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走進哈爾濱法學會「法律診所」

□本社記者 周頔 圖/文

6月7日,法學會在哈爾濱召開「省(市、區)暨重點城市法學會工作座談會」。法學會會長王樂泉,法學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陳冀平,黑龍江省委常委、政法委書記甘榮坤,法學會黨組成員、副會長兼秘書長鮑紹坤,黨組成員、副會長張鳴起、張蘇軍及與會的全國各地方法學會代表百餘人實地參觀了哈爾濱法學會的法律診所。

哈爾濱法學會會長陸文君告訴民主與法制社記者,2010年,哈爾濱市法學會引領南崗區法學會與所在地高校合作,嫁接高等教育模式法律診所於社區,首開先河搭建起以「五診式」無償提供法律服務的平台。

「由於法律診所切實服務群眾法律需求,一經開辦就化解了數千起矛盾糾紛,廣受歡迎與信賴。」陸文君談道。

哈爾濱市法學會隨後總結推廣了「法律診所建在社區,法學專家走進群眾,打造第三方化解矛盾新平台」的經驗,在全市普及建立了331個社區法律診所和鄉村、企業法律診所。經過不斷探索和完善,目前已經發展了六種類型的法律診所共620個,遍布城鄉多個領域,形成了上下貫通、接地氣的完整組織體系和工作網路。目前,有超過3000名法學法律工作者和基層幹部積极參与法學研究和法律診所服務,申請入會踴躍,形成了超萬人的會員隊伍。

哈爾濱法學會「法律診所」模式獲得中央政法委、法學會和省市領導的關注、批示和肯定。

南崗區法學會法律診所

——黑龍江省最早創新成立的社區法律診所

南崗區社區法律診所始建於2009年,是黑龍江省最早創新成立的社區法律診所。

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在市法學會的指導下,南崗區法學會先在3個社區試點,後於2010年全區推廣,整合5所高校、86個律師事務所、140名法學法律工作者為診所提供服務。

經過8年發展,目前南崗區已先後建立了175個法律診所,其中社區法律診所169個、醫院法律診所4個(含軍醫院)、行政審批中心大廳法律診所1個、服務非公經濟法律診所1個,構建了覆蓋全區並服務全區的法律診所工作網。形成了適宜南崗特點,符合南崗區情的工作機制。

據南崗區法學會介紹,法律診所的組織構架一般由9至13人組成,由社區書記任所長,以高校法學教授和律師等專家為骨幹,社區工作者及警官為成員組成。其主要任務是:法律諮詢、法治宣傳、普法教育,矛盾調解,服務非公經濟企業和信訪穩定。

法律診所的核心工作目標就是把矛盾化解在基層,建設無越級訪社區。

南崗區法學會總結出「三抓兩不一化解」的工作措施,即:社區矛盾要抓早、鄰里糾紛要抓小、群體性突發事件要抓苗頭;做到小事不出樓院、大事不出社區,矛盾化解在基層。

在不斷探索中,南崗區法學會又提出法律診所的「三個結合」工作模式:一是法律診所與保民生結合,工作始終定位在為民解憂,解民之急上;二是法律診所與促穩定結合,將信訪穩定的調處任務落實到基層,讓糾紛化解在基層,把不穩定因素穩控在基層;三是法律診所與助發展結合,為南崗區域內的非公經濟發展提供良好法治保障,從法治環境上助推經濟發展。

目前,南崗區財政每年劃撥專款32萬元,其中20萬元作為法律法學專家和高校師生的工作補助。每名高校法學專家或律師到法律診所提供服務,一次補助100元,每名學生一次補助50元,另外12萬元作為法學會辦公經費。

道里區法學會法律診所

——法學會與高校合作開展法治服務的工作平台

道里區法律診所始建於2011年3月,是法學會與高校合作開展法治服務的工作平台。

據了解,道里區法律診所建在29個中心社區,輻射了一般社區,實現了20個街道、119個社區和鄉村法律診所服務全覆蓋。另有4家駐區醫院、1個行政服務中心和1個優化非公經濟發展環境等6類法律診所共35個。

法律診所植根基層面對群眾,以「五診式」服務百姓,聯動解決社會熱點問題,源頭開展法治宣傳,調解矛盾糾紛,推動學法用法依法辦事,弘揚法治,維護社會穩定。

2014年,在中心社區、鄉村、企業3類法律診所基礎上,延伸出法律診所第4第5種類型進駐醫院、派往行政中心。

2016年又創新發展出第6種類型非公經濟法治保障法律診所,作為全市創安「強基工程」項目列入考核內容和依法治區規劃,職能也從服務群眾延伸到內外聯動共治醫患糾紛熱點問題,助推依法行政優化法治環境,擔當起轉化法學研究成果的任務,發揮法律診所在法學研究應用和推動社會治理見效的重要作用,實現了服務質效的提升。

法律診所作為道里區法學會匯聚人才的抓手和開展工作的平台,多年來為廣大市民無償提供法律諮詢服務、先後組織模擬法庭132場,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157場次,受眾超過50多萬人次。

參與社會治理解決醫患糾紛熱點問題近百起,調處信訪等難案89件,使962個矛盾糾紛得以化解,促進了道里區經濟社會發展,連續獲得標兵法學會、社會治理及依法治區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香坊區法學會法律診所

——開展法學研究和法律服務的骨幹力量

哈爾濱市香坊區總面積344.5平方公里,轄20個街道4個鎮、117個社區、46個行政村、92萬人口,2007年12月始建法學會,與駐區東北農大、東北林大實施區校合作,建立111人的人才庫,10個法學研究會和6種類型39個法律診所,會員302人。

在哈爾濱市法學會指導下,香坊區法學會自成立之初就與東北農大、東北林大實施區校合作,匯聚包括公檢法、律師事務所等法學、法律工作者,進入10個法學研究會和39個法律診所中,成為香坊區開展法學研究和法律服務的骨幹力量。

2011年,香坊區法學會抓住哈爾濱市法學會部署建設法律診所的契機,堅持「民生優先、服務為先、基層在先」的理念與高校合作,在街鎮、社區先後建了29個法律診所,把法律診所建在社區,讓法學專家走近群眾,打造第三方化解矛盾糾紛的平台。

由社區主任或高校法學專家擔任所長,律師、志願者、法律專業學生參與服務,配備必要的設施條件,公示法律診所人員、服務事項、工作流程、聯繫方式及承諾,開展求助接診、廣場義診、專家門診、入戶往診和遠程詢診等「五診」式服務,向群眾講解相關法律知識,釋疑解惑、維護權益、調解糾紛,提供貼心的法律服務。

2012年首創企業法律診所,進入6個民營企業基地,回應法律需求,依法幫助企業解決改革發展遇到的法律問題,以及工資、保險、工傷賠償等職工權益問題,有力推動了學法、尊法、依法辦事。

2014年8月,率先把法律診所派駐民營醫院,10月派駐市第五醫院,轉化研究成果聯動共治醫患糾紛。

2015年3月和2016年9月,相繼發展了行政服務中心和非公經濟法律診所,對內開展培訓,為提高服務效能依法行政,優化非公經濟發展環境,提供法治保障。

區委副書記、副區長先後親自培訓了14個執法部門、70個窗口單位的工作人員200多人次;對外接待求助,無償為群眾和非公經濟企業提供法律服務,先後接待處理了數十起辦事效率低、拖欠農民工工資、合同、勞務等問題和糾紛,為提高辦事效率依法行政、促進非公經濟發展營造了優良法治環境。

香坊區相繼建立起6類法律診所,接待諮詢答疑共千餘件次,為非公企業挽回經濟損失30萬餘元,為醫患雙方提供法律諮詢203次,面對面調解矛盾糾紛百餘起,依法化解了多年積案和越級上訪難案,有效預防了突發性和群體性事件發生,促進了社會的和諧穩定。

為摸索研用一體的新路徑,充分發揮合作高校的人才優勢和有針對性開展法學研究,由法律診所平台轉化成果解決關係發展、民生和穩定等熱點難點問題,堅持經常性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印發宣傳冊和服務指南萬餘冊,通過發生在身邊的案例、組織模擬法庭等喜聞樂見的形式,以案說法,向群眾普及法律常識,提高群眾學法、用法、依法辦事的能力,深受好評。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