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雙城記:深圳的崛起與香港的衰落

轉眼間,香港回歸二十周年了。在香港的旁邊,曾經的小漁村深圳獲得了矚目的發展,這樣的發展在某種程度上甚至蓋過了香港。

13558個字,大概15分鐘讀完。

我是八妹有話說:

感激各位朋友這麼多年對八妹的不離不棄,以後本公眾號「金融八卦女頻道」就是金融八卦女的另一個陣地了,將每日為你送上有態度、有溫度、有深度的精彩內容以及新驚喜哦,歡迎置頂關注「金融八卦女頻道」,比心~

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1992年/又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的南海邊寫下詩篇

東方之珠/我的愛人/你的風采是否浪漫依然/讓海風吹拂了五千年/每一滴淚珠彷彿都說出你的尊嚴/讓海潮伴我來保佑你/請別忘記我永遠不變黃色的臉

這是兩首被打上深深歷史烙印,推出時間幾乎相同(只隔3年),並風靡當年深港兩地乃至全的歌曲——它們分別講述了一河之隔的兩座城市迥異,甚至令人唏噓的歷史變遷。

1994年董文華《春天的故事》的背景是1992年小平南巡,深圳這個曾經的邊陲漁村發展從此進入快車道——當年GDP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深圳2015年正式超越香港。而1991年羅大佑的《東方之珠》的背景則是在香港6年後將回歸的大背景下對香港未來與前途的思考。

歌詞中的憂慮,多年後竟一語成讖:「東方之珠,我的愛人,你的風采是否浪漫依然」——今天的香港,明顯被「卡」住了。

1997年,香港回歸,當時的香港作為創造了經濟奇迹的「亞洲四小龍」之一,以不及大陸千分之六的人口與約萬分之一大陸面積的彈丸之地,創造了相當於大陸近20%的GDP。

而與香港僅一條深圳灣之隔的深圳市,在18年前,儘管已經歷長達近20年的經濟騰飛,但每年創造的GDP卻夠不上全國的一個零頭。

然而,20年後,東方之珠,你的風采如今是否浪漫依然?1979年「春天的故事」又唱到了哪裡?

如今的香港已經褪去了當年「亞洲四小龍」的光環,經濟緩慢增長。隨著大陸經濟的騰飛,香港經濟總量在國內的佔比已不到3%。而過去18年的奮起直追,讓深圳不負經濟特區的使命,2015年的經濟總量已經超越香港,人均GDP的差距也在不斷縮小。

在最新的城市發展動力指數全球20強排名中,深圳位居第四。

2015年仲量聯行發布的城市發展動力指數全球20強(仲量聯行,2015)中,深圳排名第四,城市發展充滿活力,而前二十名中已然找不到香港的蹤影。

2014年,社科院發布了《城市競爭力報告2014》藍皮書,深圳脫穎而出,在綜合經濟競爭力中排名第二,僅次於香港,並在10項主要競爭力指數中名列前茅。深圳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崛起,正如其2015年的房價飆升。

我一直在惶惑:當年創造出亞洲神話、與紐約、倫敦並稱「紐倫港」的世界第三大金融中心究竟是怎麼了?深圳究竟因何而起?香港又因何而落?

01 深圳因何而起

這是個漁村。1979年改革開放,鄧爺爺在南海劃了一個圈,從此當年荒涼的小漁村成為了的第一個經濟特區,地位也一躍成為副省級城市。深圳從此成為了改革的先行地,在很多方面都是第一個吃螃蟹的。正因如此,深圳自由、開放,極具創新精神。

深圳在改革開放后取得的經濟成就突飛猛進,有目共睹。改革初期增速曾一度連續五年高達60%左右,至2014年底,深圳GDP佔全國總量之比由改革前不到0.5%,增長到了2014年底的2.5%。

深圳經濟增長的奇迹讓當年的那個小漁村逐漸成長為了現在的全國人均GDP排名第一、總GDP排名第四的城市(數據:2014年wind資料庫)。

自2012年始,國內經濟增速明顯放緩,降至8%以下,從此結束了經濟增速連續十年9%以上的時代,尤其是2014年,經濟增速出現了自1998年以來首次低於政府設定的年度增長目標7.5%。然而,深圳市卻是一枝獨秀,經濟增速保持了8.81%,在北上廣深四大城市中經濟增速最快。

2015年的深圳依然保持了優異的經濟增長成績,截至第三季度,總GDP就已經接近1.24萬億元,同比增速8.7%。深圳的人均GDP2014年高達14.95萬元,位居全國第一,也更加凸顯了深圳的創造力與活力。在深圳每個人每年創造的財富遠遠超過其他三個一線城市,且這種差距在不斷拉大。

1980年,深圳經濟特區的正式成立是深圳的第一個「第一次」,正是這個「第一次」為深圳日後的經濟騰飛定下了基調。

1984年,率先放開糧食經營,打響了市場經濟第一槍。在那個「姓社還是姓資」大爭論的時代,在糧食這個關係國計民生的領域拋開計劃經濟、擁抱市場的改革不可謂不震動。

1985年,香港滙豐銀行在深圳設立分行,外匯調劑中心也正式成立。深圳作為國內經濟的對外窗口的作用開始凸顯,為後來深圳成為國內主要外貿口岸打下基礎。

1987年,招商銀行與深圳發展銀行成立,是深圳金融業發展的雛形。

1991年,深交所正式成立。儘管日後關於深交所與上交所孰是第一家的爭論從未停止過,但深交所的籌建與營業開展先行一步卻是毋庸置疑的。

2000年,深圳高交所成立,並於每年秋季舉辦一屆「高交會」——科技第一展。今年的第十七屆「高交會」的參與度與影響力爆棚——與此形成鮮明反差的是日漸萎縮的「廣交會」。

勇於人先的深圳總是沖在最前鋒,做了別人不敢想或感想不敢做的事情,並且做的很成功。

改革開放之初,深圳充當試行市場經濟、開放經濟的試驗田。起初的經濟騰飛的確與深圳特區的優惠政策密不可分,但在日後發展的過程中,尤其是當政策扶持逐漸變為限制后,深圳並沒有故步自封,自怨自艾。

在意識到自身發展的不足和競爭對手帶來的危機后,深圳政府率先在科技創新、產業升級和政府效率等方面進行改革——今日的深圳,已經是貨真價實的矽谷,所有人——市長,以及畢業沒幾年的學生——都在熱火朝天談論高科技與創業。

反觀香港,儘管有著很好的底子,也經不起長達20年的故步自封與停滯不前。香港的高科技、創新與內地相比,差的不是一個數量級——好不容易弄個數碼港,最後硬生生弄成了一個地產項目。

再比如移動支付,八達通18年前就已誕生,彼時香港的電子貨幣系統曾在全球領先,然而這麼多年過去,八達通依然停留在實體卡的狀態。但近年來內地移動互聯網發展迅猛,手機支付已經遍布各生活消費場景,基本實現了「出門不用帶錢,支付使用手機」。

相比內地互聯網的蓬勃發展,香港的互聯網創新領域幾乎是沙漠。

你能想象嗎:深圳的「高交會」開得熱火朝天、如火如荼的15年裡,香港幾乎全部缺席。據報道,今年為香港首次參展高交會——I服了U。

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是什麼?人才!

深圳這個地方,本市大學畢業生不想離開,外市大學生大量湧入。深圳本市大學生大部分選擇留在深圳工作,以深圳大學為例,72%深大學生畢業后選擇留在了深圳。

從省內人才流動看,廣州的畢業生中除了一半左右留在廣州工作外,其餘畢業生遷入的城市中,深圳排名第一。從跨省人才流動看,湖北湖南等外省的畢業生也大量湧入深圳。

湧入深圳的人口中,應屆畢業生只是冰山一角,據2014年社社科院數據顯示,深圳市外來人口流入量排名第三,總流入量為755.59萬。深圳對人才的吸引力可見一斑。據非官方消息宣稱,2015年深圳實際管理的人口已經高達2100萬,深圳每年吸引的人口實在驚人。

大量年輕人才的湧入既是深圳經濟發展有活力、創業氛圍自由濃厚、宜居和政府工作效率高的體現,也反過來為深圳的發展注入了更大的活力。

深圳政府近年來有意識、有計劃地推出了諸多優惠政策來吸引人才,這是深圳人才流入增大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自2011年始,深圳市推出「孔雀計劃」,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給予人才、創業和住房等補貼。

2015年,深圳市政府為了吸引更多的優秀畢業生,針對畢業生推出了一項租房補貼政策。深圳市的安居政策也已經初見成效,自2010年來已惠及約32.32萬人才。

深圳市的惠民政策種類繁多,包括了教育、高校畢業生就業、培訓、創業、老年人補貼在內等多項福利政策。這些人才補貼政策與惠民政策的推出,不僅讓這個城市更宜居、更適合人才的發展——在今天深圳的街頭巷尾,年輕人談得最多的,不是泡妞,而是創業。

反觀香港,資源被少數家族壟斷,房價、地價堪比天高,企業營運成本與人居成本都畸高。

經濟增長放緩必將伴隨著就業機會的有限,導致的結果必然是產業空心化(這也是香港老千股多的原因之一,因為多數企業都沒有什麼盈利業務可做,出千多少還能掙錢點)與大學生畢業就失業,看不到前途和未來,只好上街的原因。

回想改革開放之初,遣送、判刑與溺斃等各種危險都阻擋不了大陸人去香港尋夢的腳步,相當多大陸人靠一個輪胎或者幾塊泡沫游過深圳灣——為什麼?因為這塊土地當年是有夢,是可以造夢的。

今天,夢沒了……

深圳的高等院校數量並不多,相比北京、上海,甚至西安、武漢這些城市都堪稱寒磣,但發明專利的數量卻名列前茅——深圳幾乎是全對科技創新給予獎勵最重的城市。

截至2014年10月,深圳市的有效發明專利累計近7萬件,在全國大中城市中排名第二,每萬人專利數超65件,都遠超國內的平均水平。深圳的PCT國際專利申請量更是高達3725件,居全國之首,並佔全國的半壁江山。

在今年的專利獎中,深圳再成大贏家,再度豐收金獎4項。深圳市政府不滿足於專利數量高,開始發力追求高質量。

細數深圳市的高科技公司,不難發現,國產手機的「四大金剛」中有兩大「金剛」總部都落在深圳,華為與中興2014年分別創造了2882億與812億的營收。依靠QQ、微信佔據移動端社交網路江山的騰訊、橫跨金融各領域的光啟科學、華大基因等行業巨頭總部都在深圳。

年初令汪峰首上頭條的大疆無人機也是在深圳這塊土壤上成長的。深圳南山區還吸引了一大批新興的高科技公司和互聯網公司。

高科技公司雲集的深圳並沒有止步於此,BAT總部又開始新一輪的搶灘行動了。阿里巴巴在深圳后海CBD中心建成國際運營總部,騰訊在南山區再起一座騰訊濱海大廈,百度也在南山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建成國際總部。

互聯網的三大巨頭齊齊亮相深圳南山,成立各自國際總部,這意味著什麼?深圳市作為國際金融中心與物流中心的發展潛力與地位想必是不言而喻的。

搶灘深圳的又何止BAT三家。截至今年上半年,自深圳前海自貿區今年4月底成立以來,「入駐的金融企業新增7389家,信息服務類企業新增1697家,現代物流企業新增5183家,已有4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入駐,註冊資本達10億元的企業275家。」

深圳的蓬勃發展不僅吸引了眾多公司紛至沓來,想在這片新天地里搶得一杯羹。各大名校也按捺不住,開始與深圳政府合作,將其教育資源帶入深圳。其中包括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中山大學等。

深圳市的第一產業產值極低,在總GDP中幾乎可以忽略。第二和第三產業則各自佔據了半壁江山,且自第三產業於2008年首次超越第二產業后,其比重開始逐年上漲,2015年上半年增長9.4%,佔GDP比重高達58.3%。服務業的增長速度之快,極大地拉動了經濟的增長,也說明近年來深圳市的產業轉型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城市的第三產業有依靠酒店、旅遊的,也有依賴於金融、物流的。而深圳恰恰屬於後者,其金融在經濟中佔比達15%左右,且金融、信息產業、高科技與物流在經濟中的佔比也越來越重。這也恰恰是一個都市走向成熟的標誌之一。

戰略引擎新興產業高速發展,引領著深圳的經濟走向。2014年,深圳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速高達14.1%,遠超GDP增速,並在全市GDP中佔了35.3%。六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中,生物、互聯網、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和文化創意產業分別增長17.4%。8.7%、15.3%、9.0%、10.1%、13.9%和17.4%。

先進位造業也取得優異的成績。2014年全市先進位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74.2%,成為第二產業增長的引擎。

「三軸兩帶多中心」清晰地描繪了深圳的地理位置以及區域劃分,政府的規劃意圖也不言而喻。

西部發展軸南通香港,北連廣州與東莞西部,西軸上的前海計劃打造成現代服務業與高端製造業的市級中心;中部發展軸構造了莞-深-港區域性產業聚集線,大力發展高新技術與先進位造業;東部發展軸南經羅湖口岸連接香港,東經龍崗、坪山中心通向惠州,構成了惠-深-港產業集聚線;北部帶西連珠、澳,東臨惠、汕;南部發展帶與香港全面對接,進一步發揮聯繫香港的戰略作用。

這三軸兩帶全方位地建立了深圳與周邊城市的交通聯繫,並為今後與各地合作建成產業合作集聚地,在市內打造不同的產業中心奠定了良好的基調。

沿著「三軸兩帶」的思路,深圳與東莞、惠州之間高速路網的打造不可或缺,深圳市政府計劃在2030年前建成到惠州的2條和到東莞3條城際軌道,深圳外環高速深圳段也將於2018年底開通。

深圳市政府百億回購4條高速公路,明年免費,被網友戲稱「良心」。今年12月4日,深圳市政府斥資130億元回購4條高速公路,包括龍大高速深圳段以及南光、鹽排、鹽壩四條高速公路。這已經不是深圳市第一如此高調地收回高速公路,並實施免費通行。去年1月和今年2月就分別回購了梅觀高速梅林至觀瀾段和鹽田坳隧道。

高速公路免費通行,對一個城市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尤其是對深圳這個彈丸之地。全國也只有深圳政府敢這麼做,為什麼?不差錢是一個原因,錢用在該用的地方是另一個最重要的原因:政府的作用是別瞎摻和,全力降低社會經商成本就好了——這就是一個政府的魄力。

再觀2030年深圳市捷運線路的布局圖。未來將會有15 條捷運線路陸續開通,加上目前在運營的5條,深圳市在2030年將會擁有20條捷運線路。

廣深港高鐵是一條連接廣州、東莞、深圳與香港的高速鐵路。廣深段於2005年開工,2011年就完建並投入使用,總造價167億元。深圳福田站也即將於年底開通。廣深政府的效率之高,可見一斑。

反觀廣深港高鐵香港段的建設,原定2015年完工,但鋼鐵公司將時間一拖再拖,2018年也未見能完工,預算也多次調高至現在的844億。

深圳在飛速前進的時候,香港自己吧自己「卡」住了——所以當一個地產大佬說5年後深圳房價必超香港時,我絲毫不感到意外。

炒港股的人最不願聽到的三個字是「神創板」——港股整體估值PE十倍不到。但深圳的創業板,估值高高在上,經歷了一輪股災后,整體PE仍超過100倍,賺錢效應令很多做了多年港股的人都心灰意冷,要捲鋪蓋回A股——這裡也包括了諸多想回去二次上市的公司。

隨著深交所創業板開通以來,深交所的總市值持續增長。截至上月底,深交所的總市值高達15.62萬億,已經超過了港交所市值的3/4。

深交所增速之快,未來大概率會趕超港交所。深交所創業板的加入,與主板、中小板構成了一個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完善著資本市場配置資金的功能,成為未來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深交所能讓人羨慕嫉妒恨,並不是無為而治得來的,更不是固步自封、不作為得到的。

深交所特色之一:推創新。且看深交所的資金都去向何方?高新技術企業佔據了中小板與創業板的重頭戲,在主板的表現也毫不遜色。深市主板中高新技術企業為176家,佔比37%;中小板與創業板中的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分別為570、457家,佔比也分別為74%和94%。深交所扮演的角色,支持了新興產業的發展。

深交所特色之二:助力本地企業發展。深圳的創業板中,幾乎都是高新技術企業,其中的10%為深圳本地高科技企業。深交所資本市場為本地企業發展籌集了資金,助力本地企業發展。

深交所特色之三:創業板公司盈利成長性強。2015年上半年深交所創業板公司創造的營業收入超過2000億,同比增長近30%。四分之三的公司營收同比都實現了增長。

也許香港證監會、港交所同仁會說,深圳高估值是不理性的表現,是投機——不無道理。但也請你們聽聽下面這句一家之言:

高估值是對成長與全力創新的獎勵,是榮耀;

低估值是對衰落與固步自封的懲罰,是恥辱。

後記

一年一度的「深馬」參與人數超過6萬,場面蔚為壯觀。「深馬」上的亮點層出不窮,有蜘蛛俠、超人、機器貓等各大「明星」,還出現了「深馬」首個視障跑團。透過「深馬」看到的深圳——活力四射、年輕朝氣,更是充滿了人文關懷。

在經濟賽跑這場冷酷無情的馬拉松里,深圳能否笑著跑到最後?香港又是否能知恥而後勇,在後半場發力趕超?

02 香港因何而落

從太平山山頂眺望維多利亞港,星光璀璨,由此香港被稱為「東方明珠」,霓虹燈也是香港往日繁榮的見證。而今,霓虹照舊,但香港的往日繁榮卻不再。深圳灣的對岸,深圳卻在悄然崛起。深圳的崛起是承載於其敢為人先的創造力、年輕活力的人才隊伍、成功的產業升級和城市交通建設等,當然這一切都無法脫離一個高效、有魄力和作為的政府。那麼,「香港之落」因何而「落」?香港之路又當走向何方?

「亞洲四小龍」崛起於上世紀60年代,創造了令世人驚嘆的「東亞奇迹」。「亞洲四小龍」中的四大經濟體通過大力發展外向型、市場化經濟,成功抓住西方資本主義產業結構調整的契機,承接了美、日等發達國家的三次產業轉移。這三次產業結構升級帶來的經濟發展讓「四小龍」一躍跨入世界發達經濟體行列。

以香港為例,自1960年始,連續三個10年內,實現十年一次的經濟總量翻一番。「東亞奇迹」,名不虛傳。

往日的輝煌更加印襯著今日的落寞,如今的「亞洲四小龍」經濟增長漸緩,增速已遠不及當年。縱觀「四小龍」在1960年後的經濟增長史,不難發現,儘管四大經濟體的經濟增速在短期內時有波動,但從長期來看,經濟增長確是漸行漸緩的。

還是以香港為例,曾經在上世紀60年代創下年度增速20%神話的香港,如今的經濟增長率已連續3年不及3.1%。據滙豐預測,2015年香港GDP增速為2.3%,比去年又將下降0.2%。

東方之珠,風采不再?

伴隨著「東亞奇迹」的衰亡,四大經濟體的經濟增長一齊步入放緩期,香港和新加坡都無一例外。同樣與勁頭不及當年的新加坡相比,香港也毫無優勢,反而

在這場經濟賽跑的馬拉松里,被當年並肩作戰的小夥伴將差距越拉越遠。這究竟是為何?

馬拉松賽跑,靠的自然是耐力與速度。總而言之,起點相同時,比的是平均速度。讓我們一起看看這場馬拉松賽跑中,香港與新加坡的賽跑速度如何。馬拉松初期,香港與新加坡經歷了一輪爆發期,兩者速度交替領先。

隨後賽跑速率漸漸降低,但自1988年之後,香港的經濟增速幾乎沒有在任何一年超越過新加坡了。

漫漫經濟成長路中,曾爆發了1998和2008年的2次金融危機,「亞洲四小龍」無一倖免。1998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引發了一場長時間的經濟衰退,「四小龍」中的3個在1998年都出現了負增長,衰退最嚴重的當屬香港,經濟出現了-5.88%的負增長。

2008年的金融危機波及範圍更廣,香港再次成為四大經濟體中受到衝擊最大的一個,在2009年經濟倒退2.46%。時隔二十年,兩次金融危機;不一樣的起因,香港卻承受了基本類似的結果。

兩次危及全球的金融危機,留給香港的創傷都是「四小龍」中最沉重的。這究竟是歷史的偶然,還是必然?

目光繼續回到國內,與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

正如本文上篇所述,香港在1997年回歸時,GDP相當於國內經濟總量的近20%,想必有一種一覽眾山小的俯視感。然而,近年來伴隨著內地經濟的騰飛,停滯的香港經濟早已不復當年雄風。

深圳自1980年來,年均增速接近20%,增長最快時超越60%,即使放緩也還保持著約10%的快速增長。深圳的騰飛足以創造第二個「東亞奇迹」,也更加反襯出香港經濟的落寞。

五十年前,香港的飛速發展創造了「東亞奇迹」;五十年後,香港依舊繁華,但屬於它的光榮時代已經隨風逝去。五十年前它因何而起?五十年後它因何而落?想必這兩者間也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03 香港崛起之謎——從崛起之因看衰落之源

風口一:三次全球產業轉移的契機

19世紀60年代,美、日等國人口增長率下降造成了工人的短缺、工資的上揚,因而美、日要大力發展鋼鐵、化工、汽車和機械等出口導向型資本密集工業,自然要將勞動密集型的產業轉移出去。

19世紀70年代,兩次「石油危機」的出現促使能源、礦產資源等初級價格上漲,嚴重損害了美、日的重化工等資本密集型行業的利潤空間。於是,美、日又開始集中發展技術密集型產業,此時,其資本密集型產業又開始需求轉出的出口。

19世紀80年代,科技革命、信息技術對世界經濟產生了革命性的影響。高科技產業領域成為了美、日等發達國家的新戰場。為了更好地打好這場戰,美、日必須儘可能多地丟掉它們的舊包袱。勞動、資本密集型產業繼續轉移,標準化的技術產業也開始在外布局。

三次國際產業轉移形成了「亞洲四小龍」崛起的第一道風口。

風口二:對外窗口地位的確立

時光倒回至1840年,英國初佔香港,將其作為軍港中心。此後的一個多世紀里,香港的經濟發展波瀾不驚。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大陸與西方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聯繫完全被切斷。但此時,大陸尚有蘇聯作為堅強的後盾,為其提供一切經濟發展所需的資金、技術等資源。

19世紀60年代初,中蘇關係破裂,「與世隔絕」的大陸喪失了發展經濟的重要支撐。於是,香港,成為了此時大陸的最後一根稻草,迅速發展成為了內地與西方間經貿往來最重要的中轉站。

三次國際產業轉移,為香港經濟的持續騰飛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第一次產業轉移中香港承接了勞動密集型產業,第二次產業轉移發展了資本密集型產業,第三次產業轉移標準技術型與資本密集型產業共進。

三十年內發生的三次產業轉移讓香港在短時間內迅速地崛起為一個富裕的發達經濟體。

這難道僅僅是因為風口來臨,豬也能飛?

非也。香港能在短時間內崛起離不開香港政府在恰當的時刻,選擇了恰當的政策。站在正確的風口,等待風的來臨,這就是香港奇迹的秘密。

上世紀60年代前,香港在經濟發展方面實行進口替代戰略,為本國的資本市場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經濟制度方面,香港政府對經濟採取自由放任政策,營造了一個自由寬鬆的市場環境。高效廉潔的政府、健全的法制、成熟的資本市場和良好的產權保護等對外商投資都有著很強的吸引力。

香港政府大力開展外向型經濟,引進國外資本、先進技術和管理方式,進出口貿易額在總GDP中長期佔據高達五分之一的比例。香港政府在產業轉移浪潮中對初、中級教育的支持,對於香港經濟的騰飛也功不可沒。

簡而言之,在上世紀60年代的產業轉移浪潮中,香港政府與香港人抓住了歷史的契機,成功地一躍成為一個富裕的發達經濟體。

在上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的國際產業轉移浪潮中,並不是所有經濟體都能夠分到一杯羹。香港無論是從地理位置,還是從歷史淵源來看都具有其特殊性。

香港是一個天然深水港,背靠大陸,外臨南海。在軍事上是難得的兵家必爭之地,在經濟上是一個聯繫內地與西方國家的絕佳窗口。

1842年,香港島被割讓給英國政府,一百多年的殖民史使其在制度、文化和經濟方面都具有其獨特性。既有資本主義的經濟制度與自由市場,文化上深受西方國家影響,但同時與內地在語言與傳統文化上仍是一脈相承。

這種複雜的獨特性,使其成為特定歷史時期下聯繫內地與西方國家的對外港口。

很明顯,香港崛起是特定的歷史機遇、自身經濟發展的基礎與為抓住機遇所作出的努力密不可分。

今日之落寞,歷史不可能重演是一方面,當年的地理優勢、制度優勢、經濟基礎優勢的喪失則是另一方面。當年的香港,在大陸被西方封鎖隔絕的情況下,作為唯一的港口有著無法比擬的優勢。這一點優勢,隨著的改革開放逐漸弱化。

制度優勢猶存,然而過度放任自由的經濟政策若走向另一個極端,也未必有利於經濟發展。當年適宜產業轉移的經濟基礎,也隨著各大發展中經濟體的發展而消失。

曾經的「亞洲奇迹」離不開幾代香港人年輕時的血淚拼搏史。而今的香港人口逐步步入老齡化狀態,0-19歲人口佔總人口的比例由1996年的25.4%下降至2014年的16.2%,20-39歲的青年人口所佔比例由1996年的36.2%直降7.2%。

相反地,40-64歲的中年人口佔比由28.2%大幅上升至39.6%,65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上升了5%至15%。

嚴重的人口老齡化現象會進一步削弱香港的人口紅利,20-64歲的勞動力人口雖微弱上升,但勞動力的老齡化帶來的是有效勞動力不足,社會經濟活力降低。

香港的生育率急劇下降,從60年代的5.2下降到2014年的1.12,上世紀高生育率產生的人口紅利已消耗殆盡,而如今過低的生育率與逐年下降的人口遷入人數,不禁讓人深感憂慮,香港人口結構老齡化、負責生產創造的年輕人數量快速下降,究竟能為香港支撐起一個怎樣的未來?

看大國「工業4.0」:香港,你輸在哪裡?

借力於自上世紀60年代始的三次國際產業轉移,香港恰當地抓住了每次產業結構升級的機遇。從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到資本密集產業,最後到勞動、資本密集與技術型產業,完美地實現了產業升級的過程。

如今,香港的產業結構中,第一產業連零頭都夠不上,第二產業所佔比重也在逐年下降至目前的3%,香港的經濟幾乎全部是依靠於服務型產業。

物極必反,雖說第三產業所佔比重是衡量一個經濟體是否發達的重要標誌,但縱觀全球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的發達國家,並沒有哪個國家會放棄「民以食為天」的第一產業和作為物質基礎的第二產業,尤其第二產業。

以美國為例,美國在其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不斷地升級自身的產業結構,將低附加值的勞動密集型、資本密集型等產業都轉移到了其他國家,儘管如此,美國並沒有放棄農牧業,更沒有停止發展先進位造業。

美國的第一產業儘管只佔GDP的約1%,但不僅能夠自給自足,每年還會有大量農、牧產品遠銷海外。美國的第二產業比重近年來隨著產業升級持續走低,但始終保持在20%以上,轉移海外的更多是低附加值的二產而已。

最漂亮的是:美國於2009年開始實施製造業回歸政策,發展高端製造業;於2012年啟動「先進位造業國家戰略計劃」。

這一輪美國經濟領先全球康復,最大原因就是製造業的回歸與復甦。

無獨有偶,2013年,德國也正式提出「工業4.0」概念,預計投入2億歐元。也愛上了「工業製造2025」概念,試圖在「互聯網+」領域大展拳腳,並於今年10月份與德國共同提出將開展工業生產的數字化(工業4.0)合作。

美、德、中對於先進位造業的情有獨鍾並不是空穴來風,而是凸顯了高端製造業對於一國經濟發展極其重要的基礎意義:實業為本,金融為用!

反觀香港,製造業的嚴重空心化,已經讓它失去了發展「工業4.0」的先機。2014年底,香港製造業佔比居然還沒有達到1.5%,比起美國的12.1%和德國的22.6%,差距絕對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趕上的。

一覽香港第三產業

香港經濟構成幾乎都是第三產業,而第三產業也主要集中在幾大板塊,金融、地產、進出口貿易和旅遊等。這四大板塊的產值佔了香港GDP的半壁江山。

金融、進出口及旅遊的發展尚可,在香港經濟增長中的地位與日俱增,是拉動香港GDP上升的主力軍。

然而,地產佔GDP比重連年下降,如今已不及5%,對GDP的拉動效應已漸漸弱化,甚至不及平均水平。

原因何在?

香港的房屋分為兩種,公屋和私屋,根據自置與租住來劃分,總共就有四類住房形式:自置公屋、租住公屋、自置私屋和租住私屋。

我先用一個簡單的「供樓負擔比」指標讓大家感受一下香港人的買房壓力。

「供樓負擔比」指的是月供占月收入的百分比,能夠直白地體現一個地區的人買房的難易程度。在香港,所有住戶的平均「供樓負擔比」為43.5%,私屋住戶的負擔比為48%,兩者差異不大。

在香港,無論是對於私屋自置戶,還是對於公屋自置戶來說,月供幾乎要花掉他們月收入的一半。

先來看看租住公屋的群體,約30%的香港人住在租住公屋裡,住戶數73萬 ,人口205萬(香港房屋署統計數據,2015.3.31)。公租屋的平均住戶人數為2.8,那我們就來感受一下一個香港的三口之家的生活。

公租屋三口之家的月收入中位數為16000港元,根據公租屋每人13.1平方米的空間來計算,一個三口之家的居住面積約為40平方米,對應的月租金就是2000-3000港元之間。

公租屋居民在住房上的花銷比例為15%左右。

公租屋的人數比例和租金花費比看起來還不錯,但公屋的居住空間非常小,再加上香港物價高企,所以公屋住戶的生活並不輕鬆。(數據見下圖)

左圖為申請公屋租住的收入限額,右圖為申請公屋自置的收入限額。

數據來源:香港房屋署2015年數據

再看看自置公屋的群體,能享受到自置公屋福利的人數不多,只佔到香港總人口的7%,住戶數共計129716,總人口453965。以一個公屋自置家庭的月收入中位數2.75萬港元為例,一套40平米的房子價格在280萬港幣左右(數據來源:WIND資料庫&香港房屋署,見下圖)。

若這個家庭選擇按揭貸款30年,則月供約為1萬港元,每月收入有36%花在房子上;若這個家庭選擇還貸20年,則月供將去到1.8萬港元,家庭收入的65.5%。

所以對於這個群體來說,要想買一套面積僅為40平米的房子,20年時間是不夠的,即便是花30年來供起這套房子,也要做好每月為地產貢獻36%收入的心理準備。何況這個演算法還沒有考慮各項稅收以及高昂的物價。

比起每月用15%收入租住公屋和用36%收入自置公屋的人,收入超出公屋上限無法享受公屋福利,卻又無力承擔高昂私屋的「夾心層」才是最無奈、痛苦的。

私屋月租金在港島為360至460港元/平方米之間,九龍300至330港元/平方米,新界220至250港元/平方米間。私屋家庭的月收入中位數為3.5萬港元,選擇租住私物家庭的月收入明顯會小於此數。

這裡假定一個家庭月收入為3.5萬港元的私屋租戶,租住了單價300港元/平方米、面積40平米的房子。月租金為1.2萬港元,住房花費超過30%。

想想看,這還是一個月收入在私屋住戶中處於中上游水平的家庭,他們租房不敢離市中心太近,花著30%的收入卻無法買得起屬於自己的一間房子。

香港的私屋出售價除了新界均價低於10萬港元/平米,港島與九龍的出售價10萬港元只是一個起步價,20萬港元/平米左右的房子隨處可見。私屋的出售價格差異性非常大,能夠自置私屋的群體財富分化也相當嚴重。

對於這部分人群而言,只有財富金字塔的人能夠坦然,大部分人都是背著房子在生活。

超高房價把大多數香港人捆綁到了房子上,何談消費?何談創造力?安居才能樂業。若一個地區的人把勞動收入的一半都花在了住房上,還要承擔高昂的物價,居民消費必然乏力,經濟體又何來的活力呢?

住房花銷耗了國民收入的30%以上,但地產與建築業每年的產值之和佔GDP的比重不到10%。也就是說,房地產生產了不到10%的GDP,卻拿走了國民總收入的30%以上。

這中間的差額去哪了?

一部分以土地收入的形式進入了政府的財政,另一部分則以財富重新分配的方式從大部分無房香港人轉移到了房地產商、有房階層的手中。

超高房價對香港居民的綁架,不僅體現在住房上,還滲透進社會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每一家商鋪都要承擔高昂的鋪租,因此香港居民的任何一筆消費,都無法擺脫向房產所有者交租的厄運。

什麼造成了高房價?

曾經有一個傳說,香港是「李家城」。我不去深究這句話的真實性,但李家在香港的影響力確是毋庸置疑的。香港1/7的私宅物業、70%的零售市場份額、近一半的港口生意、香港市場份額最大的電器連鎖店和香港的主要電信及移動通訊營業商之一等都是李家的。

李家在香港土地、電信、水電、天然氣等多個領域都有一定程度的壟斷權。一個李家勢力就如此龐大,更不用說香港還有「四大家族」。

香港市場的壟斷,從香港居民生活的開支情況表我們也可以窺見一二。從下表數據可以清楚看出,衣食住行的基本支出已經佔去了居民收入的絕大多數,這與香港各大行業幾乎都是由四大家族壟斷有著直接的聯繫。

1、香港的研發強度僅為0.7%,是新加坡的1/3,深圳的1/5;

2、研發主體嚴重依賴於教育機構,對比新加坡、深圳,企業參與到研發工作的比例明顯不足,說明企業的創新動力嚴重不足,市場沒有活力;

4、而風投規模則是完全無法對比,香港的風投規模與深圳相比,差距已經不是幾條街的距離,是地球與月球的距離了。

香港製造業空心化、科研領域投入明顯不足。製造業的空心化丟失的是經濟生產的基石,科研的匱乏丟失的可能會是整個經濟發展的未來。

香港一向以自由經濟著稱,政府對市場實施自由放任的政策——靠制度,不靠人。這也是香港人一直引以為傲、在上世紀助力經濟增長的利器。但隨著少數資本家(四大家族)逐步完成資本的原始積累,市場也隨著激烈的角逐由自由競爭市場演變成了現在的寡頭壟斷,完全放任的自由主義真的還適應現在的香港嗎?

少數地產商坐享經濟發展中土地增值的收益,不斷通過擠壓其他行業與個人生產創造的價值來膨脹自己。

關係居民切身生計的水電、能源、電信等領域,本身就是容易形成自然壟斷的行業,政府的放任自由,導致的必然是這些行業的壟斷,最終影響到的卻是居民的切身利益,以及整個社會的運行成本。

市場不是萬能的,這隻看不見的手也會有失靈的時候。即使一向鼓吹自由市場的美國君,也從來沒有實行過真正完全的市場主義,政府永遠都是背後的那隻手,適時的時候便會伸出來。

放任自由的本意,並不是追求形式上的自由,而是強調通過市場競爭的機制,通過這隻看不見的手,更好地來配置資源,達到生產活動的最優化。但香港現在的自由市場制度已經違背了它的初衷。

試問,如果一個經濟體在基礎民生、公共事業和地產都是寡頭壟斷,再自由的經濟制度,意義何在呢?又是誰的自由?

如果以為制度能解決一切,每個人都成為制度流水線上的一個沒有思想的螺絲釘,無人站出來,無人擔責,無人作為,再好的制度,也會成為畫地為牢的囚籠。

05 香港:你並非一無所有

2014年,社科院發布了《城市競爭力報告2014》藍皮書,深圳脫穎而出,在綜合經濟競爭力中排名第二。

那麼,第一是誰?——香港!

2015年,美國傳統基金會發表《經濟自由度指數》報告,連續第21年獲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的又是誰?

還是香港!

對,香港還是那個香港,它依舊繁華,只是繁華的背後更有著各式各樣的問題亟待解決。

是的,香港已步入遲暮之年,人口面臨老齡化,但它的人口教育素質仍然遙遙領先於內地;

是的,香港製造業空心化,但它的旅遊、進出口、金融哪一塊都沒有掉隊;

是的,香港有著超高的房價,但香港政府已經為接近50%的香港居民提供了公屋居住,並且還在努力為更多的香港人居者有其屋;

是的,香港的經濟制度放任了壟斷,但同時也不反對激烈的競爭。香港,依舊有著良好的法制傳統和自由度極高的經濟。

只不過,現如今的香港,確實病了,確實卡住了,需要港人齊齊站出來,通過努力作為與變革來解決問題。

後記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這是一個最壞的時代/這是一個智慧的年代,這是一個愚蠢的年代/這是一個信仰的時期,這是一個懷疑的時期/這是一個光明的季節,這是一個黑暗的季節/這是希望之春,這是失望之冬/人們面前應有盡有,人們面前一無所有/人們正踏上天堂之路,人們正走向地獄之門。

希望香港也能以此自勉,在這個最好、也最壞的時代,用自身的智慧與拼搏,奮起直追,成為一個更加美好、繁榮、自由的香港。

— THE END —

金融八卦女APP有態度、有溫度、有深度,500萬人的選擇。閱讀原文,這裡有更大的視界,金融八卦女等你。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