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新時代已來臨 券商們該如何自處?

隨著年報的披露,部分券商的互聯網戰績也浮出水面,據統計,去年多家上市券商80%股票及基金經紀交易額通過移動端完成、通過互聯網新開賬戶約佔總開戶數的90%、互聯網平台進行的理財產品銷售額也有大幅增長。科技是否將券商帶入新時代,騰訊「證券研究院」特約專家進行深度解讀。

自從2015年國務院頒布《關於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以來, 「互聯網+」便在各個行業風生水起。那麼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證券行業到底發展如何、如何發展呢?

「互聯網+」時代下的證券行業發展現狀

當「互聯網+」的春風吹到資本市場,互聯網金融在證券行業的應用層出不窮。 「互聯網+資本市場」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資本市場天生具備「互聯網+」的條件。監管層在加強監管的同時也支持券商探索安全合規的創新業務。截止當前,證監會已批准共55家證券公司開展互聯網證券業務試點。許多公司都設立了 「互聯網金融」相關部門,推出創新業務。

雖然在過去2-3 年裡傳統券商紛紛「觸網」,但在互聯網證券方面的發展大部分集中在以下三方面,並都存在一定局限性。

(1)網上開戶。為了搶佔互聯網證券的入口,大部分證券公司都推出7×24小時的網上開戶服務。這些應用省去了繁冗流程,方便了用戶。但是,面對同質化的服務,傭金價格仍是客戶選擇券商的主要依據。因此,網上開戶也挑起了券商間的「傭金戰」。

(2)開設網上服務平台。這些商城服務主要包括三類,首先是方便用戶通過互聯網獲取信息服務,其次是通過互聯網渠道銷售各種理財產品,最後是整合券商的交易、理財、投資、融資、支付等功能。但是,這些平台的服務基本都是券商線下業務的線上化發展,暫未出現新的業務模式。

(3)與第三方合作導入流量。這些合作使得證券公司可以藉助互聯網的渠道更大範圍、更精準接觸到目標客戶。但是,流量的導入只是提升了用戶量,有效用戶轉化率也不高,產品和服務的創新相對滯后。而這些第三方服務商和平台憑藉流量和數據在早期可快速發展,但由於沒有牌照,難以將流量變現,取法切入證券業務。

終上,不難發現,不管是傳統券商的互聯網轉型,還是互聯網金融資訊服務商的併購,表面上發展迅猛,但實質性進展較少。互聯網對於券商的影響還基本上處於營銷渠道拓寬、客戶流量導入的階段,暫未出現引爆市場的創新或者顛覆券商格局的模式。

不僅如此,由於證券行業的周期性明顯,隨著股市劇烈動蕩之後的漫長調整,市場萎縮、資金撤離、監管收緊,2016年互聯網證券業也逐漸失去了人氣,發展艱難。傳統券商的面臨艱難局面,一方面需要持續投入互聯網證券,寄希望於挖掘新客戶、搶佔存量市場客戶,而另一方面更需要積極投資資源用於探索轉型,從服務散戶走向服務機構投資者,從發展零售業務走向大資管大投行業務,從經紀服務商走向投資銀行。而第三方服務平台或者倒閉關停,或者轉型做證券資產的銷售、做資訊。互聯網境外證券交易業務也受限,老虎證券、富途證券、積木股票等互聯網平台屬於「未批准任何境內外機構開展為境內投資者參與境外證券交易提供服務的業務」。

互聯網證券的一線曙光:智能投顧

儘管困難,但行業依然有一線曙光,那就是智能投顧的崛起。當模式創新艱難時,只能寄希望於科技突圍——回歸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實現曲線救國。在嚴監管背景下,隨著金融科技的不斷發展和證券投資的日益複雜化,越來越多的投資機構開始使用基於大數據和人工智慧來進行證券投資的交易和研究。

比傳統投資顧問,智能投顧充分體現互聯網的優勢,正在成為金融投資領域下一個風口。巨大的資產管理規模成為智能投顧的潛在市場需求。全球資產管理規模在2020年將高達102萬億美元,而資產管理總規模有望達到174萬億元。低利率環境導致的資產荒時代,隨著各類資產收益率持續下行,居民對高收益理財投資需求日益增長。智能投顧有望在這一龐大市場中獲得可觀的份額。

因此, 2016年很多互聯網證券平台選擇轉型,企業規模、產品模式都在改變,智能投顧也成了競相選擇的轉型途徑之一。而資本對這個領域,也表現了足夠的熱情,融資消息不斷。智能投顧玩家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是創業型公司,第二種是金融科技巨頭,第三種便是傳統券商,絕大多數券商都開始涉足智能投顧領域。當然,也不是所有券商都看好智能投顧,或者說對智能投顧本質和模式仍在探索,比如,國信證券就沒有智能投顧服務,僅在投資者開戶後會有投顧簡訊薦股服務。

以券商為例,智能投顧是現階段券商經紀業務向財富管理業務轉型的重要抓手。不少大中型券商紛紛進軍智能投顧領域。與傳統投顧相比,券商智能投顧為投資者帶來更快捷、更專業的客戶服務,在戰勝人性弱點、最優資產配置、快速提供方案、降低交易成本方面具有很大優勢。

不過,券商智能投顧依然存在不少發展瓶頸。首先是盈利能力方面,智能投顧根本還是需要為投資者創造收益。券商智能投顧基本依靠量化選股或資產配置模型為客戶提供投資建議。然而,證券投資是一項非常複雜的活動,依靠模型是否能跑贏市場仍然是一項需要得到時間檢驗的事情。因此,券商智能投顧需要不斷完善和更新自身模型。

同時,國內券商智能投顧的產品模式也比較單一。相比之下,國外機器人投顧公司還能夠從個人養老金計劃、節稅等方面幫助客戶實現資產保值增值。其次是法律監管方面,券商智能投顧的法律監管和行業定位有待探索。在現有法律環境下「智能投顧」只能被用於提供投資建議,不能從事資產管理,這就使目前智能投顧的業務局限於投資決策推薦,完整的智能投顧服務所包含的諸如客戶實際投資跟蹤、調整等環節也就無法有效開展。同時賣方投顧又與基金銷售脫不了干係。這為監管工作也增加了難度。

最後,金融市場發育程度不夠,國外的智能投顧多為被動型,也就是集中於ETF,用演算法把ETF在全球進行配置,而的金融市場只有100多隻ETF基金,做得更多的是主動智能投顧;而且,的大眾投資者不成熟,特別是長期投資理念不充分,既不願意承擔投資風險,也不願意承擔投資成本。

智能投顧的核心競爭力是為客戶提供個性化、有效的投資策略,同時滿足監管的規範化要求。而從券商的角度看,布局智能投顧顯然要在大數據平台建設、基礎數據的聚合、投資模型演算法的開發方面,進行人員、資源的傾斜。

券商的互聯網「加減乘除」發展戰略

不管是互聯網證券還是智能投顧,證券行業若想利用互聯網實現轉型,必須轉變發展戰略。

「加什麼」:加互聯網思維和服務

互聯網經濟時代,商業將向人性回歸。互聯網思維的核心是以用戶為中心。當前部分券商依靠拼體驗、拼價格的同質化競爭策略,在「一碼通」之後,客戶黏度進一步下降。一旦當券商牌照放開,新時代的角逐就會急速拉開。「互聯網+」將重構金融證券生態,行業本質將回歸到深挖用戶價值。

當前,券商互聯網化發展處於渠道化階段,即是通過價格取勝搶佔市場。隨著思維覺醒和行業技術發展,必將進入到服務化階段。即是消費者主導行業競爭,券商將向消費者提供個性化或一整套解決方案,而不單純是某個產品,服務也一定會成為券商在互聯網平台競爭的主戰場。目前部分大型券商將互聯網金融的注意力由流量向服務轉變。

例如,依靠互聯網平台發揮自身的金融項目整合,以客戶為中心,建立完善的服務體系和多樣的營銷方式。針對不同客戶群設計符合互聯網理念的細分服務和產品,充分發揮券商在投資服務和產品設計上的專業優勢,通過互聯網金融的方式滿足客戶資產配置的終極需求。比如依靠資產證券化、風投化等方式綁定客戶,強化客戶黏性。

「減什麼」:減繁雜產品和組織

真正的「互聯網+」一定是做減法,不斷地「減」去削弱競爭力的障礙。這些障礙主要包括非聚焦的缺乏競爭力的產品和臃腫的組織結構。在行業同質化競爭嚴重的形勢下,絕大多數公司會放棄「大而全」的經營目標,轉而思考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所在,對發展路徑作出戰略性調整。只有根據自身的資源稟賦和戰略定位,精準地選擇細分市場,通過差異化競爭建立自身的核心競爭力,才能在這個群雄逐鹿的市場謀求更好的發展。

首先,建議券商減去多餘的產品,將渠道扁平化,把價值鏈環節做壓縮。行業處於激烈競爭環境中時,缺乏聚焦的核心產品可能就會成為最大的短板。重點發力於其最擅長最有優勢的產品和服務,做到極致,引發用戶尖叫。而其他服務並非要親力親為,而可以通過合作來實現。

最終,大型券商走向綜合化、國際化發展路線,而中小型券商通過創新、差異化、專業化發展,形成專業性證券公司,比如分別偏重於資產管理能力、投行業務能力、區域化經紀業務發展能力等。形成類似美、日、韓的機構服務商、全服務經紀商、折扣經紀商、純網路經紀商、集團化「金融超市」和特色經紀商等非同質化競爭格局。

其次,建議券商建立靈活高效的扁平化組織,建立一種適合互聯網的全新組織架構形態,快速捕捉互聯網環境下的商機,敏捷響應用戶需求,高度提升客戶體驗。在內部廣泛推廣「快速行動、協作創新」的企業文化,採用小微組織和蜂巢效應,跨部門橫向溝通,決策和流程盡量精簡。

「乘什麼」:乘大數據創新和模式

「互聯網+」催生的化學反應和新的生態依靠的是創新。大數據是驅動證券業創新發展的輪子之一。

其一,可以利用大數據建立徵信和風控體系。隨著網路融資、股權眾籌等相關業務的開展,互聯網證券對個人徵信的需求愈發強烈。目前在證券領域缺乏有效的投資者垂直徵信體系。對於證券業而言,眾籌平台將成為券商投資銀行業務一個新的增長點。對於融資雙方尤其是融資需求方的不了解,是風險控制的主要難點。只有通過不斷的線下數據積累、行業信用數據共享、跨行業信用數據聯通,才能更好地對項目和用戶進行選取與評估,從而降低成本和風險,這也是其最為核心的競爭力。

其二,可以利用大數據設計新型的金融創新服務。隨著用戶數據的積累、其他數據平台的共享合作以及大數據分析技術的進步,券商基金公司可以更加科學有效的預判股市行情,以及分析用戶的行為,包括信用行為、理財行為、消費行為等,為用戶提供更加精確、更加個性化的服務。例如,英國對沖基金Derwent Capital Markets通過對Twitter的數據內容來感知市場情緒而進行投資。

其三,證券基金業可以與互聯網金融企業互聯互通,實現互聯網金融領域創新。例如,提供資產證券化服務。各類小貸金融平台擁有大量的用戶貸款,由於上述平台目前尚不具有商業銀行所具有的存款資格,因此只能使用自有資金進行放貸。未來若通過與券商的合作,將相應的貸款產品證券化打包后銷售給投資者,將有助於加強上述平台的流動性。

再如,提供證券質押服務。目前小貸平台以應收賬款、庫存、商家信譽等作為抵押物,呈現抵押品不豐富的情況,同時無法向非平台的用戶提供貸款服務。未來如果能夠打通上述平台到券商的通道,券商將用戶賬戶中的有價證券作為質押品,將進一步豐富小額貸款中的抵押物類型。當然,在開展與互聯網金融企業合作時,應該嚴格控制風險,大數據技術也正好可派上用場。

最後,可借鑒部分證券的做法,整合賬戶和產品,實現客戶方便、快捷、安全的綜合理財投資。在此基礎之上,券商就可以憑藉「大數據分析」與「產品創設」能力,為用戶提供更多更豐富的服務。當行業建立場外證券業務備案機制並完善行業配套基礎設施后,券商便可以積極探索場外證券業務、產品的創新權、經營權。

「除什麼」:除風險

互聯網證券的發展,業內最關心的莫過於安全和風險。雖然,互聯網金融除具有傳統金融業經營過程中存在的流動性風險、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利率風險、反洗錢風險外,還存在基於信息技術導致的技術風險、系統安全風險和基於虛擬金融服務的擔保風險,且風險的可控、可預測程度更低。筆者認為互聯網證券的風險主要集中在以下兩點。

一是資產端的流動性風險。證券公司逐步從通道型業務階段轉向資本中介階段,伴隨著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如何提高自身的風險管理能力。加槓桿后一旦風險管理出問題,不僅僅是帶來資產質量問題,更重要的是,如果出現違約、不良資產率的上升,很可能直接觸動流動性問題。這一方面需要券商提升自身管理能力,監管政策也是影響因素。

一是信息技術導致的技術風險。證券業協會要求互聯網證券的試點公司在保證客戶資金和信息安全的同時,加強信息技術系統建設,防範網路安全漏洞。產品研發、營銷、服務、線下金融產品的線上整合,網上商城的有效搭建,大數據的採集分析等方面都需要金融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才能夠實現多元化產品在交互多渠道的平台上與客戶精準對接。每個環節都環環相扣,而某一個環節的疏漏和缺失,都可能導致系統性風險,突破監管的紅線。

作者:尤爾 博士、業內資深專家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