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福建學子探訪鄉鎮非遺文化建設:鄉村老漢的堅守

青年網三明 8月18日電(通訊員 施正煌)鄉鎮特色文化建設是新時期廣大農村地區經濟文化快速發展的產物,是政府和文化部門為了滿足普通百姓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而推廣普及的帶有濃厚地域色彩和鄉土背景的文化建設工程。為此, 7月30日,福建農林大學三明黃埠鄉專項調研社會實踐隊一行前往三明黃埠鄉探訪鄉鎮非遺文化建設現狀。

多措並舉 不容樂觀

看到實踐隊的造訪,參加文化工作三十年的黃錫華站長熱情的接待了隊員們。走進文化中心,這是鄉里最自豪的建築,裡面包括舞台、表演廳、書法室、各種道具室。每逢春節,在文化中心裡都將舉行晚會,吸引眾多鄉里村民前來觀看。

對於鄉鎮文化建設,黃錫華站長認為需要多措並舉。不僅要提高基層文化幹部隊伍的素質,還要加強村民們對文化的認識,聯繫群眾、團結群眾和教育群眾。

在文化中心的長廊中,各類文化藝術獎牌、獎狀、演出照片琳琅滿目。實踐隊員們不免發出讚歎,鄉鎮文化的建設是如此的成功。然而黃站長卻不置可否。如今,經濟發展起來了,高鐵通入了縣裡,道路也鋪建起來直達鄉里各村。年輕人也走出去,對於鄉里的特色文化花燈和木偶戲也不再熱衷了。現在搗鼓著這玩意的年輕人,還可能被說成是「不務正業」。鄉政府不願意讓這些特色文化流失,不時的組建表演隊伍,重拾這些珍貴的記憶。不過,如今真正熱愛,會精湛手藝的越來越少了。僅剩下村裡的幾位古稀老人。黃站長解釋說。

黃錫華站長介紹鄉里文化表演 青年網通訊員 陳鴻 攝

心中情結 難分難捨

最初黃埠鄉盛行的花燈有「八角燈」、「對聯燈」、「五角燈」、「走馬燈」、「花缽燈」及「繡球燈」等,而這其中,最難得就是「走馬燈」,從毛竹的剖竹、編竹、梱竹、扎竹等一系列框架製作,再到花燈外部的裝飾畫的構思與勾勒,金光紙的各個細節的裁剪粘貼,製作一個完整精美的走馬燈足足要經過一個禮拜的時間。

在黃站長的引領下,實踐隊對黃埠鄉花燈的傳承人黃漢仁老先生進行專訪。一位鄉村老漢對花燈的堅守,這一守就是近五十年。從老漢先輩的「農燈」,到現在實踐隊員們手裡握著的彩色花燈。連起來的是黃漢仁老先生的熱枕。

當他談起花燈時,眸子中的那種對花燈的堅持與熱愛是藏不住的,眼看近些年花燈在鄉中越來越落寞,據黃漢仁老爺爺描述,花燈製作沒有經濟效益,鄉中的青年一輩興趣不高,沒什麼人願意花心思學習這門技藝,僅有村中一些婦女在特定的節日再次點亮花燈外,就很難再看到這些花燈了。當實踐隊員們問起他的心愿時,他說:「不管國家政策支持與否,我都想讓這份手藝在我們鄉中延續下去,我想讓花燈重新在黃埠鄉中遊行,倘若有人想學這門手藝,他願意傾囊相授。」

每過幾年黃漢仁老爺爺都會做出各式各樣的花燈送往鄉里的文化中心。這是他響應鄉里的特色文化最直接的方式。

黃漢仁老先生介紹花燈內部構造 青年網通訊員 陳鴻 攝

寶刀未老 指間乾坤

在黃站長的引領下,實踐隊員採訪了另外一位古稀老人。桂陽木偶戲的傳承人余正標老先生。

進入余正標老先生家中,一種古樸氣息迎面傳來。四處可見斑駁的古箱子,老物件。這些都是當年「福壽班」出班表演之物。在和余正標老先生的交談中,了解到木偶戲要在聲樂與器樂的搭配下,才能讓觀眾們身臨其境,把故事傳達給觀眾們。」隨後,余老先生還特地為隊員們展示了「潘樹藤玩蛇」、「狀元跨馬游金街」等精彩畫面,在指間的挑動下隨之而來是木偶的翩翩起舞。這惟妙惟肖的表演讓在場所有人嘆為觀止,即使花甲之年功力猶在。老一輩的匠心精神讓實踐隊員們佩服不已。

對於鄉鎮特色文化建設,老先生希望桂陽木偶戲能夠走進鄉里的中學、國小。基於此,實踐隊員認為,非遺文化走進高校是一個很好的選擇。高校配合傳承人開設選修課,高校教師有一定的教授技巧和能力。加上傳承人對自己此類文化的理解能夠使非遺文化傳承走得更遠。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