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留學——一段自找的孤獨旅程。

1

腸胃孤獨

出國前,總感覺國外那幫小夥伴的日常都是這樣的:三天兩頭地出沒在似乎遍地都是「三星」米其林餐廳,去圖書館k書必來一杯「手工」黑咖,看美劇一定抱著一桶「超便宜」的哈根達斯...

然後過了一段時間后po出一句:來了一個月就胖了十斤。

那時看到的感覺都是:花擦!這也太爽了吧!

去了之後才發現,作為一個普通的留學黨,每一次能夠在社交網路上po吃食,那都是我方圓一個月食物質量的巔峰!

至於巔峰與巔峰之間的日子...

我不知道認識多少出國前只會泡麵,出國後學會了和面的人;不知道見過多少在國外一學期掌握了煎炒烹炸和各類電飯煲使用訣竅的人;不知道聽說多少國內沒去過菜市場,國外超市生鮮倒背如流的人...

調查了周圍一圈留學黨之後,發現所謂的「自己做菜」,就是雞蛋、番茄、西藍花、胡蘿蔔和各種肉的排列組合。

怪不得有人說「留學就是報了兩個新東方,然而最後廚藝勝過了英語」。

在國外的時候,無論吃到多少逼格閃閃的食物,都解救不了我獨孤求敗的胃口。

都說人是全世界嘴最刁的人類,你一出國就會知道這句話有多真!

但這種孤獨並不完全來自於刁,因為即使以食物難吃聞名世界的英國,不也還有炸魚薯條?我不否認在巴黎街頭吃到馬卡龍時炸成煙花的少女心,但我也解釋不了只有一根油條才能解救的某天早起時分的寡味。

沒辦法,在吃這個方面,我們都是被天朝慣大的,嘴刁難伺候,怪我咯?!

確實不能怪我,所以只能用腸胃的孤獨懲罰我。

2

時間孤獨

有個朋友和我說,留學對她而言就是換個地方宅,唯一的不同是,現在一邊宅,一邊總有一支衝鋒槍頂著她的腦袋。

我問她何意,她說:「每次想追追新番啦摸摸魚啦,耳邊就響起衝鋒槍的聲音啊,due due due due due..."

我竟無言以對。

另一個不同是,當全國人民都在睡覺的時候,我還在圖書館做homework、在study hub趕paper、在common room準備小組presentation...

你看吧,早就說過了,我努起力來連我自己都害怕!

有時候和國內朋友提起,有人會說你都出國了,認識了那麼老外,天天到處玩,還孤獨?真矯情!

呵呵。

在大馬的時候,我認識了一個韓國交換生,剛開始的時候她和所有剛到大馬的人一樣,各種努力試圖融入新的圈子,後來也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像是突然間就放棄了一樣,翹課、日夜顛倒、與其他人偶爾在廚房遇到,毫無交流,什麼時候吃飯也毫無規律可循。

她隔壁的人說,她每天凌晨三四點和在美國的男友視頻幾個小時,白天睡覺,選的課都沒有考試只交paper,於是乾脆都不去了。

「她這麼個過法,哪天暈倒在自己房間里,只怕也要過上個把禮拜才會有人發現。」

剛認識她的時候,我知道她是十幾歲時移民去的韓國,按理應該很擅長融入新人群之類的事,怎麼就變得和自閉症似的。

後來我想,其實人在年紀越小的時候越能接受新事物、適應新環境,大了,有時候不是不能,是不願意。

她活生生把大馬時間過成美國時間,其實只是逃避孤獨壓迫感的一種拙劣的手段罷了。

所以你看啊,人家本身就是"外國人",去了「國外"尚且孤獨出了這樣的毛病,我特么從小就是「獨」生子女,現在一個人去了國外,還不許我覺得孤獨嗎?

3

旅途孤獨

留學的人都有一個共同理念:老子好不容易出趟國,受了一學期作業論文考試的折磨,一放假,誰也別攔著我到處去撒野!!!

不過但凡有一定經驗的人都知道,如果找不到非常處得來的人一起旅行,那還不如一個人。這也是很多留學生的選擇。

剛到蘭卡威的第二天。

非常不巧,前一天晚上,和我住同一家青旅的一個腦子有洞的小可愛,拿走我的手機充電器,然後揮一揮衣袖check out了。當天一大早我一邊罵他一邊在樓下小販手裡買了個新的,然後就照舊出門去刷景點了。

非常的巧,在我手機電量告急打算用充電寶續命的時候,我發現這個充電線居然是偽劣產品(偽是肯定的重點是劣!),我一邊罵小販一邊收起了手機:很好,今天都不能再用它了。

不過雖然有這個小插曲,我當天一整天都玩得很嗨,幾乎徒步走遍了蘭卡威,感覺像只找到了毛線球的喵星人——誰也別來打攪本大爺爽著呢!

一直到晚上9點多,遇見一個自稱搞藝術的中年大叔,我忘了怎麼和他聊起來的。

那一刻,白天獨自一人的怡然自得,一瞬間被「我特么這種時候居然一個人在這瞎晃悠了一天」的卧槽感取代了。

其實留學的孤獨感大多如此吧,在有麻煩的時候、在有麻煩卻又不知能找誰的時候,孤獨比麻煩本身更麻煩。

而你會發現這會是一種常態,比如連續幾天熬夜趕project煩躁得快炸了也無處發泄、比如逢年過節想家又不想讓家人擔心、比如一邊為了final複習得焦頭爛額一邊還要忙各種簽證、比如在外旅遊包被偷了錢丟了卡丟了護照丟了崩潰得不行還得咬牙處理...

大大小小的事,不會因為你是一個人就停下趕來騷擾你的接踵而至的腳步,也不會給你時間自怨自艾。

它們只會像海浪一樣,冷漠而不停歇地拍打著你這片疲憊不堪的海岸。

4

人格孤獨

都說華人留學圈子喜歡抱團,這也是外國人對於學生的普遍印象。其實注意一下你就能發現,大馬人也愛和大馬人玩,泰國人也喜歡和泰國人扎堆,只不過他們的長相差別不大,即使有小團體也不打眼,不像華人,聚在一起一眼就看出來了。

剛到國外的時候,誰不是滿腔熱情想往本地圈子混呢?只不過混著混著吧,有些現實就把你打敗了。

你發現,過了一開始大家都對各自來自哪裡感興趣的時間,以後互相見面除了「how are you」之類的客套對話,就再也扯不出其他;

你發現,歪果仁的嗨點真和我們不一樣,剛開始你還會配合著笑,配合他們「awwww」「ewww」,心裡卻在一點一點失去興趣;

你發現,夜店club去一兩次還覺得新鮮,去多了感覺一次比一次沒勁,然而這就是普通城市的青年90%的娛樂方式...

有個大學同學去法國讀研,去之前還資訊我關於寒假出遊的各種tips,結果現實是那邊秋季學期剛一結束,她就飛回國了,一落地就曬了一頓火鍋,整個人有種滿血復活的感覺。我問她說好的寒假歐洲游呢?她說得了吧,以前是世界那麼大,我想去看看,去了之後才發現,世界那麼大,我只想回家。

留學是一場自找的孤獨,是把自己最強大的一面激發給別人看,也是把自己最脆弱的一面暴露給自己看。不過話又說回來,留學再枯燥,「腦子進了屎」這種話也只能我自己說。

前幾年過年串門的時候,就聽過一個大叔議論別人家孩子出國留學的事。他一臉特懂的樣子,大談特談什麼現在留學太容易啦,只要有錢都能出國,海龜也不值錢了,好多回來還沒有人在國內的混得好,孩子在外吃也吃不好,那麼多錢都白花了blabla,自我感覺特別良好。

那時我自己還沒出國,只覺得這種想當然的論調聽起來真淺薄,等我留了學以後再聽到類似的語氣,每次都只想還對方一對拋光大白眼。

我還發現,這原來是我的大多數留學黨小夥伴們,都會有的境遇——自找的孤獨和他人的指摘。

所以沒錯,我寫這篇文章,儘管發了一通牢騷,但最終的目的,是給同樣深受其擾的人兒,提供一句,對付那些不知真相不明就裡,眼界小還喜歡指指點點,其實就是心理不平衡的三大姑七大姨八大嬸們的話:

是,我留學折騰我自找,我花錢受累我驕傲,你兒子女兒留不了,你當然永遠不知道!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