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還在吹捧所謂的創業文化?得了吧,連矽谷都吹不下去了

編者按:矽谷對自己的工作文化一直自吹自擂,然而這些都是空口白話。優秀的工作文化是需要長期努力踐行的,只有真正做出榜樣,才能使大家對矽谷恢複信心。

回到iPhone的創意剛在喬布斯眼中閃過的時候,「文化」一詞在矽谷並不意味著什麼。現在,它其實更不算什麼了。

雖然一個公平公正的工作社區是值得努力的,但是不斷提及公司文化是一個讓人疲憊的營銷策略,並且現在許多科技界工作女性已經知道這些都是空口白話。

C開頭的這個單詞(c-word,culture)只是偽裝。這只是一個選項。它可能是科技界最喜歡的流行語,但是時候拋棄這個詞了。

在Uber最近的一系列關於其被稱為「從上到下」的工作場所的醜聞披露之後,「文化」的使用方式變得越來越清楚,更不用說由女性和有色人種針對Tesla和Tinder提出的無盡的訴訟了。

「當談到工作場所的文化時,各公司都小心翼翼,」悉尼大學商學院教授凱里梅(Kai Riemer)如是說。畢竟,對某些人來說,理想的東西可能在別人看來太苛刻或是剝削。雖然事情正在改善,但是在大多數主要科技公司的技術職位中,女性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很少,從中可以窺見文化到底是為誰而存在。

「在許多情況下,公司創造了一個高壓鍋式的環境,以最大限度地利用他們所招募的人才,公司回報員工各種福利和包容,讓人感覺良好的文化氛圍,」Riemer說,「我認為這並不是什麼秘密,工作就是要求人一直付出。各公司所描繪願景是經受不起仔細檢查的。」

當然,有些公司不在其中之列。 「將Uber這個特例拿來舉例不是很合適,因為他們從來都不是友好的僱主,」Riemer補充到, 「在處理競爭對手、政策及對任何阻礙自身發展的時候,Uber一直保持著非常冷酷的形象,我認為這是故意營造出來的,因為他們想被當作一名破壞者。」

Uber首席執行官Travis Kalanick最近發表的關於「創造由深層次的正義支撐一切事物的工作文化」的言論表明他希望自己在更早的時候就注意到文化這一塊。

人力資源諮詢公司Employee Matters的創始人娜塔莎·霍克(Natasha Hawker)並沒有準備好放棄文化,儘管她承認人們對「文化」越來越厭惡。

「人們知道目前他們需要談論文化——這是一個性感的詞——但我不認為人們是以同樣的方式定義文化的,」她說。在她看來,一個好的工作場所需要強有力的溝通,這是一個多樣化、業務靈活、會因為勝利而歡呼的公司。 「其實這並不複雜,」 她補充道。

但是,你必須獲得將公司文化稱為資產的權利。 「我認為,它需要以證據為基礎,如果他們可以用證據支持他們的說法,並通過廣告和面試過程來表達這種文化,這才可以。」Hawker解釋道。

那麼,那些只是看起來喜歡「文化」這個詞的人是怎麼想的呢? GitHub的首席業務官Julio Avalos在訪問悉尼當地的初創企業時表示矽谷還有更多需要學習的地方:我認為矽谷有一些問題,在那裡有一種自然的烏托邦心態,並且這種心態已經超越了其本身。」

當然,Github近年來面臨著基於性別騷擾本身的指責Avalos認為,他們現在對員工和用戶的擔憂更加敏感了,指出公司建立了專門的社區和安全團隊以及其他舉措。他說:「我認為GitHub在過去幾年中,關於如何成為一個成熟的組織學到了很多。」

Avalos一直不經意的提到「文化」這個詞,「但是到底什麼是GitHub文化呢?你如何保持這種文化呢?」 Avalos的回答是,不要將公司的道德觀強行用在不適合的地方。「 這不是出口餅乾模型那麼簡單,我認為事情的關鍵不在於我們是不是知道所有的答案,是不是有所有的解決辦法,」 他補充道。

這與Riemer的觀點不謀而合:「我認為澳大利亞科技公司總的來說有很好的工作條件,所以我不認為我們需要任何美國公司來教我們做這件事」。

這就是它的癥結所在:矽谷向全世界所傳遞其工作場所多麼美好,現在看來越來越不誠實,甚至是虛偽的。不要再濫用文化這個詞了,踏踏實實變得好一點,這將大大有助於恢復大家對矽谷的信心。

換句話說:我們已經聽夠了你們吹噓自己的文化了,謝謝!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