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共享單車流行 自行車「騎行手語」你會嗎?

原標題:共享腳踏車流行 腳踏車「騎行手語」你會嗎?

大量共享腳踏車帶人們重回「腳踏車王國」

讀者來信呼籲重拾被遺忘的交通安全手勢

腳踏車「騎行手語」你會嗎?

左拐彎:左手左向平行伸出

如今共享腳踏車騎滿全城,解決了市民出行「最後一公里」的問題,也非常綠色環保,但在人們的眼裡,騎腳踏車並不是很安全的事,我覺得這還是騎行人自己缺乏規範騎車、安全騎行的意識。我每天都會騎20分鐘左右的共享腳踏車,都堅持使用腳踏車手語,左拐前伸出左手,右拐前伸出右手,過路口按人行紅綠燈來。我覺得我的手語經常感動著身後的駕車人、騎電動車者或是行人,他們看到我的手語,都是主動停車或讓行,行人也很配合。

這樣的騎行是快樂的,安全的。我希望江城街頭共享腳踏車騎行者都能用起手語,讓文明騎行變成江城街頭一道靚麗的風景。

祝武漢晚報越辦越好,祝共享腳踏車能良性有序發展下去。

青山讀者 彭女士

右轉彎:右手右向平行伸出

【記者調查】

司機最怕腳踏車突然轉向

接到彭女士來信后,武漢晚報記者在三鎮街頭進行了隨機採訪,以了解機動車駕駛員、腳踏車騎行者對安全騎行的看法。不少機動車駕駛員表示,最怕騎行者毫無徵兆地變道轉向。

市民小王是個新手司機。在解放大道和香港路交會處,小王告訴記者,他最怕在路上開著車,前方突然冒出騎行者,讓他手足無措。另外,在十字路口穿行的腳踏車,沒有任何徵兆突然變向,非常危險,讓他心驚膽戰,「如果騎行者在變道轉向前先做手勢,的確是安全得多。」

減速:手臂向下伸出,手掌與地面平行,並上下振動

多數年輕人沒聽說過「腳踏車手語」

在發展大道與新華路交會路口,記者採訪了28歲的市民朱先生,他住漢口火車站附近,每天騎共享腳踏車上下班。朱先生坦言,他在騎行中,有時也會違反交通法規,會在車輛較少的路口闖紅燈,偶爾會逆行、急停急轉等。對於腳踏車騎行手勢,朱先生表示:「真沒聽說過,也沒意識到。」

記者在街頭隨機採訪了10餘名年輕的騎行者,提及腳踏車騎行手勢,近八成表示沒有聽說過。

停車:右手舉起拳頭

騎行愛好者堅持使用「手語」

記者與來信的彭女士取得聯繫。她是個騎行愛好者,曾經10多年騎車上下班,後來因為腳踏車頻繁被盜,改為步行。現在,共享腳踏車又滿足了她對腳踏車的需求,「小橙車、小黃車,騎車成了一種時尚。」彭女士說,她跟朋友們聚會時,共享腳踏車成了熱點話題,不可避免地,有朋友吐槽在江城騎行的各種亂象,擔憂騎行安全。

而彭女士認為,「這都不是事」。她在騎行中,一直堅持使用騎行手勢。彭女士說,這是對其他駕車人、電動車騎行者和行人的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安全負責。她每次打手勢,別人都很配合,會主動停車或減速讓行,她也會為對方豎起大拇指。

對方禮讓給贊:豎起大拇指

市民呼籲找回被遺忘的「手語」

「騎行手勢是父親教我的。」彭女士介紹,上世紀80年代她上國中,每天騎腳踏車上下學。父親教她騎車時,教的第一個動作就是騎行手勢。

那個時候,大街小巷裡都是騎車的人,每個人都會在騎行時打手勢,示意他人要拐彎、減速、停車。後來,隨著公交和私家車的發展,腳踏車式微,騎行手勢也逐漸消失在三鎮街頭。如今,共享腳踏車風靡,卻鮮有騎車人再打出騎行手勢,「騎行手勢彷彿被遺忘了。」彭女士擔心,騎行秩序混亂,會導致共享腳踏車的衰落,所以她呼籲,希望能找回被遺忘的「手語」。

武漢大學社會學家尚重生教授表示:上世紀70年代他上大學時,買腳踏車要到交管部門上牌照,同時會發放一本騎行安全常識的小冊子,裡面有詳細的騎車規範,腳踏車騎行手勢人盡皆知。

尚教授說,如今交通參與主體多元化,共享腳踏車的興起,讓騎行者面臨著更複雜的交通狀況。騎車首先要安全,安全才能文明,安全意識和安全技能教育需要維繫,「騎行手勢的推廣很有必要。」尚教授倡議,共享腳踏車公司有義務組織學習、宣傳安全騎行常識,可以通過網路、APP推送、宣傳標語、宣傳冊等多渠道推廣。

【各方回應】

學習安全騎行常識很有必要

共享腳踏車企業積極回應

摩拜武漢公司相關負責人吳昊介紹,目前,摩拜已在武漢投放了20萬輛腳踏車,每日超過100萬人次騎行摩拜。摩拜也一直堅持宣傳安全騎行、文明騎行,「騎行手勢的確有必要。」吳昊表示,這個是安全、文明騎行中重要的一面,摩拜武漢公司會嘗試積極宣傳倡導此事。

廣大市民都來看看「腳踏車手語」

記者從交管部門獲悉,現行交通法規對於腳踏車騎行手勢沒有具體細則,但《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七十二條規定:在道路上駕駛腳踏車,轉彎前應當減速慢行,伸手示意,不得突然猛拐。交管部門也呼籲廣大騎行者,能夠遵守交通規則,安全騎行、文明騎行。

【時評】

遵守規範才能「無縫連接」

楊京

共享腳踏車的大規模出現,必然會與現有的交通體系產生互動。雙方要形成「無縫連接」,很難說能夠自發完成,而是需要一套統一的規範。

重提「腳踏車手語」的初衷,也正在於此。「腳踏車手語」不僅僅是一個示意手勢,背後是一整套騎車的安全規範。對規範的掌握和遵守,既是出於對騎行者自身安全的考慮,也是整體交通秩序得以維持的保障。

與多年前那個「腳踏車王國」相比,如今街道上的機動車更多、車速更快、人流更密集。從這個角度上說,對這一規範的推廣,其意義甚至更加重大。除了騎行者之外,包括機動車駕駛員甚至行人在內的公共交通參與者,對此也都該有必要的了解。就此而言,「腳踏車手語」的推廣,本質上是一個新生事物如何更好地融入社會的問題。規則越是深入人心,整個過程才會越平穩流暢。在此呼籲的同時,我們也期待相關職能部門、共享腳踏車運營方等諸多方面,都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本版撰文除署名外為記者孫笑天

實習生閆著語 李鳳英

圖/記者肖僖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