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成都街巷志】春熙路、天府廣場和寬窄巷子的前世今生

20世紀50年代初成都市城區鳥瞰

成都市建設信息中心提供

8月13日,巴蜀文化研究專家袁庭棟亮相成都購書中心,舉行《成都街巷志》修訂版新書發布會暨簽售會,與現場讀者分享了新版《成都街巷志》創作與修訂的前世今生。

清末的成都民居 [美]路得・那愛德 攝

《成都街巷志》是第一部從街巷歷史文化的角度展示成都風采的著作,生動、詳盡地介紹了清代後期到改革開放初期500多條成都的街巷、城池、河道、橋樑的命名緣由以及歷史變遷,還有街巷中的名人掌故、趣聞逸事,重要的歷史事件與民俗活動,重要的學校、企業、地下出土的歷史文物。

8月15日,記者追尋著新版《成都街巷志》作者袁庭棟的足跡,向讀者一一講述成都三大地標的前世今生

「春熙」二字來源於「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而命名為「路」,在袁庭棟看來,「則是開了一個先例」,因為春熙路是成都第一條以「路」命名的街道。

20世紀20年代剛建成不久的春熙路北段

四川文藝出版社供圖

在新版《成都街巷志》,收錄了一張春熙路北段的老照片。那時的商鋪都是兩至三層的小洋樓,「樓上有些房間還沒有商家入駐」,但客流量卻很大,一家名為「明記震東」的商店門前,站著不少前來購物的顧客。

袁庭棟提到,春熙的修建是為了方便人們在東大街與總府路商業場之間通行。

然而,在建成之後,由於地處市中心,春熙路發展很快,十年之間就成為了成都最繁華的街道。

1949年以後,北邊的樓房開的是瓷器店,南邊的樓房則長期都是新華書店下屬的成都古籍書店,有三層業務樓。

這家書店曾是幾代人學習、研究傳統文化的聖地,袁庭棟感喟:「這是我一生中印象最深、師友最多的書店。」

2

天府廣場:四次擴建后,佔地8.8萬平方米

天府廣場地處成都的「心臟」地帶,佔地面積8.8萬平方米,周邊彙集了四川省科技館、四川省圖書館、四川省美術館、成都博物館等建築,給人一種濃濃的文化氣息。

不過,歷史上的天府廣場經歷過4次擴建,才達到現在的規模。

袁庭棟介紹,天府廣場的前身是1953年由皇城壩(今體育場一帶與天府廣場的一部分)改造的人民南路廣場,是當時全市舉行大型集會的主要場所。

1983年,人民南路北段兩側的東鵝市巷、永靖街被拆除,建成了一個更大的人民南路廣場。

1985年的天府廣場 圖自網易號「成都味道」

1999年,人民南路廣場再次擴建之後更名為天府廣場。

2006年,全面改建之後,面貌一新的天府廣場建成。

3

寬窄巷子:老成都街道的舊貌保存完好

在清代成都滿城的西南角,有兩條相鄰的衚衕——興仁衚衕和太平衚衕,屬於鑲紅旗的駐地,因為一條比較寬,一條比較窄,所以被人們稱為寬巷子與窄巷子。

其實,寬窄巷子在以前,名氣並不大,也沒有達官顯貴在此居住。

袁庭棟認為,正式由於這種長期的平民性讓寬窄巷子基本沒有大拆大改,仍然保持著老成都街巷的舊貌。

寬巷子磚木結構樓房

四川文藝出版社供圖

袁庭棟對寬窄巷子給予了高度的評價:「清代至民國時期的建築風格完整地保存下來,這是成都市中心最有價值的民俗風物保存片區。」

袁庭棟說,寬窄巷子雖然過去很少有達官顯貴居住,但是卻有不少文化名人曾經在這裡生活過,例如著名學者張聖奘、李植和徐仁甫,著名民主人士韓文畦等。

除了這些地標故事

《成都街巷志》還有很多精彩內容

等你去發掘

瓊瑤幼年居住地照片首次公開

在新版《成都街巷志》中,首次公開了當代著名女作家瓊瑤幼年時期居住地的照片。

瓊瑤出生於成都,並在此度過幼年時期。袁庭棟在老版中曾提及瓊瑤出生地的大致位置,但是一直沒有核實,也沒有照片。

在修訂期間,攝影愛好者楊顯峰找到了袁庭棟,提供了瓊瑤居住地的照片。原來楊顯峰在多次閱讀袁庭棟的書後,根據線索找到了瓊瑤的居住地。

得到消息后,袁庭棟與附近老人進行了反覆核實,現已基本確認這是瓊瑤幼年居住地。

成都北門 1917年 [美]甘博 攝

東較場老照片記錄千人習武場景

成都較場壩街,分為東南西北四個較場,清代以前,這裡是成都城內的駐軍地。

袁庭棟感喟:「大家都知道成都有較場壩街,可是有多少年輕人知道較場又是用來做什麼的嗎?」

在新版《成都街巷志》中,就有一張東較場的圖片,展示了當年在東較場上一千多人練兵習武的情景。

「這些圖片直觀地向讀者展現了老成都的街巷風貌、社會風俗,更有利於現在的年輕人了解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

同時,新版《成都街巷志》補充了一些文字內容,比如紗帽街與《大公報》創始人胡政之的聯繫。

20世紀50年代初的東門大橋 陳德龍攝

修訂《成都街巷志》需要年輕人接力

在袁庭棟看來,只有了解成都,才能熱愛成都。「我不願意青少年成為『成都盲』,希望通過這部書給他們提供一些資料。」

由於《成都街巷志》涉及知識面極寬,因而修訂難度大。

為了讓新版內容更為準確,袁庭棟在運用史料時,就連一個年代都可能修改過10次以上,人名也反覆確認5次以上。


袁庭棟已年逾古稀,時常感到心有餘而力不足。他表示,這是最後一次修訂本書了,但他不準備保留任何知識產權。

「歡迎新一輩人在本書的基礎之上繼續努力,搞修訂補本、專題本、續編、新編都行。」

袁庭棟相信,自己退出《成都街巷志》的修訂之後,還將有年輕人拿起接力棒,繼續修下去。

老南門城門1929年 桑宜川提供

文/肖珊珊 文莎 李婷

圖/綜合

實習編輯 王博爾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