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我們走進河南開封 這裡有一個猶太後裔組成的社區

(⊙_⊙)

據說地球人民都關注分享我局了(⊙v⊙)

地球知識局微信公號ID:diqiuzhishiju

致我的朋友們:

堅持原創冷門知識是一項艱苦的工作,自地球知識局創辦以來,我們的同路人一直不多。

但今天,我找到了一個和我們一樣,用自己的眼睛幫你打開視野的公眾號。

VICE是一群有理想的年輕人創辦的號,他們的宗旨是用高質量的內容再現世界的精彩、廣播本土文化。

如果說我們能讓你「漲姿勢」,VICE就能讓你「有情懷」。

做一個有格調的現代人,當然兩手都要抓。結合我們的文字,會讓你把世界的多彩盡收眼底。

今天我就精選了VICE的一篇與開封猶太人有關的採訪文章送給你嘗嘗。

如果喜歡,可在文末關注這群年輕人。

作者:馬特, 楊敘

在古代最強盛的王朝,那些來自中亞、中東甚至歐洲的少數族裔、宗教和組織紛紛來到,試圖在這裡找尋一片自由的土地生根發芽。他們當中有的如伊斯蘭教繁榮發展,最終成為社會的一個群體;有的則如景教、摩尼教等,只留下建築遺址和史料記載。然而,還有極少數介於兩者之間,微弱而頑強地延續到了今天,依然堅持著某種固執的認同感,並且試圖去找尋母源發揚自己的文化。

在河南開封,一千多年前的北宋時期有一支猶太人沿著絲綢之路流亡到此,在這座當時世界最繁華鼎盛的帝國都城定居了下來。千年過去了,如今在開封的一條衚衕里,依然有這支猶太人的後裔。他們在孤島般的小院內,守護著一座「開封猶太神聖社區」。

教經衚衕21號,

一座普通破舊的北方小院子,

迎面牆上就是

一個大大的藍色大衛六角星圖案



開封東司門南邊有一條普通的老衚衕叫 「教經衚衕」,當地世代居住的老輩人知道,這條衚衕改過名字,最早叫 「挑筋衚衕」,就是在這條衚衕里,曾經居住過遷徙而來的猶太人。猶太人宰殺牛羊的時候要挑掉腳筋,這是為了紀念與神角力勝利而被挑掉腳筋的猶太祖先雅各,當地人也因此叫他們 「挑筋教徒」,這條猶太人聚居的衚衕也就成了「挑筋衚衕」。民國馮玉祥主政時期,覺得名字不雅,按伊斯蘭教徒習慣改為 「教經衚衕」。

英文與希伯來文對照的門牌



走進這條略顯蕭瑟的衚衕里找到21號,是一座狹窄破舊的小院子。院裡面掛著兩塊帶有猶太教六芒星的牌匾引人注目:「開封猶太神聖社區」、「趙宅:開封猶太會堂舊址」,小屋前的旗杆上飄揚著以色列國旗。進入屋內,感覺很像走進一個商業古鎮裡面常見的小店,牆上和桌上有一些猶太風格的掛件和布藝,還標出了價格,四周牆上則貼滿了帶有希伯來文的圖片和照片。

院子的正門圖景,

大多雙語或三語,

牌子制式來看不像是

官方機構或事業單位的樣子,

我就是按照上面的電話

聯繫到這裡的負責人的



之前無意中走到這裡時,大門是緊閉的,我抄下了大門上的電話號碼后聯繫了這裡的女主人。這個女人自稱是這裡的負責人,可以帶我進行導覽講解,但她並不說自己有什麼組織頭銜。當我這次進入院中,屋中一位三十歲左右的女人招呼我,估計就是這位女主人。看到有人來拜訪她很欣喜,並表示自己就是開封猶太人的後裔。我很奇怪她長得一點都不像猶太人,看起來完全就是一個普通的人。女主人好像看出來我的疑惑,於是給我娓娓道來開封猶太人的故事:

大約公元10世紀,一群猶太人從波斯沿著絲綢之路來到了當時北宋的首都開封,這群猶太人向北宋皇帝進貢帶來的花紋棉布,皇帝龍顏大悅,曰:「歸我中夏,遵守祖風,留遺汴梁」。從此允許猶太人定居都城開封,並且可以保持宗教信仰與風俗習慣。這對當時被四處驅逐的猶太人來說是一件極其寶貴難得的好事,於是他們便在現今的教經衚衕周圍大量購置土地。

畫中就是曾經的猶太人會堂的全貌,

不過現在已經不復存在了



靖康之難北宋滅亡,金朝控制了開封。因為金朝發行的貨幣很快被中原人所仿造,造成了當時的經濟崩潰。此時開封猶太人提出並設計了紙鈔交子,大量發行終於挽救了經濟。金帝十分感激,撥了一筆款項資助開封猶太人。1163年,一座輝煌大氣的猶太會堂落成了,開封猶太人給它起了一個式的名字 「一賜樂業教清真寺」。這個名字十分有趣:「一賜樂業」 是希伯來語,就是 「以色列」 的古音譯。

屋子裡的擺設很簡易,

但種類特別豐富,

從一般的文化周邊到展示說明道具俱全



明成祖的時候,開封猶太人醫生俺誠舉報周王朱橚謀反有功,欽賜趙姓,授錦衣衛指揮,升浙江都指揮僉事。這件事成為開封猶太人改漢姓的開始,這座小院子的女主人據稱便是趙俺誠的後裔。

明朝時期開封城內的伊斯蘭教也是十分興盛,因為當時開封猶太人的習俗與穆斯林略同,造成開封人的混淆,以為這些猶太人也是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猶太人不願意被誤認,所以極力解釋自己是猶太民族,和穆斯林是有區別的。當地人根據開封猶太人宗教活動時必戴青藍色纏頭布及靴的習慣,有別於戴著白帽的穆斯林,遂稱之為 「藍帽回回」。開封猶太人對於這種名稱的誤會很不滿,為了區別於穆斯林,於是在明正德七年將猶太會堂 「一賜樂業教清真寺」 改名為 「尊崇道經寺」,並開始自稱 「挑筋教徒」。

屋內的商品掛件

有很濃郁的本土風格

與猶太風格的結合



清朝末年,開封出現一批以 「傳福音」 為幌子的基督教徒,希望將開封猶太人變成基督教徒。他們通過拍照、送食物來進行傳教,但此時的開封猶太社區本身就已經逐漸解體了 —— 因為在1842年黃河泛濫將猶太會堂夷為平地,1860年猶太人中的最後一位神職人員拉比去世,希伯來文因此失傳、宗教儀式逐漸停止,連猶太教本身都失去了傳承,根本也就談不上再改信基督教了。

布袋子

像所有古鎮的小店裡會有的那種

此時的開封猶太人男女的相貌和服裝等已完全與漢人完全一致,他們的家中供奉著祖先的排位,顯然是收到了漢人思想的影響,這對於虔誠信奉一神教的猶太教來說格格不入。剩餘猶太人僅剩下七姓八家(有分家的張家和章家),在城內開設鞋鋪為生,或在郊外務農居住,居住在教經衚衕的人多生活困苦。因為周圍建有佛寺與清真寺,一些開封猶太人開始信仰佛教或伊斯蘭教,也就融入了回族或漢族。

有一處細節,

猶太人不能妄稱神的名字耶和華,

所以用 「上帝」 或 「神」 代替



民國時期,上海香港開始出現從歐洲來的猶太商人移民,憐憫開封猶太人式微,他們將開封猶太青年帶到上海去學習希伯來文與宗教知識,希望復興猶太教。然而因為二戰的爆發,用於教化開封猶太人的經費都拿來援助二戰,開封的這些猶太人也就失去了最後一次學習的機會。

照片中是在這座會堂里

進行的猶太人的宗教儀式,

更像是一種復甦性質的表演





共和國建立后,雖然官方並不明確承認,但開封猶太人的戶口本、工作證等證件上仍然寫著 「猶太族」。小院里的女人出生的時候,正趕上改革開放,以色列民間組織與開封猶太人有了民間性的交流。如果有開封猶太人想回到以色列的話,他們也會進行幫助,但是不能走官方的渠道。

從畫像上看,

清朝的時候

似乎這些人還有明顯的

希伯來人面貌特徵



以色列在1987年頒布的《回歸法》中明確說明,只有本人的母親是猶太人,才被允許成為以色列公民。而開封猶太人在幾千年的生活中,完全是依靠父系繁衍,不符合以色列法律,所以以色列政府一直不承認開封猶太人的身份。對此這位女主人感到很氣憤,她認為他們這一支猶太人是拜古老的《妥拉經》,認為父系是判斷後代的標準,而現在的以色列則按照母系標準,導致他們無法回歸猶太人的身份。

在會堂內進行講解導覽的照片



當時有開封猶太人將自己的戶口本、身份證上標有 「猶太族」 的證件作為政府承認的證據發往以色列,以期得到認可,然而以色列政府依然否認並將證件發回國內。同時國內也有聲音開始表達對開封猶太人的行為不滿,認為很不恰當,並從此將他們的證件上的 「猶太族」 全部改為漢族或回族。

從證件上可以看出

的確有一段時期

官方是承認猶太身份的



按照這位女主人的說法,如今在開封市內依然有很多猶太人後裔,不過官方從不進行統計,也不允許民間組織對外公布,更不再允許他們有宗教行為,所以很難得知確切的數字,只有熱衷於活動的熟識小圈子才互相有所了解。再加上老城區的改造、房價上漲導致很多人散居各地或遷徙別處,他們的後代就很難再取得聯繫。雖然其他一些地方也有零散的猶太後裔,但沒有確切的家譜傳承,無從考證也無從尋找。

雖然這位女主人堅持猶太人後裔在開封的存在,然而如今的教經衚衕周圍完全是穆斯林聚居區,找不到除了這個小院外的任何猶太痕迹,也並沒有其他的猶太人後裔居住在此 —— 其實這位女主人自己也並不住在這裡,只有來客拜訪的時候她才回來。這個院子更像是一處帶有商業性質的文化會所,儘管似乎也只有她自己在此經營。

這位女主人

孤獨而認真地製作講解內容,

堅守著自己的一座島



從這裡離開以後,我又探訪了一些開封本地人,他們大多隻知道教經衚衕里住著回民,並不知道有什麼猶太人。一些老年人或者對本地歷史有興趣的年輕人知道教經衚衕的來歷,但也不知道如今還有猶太人存在。這個21號院彷彿就像是大海中的一個孤島,沒人知道它,也無法證實或證偽它堅持的觀點,就這麼存在著。 在互聯網上我也了解到,很多人都知道歷史中開封猶太人的存在,這一點毋庸置疑。但今天是否真的還有傳承和延續,則是一個很大的疑問。雖然社交網站上偶有用戶堅稱自己就是開封猶太的後裔,但也拿不出確鑿的證據,也許說他們是 「精神猶太人」 更為合適 —— 就如同這個小院子在這條衚衕里固守著一個據點一樣,於別人或許毫無說服力;但對心中固守一個信念的人本身,卻是精神支柱。

END

本文來自:VICE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