics)在調控父本線粒體清除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並為父本線粒體是如何被特異性地識別並清除和母本線粒體如何被保存下來提供了重要的啟示。



Kendrick/團隊 在《美國科學院院刊》上發表最新科研成果

近日,電子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和外國語學院聯合在《美國科學院院刊》的神經科學版塊上,以直接投稿的方式發表題為「神經肽催產素的作用:使男女搭配又讓男女有別」的論文。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Keith M. Kendrick教授為唯一通訊作者。該論文是電子科技大學在神經科學這一前沿交叉學科領域的標誌性成果之一。



康裕建 成功將3D列印血管植入動物體內

12月11日,猴體實驗的負責人,藍光英諾首席執行官兼首席科學家康裕建將3D生物列印血管植入恆河猴體內實驗宣告取得成功,引發轟動。有分析認為,這標誌著困擾臨床半個世紀的人工血管內皮化問題成功找到解決辦法,為全球超過17億心血管疾病患者帶來福音。截至2016年12月1日,已對30隻恆河猴進行3D生物列印血管體內植入實驗,實驗動物術后存活率為100%。康裕建對自己的科研成果只有簡單的三句評價。「這次實驗的成功,開創了血管疾病治療的新紀元。」康裕建說,人工血管已經出現了半個多世紀,但人工血管再堵塞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

吳哲/團隊 研發全國首個智能手持超聲儀

幾百斤的常規醫療超聲影像設備「大塊頭」,無法騰挪,不便攜帶,遭遇突發應急急救,即時醫療超聲影像傳送成為行業「痛點」。而隨著國家「千人計劃」專家、優途科技創始人吳哲和他團隊歷時兩年研發的全國首個臨床標準智能手持超聲儀——掌上超聲產品「掌聲·mSonics MU1」正式亮相,醫療超聲影像設備將完成從「PC級」向手持「手機級」的大跳級。



劉青松/課題組 新型B細胞腫瘤抑製劑研發成功

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科學中心專家劉青松課題組研發出一種針對B細胞腫瘤的新型抑製劑PI3Kδ/V-IN-01。它是針對激酶PI3Kδ和Vps34的雙重抑製劑,能夠更強烈抑制腫瘤細胞增殖。該研究成果近期在線發表於國際醫學學術期刊《癌症靶點》上。



葉麗林/團隊 在根治HIV等慢性病毒感染上取得突破

國際知名科學周刊《自然》(Nature)近日發表由第三軍醫大學葉麗林教授主導的原創性研究成果,揭示了一群新的CD8+T細胞亞類,闡明了其抑制病毒複製的機制。這一發現有助於理解慢性病毒感染免疫的關鍵環節,為根治HIV、乙肝等慢性病毒感染提供了新的可能。這項研究2013年年初啟動,在中組部千人計劃、科技部「973」計劃及國家自然基金項目資助下,歷經近4年時間取得重大突破。



馮友軍 在微生物學刊物mBio再次發表研究論文

浙江大學基礎醫學院感染與免疫中心馮友軍教授在細菌多粘菌素耐葯MCR-1的分子進化與載體播散方面取得進展。4月5日,國際學術期刊《mBio》在線刊登了馮友軍教授為唯一通訊作者的該項研究成果,題為「Diversified mcr-1-harbouring plasmid reservoirs confer resistance to colistin in human gut microbiota」。這是該課題組繼2015年6月在《mBio》雜誌發表「The atypical occurrence of two biotin protein ligases in Francisella novicida is due to distinct roles in virulence and biotin metabolism」后在該核心刊物發表的又一研究結果。該研究工作得到浙江大學科研啟動經費,浙江省傑出青年基金 (LR15H190001),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 (31570027) 以及「中組部青年千人計劃」的聯合資助。

楊海濤/團隊 成功解析寨卡病毒解旋酶結構

美洲多國發生「寨卡」疫情,該病毒可能引發胎兒頭部畸小等嚴重先天缺陷,尚無有效抑制手段。近日,天津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楊海濤教授及團隊成功解析了寨卡病毒解旋酶晶體結構,該成果將為藥物研發提供一個精確的模型,為開發出治療寨卡病毒的特效藥物提供可能。目前,相關研究成果已在線發表於Protein & Cell(《蛋白質與細胞》)雜誌上。

田梅 獲青年科技獎

浙江大學醫學院教授田梅入選第十四屆青年科技獎獲獎。這是2012年田梅教授榮獲「青年五四獎章」以來又一次獲獎。她率領團隊創新建立了系列新型分子影像技術和方法,重點開展了基於正電子發射斷層顯像技術的腦疾病和腦功能臨床與基礎研究、腦機融合、惡性腫瘤的分子影像精準診治,為重大疾病的預警預防、早診早治、準確評估提供了重要支撐。

陳柱成/研究組 在《自然》上發表論文,闡述染色質重塑因子ISWI的結構與調控機理

2016年12月6日,清華大學陳柱成研究組在《自然》(Nature)雜誌發表題為「染色質重塑因子ISWI的結構與調控」(Structure and regulation of the chromatin remodeller ISWI)的研究論文。該工作通過X-射線晶體衍射的研究手段,解析了嗜熱酵母的ISWI蛋白以及ISWI蛋白與組蛋白H4複合物的原子解析度結構;結合相應的生化實驗,揭示了ISWI蛋白的自抑制、被底物識別和激活以及感知接頭DNA長度,發揮染色質組裝功能的分子機理。

周大旺 鄧賢明/團隊 研製出受損肝臟腸道皮膚等器官修復再生藥物

廈門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的周大旺教授課題組、鄧賢明教授課題組及北京大學基礎醫學院的雲彩紅教授課題組研製出一種能促進受損的肝臟、腸道及皮膚等器官修復與再生的重要小分子藥物,並在小鼠實驗中取得了優異的治療效果。也許未來的某一天,人們只需通過服藥,便可實現受損肝臟、腸道和皮膚的修復與再生。這被認為為再生醫學領域帶來了新的「曙光」。8月18日,這項研究成果發表在新一期美國《科學》雜誌子刊——《科學轉化醫學》。

常興/研究組 發現DNA鹼基編輯的新方法

10月10日,國際學術期刊《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在線發表了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健康科學研究所常興研究組題為Targeted AID -mediated mutagenesis (TAM) enablesefficient genomic diversification in mammalian cells 的最新研究成果,報道了利用靶向性胞嘧啶脫氨酶在體內實現高效率和高通量的DNA鹼基編輯的新方法。



杜嘉木/研究組 發現調控植物開花的表觀遺傳新機制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何躍輝研究組與杜嘉木研究組合作,利用模式開花植物擬南芥發現了一個冷記憶順式DNA元件與一個表觀遺傳標記識別蛋白,通過整合發育與溫度信號,調控開花時間的表觀遺傳分子機制,為理解植物如何適時開花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和新的應用靶點。11月8日,相關研究成果在線發表於《自然—遺傳學》雜誌。



劉穎/研究組 揭示細胞非自主性的線粒體應激新機制

2016年10月21日,北京大學分子醫學研究所劉穎研究組在Cell Research雜誌在線發表題為「Neuropeptide signals cell non-autonomous mitochondrial unfolded protein response」的研究成果,並於2016年11月8日以封面文章見刊。課題組首次發現線蟲中四種神經元內的線粒體損傷可以傳遞信號至遠端腸道組織並引起腸道組織內的線粒體未摺疊蛋白反應,神經肽FLP-2在該過程中起到信號傳遞功能。



林辰濤/團隊 在光受體蛋白研究取得新突破

10月21日,世界頂級學術刊物《科學》在線發表福建農林大學林辰濤教授團隊的研究論文「擬南芥藍光受體蛋白——隱花色素2的光激活與失活機制」,標誌著在光受體蛋白研究方面取得了新突破。研究成果首次解析了生物最古老的光受體蛋白的作用原理,可為未來提高農林作物光合作用效率,精準調控農林作物花期等農業生產關鍵技術的開發利用提供重要的理論基礎,對乃至全球農業的基礎研究具有重要意義。



周界文 揭開最大離子通道 「面紗」

5月3日凌晨,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了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國家蛋白質科學中心(上海)周界文研究組與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研究團隊的一項研究成果,該研究採用核磁技術結合電鏡技術,首次揭示了線粒體鈣離子單向轉運蛋白MCU跨膜核心區域的三維結構,這是迄今為止使用核磁共振技術解析出的最大的離子通道結構。

數學物理

潘建偉/團隊 首次成功實現「十光子糾纏」

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院士及同事陸朝陽、陳宇翱等在量子信息科研領域再獲重大突破,通過兩種不同的方法製備了綜合性能最優的糾纏光子源,首次成功實現「十光子糾纏」,再次刷新了光子糾纏態製備的世界紀錄。研究成果在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

季向東/團隊 公布世界最大暗物質實驗「熊貓計劃」項目首個結果

7月22日,上海交通大學鴻文講席教授、錦屏地下實驗室PandaX(熊貓計劃)實驗負責人季向東博士公布PandaX(熊貓計劃)二期500公斤級液氙暗物質探測器運行的第一個物理結果:在3.3萬公斤·天的曝光量下,未發現暗物質粒子蹤跡,對可能的暗物質候選對象得出了最新的限制。這一探測的靈敏度處於當前世界最高水平。

陳宇翱 獲國際物理大獎

7月28日,啟東籍科學家、科大陳宇翱教授榮獲2016年國際純粹與應用物理學會的原子分子光物理委員會青年科學家獎。在這個兩年一度的國際原子物理大會上,評選委員會主席T·Azuma教授為陳宇翱頒發獎章,以獎勵他在量子信息與量子模擬領域的傑出貢獻。陳宇翱還受邀在此次會議上做了玻色費米雙超流的渦旋觀測(Observation of double-species vortex lattices of a mess-imbalanced Bose and Fermi super-fluid mixture)的報告,介紹了他們實驗室的最新進展。



陸朝陽 當選為美國光學學會會士

近日,美國光學學會(OSA)產生了新一屆美國光學學會會士(OSA Fellow),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陸朝陽成功當選。陸朝陽,現任科大教授。2011年從劍橋大學回國,致力於發展固態量子信息技術研究,已在Reviews of Modern Physics(1篇),Nature(3篇),Nature Physics(3篇),Nature Photonics(3篇),Nature Nanotechnology(2篇),PNAS(3篇),Physical Review Letters(16篇)等國際學術期刊發表論文40餘篇,被SCI引用2000餘次。研究成果入選英國物理學會評選的國際物理學年度突破榜首、三次入選兩院院士評選的年度科技十大進展新聞。



尤金•格列戈良茨 在高壓氫研究實現新突破

由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千人計劃專家尤金•格列戈良茨領導的研究團隊提供了最新的實驗證據,推測出了這種新的原子態的存在。相關結果於1月7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並以「壓力點」為標題被選做封面。



Brent E. Little 首次在集成光子晶元上產生偏振糾纏光子對

近日,中科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的外專千人計劃Brent E. Little與加拿大魁北克國立科學研究所、香港城市大學、澳大利亞墨爾本皇家理工大學等單位合作,利用非線性微環諧振腔中TE和TM模式間的自發四波混頻效應,結合微環諧振腔的濾波選模作用,首次在集成光子晶元上產生了偏振糾纏光子對的研究成果。該成果發表於《自然—通訊》。

亞歷山大·岡察洛夫 《自然》揭秘地球磁場穩定存在的原因

近日,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固體物理研究所特聘研究員亞歷山大·岡察洛夫(Alexandre F. Gontcharov)研究團隊利用金剛石對頂砧並結合脈衝激光加熱技術,直觀呈現了地球內部極端高溫高壓條件下鐵的熱力學行為,從而解釋了地球磁場穩定存在的原因。該成果6月2日在線發表於《自然》雜誌。

彭影傑 獲歐洲天文學會獎

4月13日,2016年歐洲天文學會獎揭曉,北京大學科維理天文與天體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彭影傑成為了獲此獎項的第一名人。彭影傑的博士論文為觀測宇宙學,研究星系的形成和演化。其利用高質量的大樣本巡天觀測數據,提出了一套全新利用連續性方法,來研究星系族群從宇宙形成早期到鄰近宇宙長達100億年的演化過程。

施勇/研究組 首次發現化石星系中的一氧化碳氣體

「化石」星系誕生於宇宙極早期,隨後極少演化,對這些星系的研究將幫助理解宇宙第一代恆星和星系的形成。12月9日,《自然-通訊》報道了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員高煜與南京大學教授施勇團隊合作在「化石」星系中首次發現了一氧化碳氣體,這提供了表明化石星系中存在分子氣體的直接證據。

閆大鵬 研發出首台2萬瓦光纖激光器正式裝機

「目前,2萬瓦光纖激光器只能依賴進口。」項目負責人之一閆大鵬介紹,一台進口的2萬瓦光纖激光器市場價格為600多萬元,實現國產後,售價可降低40%。此前,航天科工集團四院已成功研發出1萬瓦光纖激光器,成為繼美國之後全球第二家掌握此核心技術的企業。

化學化工

斯托達特 入選諾貝爾化學獎

10月5日,天津大學藥學院教授詹姆斯·弗雷澤·斯托達特(SirJ.FraserStoddart)分享了諾貝爾化學獎。斯托達特的獲獎原因,是他在1991年邁出了開發分子機器的第二步,他發明了「輪烷rotaxane」。他將一個分子環穿到一個分子軸上,並且發現環能夠沿著軸移動。基於輪烷他開發出了一個分子電梯,一種分子的肌肉和基於分子的計算機晶元。

曾曉成/團隊 在氣體水合物和冰相的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科學技術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曾曉成教授研究組與大連理工大學趙紀軍教授研究組合作,通過理論研究預言了一種新的氣體水合物和冰相,成果以「A new phase diagram of water under negative pressure: The rise of the lowest-density clathrate s-III」為題發表在二月十二日《科學進展》。

張緒穆 榮獲「亞洲核心計劃講座獎」

南方科技大學化學系主任張緒穆教授獲得「Asian Core Program Lectureship Award」大獎。張緒穆在實用的「不對稱氫化反應」方面的研究成果獲得國際關注,在不對稱氫化的基礎研究和工業化應用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相關重大藥物(如度羅西汀和西他列汀中間體)的綠色合成新工藝的工業化應用規模大、污染小、效益高,在不對稱合成研究領域有重大貢獻。



余金權 榮獲2016年麥克阿瑟「天才獎」

2016年度麥克阿瑟獎於9月22日揭曉,有機合成大牛、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華人化學家余金權(Jin-Quan Yu)教授榮獲這一極具影響力的獎項。獲獎原因是其在開創碳氫(C-H)鍵活化技術方面的巨大成就,這種技術為化學家合成醫藥和農業化合物以及新材料方面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戴慶 在分子指紋方面獲得新突破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戴慶領導的科研團隊,通過使用他們自己專門設計的石墨烯等離子體結構,在CaF2納米膜上證明了納米級分子指紋。該結構不僅避免了等離子-光子的雜化,而且提供了覆蓋整個分子指紋區的原位電可調石墨烯等離子體,這在以往是無法實現的。此外,未受干擾和高限制石墨烯等離子體,提供了面內與面外振動模式的同步檢測,而檢測敏感性由超高降低到亞單層水平,極大地推動了當前遠場中紅外光譜的檢測限制。

叢歡/團隊 在大規模精確製備碳基納米材料新突破

近日,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超分子光化學研究團隊聯合復旦大學、北京大學的科研人員利用光化學和有機化學的合成手段,在精確構建新型碳基納米材料研究中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成果已發表於國際化學期刊《美國化學會志》。該研究原創性地利用蒽光二聚體的剛性彎折結構作為中心合成單元,藉助過渡金屬促進的偶聯反應等方法高效合成具有數字8形狀的高度扭曲芳香族雙環分子;進而利用蒽二聚反應的可逆性在加熱條件下實現擴環,完成非平面芳香環系的構建並精確合成碳納米環分子。

劉開輝/團隊 把石墨烯單晶的生長速度提高了150倍

劉開輝研究員團隊利用CVD方法在1000oC左右熱解甲烷氣體,把多晶銅襯底上石墨烯單晶的生長速度提高了150倍,達到60μm/s。這項重大突破的核心是把多晶銅片放置於氧化物襯底上(兩者之間的間隙~15μm)。理論模擬計算證明,氧化物襯底能夠為銅片表面提供連續的活性氧,顯著降低了甲烷分解的勢壘(從1.57eV降低到0.62eV),從而能夠高效催化銅表面上的反應,提高石墨烯的生長速度。利用這種技術,他們能夠在5秒鐘內生長出300μm的石墨烯大單晶。該研究結果對於可控、高速生長出大尺寸石墨烯大單晶提供了必要的科學依據,因而具有非常重大的科學意義和技術價值。該研究成果於2016年8月8日在線發表在Nature Nanotechnology上。

黃小青/課題組 在二維鉑基納米催化劑的製備和催化氧還原反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蘇州大學材料與化學化工學部黃小青課題組在二維鉑基納米催化劑的製備和催化氧還原反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日前發表於《科學》。研究有效地解決了模型催化中電化學界面的瓶頸問題。黃小青課題組與國內外多個團隊合作,製備了高質量且單分散的PtPb納米片。

工程與材料

任曉兵/團隊 「基於晶體缺陷調控的鐵性智能材料新物理效應」項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一個理想狀態的晶體,原子按照一定次序嚴格處在格點上,但實際中晶格往往會發生偏離,這種偏離被稱為「晶體缺陷」。西安交通大學前沿院院長任曉兵教授團隊用一項歷時近十五年的研究成果告訴人們:缺陷,能夠讓材料更智能。這個「基於晶體缺陷調控的鐵性智能材料新物理效應」項目,剛剛摘得2016年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熊宇傑 研製出新型柔性太陽能電池

科學技術大學熊宇傑教授課題組基於應用廣泛的半導體硅材料,採用金屬納米結構的熱電子注入方法,設計出一種可在近紅外區域進行光電轉換且具有力學柔性的太陽能電池。國際重要的化學期刊《德國應用化學》,將這項創新性研究成果列為「非常重要論文」在線發表。



史才軍 當選為RILEM會士

近日,湖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史才軍教授當選為RILEM(國際材料與結構研究實驗聯合會)會士,成為2016年唯一當選會士。史才軍教授在水泥和混凝土材料的設計、測試、耐久性、智能防滲漏材料及廢物的利用和處置方面做了廣泛深入的研究工作,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250餘篇。2015年「建設與建造」領域高被引學者排名第一,2016年全球土木工程領域高被引學者。



馬慶位 獲CH Kim獎

哈爾濱工程大學船舶工程學院教授馬慶位近日被國際海洋與極地工程師(ISOPE)協會授予CH Kim獎,以獎勵其在浮體動力學研究領域所作出的傑出成就和貢獻。馬慶位教授在其研究領域發表上百篇相關論文,具有較高的學術地位,現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項並參與工信部數值水池重大專項等。



甘中學/團隊 成功研發18軸雙臂機器人

甘中學帶領團隊研發完成18軸雙臂靈巧協作機器人,是國內首個自主研發的雙臂機器人,也是全球首個十八軸雙臂機器人。此款機器人由兩個高精度7自由度手臂和一個4自由度的自主移動平台組成。此款機器人實現了工具末端的智能閉環控制,為實現「人機主動協同工作」提供了技術基礎。



劉生忠/團隊 在鈣鈦礦單晶薄片材料研究領域取得顯著進展

陝西師範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劉生忠教授團隊首次利用流動溶液微反應系統,實現了厚度和形狀可控的鈣鈦礦CH3NH3PbI3單晶薄片的製備。與微晶鈣鈦礦光電器件相比,用鈣鈦礦單晶薄片組裝的集成電路型光探測器有更好的光響應和更高量子效率,同時有更寬的光譜響應範圍。此外,該集成電路型光探測器在工作穩定性方面也顯示出了明顯的優勢。



Oganov/團隊 計算髮現的新型TiN2催化劑獲實驗證實

日前,西北工業大學千人計劃教授Oganov團隊計算髮現的新型TiN2催化劑獲實驗證實,這一發現為富氮的鈦金屬化合物應用於高效能催化劑提供了新材料,並為富氮化合物的計算髮現與性能表徵提供了新思路。

王征飛 在鐵基高溫超導材料研究上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王征飛教授團隊,首次發現了鐵基高溫超導材料中的一種新型一維拓撲邊界態,該成果於7月4日在線發表於著名學術刊物《自然·材料》上。



陳濤 研發出多功能油水分離材料

中科院寧波材料所高分子事業部陳濤研究員的智能高分子材料團隊長期致力於二維高分子納米複合油水分離材料的研究,通過表面接枝高分子刷和多級組裝技術,獲得多種新型複合材料,可實現高效分離油水乳液和凈化水質。



龐新廠 實現一維納米晶的精準控制

9月16日,國際頂尖期刊《科學》雜誌在線發表了鄭州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龐新廠的最新研究成果,報道了由龐新廠作為第一作者、並由其主要完成的對一維納米晶體直徑、長度、長徑比、組份、形貌以及結構進行精準控制的合成技術,同時《科學》雜誌還在線發表了專門的評論文章。論文詳細介紹了龐新廠以纖維素基的瓶刷狀嵌段共聚物為單分子納米反應器,獨創一種對任何類型納米晶都能夠製作的高度普適性單分子模板法。



朱嘉/課題組 在鋰基負極合成製備的研究中取得進展

南京大學現代工程與應用科學學院朱嘉教授課題組在對鋰基負極的合成製備的研究中取得進展,該研究成果(Poly(dimethylsiloxane) Thin Film as a Stable Interfacial Layer for High-Performance Lithium-Metal Battery Anodes)於2016年10月26日在線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上。

張彥 企業激智科技 在創業板成功上市

11月15日上午,國內光電顯示薄膜領域領軍企業——寧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正式首發上市,激智科技董事長張彥博士是全國第一批、寧波第一位國家「千人計劃」專家,激智科技也是寧波第一家國家「千人計劃」和「3315計劃」上市公司。作為光學膜國產化的主要推動者之一,激智科技的使命是成為光學薄膜領域最有影響力的高科技企業。

經濟、金融與管理

錢穎一 獲2016年首屆經濟學獎

12月4日上午,2016年經濟學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清華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教授、長江商學院許成鋼教授被授予首次頒發的經濟學獎,以表彰他們對在轉軌經濟中作用於政府和企業激勵機制的研究所做出的貢獻。

田國強 榮膺2016最佳商業領袖獎「年度思想家」

12月1日,上海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高等研究院院長田國強獲頒「2016最佳商業領袖獎——年度思想家獎」。該獎項主要頒發給在所在領域專註於研究與創造,通過其思想的傳播,對經濟與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的商界或者非商界人士。

藍海長青智庫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