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覃氏第零定律:活下去,比什麼都重要

正文

周一債券市場延續「陰跌」模式,10年國債活躍券站上3.6,10年國開新、老活躍券分別站上4.3、4.4。毫無疑問,如果市場繼續下跌,那麼此前市場對於利率頂部的一致預期又被打臉。

再次強調一下我們之前的觀點,在前兩周的報告《在絕望中尋找希望,相信等待的力量——寫在10年國債收益率破3.5阻力位之際》提到過:「10年國債的下行拐點大概率不是3.6附近,如果未來幾天收益率進一步上行有效突破前期阻力位,那麼3.6恐怕也難以守住。」

作出這個判斷的主要依據是基於「覃氏第一定律」:存量博弈的市場,一致預期總是錯的。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回顧一下原文《覃氏第一定律:存量博弈的市場,一致預期總是錯的》

接下來進入正題,很多機構都在嘗試預測本輪下跌利率的頂部在哪?在我看來這麼做的意義並不大,畢竟投資是動態的,決定資產價格走勢的因素永遠是邊際變化。也就是說,我們很難用過去的基本面數據和當前的做比較,來得出現階段的利率均衡水平在哪,這麼做其實有點「刻舟求劍」或者「緣木求魚」,畢竟13年的大熊市或者再之前的大熊市,市場的規模、結構和目前不可同日而語。

但是既然是賣方,我們也來嘗試做一下現階段利率的頂部預測,主要從如下三個維度:

和貸款利率的比價關係:16Q4加權平均貸款利率5.44%,假設17年逐季上浮30bp,17Q2上行至6%,扣掉資本佔用、稅收、信用成本等因素后,實際收益率為2.85%,加上過去幾年10年國債相對貸款實際利率的「債券溢價」中樞85bp,二季度10Y國債的頂部區間為3.7%,三季度可能在3.8%左右。

收益率曲線形態的變化:16年10-1Y國債期限利差中樞為60bp,之前幾年期限利差中樞更高,而當前期限利差不到18bp,假設年內短端利率不繼續走高(目前來看很難)、曲線的期限利差向60bp回歸,那麼40bp的差值如果完全由長端承受,10Y國債的頂部區間為4.0%。如果後面陡峭化是由長端和短端分別平攤,那麼10Y國債的頂部區間為3.8%。

中美利差:「逆川普交易」大概率進入尾聲,隨著6月份美聯儲加息預期升溫,未來一段時間10Y美債利率大概率站穩在2.35%以上,自從12年人民幣貶值預期出現以來,10Y中美利差中位數135bp,以此類推,10Y國債的頂部區間至少在3.7%以上。

當然,實際交易層面的資產價格往往會相對理論的價值中樞超調,如果市場持續這種「陰跌模式」,3.7或者3.8以上都未見得有太高的安全邊際。我們觀察09、10、13年三輪債券熊市中累計12次熊市反彈,發現熊市反彈的出現主要有如下三點特徵:

1、反彈機會往往是跌出來的。熊市反彈多數時候呈現「尖頂」的特徵,「市場超調」似乎是熊市反彈的一個「必要條件」。也就是說,如果有下一個熊市反彈,這個反彈只會在暴跌中孕育,不太可能在目前「陰跌模式」下出現。

2、反彈也要抓主邏輯。熊市反彈的驅動因素多數時候恰恰是下跌「主邏輯」的階段性緩和,4月中旬以來的下跌主要是由監管政策的超預期趨嚴導致,而政策是「跟著人走的」,目前離11月份維穩還有6個月時間,很難預測政策會什麼時候階段性緩和。

3、跟隨「最有效」的定價市場。目前的大類資產聯動已經不再是「股債蹺蹺板」或者「債券、商品蹺蹺板」,16年年中市場經歷了股、債、商品「三牛」的格局,現階段則是「三殺」的格局,背後的原因在於流動性和監管政策。如果債券收益率階段性見頂,股市和商品市場也大概率階段性見底。

此外,對於所謂的目前利率點位進入配置價值區間,我個人並不認同。

第一,在金融去槓桿和金融機構「講政治」的大背景下,配置力量還有想象中的那麼大嗎?

第二,即使是配置機構,不同機構所面臨的考核要求也不一樣,這就導致配置資金無法「一鼓作氣」把利率的頂給買出來,10個1個億的賬戶和1個10個億的賬戶所蘊含對市場的影響力顯然不一樣,大家目前都是邊走邊看。

第三,說白了我們都是交易員,為什麼一定要把自己當成多金的主?10-20bp的利率債浮虧,至少對應20-30bp的信用債浮虧,在目前的市場,有多少人還有勇氣繼續扛住太大幅度的浮虧?

總結一下,我認為目前最好的策略仍然是等待,管住自己的手就已經勝利了一半。

最後再來點務虛的,針對目前的市場,無論是債市、股市還是商品市場,我認為有必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另一個感悟,覃氏第零定律:活下去,比什麼都重要。為什麼這個不是第二定律而是第零定律,因為我認為投資交易中最重要也是最基礎的就是「止損」。

針對第零定律,我並不打算再專門做解釋,下面附上去年我本人投資交易筆記中的兩篇關於「止損」的拙作,為了不暴露隱私,部分內容作了相應刪除和修改,這兩篇文章應該能最大程度表達我對「止損」的理解吧。

我的兩篇舊文

論止損

人總喜歡給自己設目標,讀書的時候要考多少分,考什麼學校,工作了要去什麼單位,要拿什麼名次,完成多少業績,寫多少報告。OK,這些其實都沒問題,但是如果把這個目標延伸到投資上,就變成了這隻股票上我要賺多少,這筆頭寸我要賺多少,這波行情我要賺多少等等。但是為什麼大家都是虧多贏少,究其原因,其實是在投資上弄錯了目標的設定對象,投資並不是一定要賺多少,而是要限制虧多少。這也就是大家一直說的止損的重要性。

想了下,確實是這樣,如果長期在這個市場上,你總是虧得少,剩下的自然是賺多賺少的問題。所以投資的目標,應該是不能虧太多,而不是要賺太多。如果做的每一筆交易都是圍繞不能虧太多去做,我相信最後的複合收益率一定不低。這就跟踢足球一樣,一是你要有自己的一招鮮,即賺錢的方法;二是你要把防守做好,不然進再多球還是有可能輸掉比賽。當然,有的人會說,想不虧錢還不簡單,不做就好了,你肯定虧不了錢,但是也賺不了錢啊。所以這就要求每一次出手都要看準了再動,像鱷魚或者狼一樣,平時等待就好了,機會來了全力出擊。

所以很多投資機會,你覺得你錯過了很可惜,但是至少你沒虧錢;在一艘下沉的船上苦苦掙扎,不斷的虧錢,這才叫人鬱悶。對於投資來說,賺錢的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賺自己看得懂的錢,看不懂的投資,和賭博無異。也就要求我們一定要交易自己最有把握的品種,沒有把握的一律不碰,看看就好。如果你對一個品種把握十足,那麼理論上你應該可以下重倉去做,如果是這樣,為啥還要分散做多個品種呢?

再論止損

之前曾經寫過一篇有關止損的文章,但那一篇其實相對初級,最近對於止損有了新的想法。

首先,要認清楚什麼是止損?止損其實就是一筆交易的終止操作,因此從這個層面上來說,即使一筆頭寸賺錢了止盈,也算是止損的一種。

那麼問題就來了,到底什麼情況下需要止損?大部分人都會覺得,一筆頭寸設好止損幅度,虧到一定程度就止損。但是進一步想,為何虧到一定程度需要止損呢?那是因為如果不及時止損,任由虧損繼續放大,對於本金的傷害會越來越大。但最重要的是,這個時候對於頭寸的把握程度不夠了,甚至當初的方向完全看反了,既然自己已經沒有把握,那麼這筆頭寸接下來的發展就完全不知道是怎樣了,試問這個時候,你不止損,跟賭博有什麼區別?

因此,總結一下,對於止損其實有兩種,一種是頭寸虧到一定幅度止損,第二種是交易的根基被動搖或者摧毀。第一種很好理解,無需多言。第二種其實是我最近才明白的,之前有個前輩曾經就說過,如果頭寸出現虧損,會去想當初進入時的邏輯有沒有發生變化,如果沒有變化,可以再拿著看看;如果發生變化,則需要止損。那麼這就裡很明白了,如果說第一種止損的唯物的,第二種止損就是唯心的。相當於說,第一種止損是硬止損,出現了必須離場;第二種止損是軟止損,即使預測止損點位沒到,但是邏輯出現變化,也需要儘快離場。

那麼有沒有一種情況,就是此前預判的投資邏輯被證偽,但是趨勢仍然繼續的?有這種可能,但是問題是這是沒有把握的錢,跟賭博有什麼區別?如果投資邏輯被證偽,而且趨勢也是向下了,那麼兩方印證,則更需要堅決止損了。

止損應該是唯心優先,唯物靠後。但是因為大部分人做投資交易,思考的邏輯不太清晰,所以忽視了唯心止損,只通過技術分析來執行唯物止損。

那麼如果確立了止損唯心優先,唯物靠後的理念。今後我們做投資,在下單之前一定要想清楚投資邏輯,如果投資邏輯沒想清楚就盲目下單,那麼唯心優先就無從說起。當然,如果初始倉位過重,即使投資邏輯沒有發生變化,但是波動過大導致唯物止損觸發,那麼就會陷入看對了但是反而虧錢的窘境,這就要要求我們在做好基本面研究的同時,也要重視資金管理。

說完了止損原則,再來說說跟止損有關的事情。第一,就是如何使得唯心止損幅度小幅唯物止損幅度,也就是避免看對了但是虧錢的情況。那就要求建倉時倉位不能過重,期貨的交易系統我認為已經比較成熟,股票的交易系統,我認為可以參考利弗莫爾的。

第二,止損除了交易頭寸的撤離,其實還包括對交易系統和投資策略的捨棄。投資策略和交易系統有很多個,每一個都有較大的概率賺錢,這個時候你該這麼辦?是所有系統都用起來嗎?是所有品種都交易嗎?當然不是,每個人的成長經歷和性格背景都不同,註定了會對其中一個交易系統或者投資策略產生自然的好感,還是那句話,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談到這裡,我想到路徑依賴,武俠小說里,主角永遠是使用1-2個武功,其他武功雖然他也會,但是不會經常用,這就是路徑依賴;體育世界里,大家各司其職,打前鋒、打中場、打後衛,你能說拉莫斯絕對打不了前鋒嗎?投資策略同理,有大勢研判賺錢,有行業輪動賺錢,有主題熱點賺錢,也有精選個股賺錢,首先我要搞清楚,我最適合什麼投資策略,當前的市場最適合什麼投資策略,然後把這種投資策略發揮到極致。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