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央企重組合併到80家是有規律可尋的

Lijin_guoqijiedu。我將在第一時間轉載國企政策、新聞的報道

央企重組合併到80家規是有律可尋的

國務院國資委30日下午在京召開媒體通氣會回應市場對重組熱點的關注。 這個通氣是最有內容的一次,有數字,有經驗,規律性強,且言之有物。

十八大以來五年18組34戶實施重組可以看出央企重組和國企改革的進程在不斷加快。尤其是2015年下半年以來,重組頻率明顯提升,而且規模和力度都很大。我把這五年央企重組分為兩個階段,中間以2015年11月為分界線。供給側改革開始后,速度更快,提出的要求更高,質量更高,效果也更好。

而且,改革重組紅利已經初步顯現出來了。會議上介紹的寶武重組便是一例。寶武集團2016年「去產能」997萬噸,占中央企業總量的98.52%。在此基礎上,寶武集團今年上半年進一步完成壓減300萬噸,累計已達到三年化解目標的84.1%,全年預計壓減545萬噸,力爭將去產能任務的三年目標在兩年內完成。

在重組對象的選擇及執行方面,也由過去行政性拉郎配式逐漸向市場化自由戀愛過渡。這幾家重組談判時間長,談成都不易,更見市場程度高。這一輪實施完成的重組案例,探索出一些新的規律,也有望為下一階段的央企重組及國企改革起到示範作用。

我談了一個觀點,央企重組時代,目前的98最終重組合併到80家左右只是時間問題

國資委不設時間表和數字目標,成熟一戶、推進一戶彭華崗副秘書長強調:「央企重組中,數量並不是最終目的。對下半年或下一階段的央企重組,不設時間表或數字目標。」彭華崗還進一步解釋稱:「我們下一步將更加註重重組的效果和質量,而不是戶數從98變成多少戶。我們要追求的是如何讓央企的戰略定位更準確,功能作用更有效的發揮、如何讓央企的布局結構更合理、國有資本的效率如何進一步提高。我們希望打造的是具有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這無疑是正確的。

從學術研究角度分析,是可以探討的。我對央企可能將重組到80家左右的預測是從五個規律著眼的。一是國家發展戰略,國家對於中央企業功能的定位、定性;二是供給側結構改革規律,包括經濟布局與結構調整;三、市場經濟規律,市場競爭對於企業資源集中的要求;四是人類大企業時代浪潮的趨勢;五是「一帶一路」與全球化戰略;再就是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根據這幾大規律,去產能的板塊,大並小的板塊,都有較大的空間,甚至是可以一個一個算出來的。當然,這80家左右是具有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大型現代企業集團,是做大做強做優的企業,而不是做小做弱做差。當然以上所講是一般規律,而不保括特殊規律。因此,時間有不可確定性,不可妄斷。在目前,供給側結構改革規律處於支配地位,去產能、去槓桿是重中之重。鋼鐵、煤炭、電力與重型機械,當屬首選之列。在數年之內,供給側結構改革戰略與「一帶一路」及全球化戰略的實施,將處在極其重要的位置,對央企重組影響也最大。

現在,把近幾日《21世紀經濟報道》、《華爾街見聞》、《經濟日報》、《證券報》的報道轉載於後。裡面採用了我的觀點。

國資委:下一階段央企重組不設時間表和數量目標

2017年08月31日05:43 21世紀經濟報道 記者 靳穎姝 北京報道

繼宣布神華和國電正式重組合併的重磅消息后,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國資委」)30日下午在京召開媒體通氣會回應市場對重組熱點的關注。

國資委企業改革局局長白英姿首先從面上介紹了黨的十八大以來,國資委等部門按黨中央和國務院部署積極穩妥開展央企重組整合工作的背景。

國資委企業改革局局長白英姿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採訪時表示: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先後有18組34戶央企實施了重組。下一階段央企重組將遵循市場、行業和企業發展規律,按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及「一帶一路」倡議的總體需求,因時因企採取不同的方式進一步推進央企重組工作。「總體上不設時間表和數字目標,成熟一戶、推進一戶。」

五年來18組34戶實施重組

在國企改革「1+N」大的政策框架下,國資委等部門也配套出台了多份文件。其中,去年7月,國務院印發了央企結構調整和重組的指導文件(56號文)成為國企改革從政策設計到微觀實施的過渡標誌之一。該文件明確提出將「四個一批」(鞏固加強一批、創新發展一批、重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作為推進央企結構調整和重組的重點工作,文件還就「重組整合一批」強調了四項關鍵任務。

白英姿介紹,十八大以來的這五年,央企重組作為國企改革的工作重點之一,「自2015年南車與北車率先啟動重組合併為中車之後,寶鋼和武鋼、遠洋與海運、神華集團和國電等18組34對央企實施了重組。中央企業數量從117戶調整到了98戶。」

在央企重組的模式方面,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梳理,在上述18組34戶央企中,主要的重組方式包括橫向的強強聯合、縱向產業鏈上下游之間、以及打破企業邊界的專業化重組三種。

比如,去年實施的寶鋼、武鋼合併而成寶武集團,就是橫向強強聯合重組的典型。2011年以來,由於鋼鐵行業產能過剩,國有鋼鐵企業由於債務負擔重、人員包袱沉重等原因紛紛陷入困境。

重組減少了同質化競爭,改變了市場格局,也同樣帶來了改革的紅利。寶武集團副總經理胡望明在發言中透露,實施重組后,寶武集團今年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2204億元、利潤總額86.6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1%、100%。而寶鋼股份今年上半年的經營業績也開創七年來新高,公司利潤同比增長58%。不過,今年鋼鐵行業的業績整體明顯改善。

同樣,在其他16對央企重組案例中,無論集團經營業績,還是業務整合都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成績。例如,國家電投今年上半年實現利潤總額32億元,位居五大發電集團首位;遠洋海運2017年上半年實現利潤總額101億元,同比增長10.3%,集裝箱、油品、散貨、特種貨、旅客五大航運公司全部扭虧為盈。

通過重組整合,國有資本向關係國家安全、國民經濟命脈和國計民生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不斷集中,中央企業的控制力、影響力、帶動力明顯提升。截至目前,國有資本在軍工、電網電力、石油石化、交通運輸、電信、煤炭等企業的佔比達到80.1%,整體布局更加優化。

不僅業績提升業務協同,央企重組還有效助力了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去產能等任務的完成。例如,寶武集團2016年「去產能」997萬噸,佔中央企業總量的98.52%。在此基礎上,寶武集團今年上半年進一步完成壓減300萬噸,累計已達到三年化解目標的84.1%,全年預計壓減545萬噸,力爭將去產能任務的三年目標在兩年內完成。

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學者李錦30日晚向21世紀經濟報道指出,從寶武,到中遠海運,再到28日最新公布要重組的神華和國電,可以看出十八大以來,央企重組和國企改革的進程在不斷加快。「尤其是2015年下半年以來,重組頻率明顯提升,而且規模和力度都很大,改革的重組紅利已經初步顯現出來了。」

李錦還指出,在重組對象的選擇及執行方面,「也由過去拉郎配式的重組逐漸向市場化『自由戀愛』過渡。這一輪實施完成的重組案例,也有望為下一階段的央企重組及國企改革起到示範作用。」

下一階段重組更注重效果

「央企重組可不是拍腦袋。」白英姿在採訪中向21世紀經濟報道感慨,儘管看上去18組34戶數字很簡單,「從醞釀到制訂重組方案,再到實施,央企重組的過程真的是困難重重。」

在央企整合的困難中,首當其衝的是集團總部整合難。首先,要考慮機構精簡減少層級,其次還要考慮領導幹部任命安排,此外還有如何更有效地提升管理效率。為了解決這個難題,遠洋海運針對原企業總部分別設在北京和上海的情況,打造了「職能部門(上海)+共享中心(北京)」的新模式。遠洋海運共設職能部門13個,較重組前減少55.2%,員工249人,減少55.5%。

總部整合完,還有上市公司的重組整合。白英姿表示,「上市公司層面的整合涉及監管政策和資本市場,各方高度關注,操作極為複雜。停牌時機、信息披露、股東大會表決等關鍵環節都要注意,確保依法合規操作。遠洋海運在深入利弊分析后,選擇了通過資產置換打造4家專業上市平台的方案,為重組成功奠定了基礎。」

業務整合是協同效應能否充分發揮的關鍵。實施重組的試點央企,就通過多層面的實踐,探索出了同類業務橫向整合、產業鏈縱向整合、區域化整合、歸核化整合等四種模式。此外,央企重組的困難中,還包括如何安置富餘員工,保障員工轉崗不下崗,以及如何妥善解決債務問題等。

國資委副秘書長彭華崗則認為,「央企重組其實是一個漸進的過程,不是今天實施了重組這事兒就完成了。一般都要3到5年之後,企業才能實現各個層面的整合融合,繼而實現1+1>2的重組效果。」

對於下一階段央企重組的計劃和重點,彭華崗強調:「央企重組中,數量並不是最終目的。對下半年或下一階段的央企重組,不設時間表或數字目標。」彭華崗還進一步解釋稱:「我們下一步將更加註重重組的效果和質量,而不是戶數從98變成多少戶。我們要追求的是如何讓央企的戰略定位更準確,功能作用更有效的發揮、如何讓央企的布局結構更合理、國有資本的效率如何進一步提高。我們希望打造的是具有創新能力和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白英姿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透露,下一步央企重組將圍繞「五個聚焦」來開展。五個聚焦包括:聚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聚焦精幹主業、聚焦做強做優做大、聚焦行業健康發展及聚焦創新能力的提升。其中,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將成下一階段央企重組改革的主線。

窗體底端

"神電"有多大?人數是美煤炭業員工總和的四倍

· 2017-08-30 15:06:00來源: 華爾街見聞

·

摘要:國電集團與神華集團合併重組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合併后的新集團將成為目前最大的發電集團,裝機容量位居全球首位,員工人數達到32.6萬人,是美國2016年煤炭行業員工總數的4倍多。

「神電」真的來了,新集團涉及資產超過1.8萬億元,將成為目前最大的發電集團。

周一(8月28日)國資委官網發布公告稱,經國務院批准,國電集團公司與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併重組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國家能源集團」)。

此外,兩家公司還將共同注資666億元組建合資公司,國電電力控股51%以上,擁有合資公司控股權。

媒體估計,合併后的國家能源集團的營收將為全球第二,裝機容量位居全球首位。花旗銀行分析師估計,新集團發電能力為221千兆瓦,約佔的13%。

如果這個數字還不夠震撼,那麼跟整個美國煤炭行業對比一下會更直觀。

國家能源集團的總員工數將達到32.6萬人,美國2016年煤炭行業員工總數才7.7萬人。也就是說,國家能源集團單個集團的人數就是美國整個煤炭行業的四倍多。

媒體指出,新的變化對於神華集團至關重要。正在加強風能、太陽能、核能和水利發電,新集團的發電能力將有23%為可再生能源。通過合併,神華集團將降低對煤炭的依賴

神華集團是第一大煤炭企業,業務涉及電力、鐵路、港口、航運等,被業內稱為最賺錢的煤企。2016年,神華集團投入生產的煤礦有49個,投運電廠總裝機容量達8305萬千瓦,資產達到了9793億元。

而國電集團則是「五大發電集團」之一,截至上半年公司可控裝機容量1.43億千瓦,資產總額超過8000億元。新能源發展尤其出色,風電裝機近2583萬千瓦,位居世界第一。

實現煤電聯營和構建煤電一體化被認為是解決目前煤電矛盾的重要舉措。

新華社援引行業分析人士稱,國電、神華這兩大龍頭企業的重組,勢必影響行業運行格局,開啟「合縱連橫」的新階段。

證券時報援引企業研究院執行院長李錦的話指出,下半年重組的大戲在後頭。此輪電力企業重組是解決同質化競爭、化解過剩產能的必由路徑。神華與國電、國家電投與華能分別整合重組后,可能會在集團內部進行業務優化,讓相對落後的產能適時退出,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重複投資,化解煤炭、電力等行業產能過剩的壓力。

本文來源:華爾街見聞責任編輯:任萬順

國電神華合併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

news.cnstock.com 2017-08-29 07:14

國資委網站28日消息,經報國務院批准,國電集團公司與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併重組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至此,央企總數降至98家。業內人士表示,合併后新公司的總資產將超過1.8萬億元,發電裝機容量將達到2.26億千瓦,成為目前最大的發電集團。

煤電推進重組整合

國電集團公司是2002年成立的以發電為主的綜合性電力集團,主要從事電力的開發、投資、建設、經營和管理,組織電力(熱力)生產和銷售;從事煤炭、發電設施、新能源、交通、高新技術、環保產業、技術服務、信息諮詢等電力業務相關的投資、建設、經營和管理;從事國內外投融資業務,自主開展外貿流通經營、國際合作、對外工程承包和對外勞務合作等業務。國電集團旗下擁有7家上市公司,分別是國電電力、長源電力、平庄能源、英力特、龍源技術、國電科環和龍源電力。

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1995年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有獨資公司,屬中央直管國有重要骨幹企業,是以煤為基礎,集電力、鐵路、港口、航運、煤制油與煤化工為一體,產運銷一條龍經營的特大型能源企業,是目前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煤炭企業和世界上最大的煤炭供應商。公司主要經營國務院授權範圍內的國有資產,開發煤炭等資源性產品,進行電力、熱力、港口、鐵路、航運、煤制油、煤化工等行業領域的投資、管理;規劃、組織、協調、管理神華集團所屬企業在上述行業領域內的生產經營活動。總部設在北京。由神華集團獨家發起成立的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分別在香港、上海上市。

神華與國電集團今年分別位居美國《財富》雜誌世界500強企業第276位和397位。

8月2日,在第十一屆新能源國際高峰論壇低碳減排論壇上,國電集團安全生產部處長關維竹公開表示,國電集團和神華集團的合併方案已上報國務院,新集團名稱暫定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

煤電是今年去產能的新領域。國家發改委等16個部門日前聯合發布的《關於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防範化解煤電產能過剩風險的意見》提出,積極推進重組整合。鼓勵和推動大型發電集團實施重組整合,鼓勵煤炭、電力等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發揮產業鏈協同效應,加強煤炭、電力企業中長期合作,穩定煤炭市場價格;支持優勢企業和主業企業通過資產重組、股權合作、資產置換、無償划轉等方式,整合煤電資源。

下半年重組大戲可期

下半年以來,央企重組明顯提速。6月底,經報國務院批准,恆天集團有限公司整體併入機械工業集團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恆天集團有限公司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8月21日,國務院國資委宣布,經報國務院批准,輕工集團公司、工藝(集團)公司整體併入保利集團公司,成為保利集團的全資子企業。輕工集團公司與工藝(集團)公司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按照國資委的計劃,今年央企數量將減至百家以內。

企業研究院執行院長李錦表示,下半年重組的大戲在後頭,可能會一台接著一台。此輪電力企業重組是解決同質化競爭、化解過剩產能的必由路徑。現在從事電力生產的「五大四小」都是國有企業。「五大四小」指的是包括華能、大唐、華電、國電、國家電投在內的五大發電集團,以及國投電力、國華電力、華潤電力、中廣核等四家規模稍小的發電企業。九家同質化企業參與同質化競爭顯然是不合適的,電力行業重組勢在必行。神華與國電、國家電投與華能分別整合重組后,可能會在集團內部進行業務優化,讓相對落後的產能適時退出,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重複投資,化解煤炭、電力等行業產能過剩的壓力。

方正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分析,央企重組有望加速。國資委此前表示,將加快央企重組。國資委正在著手擬定關於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配套文件,將把所有央企按照產業集團(公司)、投資公司、運營公司三類劃分,文件將於年內出台。所有央企都將納入分類,進行改組或兼并重組,未來央企規模可能縮減至80多家,兼并重組空間還很大。央企兼并重組符合當前去產能政策,有助於產能過剩的行業的供給出清,提高經營效率,改善資產負債表。 神華國電合併方案:雙方上市公司成立火電合資公司

2017年08月29日18:09 經濟日報--經濟網

經濟日報-經濟網8月29日訊 昨日,國資委網站公布消息,經報國務院批准,國電集團公司與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合併重組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今日,神華與國電電力分別發布公告,披露了合併方案。根據公告,在集團層面,神華集團更名為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作為重組后的母公司,吸收合併國電集團公司;在上市公司層面,神華與國電電力以其直接或間接持有的相關火電公司股權及資產共同組建合資公司,交易完成後,國電電力擁有合資公司控股權。

據悉,國電和神華集團均為中央企業,都是世界500強企業。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底,神華集團總資產達1.01萬億元;截至今年6月底,國電集團資產總額超過8000億元。據此估算,兩家企業合併后總資產超過1.8萬億元,既是最大的煤炭企業,也是國內領先的電力企業。

國電集團公司是以發電為主的綜合性電力集團,位列世界500強第397位;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是以煤為基礎,集電力、鐵路、港口、航運、煤制油與煤化工為一體,產運銷一條龍經營的特大型能源企業,是目前規模最大、現代化程度最高的煤炭企業和世界最大的煤炭供應商,位列世界500強第276位。

國電電力方面表示,通過此次交易,將有效改善同業競爭情況,大幅提升公司控股裝機規模,進一步提高市場佔有率和競爭力。此外,合資公司的組建,有利於深化雙方業務合作,形成長期穩定的煤炭供應關係,充分發揮上下游產業鏈的協同效應,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享,進一步增強公司發電業務的規模和實力,為建成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綜合性電力上市公司打下堅實基礎。

有關專家認為,國電集團公司與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此次重組具有雙重意義。從行業層面看,一個總資產逾1.8萬億元的煤電「大麥克」橫空出世,企業競爭力明顯增強;從央企整合角度看,國資委監管央企已降至98家,央企兼并重組向縱深推進。

企業研究院執行院長李錦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國電與神華集團實施聯合重組,屬於強強聯合,共同打造煤電航母。這是近年來煤炭電力行業規模最大的重組案例,國電攜手神華集團屬於產業鏈上下游的聯合重組,對於推進煤電一體化、穩定煤炭市場、促進行業可持續發展和企業轉型升級均具有重要意義。」

一位不願具名的能源行業分析師表示,神華擁有煤、電、路業務,通過打通上下游,煤炭價格的波動在企業內部即可消化,實現總體平穩運行。這種模式對於穩定煤炭價格、促進煤電行業可持續發展頗具意義。「煤炭巨頭神華和電力巨頭國電各具優勢,通過整合可發揮出『1+1>2』的協同效應。」上述人士分析表示,神華企業實力雄厚,資金充沛,有煤電一體化運營經驗,並且實施了清潔能源發展戰略;國電則擁有火電和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業務。雙方重組成立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實現全產業鏈運營,從行業層面和國際競爭角度看,都將是非常有競爭力的企業。

供給側改革「刮骨療毒」 煤鋼行業重獲新生

上海證券報 記者 王文嫣

「2015年的時候,煤炭行業產能嚴重過剩,大小煤企還在以量換價,超能力生產。」山西一家大型煤炭企業人士告訴上證報記者:「我們當時很悲觀,都預期這個行業可能要苦10年。」

隨著2016年開始的鋼鐵、煤炭供給側改革持續推進,煤鋼行業在短短一年多時間裡面貌大變。截至目前,全國已退出煤炭產能超過4億噸,壓減粗鋼產能1.1億噸左右,取締、關停「地條鋼」產能1.2億噸。

過剩產能的迅速出清,令煤價、鋼價從冰點回升至高位,利潤水平的改善也促使兩大傳統行業加快了轉型升級、兼并重組的步伐,行業重新煥發出新的活力。

煤鋼行業大面積盈利

今年煤炭行業不再執行276個工作日減量生產制度。內蒙古一家大型煤炭企業人士告訴記者,控制產量、拒絕超能力生產的觀念已在行業中形成。

相關部門今年在煤炭行業持續開展的環保、安全督查,助推供給側改革進一步升級。今年前8個月,5500大卡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穩定在560至606元/噸區間,較去年同期增長20%左右。由此,也給煤炭行業帶來了豐厚利潤。

大型煤炭企業神華近日發布半年報顯示,上半年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43.15億元,比上年增長147.41%。

全行業來看,今年前6個月,全國規模以上煤炭企業利潤總額達1474.8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403.1億元。

鋼鐵行業亦然。據鋼鐵工業協會統計,上半年,會員單位累計銷售收入為1.75萬億元,同比增長35%;實現利潤532億元,比上年增加406億元。會員企業的銷售利潤率為3.04%,創下2009年以來新高。

「傻大黑粗」到「精打細算」

在人們的印象中,煤炭、鋼鐵行業一直是「傻大黑粗」的行業。上一輪煤市蕭條發生在1998年至2001年。后因宏觀經濟向好,需求大幅增加,煤價迅速走高,掩蓋了行業內存在的許多痼疾。

「這一輪,煤鋼行業轉好主要依靠改革,不少歷史問題得到了清理。」汾渭能源價格中心主任曾浩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供給側改革推進以來,除了供求關係明顯改善,行業內也有了更深刻的變革。

以山西省為例,生產劣質煤的小礦、開採深度較深的礦井大批關閉。單井規模明顯擴大,產業集中度提升了。隨著利潤改善,不少煤炭企業負債率開始下降,同時進行改造升級,打造先進綠色礦業,不僅降低了成本,也提高了煤礦的安全性。

「供給側改革給鋼鐵行業帶來了多方面的改善。」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李新創接受上證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長期困擾行業發展的「地條鋼」今年上半年得到全面清理整頓,表明鋼鐵行業是真刀真槍地去產能。

相比過去,鋼鐵企業的決策也更注重「精打細算」。華創證券鋼鐵煤炭行業研究員唐川林告訴記者,不少企業已在著手改善負債率。目前鋼鐵上市企業的平均負債率在66%左右,較2013至2014年的高位明顯下降。

據華創證券調研,有的鋼鐵企業擴大了資產償還能力,對於員工工資、銀行貸款進行償還,同時開始剝離附屬醫院、學校等「企業辦社會」的職能。還有很多鋼鐵企業通過去除冗餘人員來降低整體的勞務費用。

行業兼并重組浪潮將至

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認為,兼并重組是今年推進供給側改革工作的重要方面,標誌著供給側改革已走入深水區。

去年,由寶鋼與武鋼兩大鋼鐵巨頭合併而成的寶武鋼鐵集團,被認為是國企改革以及供給側改革深化的標誌性事件。今年,神華與國電電力合併正在進行中。

另據曾浩介紹,由國新、誠通集團、中煤集團、神華集團出資組建了中央企業煤炭資產管理平台公司,整合涉煤央企的煤炭資源,目前進展較為順利。非專業涉煤央企保利、國投的煤炭資產已被中煤集團收編。

據山西多位煤炭行業人士透露,當地政府發布了相關規劃,欲分煤種整合當地煤炭資源。

「供給側改革的目標是努力促進煤炭、鋼鐵等行業健康發展。去槓桿、聯合重組、轉型升級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李新創告訴記者。

上周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要研究出台鋼鐵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國有資產處置有關財務處理辦法,探索建立國有資本補充機制,妥善解決企業改革發展、轉型升級所需資本。研究人士認為,這對於煤炭、鋼鐵行業改革深化是一個重要信號。

唐川林認為,鋼鐵企業兼并重組尚需時日,預計國有資產重組高峰將在2019至2020年出現,屆時鋼鐵企業在全球的議價能力有望得到提升。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