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您有一條來自王羲之的微信......

關鍵詞:

大、唐、三、藏、聖、教、序

「大」字第一筆的橫,由輕到重,露鋒起筆,收筆時有彈跳動作。丿划,將橫分為左少右多。最後的點,起筆要離橫遠一些,收筆頓筆回收。

「唐」字最重要的筆畫,是第二筆的橫撇,側鋒切筆起筆,向右上行筆,然後轉折寫丿。寫「唐」字,要注意,點划要和中間的豎划,在一條中線上。

「三」,看似好寫,其實不然。三條橫,都是側鋒入筆,書寫時一定要硬朗,乾脆。另外,要注意三橫的距離,上兩橫距離近,長橫距離稍大一些。

「藏」這個字,最重要的地方,就是要將中空的感覺寫出來。如圖,疏密要有對比,反覆書寫后,即實用於創作,美得很。

「聖」字的主筆,在於第二筆,如圖,側鋒入筆,然後向外傾斜,並帶有弧度。另外,要注意「王」字的位置,一定要重心偏右。

「教」字的主要筆劃,是第三筆的橫撇,和「子」的豎鉤提,這兩個筆劃,都有一個絞轉的動作,如圖所示。

「序」整個字,都是在旋轉。從第一筆的露鋒切入,一直能夠旋轉到最後一筆的豎鉤,充滿靈動。在書寫時,注意長丿的一個弧度,要乾脆,利落。

關鍵詞:

太、宗、文、皇、帝、制

「太」字,變化豐富,難度在於撇划,和大點。撇划,有一個先往右後往左的動作。大點,則是有兩個動作組成,先帶有弧度的頓筆(作為起筆),然後反方向大頓筆(作為收筆)。在書寫時,要注意,撇划的末端,是整個字的最低點。

「宗」字的難點,在於上面的寶蓋頭,以及「示」的豎鉤。寶蓋頭的第一個點,由3個動作組成(如圖),第二筆,則是露鋒下壓,然後順勢,向右上寫橫,再出鉤。「示」字的豎鉤,有向外的趨勢,由輕到重。

「文」字的難點,是書寫的節奏。整個字,由一筆組成。所以,在書寫時,一定把握書寫的節奏,在轉折處稍早停頓,在筆畫的中間,一定要迅捷、果斷。最後捺划的收筆,略略下壓停筆(如圖)。

在書寫「皇」字的時候,要注意上方的「白」,呈一個倒三角趨勢。最左邊的豎,在書寫時,要注意細節動作(如圖)。「王」字最後一筆的收筆地方,原碑有向上揚的痕迹,可不必較真,因為在行書的筆畫里,極少會有這樣的動作。

「帝」字的書寫,應該有一種打太極拳的感覺,鬆動中仍然帶有力度。上半部分極為鬆動,行雲流水,用筆不必過猛。而下半部分,則變得格外挺拔,尤其是最後的豎筆。整個的「帝」字,在轉折中完成。嚴格來說,整個字,只用了兩筆。第一筆,從點直接寫到了「巾」的橫折鉤,第二筆,就是最後的豎。

「輕鬆」是整個「制」字的基調,放慢速度,去掉火氣,輕鬆地書寫。注意,下方的「衣」,要搭在「刂」的下面,而並非正中間,所以整個字,有一種往左倒的趨勢,快摔倒了,還沒摔倒,因為被最後的捺划給拉住了。

關鍵詞:

弘、福、寺、沙、門、懷、仁、集

「弘」字,一定要記住「弓」的寫法,極為經典,應用性很強。「弓」上松下緊。注意每個線條的長短。右邊的「口」距離左邊較遠,要注意「口」字內的留白,呈三角狀。

「福」字,左側非常硬朗、挺拔,所以在書寫時,一定要乾脆利落;右側,要注意幾條輔助線的關係(如圖所示)。另外,難點在於「田」的內側留白。

「寺」字的筆順,讓人極為糾結。距筆者推測,上面的豎划,應放在最後一筆去寫。當然,這個不是重點。「寺」整個字,呈菱形,上面的「土」,轉折處很硬朗,都是方筆轉折。下方的「寸」,是整個字的難點,如圖所示,從橫開始,到鉤結束,應該一氣呵成,橫連接豎,有翻筆動作。豎的行進過程中,筆鋒應當在線條的左側,有點擰的感覺,順勢出鉤,這個筆劃,需訓練多次。

「門」字在書寫應用中也很多。書寫「門」時,應讓毛筆放鬆,讓毛筆和紙面約成60°角。側鋒完成整個字。毛筆太正,就容易寫得刻板。

「懷」字,左邊的「忄」,注意豎的位置,靠在左點的一側,豎划,是從右邊的點畫連上去的,在書寫過程中,略帶弧度,結尾處迅捷地切筆上挑。右邊部分,整個地向右上傾斜,而且斜的很厲害,好像依靠在左邊身上,但是被最後的大點拉回來了。

「仁」字,要記住「亻」的寫法,應用會很多。書寫「仁」字,一定要把中間空出來。

在書寫「集」字時,要注意5條橫划的關係及其位置,有疏也有密。5條橫都在向右上傾斜,整個字都要往左倒了。但是中間的豎,向右下傾斜;最後一個點划非常靠右,兩個筆劃,就把整個要摔倒的字拽回來了。

關鍵詞:

晉、右、將、軍、王、羲之、書

「晉」字,最大的特點,就是左疏右密,重心偏右。在書寫的時候,注意第一個點畫的書寫位置,離上面的橫距離很遠。中間的3個筆畫,注意向右上傾斜的趨勢。長橫,左邊一定要長,右邊不要太長。「日」,注意左圓右方。

「右」需要注意筆順,和我們硬筆里的筆順是不一樣的。先寫「丿」划,后寫橫划。而如果遇到「左」字,則是先寫橫划,再寫「丿」划。

「將」字的結構較為簡單,需要注意的地方,在於右邊的「夕」,在書寫過程中,需要筆斷意連。兩個筆畫,不能完全纏繞上,也不能完全沒有關係。(書寫動作,如圖所示)

在我最早看見這個「軍」字的時候,我堅信字帖裡面多了一筆橫。因為,看上去裡面全是橫。但經過認真分析,「軍」字裡面,一筆不多,一筆也不少。(書寫步驟,如圖所示)。

在傳統的認識里,「王」字的最下面一橫非常長,但是在這個字里,要注意,最靠左邊的筆畫,是中間的橫。而非最後一橫。

「羲之」在這裡算為一個字來分析。這個字,分為兩部分來寫,上部分為:「羲+點(之的第一筆)」,下部分為:橫折橫(之字的第二筆)。「羲」字和「之」字的第一筆,要筆斷意連,甚至可以不斷筆。

「書」字的筆順,也是學習行書非常糾結的一個字。在這個字里,注意幾條橫的起筆露鋒狀態和他們的斜度。他們都在往右上傾斜,那中間的「豎」划是向右下方行筆,如此一來,整個字的平衡感就找到了。這個字另外的難點,在於下方「日」字的來回翻筆,需細細體會。

關鍵詞:

蓋、聞、二、儀、有、像

「蓋」字,屬於一個極為險絕的字,中間的「王」,不循規蹈矩,第一橫平,第二橫斜,第三橫更斜,寫到這裡,完全一副要摔倒在左邊的趨勢,此時,「皿」的一個橫折,跨度很大,直接將上方拽了回來,從而讓整個字險絕中仍顯平正。

「聞」字的書寫,要注意第一筆豎。寫過褚遂良楷書的朋友,都能清楚的知道落筆動作(如圖所示)。整個字從第一筆落筆的那一剎那,就造就了強烈的跳躍感,整個字,用側鋒取勢,輕鬆書寫。「門」整個偏旁,在創作的應用中會非常廣泛。

「儀」的動感很強,很硬朗,很挺拔。所以,在線條的行進中,要保證線條的速度,不能太慢、拖泥帶水。筆劃的停頓,一定是在轉折處,在筆劃的行進中,不能猶豫不前,不能停下思考,這樣會影響線條的質量。另外,要注意,左高右低的取勢。

「有」的第一筆是「撇橫折」,這一筆書寫起來,難度較大,我們在書寫時,可以將其分為三個部分,如圖,3個停頓的地方。如此一來,在書寫時,這個筆劃,就有了關節。線條就不會圓滑無力。另外,整個字呈左疏右密狀。

這個「像」字,和上方的「儀」都有相同的偏旁,但是書寫的感覺卻截然不同,一個是瘦子,一個是壯漢。我們要記住他們不同的寫法,如此一來在應用中方能得心應手。右方的「象」,要注意最右側的走勢,在書寫時,最好記住這個字的形態,應用中可以和「家」、「逐」等類似的字相互打通。我們在追求臨摹到位的同時,要強調書寫性,不能過慢,要體會王羲之書寫時的書寫狀態。

關鍵詞:

顯、覆、載、以、含、生

「顯」字,我們更可能地吸收這個字左邊的筆法,「絲」一系列的折筆(如圖所示),能使字顯得格外精神,在日常的創作中,「絲」字可以直接應用,右邊「頁」的「橫撇」筆劃,原碑寫得稍有牽強,可以不必較真。

覆」,在這裡將上方的「西」更改為一個類似「丙」字,使用了寶蓋頭的寫法。當然,既然是寶蓋,就一定要蓋得住下面。所以下面的一系列筆劃,基本都被上方的「丙」所覆蓋。要熟練掌握右下角「復」的寫法,在日常應用中,會常被用到。

在書法的創作里,「載」是一個高頻字,「文以載道」、「厚德載物」等等都會用到此字。在書寫時,注意所有的橫划,都是右上傾斜,最後用最長的「戈鉤」往右下方拽回來。

可以把「以」字分為兩組,第一組是前兩個點,第二組是豎橫折。中間空隙距離大。注意所有筆劃的起筆,都是在右上方。

含」字,需要注意的,都如圖了。「人」下面的所有構成,是個典型的三角形。上面的「人」,要注意手筆的位置。

生」字不同於楷書里的「生」,是一個典型的「頭大腳小」的字,第一橫是最長的橫。最下面的橫,反而不長。這樣寫,反而讓整個字顯得活潑、生動。另外,注意豎划,有稍稍的弧度,有「左括弧」弧度的感覺,不能寫直了,那樣就呆板了。

關鍵詞:

四、時、無、形

在大多數的情況下,「四」的行書寫法,通常是把框內兩筆寫為兩個短豎、或兩個點。而在這裡,將「四」字字形楷法化,將裡面寫成了一撇和一個豎彎。在這裡,要特別注意撇筆,側鋒切入,果斷書寫。

這個「時」字的書寫,實用價值極高,「時」「詩」等都是創作的高頻字。要牢記右側「寺」的寫法,注意三橫的疏密,注意兩個豎划的方向。

「無」字幾條橫的轉折處,全是方轉,另外,注意幾個橫的距離,以及連接幾條橫的牽絲,他們弧度是有區別的。最關鍵的,是這個字的筆順(如圖所示)

「形」,難寫的筆劃,在於第二筆的「橫轉丿」,書寫時,橫取斜勢,蓄力向左上方挑出,然後由輕到重向左下方出撇(如圖所示)。另外,注意這個字的中空。牢記「彡」的寫法,用途會非常的廣。如「影」「彩」「彰等等。」

關鍵詞:

潛、寒、暑、以、化、物

這個字,最大的特點是在於用筆。其一,基本都是露鋒取勢;其二,在於幾個轉折處的方轉,行筆要快,轉折要利落。另外,如圖所示,注意空的地方。

寒」字,最大的特點,就是將整個字「楷書化」。一筆一劃,一板一眼。字法可以楷化;但是,筆法不可以楷化。起筆、收筆,不能有多餘的動作,不能畫字,要找到書寫感。

「暑」字,腦袋小,身子寬,腿腳小。注意上面的「日」,不封口,留出空間,給予一種鬆快的感覺。中間的長橫,一定要寫出斜度。撇划,要寫出弧度。另外,上方的「日」靠左側,下方的「日」靠右側。

「以」字,在書寫時,要放鬆筆法。寫出毛筆的彈跳性。整個字用了兩筆,也分成了兩個部分,中間留出大量空白。

化」字,左側的「亻」,和上幾講有所不同,這又是一種寫法,完全側鋒鋪毫。另外,把最後一筆的「豎彎鉤」,寫成了「豎彎折」。弱化了右側的撇划,強調了「豎彎折」的轉折(如圖所示,一圓一方)。

物」字,整個字,用了兩筆完成。從「牛」到右側的「撇橫折鉤」,一氣呵成,書寫時,毛筆一直在翻轉。「物」字在創作中,是一個高頻字,需要牢記書寫方法。

關鍵詞:

是、以、窺、天、鑒、地

是」字,是典型三角形的字,腦袋小,身子大。整個字的難點,在於下半部分。書寫時,注意「中豎」相對於上方「日」的位置。下半部分的筆劃,看似是一筆,但是也有停頓調鋒,這種筆劃,如不調鋒,容易寫滑。

以」在上一講理提到過,大同小異。注意留出中空,另外,左邊的筆劃,二壓二提,要輕鬆書寫。

這個字的特點是:上面要蓋得住,左面粗又挺,右邊細而輕。上方的「穴寶蓋」整體採用側鋒用筆。「見」最後的豎鉤,在行書里,王羲之喜歡將「豎鉤」寫成這樣,如此寫法,其他書家並不多見。

「天」字,是一個應用性極強的字,難點在於最後的捺划,分為了三個弧度動作。另外,注意第二橫,一定要翹起來。

這個字,左高右低,右邊的一系列的轉折,用筆的筆鋒要隨之變化(如圖所示)。

地」字,整個字呈扁形。這個字,分為兩個部分,左邊松,右邊緊。要注意「土」字旁中豎的位置,要偏左,不能寫到中間。這個字的難點,在於右半部分,有斜度的控制,也有方圓的把握。(如圖所示)

關鍵詞:

庸、愚、皆、識、其、端

庸」字,需要把握的有兩點:1、空間的掌握。第一筆的「點」和下面的距離非常大,整個字,呈上松下緊狀。2、翻轉的掌握。從第二筆開始,遇到轉折,就一直是翻轉,每個動作都很連貫。

這個「愚」字,在聖教里,是極為精彩的一個字。上方的禺,需要注意中間的豎划,有一個向右的弧度(如圖所示)。下方的心,起筆在「禺」的左下方,收筆,和上方對齊。具體用筆方法,如圖所示。

皆」字,在書寫時,一定要記住,「比」的右半部分,佔用空間極少。這個字,最為精彩的一筆,就是連接「比」和「日」的那條線,要乾淨,並且帶有彈跳。

按照我們當代的審美來看,這個字,並沒有多麼美。但是這個字的特點,就是突破常規的書寫。我們在書寫時,可以將他看成「左右結構」,而並非「左中右結構」。「言」為左側,「音」與「戈」幾乎貼在了一起,為右側。「戈鉤」比上面長出很多,而且這個鉤划,卻沒有那麼多的斜度。

這個「其」字,都是瘦瘦的線條,乾淨利落。這樣的線條,需要的就是挺拔。其字中間的兩橫,用「3」代替,這個「3」的位置,在聖教里,是一個超經典的寫法,位置不是居中,而是居右。

左側的「立」,寫成了「言」的簡體寫法,其實並不然,這是「立的」草書寫法。我們在書寫行書「立」時,並不多用。此字,左側輕盈細長,右側連續轉折,很有節奏感。右側山字的收尾處,有類似「點」的形狀,此應為石碑破殘所致,我們書寫時不考慮此因素。

關鍵詞:

明、陰、洞、陽

「明」字,左側的偏旁,可以寫「日」,可以寫「目」,也可以寫「囧」。在古代的行書作品里,大多都是「目」的寫法出現。這個字屬於非常端正的一個字,左邊矮胖,右邊高瘦。

在書寫這個字的時候,要注意字外留白的形狀,右側的「人」,左低右高,極為明顯。右側幾條橫的間距,有聚有散。整個字的趨勢,都是要往左倒下去,但是上方的捺划,如此的平!不僅留出了下方的一片空白,還在關鍵時刻,把整個字拽了一把。

「洞」最大的特點,是右側的「橫、口」,集中在框內的左側,留出右方的空白。另外,要注意「三點水」,字帖的「提」,不能完全效仿字帖,要有書寫性,筆斷意連,連接至「同」的第一筆豎。

這是一個高頻字,尤其是右側的「易」,可以和「楊」串通起來。在書寫這個字的時候,要注意上面輔助線的幾個關係,左矮右高。右邊的「易」則又是三角構圖,上小下大。另外,要注意「勿」之間幾個撇划的關係。

關鍵詞:

賢、哲、罕、窮、其、數

賢」字的簡體字寫法,就是從草書而來,上方本應為「臣又」,經過行草書的簡化,變為了兩條豎划,注意本字的輔助線,一豎比一豎高,留出了下方「貝」的位置。

在古代,大多時候,都會將這個字作為左右結構來書寫,將「口」寫在「斤」的下方,書寫這個字時,要記住提手旁的寫法,另外要注意右邊的所有筆劃,要有氣韻的連貫,一氣呵成。

「罕」字,是非常有特點的字,是典型的王羲之玩法,先將禿寶蓋的中心壓到左邊,而下方的筆劃則全部在右側,最後的豎,又是移到左側,辯證統一。

這又是一個寶蓋的寫法,要善於總結。另外,下方「水」,一筆完成,在注意這些轉折的同時,要注意左側緊湊一些,右側空曠一些。

這個「其」,不如之前講過的「其」有特點,這個其,將框子裡面的兩橫楷化,沒有寫成「3」,但是在書寫時,一定要注意筆劃的遒勁有力,另外,如圖所示,注意下筆位置。

數」字,左邊輕盈,右邊渾厚。書寫左側時,是在用毛筆的筆尖跳芭蕾舞,而書寫右側時,則是用毛筆的筆肚練八卦掌。

關鍵詞:

然、而、天、地、苞、乎、陰、陽

「然」字的書寫,很瀟洒。從起筆開始,一連串的轉折,生機勃勃。這個字的亮點,在於中間「丿」划,由輕到重的落筆,和一個略略向右的斜度。最後的「橫」划,距離上方較遠,留出一片空白,且斜度較大。

這個「而」的寫法,較為少見。通常來說,左邊的「豎划」,都會和右邊的「橫折鉤」連在一起,這個「而」字,不僅僅沒有連在一起,而且給他們分開的如此遙遠。不得驚嘆,只有書聖有此魄力!

「天」字,也是一個典型的王羲之筆下的產物,前三筆寫出來,字都要摔倒了,一個「捺畫」的出現,直接拯救了整個字。

這個「地」,相對前面課程里「窺天鑒地」的「地」,顯得輕盈了很多,疏密的對比也強烈了很多,在書寫時,一定要掌握好連接「土」和「也」的這筆「橫折」,斜度很大,看準了再下筆。

「苞」字的閃光點,在於上方的草字頭,兩個「豎划」如同一個左括弧和右括弧,下面的「包」,要注意上寬下窄,如圖所示。

「乎」字,在書寫時,用兩筆完成。從落筆的一剎那,就要想好整個字的形態,硬朗、乾脆、轉折調鋒。注意豎鉤的方向,略略向外寫豎,順勢出鉤。

書寫「陽」字的基調,就是平正,安穩。一副正襟危坐的樣子,沒有崎嶇的造型,沒有豐富的變化,看似平淡無奇,實則久久耐人尋味。

關鍵詞:

而、易、識、者

而」字,在《聖教序》里重複多遍,且寫法不盡相同。這次的「而」,將「橫折鉤」的拐彎放大,留出內輪廓的空白。

易」字,也是個典型的三角形,上窄下寬。值得一提的是,下方的「勿」,「橫折鉤」斜度極大,而鉤內的兩個「短丿」,反而豎了很多。

「識」,此字也在前面出現過,將此字看為左右結構。如圖所示,每個部分在書寫時,都是逐漸靠上,「音」作為最矮的出現,在沒寫「戈鉤」這一筆之前,整個字,都要往左倒下去了。而一筆「戈鉤」,直接將整個字的中心拉了回來,這在聖教序里,是極為常見的。

「者」字的書寫,非常的巧妙,謹記住兩個關鍵點:第三筆「橫撇」的書寫,一定是左邊長,右邊短。如此一來,整個字的中心,都在左側,一不留神,就會摔倒。最後,將下方的「日」,放到整個字中心的右側,起到了平衡的關鍵作用。「者」和「老」,都是如此的寫法。

關鍵詞:

以、其、有、像、也

這個「其」字,是非常精彩的一個字。左邊的起筆,基本在一個豎線上。而右側則是逐漸向外。最後的一個點,和左邊散得很開,提升了整個字的格調。

有」字的難點,在於第一筆的「撇轉橫」,畫圈的同時,要在橫的起筆處,重新發力。在橫的結尾處,筆意要連到豎的起筆。

注意左邊「亻」的豎划結尾處,要頂起毛筆,彈出提划。右側的寶蓋頭的結尾,可以視為小短撇,連接著一個大短撇,書寫時,要輕鬆暢快。

這個「」的難點,在於「豎折」的折筆處,要略作停頓,重新蓄力,迅捷而出。

關鍵詞:

陰、陽、處、乎、天、地

陰」字的書寫,需要注意「左耳旁」的拱形弧度。書寫右邊時,注意撇和捺的高低取勢,夾角接近成為90°直角,下方的幾條橫,有聚有散。

這個「陽」和前面幾講的「陽」,略有不同,本講的「陽」,左側需要注意左耳旁的簡化書寫,以及右側需注意上方「日」的兩個豎划,一個微微向左,一個微微向右。

處」,從頭到尾,真正意義上,使用了兩筆書寫。第一筆從短橫,寫到了下面的橫折鉤,一氣呵成,下面的幾個轉彎輕鬆而靈動。所有的轉折,不能僵硬。

這裡的「乎」,需要注意豎鉤的寫法,略帶拱形的「豎」,以及稍作停頓,順勢向下的「鉤」。

天」字兩橫,一平一翹。書寫時,一定要輕鬆、從容。

此處的「地」字,和之前的「地」也是略有不同,此字生動活潑,注意右側的「豎划」,要有一定的斜度。「豎折」的弧度要自然。

關鍵詞:

而、難、窮、者

此處的「而」,是聖教序里「而」字,最經典的一個寫法。「撇」的弧度很大,跨度也很大,左邊的「豎划」也很靠下。這兩筆直接把整個字的重心拉到了左邊。所以,接下去的橫折鉤,和裡面的兩個豎划,擠在了右邊,使得重心得以平衡。

難」字,充分體現了王羲之書風的「變」字,他善於打破常規。左邊的一系列撇划,充分體現側鋒的起伏。而右側的四條橫划的方向變化,更是讓人耳目一新。

說實話,這個字冷眼看上去,並非多美。但是真正好酒就是如此,也許其貌不揚,但是品味過後,方知其美味。在寫這個字時,需注意「身」的輕盈、自然,而右側的「弓」,通過一系列的轉折,體現其起伏的動態之美。

這個「者」並非聖教里最經典的一個,作為臨帖來說,仍然要尊重原帖的美學。在書寫時,需要注意「橫撇」這個筆劃的斜度、長度,以及整體的輕鬆感。

關鍵詞:

以、其、無、形、也

「以」字,是老生常談的字,在書寫時,需要注意一些細微變化,左側兩個點,一小一大。中間的空,一定要表現出來。另外就是右側的豎,略帶弧度,上粗下細。

這個「其」字,中間的兩橫聚在一起,兩側的「豎划」,都是向內側傾斜,另外就是兩個點,分散書寫。

書寫「無」時,需要注意筆順,另外需要注意幾條橫划的傾斜角度,前三條橫,斜度較大,最後一條橫,稍微平一些。

此處的「形」,原帖稍顯模糊,但是不影響我們對於帖的理解。左側的兩橫,注意傾斜角度。中空的特點,一定要表現出來。

這個「也」字,是極為漂亮的字。橫的傾斜角度很大。在書寫中間的「豎划」時,要注意,這個「豎划」將裡面的「圓圈」劃分成了「左小右大」。最後一筆的豎折,非常的遒勁有力,收筆處稍稍上揚。

關鍵詞:

故、知、像、顯、可、征

故」字呈放射狀,左小右大,注意「古」字「豎划」的寫法,起筆處,先頓后提,再發力行筆,收筆處又是壓筆,這個筆劃要多加練習。右側的「反文」是極為常用的部首。

這個「知」的碑刻,非常的模糊,但是寫過《蘭亭》的朋友不難看出,此字原型,出於《蘭亭序》,所以,我們在書寫時,可以參考「蘭亭的字形」進行書寫。但是筆法,仍然寫出「聖教的味道」。

這個「像」和之前的「像」又有所不同,此處的「像」極為俊美,左側的「亻」側鋒書寫,右側的「豎鉤」呈很大角度的向右傾斜。注意,此字右側的筆順,橫撇不能當成一筆完成(如圖所示),原碑刻稍顯概念化,容易讓人混淆。

這裡的「顯」就要比之前講過的「顯」舒服很多,主要需要記住右側「頁」的寫法,此處將最後的橫撇,放入框內書寫,雖顯拘謹,但是仍很從容。

從筆法來看,也不難看出,此「可」字,也出於《蘭亭》,書寫時,一定注意輕鬆自然。豎鉤,順勢而發,自然出鉤。

這個「征」應該是一個較難的字,左側的「彳」直接化為起伏的一筆,很有節奏。中間部分則是出奇的高,還包含了一系列的翻轉。右側的「文」又將整個字的字勢拽了回來。

關鍵詞:

雖、愚、不、惑

「雖」的繁體字,是在右邊加了一個「隹」,字的體態,呈左小右大型。注意書寫左邊時,毛筆要放鬆,保持輕盈感。右邊的筆順,先寫四橫,最後寫穿插的「豎划」。

「愚」字在之前的解析里出現過,此處的「愚」顯得更加愚了一些,不如之前的靈動,主要是這裡的「心字底」更小了,距離上方的「禺」也更近了,且更為厚重一些了。書寫時,要有一種聰明人寫愚字的感覺。

「不」字,這是《聖教》里的第一次出現,寫的極為平正。第一筆將「橫撇」連寫,書寫時要飽滿有力。決定這個字體勢變化的,是「豎划」的位置和形態。寫豎划時,一定要對比在「橫划」的什麼位置,書寫過程中,要考慮豎的形態特徵,此處的豎,略略帶有右括弧「)」方向的拱形。

「惑」字的筆順很關鍵,這是一個借鑒草書的筆順(如圖所示)。這個字的主筆在於「戈鉤」,書寫時,要找到「一波三折」的弧度。另外,要考慮左側「糸」和「戈鉤」的距離。這個字的連貫性很強,要保持氣脈的暢通。

關鍵詞:

形、潛、莫、睹

這裡的「形」字,字法偏向楷書化,將右邊的「三丿」單獨書寫,但是整個字的用筆,仍然是行書的用筆感覺,注意左側兩橫的斜度很大。右側的「三丿」,一筆比一比粗。

「潛」字,左側的「氵」要厚重一些、飽滿一些。右側上方的兩個「夫」,一個厚重,一個輕盈,要寫出對比。下方的「日」要偏右側書寫。

「莫」字,看上去有點瘸,因為此處將最後的「捺划」寫作了「點划」,而且是個不大的點。此種造險,也正是王羲之的高明所在。前面所有的筆劃都較為平正,最後的「點」起到了畫龍點睛的感覺。

在古代,大多將「睹」寫為「覩」。目部,見也。寫過「者」字的朋友都知道,「日」應該在偏右的位置書寫,而此處,寫在了正下方,為啥?要為「見」的橫撇讓出地方,從而形成兩個撇划的同時出現,一大一小,同為開張。

關鍵詞:

在、智、猶、迷

「在」的寫法,要注意「橫撇」這個筆劃,在《聖教序》里,有很多情況,「橫撇」都是這麼寫的,左長右短,如「者」字等。而在下方的「土」,則是靠右書寫,和其左側的「豎划」中間留出一片空白。

「智」字,整體是一個倒三角取勢的字,注意上方的「知」,將右側的「口」,下方留出一片空白(如圖所示)。書寫這個字時,要保持輕鬆的狀態,線條要保持含蓄性。

這是第一次出現「犭」,「犭」是屬於一個比較難寫的偏旁。注意聖教的這種寫法,將「彎鉤」轉為了「豎划」。左右中間的部分,留出一片空白,另外,書寫右側時,要有輕重提按的變化。

「迷」字最大的特點,是「豎划」靠近於右邊的「點划」書寫,富有彈力。而挑上去的「橫撇」筆劃,「橫」的起筆處較低,但拱形較大,要貫氣,不能斷氣。

關鍵詞:

況、乎、佛、道

「況」字的書寫,要非常的輕鬆。中間部分空的距離較大。右側的「兄」字極為漂亮,用「口」字的「橫折」,帶動了整個字的扭動感。又用一個較直、且斜度較大的「撇划」,和一個繼續向左斜度的「豎划」,把整個字中心拉到了左側。然而,書聖還是書聖,最後的「橫划」,竟是向下運動。

在看「乎」字的時候,從「豎」的筆劃中間,畫一條豎的輔助線,將其一分為二。本來一個左右均分的字,立刻就顯示出了他的特點:左密右疏。在書寫時,一定要連貫,表達出行書的「書寫性」。

「佛」字的書寫精華,主要是右側部分,將一系列的「橫折、橫折、豎折....」改為了「小橫折、大橫折」。簡化了不必要的動作。書寫時,需注意轉折的輕鬆,另外要注意兩個豎划的長短對比、粗細對比。

「道」字的應用,可謂十分廣泛,此處的「道」,需注意「首」的「橫接豎」的間距(如圖所示)。另外,要把「走之」和「首」的中間,空出來。

關鍵詞:

崇、虛、乘、幽、控、寂

此處的「崇」字出自《蘭亭》「崇山峻岭」,而《蘭亭》里的「崇山」卻是王羲之楞插進去的,所以看上去難免不夠自然。而此處,經懷仁和尚處理后,整個字變得瀟洒了很多。注意「山」和「宗」,要有一定的距離。而「宗」的兩個縱向筆劃,都有向右的斜度。

這個「虛」字,看上去更像楷書,一筆一劃,不言苟笑。但是一定要寫出他的書寫性,通過這些橫向筆畫的斜度,去加強整個字的動感。

「乘」字的書寫,側鋒居多,十分雍容、端莊。在行書中,側鋒的使用是非常多的,但是很多人在使用側鋒的時候,容易把字寫的像刀片一樣,不夠厚重,顯得輕浮。而在這個字里,雖是側鋒書寫,但是要讓字變得飽滿起來。

「幽」也是《蘭亭》里的字,先寫中間的「豎划」,「豎划」的起筆,作為這個字的最高點,緊接著寫裡面的兩個「絲」,最後寫兩側的拱形豎。整個字,呈三角形趨勢。

「控」字的重點,是右側的「空」,將「穴寶蓋」最後一筆的「點划」與「工」連寫,形成一筆,連貫性極強,且將左側留出一片空白,輕盈的同時,製造出了距離美。

「寂」字,要留意下面「叔」的寫法,這種寫法,在行草書里極為常見。這個字所有的線條,是非常硬朗的,整個字非常挺拔,個頭也非常高,所有的筆劃都是直來直往,最後的一個「豎划」的收筆,暴漏出了其天真的本性。

關鍵詞:

弘、濟、萬、品

這個「弘」字的重點,在於左側的「弓」,在之前的「弘福寺」中,我們也遇到過這個字,兩種「弓」不同的寫法,都很美。注意,我們在書寫「弓」最後一個轉折的時候,不要像日常的書寫狀態一樣寫的過大,最後一個轉折,要含蓄,第一個轉折,要張揚。

書寫「濟「字時,要縷清筆順。這個字,透露了兩個知識點,這個「氵」的寫法,非常的柔和,輕入、腰粗、提長。右側的「齊」字也是常用字,「見賢思齊」、加一個「小」字,就可以成為「XX齋」等等。注意書寫時,要把握右側一系列短筆畫的聚散關係。

「萬」字筆畫很少,注意筆順。另外,注意橫折鉤的「短橫」,是向下書寫,並非向上。

「品」字,呈三角形狀態,我們在書寫時,將他看成「三個口」來書寫,注意他們兄弟三人的大小。

關鍵詞:

典、御、十、方

「典」字的字形,略有向左下方倒的趨勢,所有的橫向筆畫,都在向右上傾斜,尤其是「長橫」筆劃,斜度極大,而「長橫」的長,只體現在了左側,右側只微微露出一點,含蓄的很。下方的兩個「點划」,一如既往地分散打開。

「御」字,可將其分為兩個部分來看,左側是「彳」,右側是其他的筆畫,右側的連貫性要強於左側。書寫這個字,要注意這個字的最高點、最低點,以及縱向筆劃的收筆位置。

這個字只有兩筆,注意「豎划」並未將「橫」等分,豎划略略向右一些。書寫時,最關鍵的,是這個字筆法的運用。筆鋒雖為側鋒,但是一定要乾脆、果斷、流暢。

首先注意這個字的筆順,正確筆順為:「點、橫、橫折鉤、撇」。書寫時,注意「橫划」的斜度,筆畫雖細,但需挺拔有力。這個字的大部分空間,都擠在了右側,甩出了左側的空白。

關鍵詞:

舉、威、靈、而、無、上

「舉」字在《聖教序》里,屬於大高個兒,身材很健美還有肌肉線條。注意這個字右側的輔助線。整個字的筆鋒上,中側並用,挺拔有力。

通常來說,「戈鉤」的筆畫,都是很長的,而在這裡,「威」字的「戈鉤」,有一種含蓄的狀態,一定要把握好這條筆畫的長度和弧度。而中間的「女」緊緊地聚在一起,上方流出一片空白,形成疏密對比。

「靈」字,要找到一種「靈氣」的狀態,我們在分析字的時候,不難發現,上面有一組「點」,下面有一組「點」。他們的共同點,就是左點貼近豎划,右側的點遠離豎划。而這個字的絕大部分線條,都是直來直往的,沒有太多的弧度,雖然直接,仍然可愛。

「而」字需要注意的地方,如圖所示,最後一筆「豎划」的位置,另外就是「橫折鉤」的連貫性,是圓轉,並非方轉。

「無」字有兩個關鍵點,其一,這些橫划的斜度變化、以及長短變化,其二,這個字的筆順,一定不要寫錯。

「上」字由3筆組成,要注意筆順。另外,最後一橫的起筆位置很是關鍵。自「豎划」的收筆處,略作停頓便起筆寫橫,輕入快出,左短右長。

關鍵詞:

抑、神、力、而、無、下

「抑」字屬左右結構,而在這個字的處理上,王羲之採用了左高右低的方法,「扌」靠上,而右側則靠下。書寫時,注意圖中幾條輔助線的取勢。

「神」字在此處,非常地端正,不苟言笑。這個字,和上方的「抑」有相同之處,都是左高右低的取勢,另外,需要注意「示」旁,「丿」划的起筆位置。

這是一個極具爆發力的字,雖然一共只有兩個筆畫,但是細看兩個筆畫的起筆處,極具爆發力,行筆時,也是果斷乾脆。

在《聖教序》里,有很多處「而」字,此處的「而」,需注意第二筆的變化,幾個動作,非常硬朗,如圖所示。

《聖教序》里的「無」字,也是重複出現若干次的字,我們需要注意他們的細節變化,如此處,幾個「丿划」的弧度,雖然這個「丿」有可能只是牽絲,我們仍然要發現這些細節。

「下」字的書寫,重心放在了右側,留出左側的一邊空白,書寫時一氣呵成,注意最後「丶」划的頓筆位置和收筆位置。

關鍵詞:

大、之、則、彌、於、宇、宙

「大」字,「丿划」的弧線需要強調,另外,需注意橫與點中間的空白。

「之」,將他看成「點+3」,上面的「丶划」和下方的「3」,留出一定的距離,這個「3」的寫法,注意輕重的提按變化。

「則」字,有一個右取勢的感覺,整個字的縱向筆畫,均有向外的趨勢,在這裡,需要強調「貝」下方兩個點的寫法,一低一高。

「彌」字是一個弧線非常多的字,整個字充滿了弧線線條。在此處,「弓」的寫法,做了一個草法的簡化,而右側的筆畫銜接,也非常的婉轉,在弧線中尋找整個的動態。

「於」字的實用性很強,我們落款時,會經常用到。需注意,左側為「方」字,不是「木」字,所以在書寫「豎」的時候,略帶拱形。

「宇」字非常端正,最後的鉤划,順勢而出,用筆猶如「乎」字等。

「宙」字的寶蓋頭很大,能包容一切。而在下方的「由」,需要注意最後一橫的位置,我們習慣了最後一橫封口,也習慣了中間一橫比較短,而在這裡,最後一橫的起筆位置在上一橫的右下方。

關鍵詞:

細、之、則、攝、於、毫、厘

「細」字屬於「左重右輕」的字,注意左側連續轉折的用筆(如圖所示),在書寫右側時,需注意筆順,以及用筆的輕鬆度。

這個「之」字,是一個「點」+「2」,下方的轉折,我們把它看成「2」的寫法,上橫短,下橫長,注意兩個轉折的角度。

則」字,這個字的兩部分,都屬於細長型,並且有整體向右的趨勢。注意圖中「刂」旁「丶」划的書寫,非常的靠上。

這個字的難點,在於筆順的把握,右側3個「耳朵」,3個耳的筆順,卻又不盡相同。啥是正確的筆順?怎樣寫得更順,那就是正確的筆順。

在之前,我們講過。左側的偏旁為「方」字旁。在書寫時,需注意左低右高。右側一系列的轉折,多為圓轉,書寫時,要找到一種委婉、波瀾不驚的感覺。

「毫」與「豪」,古同。在分析這個字時,我們要把握它的整體形態,這是一個長行的字,縱向筆畫較長,橫向筆畫較短。書寫時,注意幾個轉折的變化。另外,我們在學習書法時,需要活學活用。在看到這個字的時候,我們可以擋去上半部分,改為「丶划」,家,就出來了。這也是移花接木。

「厘」字的繁體字,筆畫較多。上方的「文」,不要寫的太低,給下方的「厘」讓一些空間,雖為上下結構的字,在書寫時,托住「未」字的,是「厘」的胳膊,而托住「文」的,是「厘」的全身。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