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淺談信託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淺談信託

文|子岩

金融產業四大支柱

金融產業的四大支柱是銀行、保險、資產管理公司和信託。一般的人們對於前三個行業都比較了解,雖然未必達到學術或專業的理解程度。但總體來講,從消費者的角度還是有所了解的。其實拆開來講,上述的四大行業當中沒有一個是容易理解的,即使是行業從業人員也會有誤區,其中最主要的就是99%的人看的都是這個行業的front desk (前台),而對他的back office(後台)知之甚少。人們對最後一個支柱的信託了解更是少之又少。

由於銀行、保險、資產管理和信託都是舶來詞,而且業務的主要內容也都是沿襲了現代的西方金融體系。所以每當談到金融業的時候,總是有一種要和西方接軌的感覺。在古代和近代的商業史中也曾經出現過這些類似的行業和行當,只可惜做的沒有那麼完善。近代歷史上的的銀庄和銀號其實就是現代銀行的前世。

信託的由來

金融界四個支柱中,最讓人到陌生和難理解的是信託。而且中西大部分學者都認為信託來自英國。 一般的看法,用益權可以追溯到13世紀中期的英國教會。根據那時的教規規定,教士不能擁有任何財產,但部分教士也想擁有財產,信徒就想出了一個變通的辦法:把土地轉讓給附近合適的人士,讓其為教士的利益而擁有土地,即所有人把某塊土地轉讓給其繼承人,用益權則歸教士。說白了,這個方法就是:財產的擁有者將財產的使用權和受益權交給分別授予兩個不同的人,使用者所產生的利益交還給受益者,而產權始終在擁有者手中。

這是人類歷史上一個偉大的創舉,著名史學家梅特蘭說:「衡平法最大和最重要的貢獻就是創造和發展了信託……這可能是英國法律人最突出的成就。在我們看來,信託幾乎是文明社會的基礎,而在外國法律中沒有任何與之相似的東西。」當然有些言之過重,可事實確實如此。

歷史上的信託故事

英國人在13世紀想到的這套方法,其實在三國時期已經被劉備使用。劉備在臨死前,將蜀國的使用權交給了託孤大臣諸葛亮,劉家保持著蜀國的世襲權,諸葛亮所做的一切將歸屬於阿斗。一個完整的蜀國分成了三個部分,劉家的天下,諸葛亮的權利,阿斗的繼承,這就是歷史上初期的信託,套用現代的法律辭彙,劉邦是委託人,諸葛亮是信託人,阿斗是受益人。但很可惜的是,這種制度在歷史當中並沒有以法律的形式固定和傳承下來,當然更談不上在商業社會應用了。

▲ 圖|白帝城託孤

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信託人在信託的過程當中出現了「不信託」的行為,歷史上最好的個案就是司馬昭。司馬昭是三國時魏國人,他父親名叫司馬懿,是魏國的重臣。魏明帝曹睿死時,託付曹爽與司馬懿輔佐齊王曹芳治理天下。曹爽與司馬懿互相排擠,經過激烈的權力爭鬥,司馬懿盡誅曹爽一黨,魏國軍政大權自此落入司馬氏手中,司馬昭之子司馬炎廢魏立晉。專家和學者對這段歷史有說不完的評述,講不完的故事,後世將這段歷史歸納為「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顯然,曹氏作為委託人,將魏國託付給了錯誤的信託人—司馬氏,這段歷史也許影響了的信託業的發展,後人對這種制度缺乏信心或持懷疑態度。

▲ 圖|吳秀波飾演的司馬懿

由於美國和英國有共同文化基礎,所以美國人將信託法律、金融結構和實際功能帶入美國的金融系統,將它運用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今天美國40%的資產是在信託中管理,其中最大的一塊是公共基金部分。在西方國家,信託並不是一個暴利的行業,營業和生存能力的空間都不大。四大金融行業混合經營之後,大部分的信託公司都已被其他金融機構併購。獨立的信託公司少之又少,但是富人財富規劃中不可缺少的一塊積木。

國內信託公司的業務,主要以投資導向為主,實際開展的信託業務並不多,可以講是投資有餘,託付不足,造成了信託公司具有太多其他金融機構的屬性,將信託當作資產管理公司和銀行使用,而唯獨沒有信託業務。這種情況使得金融產業的四大支柱缺少了一個重要的支柱—信託。問題出在了「信託」一詞。

-END-

長按識別,關注我們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