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重磅深度】銀行金融市場業務的逐利江湖!

輕金融導讀:

在金融脫媒、利率市場化與經濟下行三重門的壓力下,銀行躺著賺錢的黃金時代已經一去復返,傳統的存貸業務已經掀不起波瀾,金融市場業務懷揣著光榮與夢想蓄勢待發。

2016年,商業銀行凈利潤增速為-5.46%,繼2015年的-4.08%后,再次錄得負增長,凈息差為2.22%。而十年前的2006年,銀行的利潤增速是31.6%,凈息差超過3%。

從2006年至2016年,從高速增長的凈利潤到負增長,從3的時代到2。銀行在短短十年間經歷了「滄海桑田」般的變化。

中間到底發生了怎樣的故事?銀行又要如何挽救節節敗退的利潤增速?

一、時代已變:銀行躺著賺錢的日子不復返

銀行曾有過黃金時代。這個黃金時代從何時開始又從何時結束,各說紛紜,目前沒有定論。

但結束時間也大概就是在2011-2013年這幾年間,這段時間銀行利差收窄、黃金時代逝去等詞開始頻繁見諸媒體以及券商報告。而從圖表1中,我們也能比較明顯看出,2011-2013年這幾年是轉折點,銀行凈利潤增速開始快速下了一個又一個台階。

所以,簡單起見,我們就將2001-2011年這十年作為銀行發展的舊的黃金時代。

這個時代里,銀行保持著23%的年均複合凈利潤增長率,凈資產回報率也長期穩定在20%左右的水平。相對的,這段時期非金融企業的凈資產回報率是10-15%左右。

兩者的差距意味著,你當時如果把錢投到銀行去,100塊一年能賺20,而投資到實業,也就賺10-15塊。可見當時的銀行是有多高的賺錢效應。

究其原因,銀行依託的是資產端極其容易的快速擴張,負債端良好的外部環境與政策紅利。

資產端,面對著信貸「盛宴」,銀行完全不用愁。

2001-2011年是經濟高速發展的時期,也是固定投資的高峰期,年均增速達到24%。企業資本開支熱情高漲,融資需求旺盛,相對應的給銀行表內帶來了廣闊的信貸資產。

銀行面對著一群「饑渴」擴張的企業,所需做的是挑選,評估信用風險。或者更簡單粗暴地,直接選國企、央企等有政府隱性背書同時又有擴張增加資本開支需求的企業。

負債端,銀行穩定吸儲,輕鬆拉存款。

對於剛剛度過21世紀的大多數家庭而言,努力工作賺了錢之後,第一想法是存銀行。一來是因為當時國內的社保、養老、醫療等各項福利還沒有完善,居民普遍有比較強的預防需求。

二來,當時家庭理財觀念尚且薄弱,金融市場發展尚未完善,基金、保險、私人銀行等各類面向零售端的理財產品還沒有井噴普及。

所以,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十年間,人們收入水平快速提升,在滿足了基本的消費后,將大部分錢都交給了銀行。國民儲蓄率在2001-2011年間,從37%最高上漲至51%,存款增速也基本維持在15%以上,最高一度接近30%。

而銀行呢?在居民「洶湧的錢浪」襲來時,需要做什麼?

在價格一端,利率管制的政策還在,政府替你管著存款利率的上限,完全不用擔心你的競爭對手會用更高的存款利率搶存款,定價問題不用考慮。銀行要做的只是擴網點,提高服務態度,鎖定居民資源沖規模而已,不會擔憂存款端資金稀缺,拉不到錢(更多是考核上的擔憂)。

所以,在經濟增長紅利與利率管制紅利下,銀行「吸儲放貸」的盈利模式基本沒有技術難度,存貸款利差也一直維持在3%以上,銀行只要不斷沖規模,直接躺在趨勢上就能賺錢。

然而,這種模式在金融脫媒化與利率市場化過程中受到了挑戰。

什麼叫金融脫媒?簡單說是脫離媒介即銀行,資金選擇直接從供給方到需求方。這種趨勢下,銀行的負債與資產兩端同時受到衝擊,畢竟銀行賺的就是做媒介的錢。

負債端,由於福利保障的完善、居民財富的累計增多,理財意願觀念開始逐漸萌發,低利率的存款已經難以滿足這一需求。居民拿了錢除了存款儲蓄,開始會做新的選擇,比如買股票買基金與保險等。

銀行的負債端面臨著愈加兇猛的虎狼,儲蓄率從高位開始下滑,存款的增速在2010-2011年左右將近下滑了8個百分點,降至12-14%的增速。(圖表3)

在資產端,隨著債券市場、股票市場的發展,企業的融資手段更加豐富,除了銀行貸款,發債、IPO、定增甚至是過橋的委託貸款、信託貸款,都對銀行的傳統信貸形成挑戰。

銀行一時面臨著存貸業務被瓜分的困境。

更糟的是,由於金融脫媒的推進,利率管制下銀行的存貸利率由於並未實現市場化定價,市場上開始出現了所謂的「利率多軌」的現象。這好比一個東西,同時有兩個價格,一個市場價,一個行政價。這對於金融市場與實體經濟而言,都是一個擾動與隱患。

另一方面,在利率管制時代,由於在負債端有存款利率管制的紅利,銀行沒有足夠的成本壓力,將信貸資源下沉給中小微企業,大量銀行在優質的國企、央企前晃蕩,競相給這香餑餑貸款,作為國民經濟細胞的中小微企業被直接忽略了。

在這兩方面的同時壓迫推動下,政府的利率市場化進程開始加速。先是在2013年徹底放開了貸款的利率管制,把企業融資利率交由市場決定。而後,2015年又徹底放開了存款利率的管制,名義上完成了利率市場化進程。

但是,放開了利率管制的銀行,經營環境反而進一步惡化。金融脫媒隨著金融市場的不斷完善,還在深化持續,銀行仍然需要與外部競爭。而隨著利率市場化進程的推進與完成,銀行體系內部也開始面臨著價格上的競爭。

在雙競爭環境下,銀行的存貸利差進一步收窄,利率的增速進一步下滑。過去傳統的吸儲放貸的業務模式似乎玩不轉了,躺著趨勢上賺錢的時代過去了。(圖表1與圖表4)

銀行亟待轉變。怎麼辦?兩條路,要麼繼續堅守存貸業務,要麼開拓新的利潤增長點予以補充。

有些銀行選擇了第一條路,存款端逐漸上浮存款利率加大吸儲力度,擴張負債,以收益來取勝。但資產端怎麼辦?

彼時的銀行,在優質的國企、城投平台面前,已經基本喪失了定價權。

一來在2013年放開貸款利率管制后,銀行之間為繼續搶奪優質資源展開了價格競爭;

二來替代貸款的融資手段也開始豐富。比如在2013年後發債,資質好,評個AAA城投發個3年期,成本大概也就是4%-5%左右,而3年期的貸款基準利率基本在6%以上,將近貴了100BP。

為此銀行只能不斷給優惠條件,展開價格上的惡性競爭。在當時一個很普遍的例子是,在面對城投平台時,銀行往往會在基準貸款利率上下浮30%甚至更多來留住這部分優質客戶。但這樣一來,存款成本上漲,貸款的收益卻下來了,利差收窄,銀行的利潤得不到保障。

於是,開始有一些銀行跟隨政府的初衷,開始下沉貸款客戶的資質,將信貸資源向高風險的中小微企業傾斜,試圖獲取更高的風險溢價來彌補負債端成本的上行。

比如最具代表性的民生銀行,在2012-2013年便推出了微貸業務,將目標轉向風險相對較大的小微企業。

但不巧的是,這時的國內經濟在被打了一針「強心劑」后,後遺症開始顯現。

2008年後,政府推出了4萬億的財政刺激,實體經濟短暫地迎來「回光反照」,經濟增速在2011年甚至還在10%左右。在行政創造的需求井噴刺激下,鋼鐵煤炭等重工業企業拚命擴產能,一時賺的盆滿缽滿。

但當行政需求逐漸逝去后,過去資本開支形成的產能一時間沒法立刻處理,供給開始堆積,商品價格開始大幅下滑,企業的經營狀況也開始惡化,但只要生產的損失小於不生產,那這些擴產能的重工業企業便會一直生產,產能出清便會遙遙無期,企業的盈利也在持續惡化。

這種情況下,為一些中小煤炭、鋼鐵企業提供貸款支持的銀行開始出現壞賬、以貸還貸等情況。更糟的是,在經濟整體不景氣的情況下,處於更底層、產業鏈終端的小微企業盈利狀況更加令人擔憂。

畢竟在經濟不景氣時,實體不賺錢,人們的收入水平下滑,有些企業甚至開始裁員,社會整體的需求都會下來,不管是工業品還是日用品企業都難逃一劫。

這時候下沉資質的銀行就不走運了。有些風控做的好,有完善體系的在這波浪潮中,還能踉蹌地站住腳跟。但更多規模小、實力弱的銀行可能根本就沒有相應完善的風控體系,他們發出去的貸款很多收不回來,不良貸款餘額與比例開始上漲,產生了大量的壞賬,佔用了大量的風險資本,對後期整體的業務開展都形成了不小的桎梏。

所以,下沉信用資質這條路,現在來看是有著比較悲慘的結局,對於很多銀行來說是條行不通的不歸路。

但是,面對著同樣的挑戰,有些銀行則另闢蹊徑,並沒有死磕存貸業務,而是轉向了金融市場業務。

這裡最為典型是興業銀行,作為「同業之王」,在發展之初就將金融市場業務置於相當重要的戰略地位。在2011年前,興業與銀行業整體有著較為相似的利潤增速,相差不到3%。

但當2011年後風暴襲來,傳統業務玩不轉時,雖也受到影響,利潤增速也處於下行的趨勢中,但深耕於金融市場業務的興業很好地利用同業、債券投資等業務利潤予以對沖,與整體銀行業利潤增速的差距拉大到10%以上。

如此「抗擊打」的模式引來了很多銀行的效仿,開始將其置於更為重要的戰略地位,試圖在金融市場業務上發力。

二、逐利的資本:銀行金融市場業務的江湖

資本是逐利的,各大銀行金融市場部門都是每家銀行內部創新的領跑者和起步家。縱觀金融市場業務發展的歷史,每次政策轉向和監管加強升級,金融市場業務都會另闢蹊徑,各大銀行都會打造出揚長避短的獨門秘器。

(一)何為金融市場業務?

狹義上,很多人將金融市場業務簡單理解為同業業務,包括同業拆借、買入返售等。但實際上,金融市場業務的範圍要比同業廣的多。

比如說銀行拿了錢去投債券,這是存貸業務?並不是,債券市場是金融市場的一種,銀行將資金投向其中,算入存貸業務並不合理。

從本質上要判斷是否屬於金融市場業務,應當看它業務展開時,是否與金融市場緊密相連,依賴於金融市場。

按照這個標準,除卻傳統的金融同業業務外,代客理財、債券投資與承銷、外匯交易以及最近兩年新近興起的委外業務等這些都應該算入銀行的金融市場業務當中。

現實中,很多銀行的金融市場部門設置也很多會把這些業務囊括其中。比如上述所說的「同業之王」興業銀行,在金融市場部門設置上,就分設了同業業務部、資產管理部、資金營運中心等分支。

(二)監管博弈下,銀行金融市場業務的演變與眾生相

一切都要從2009年開始說起。

這一年,為度過2008年金融危機的深衝擊,政府推出了一攬子的財政刺激計劃,放開了房地產市場限購限貸的限制,同時輔之以「寬貨幣+寬信貸」的貨幣政策組合,試圖以「基建+房地產」來提振國內經濟。

但搞基建與房地產投資要錢,要資金。房地產還好辦,開發商在當時尚且能獲得貸款支持,但政府要搞基建,按照法律規定又不能舉債,光靠財政預算要支撐起「四萬億」的投資額,太過困難。

於是,以城投公司為名義的地方政府融資平台開始批量上線,用土地儲備或財政資金注資,以此來作為獲得基建投資項目貸款與債券融資的「殼」。

但由於沒有足夠的監管限制,在「四萬億」的財政刺激計劃與「GDP錦標賽」考核的雙重動力下,這種模式快速擴張,地方政府的債務規模膨脹,引發了監管層的擔憂。加之當時通脹開始出現過熱,房價持續上漲,資產泡沫問題引起關注。

所以,很快2010-2011年,銀監會就下發文件限制銀行向房地產與城投平台貸款的額度。

不過,房地產與基建項目的建設和銀行一樣,都是長周期的。比如說建一條高速路或房子,回本可能需要5-7年的時間,但貸款一般都是3年期或更短的期限。現在監管突然限制了銀行的貸款,但投資的項目仍然需要資金補進來,融資需求仍然存在。

所以,在2009-2014年,銀行面對的一個大背景是:國內最後一波融資需求熱潮,儘管這波浪在不斷地衰退。

怎麼辦?要怎麼吃下這塊大蛋糕?

我們來數數銀行可以支配的資金。表內主要是存款、自營資金,直接以信貸投向面臨著資本充足率、信貸額度以及後期的信貸投向等限制,要吞下擴規模還需想辦法;表外有銀行理財資金,當時對於它的監管主要是銷售營銷等方面的監管,投資端並未有過多限制,似乎可行。

所以,在一開始,銀行瞄準的是表外,將原本屬於表內的資產,轉移對接給表外理財資金,並由此展開了銀行金融市場業務的逐利江湖。

1.理財篇

銀行代客理財是一種資產管理業務,其投向主要是債券、貨幣基金、存款、非標等資產,是金融市場業務的一類。考慮到其他項發展比較平穩,所受監管較少。因故我們將重心放在它與非標的「恩怨情仇」上。

在2009-2014年這段時期剛開始時,銀行理財資金是借著信託通道,直接發放信託貸款,成功實現了對信貸額度、資本充足率、存貸比等各項的監管指標的套利。相對應的,在資產端的高利誘導下,銀行理財開始瘋狂擴張負債端,迎來了發展的高峰期。

但很快監管層意識到,這種模式不對勁,原有對信貸的監管體系變得形同虛設,對於自身經濟調控措施會造成很大的干擾,影響政策實施效果,同時也加大了金融系統的風險。

2010年8月,銀監會出手,下發了《關於規範銀信理財合作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銀監發[2010]72號),嚴控銀信合作的規模,要求資產回表。

銀信合作實行總量管理,要求信託公司融資類業務(涵蓋信託貸款、信貸資產受讓等)餘額占銀信理財合作業務餘額的比例不得高於 30%,並要求銀行將已經通過銀信合作出表的表外資產在兩年轉入表內。

這樣一來,銀行理財借信託通道來放信託貸款擴規模,逃避監管的模式沒了出路,也沒了意義。

但逐利的資本不會停歇。在監管條例出來后,銀行與信託合作又找到了新的方法:利用信託受益權轉讓的方式展開。

所謂信託受益權,簡單理解是一種收益權,也就是擁有分享信託計劃投資所得收益的權利。

在這種模式下,銀行可以引入一個第三方,即「過橋方」來擔當通道。先由待融資企業A與信託機構聯合設立一個信託計劃,然後「過橋方」出資購買這項計劃,獲得了信託計劃的收益權,之後,過橋方將這項收益權轉讓給銀行,由銀行真正出資。

由於銀行沒有直接與信託機構展開投融資業務的合作,沒有直接發放信託貸款或進行信託資產的轉讓,而只是一種收益權的轉讓,所以並不違背監管要求。

如果銀行出資是非保本理財,那直接計入表外,不佔用表內信貸額度,不計提風險資本,如果是保本理財,那作為同業資產,計提的風險權重也就20%或者25%。

更有利的是,這段時期證監會還適當地放鬆了監管。

2012 年 10 月,證監會出台《證券公司定向資產管理業務實施細則》,鼓勵券商進行資產管理業務的創新,券商定向資管成為新通道;11 月開始實施的《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戶資產管理業務試點辦法》,允許基金通過設立子公司的方式發行專項資產管理計劃。

這意味著銀行可用通道增多了,就如同放水,多給了兩條管子。更重要的是,當時銀監會主要的監管集中在了銀信合作中,券商資管與基金這種新東西尚未遊離在監管外。於是銀行開始大規模借用券商資管與基金子公司作為通道。

借著監管的東風與自身的智慧,銀行理財投資非標的規模開始大幅上漲。

但是,銀行理財資金過多投資非標資產,會使期限錯配加劇,風險加大。負債端銀行理財是在不斷地滾動續接,一期產品基本在1年以內,但非標的投資期限普遍在3-5年,而且沒有流動性。一旦理財續接出現問題,那就會像多米諾骨牌一樣,引致一系列的惡果。

所以,2013年3月,監管層出手,下發8號文,控制了理財投向非標資產的規模,嚴格規範了理財的運營管理。

這樣便從源頭上掐死了理財資金的投向。無奈之下,大量的理財資金只能轉去債券市場,配置收益率相對偏低的信用債與城投債。從這又重新開始了新一段的故事,此時不表,下文再續。

2.同業篇

在2011-2012年,利用受益權轉讓這一模式在表外得到廣泛使用后,銀行也開始利用表內資金來做非標的投資。其主要原理是利用表內的買入返售項進行各類資管計劃受益權的轉讓,將貸款轉為同業類型資產,降低資本計提。

比如說以信託為例,假設銀行C想要給企業融資。那麼它可以先讓一個銀行A出資通過信託公司發一筆信託貸款,然後再引入一個過橋企業,讓A銀行將信託受益權轉讓給銀行B,擔當過橋銀行。最後再由銀行B再將信託受益權轉讓給銀行C,由銀行C真實出資。

而銀行C在會計處理時,所收到的是一筆同業資產,一般會將其計入買入返售項,計提風險資本為20%或25%,從而達到了騰挪信貸額度與資本金的作用。

藉助這樣一個模式,上市銀行同業資產尤其是買入返售項開始以超過30%的速度增長,從2009年的4.5萬億上漲至2014年一季度的12.09萬億,買入返售項佔總資產的比例也從4.1%上漲至6.1%。

但是,同業與非標的結合讓監管層再次意識到潛在的巨大風險。因為在利用非標進行買入返售過程中,同業鏈條被拉長,以短期限的同業與長期限缺乏流動性的非標資產對接,再加上上游同樣短期限的理財,整體的槓桿與期限錯配被過度拉長延伸。

一旦資金開始收緊或出現外部大的衝擊,短端續不上,國內是否會出現第二個「北岩銀行」就未可知了。再者,利用非標形式進行貸款,將資金流向了本來禁止的房地產與城投企業,本身就是對過往監管政策的違規。

所以,2013年,監管層痛下決心,開始針對非標去槓桿。之後的故事就比較熟悉了,在外匯占款流失、央行有意收水、光大違約等諸多事件疊加的影響下,出現了2013年下半年的「錢荒」與債券市場的暴跌。

2014年,在金融市場逐步穩定后,監管層隨即下發了127號文,要求買入返售項下的資產必須是標準化的具有交易市場的金融資產,直接將利用此項進行同業套利的玩法給扼殺了。

此後,大量的非標開始轉向了應收款項類的科目當中,但與買入返售項具有資本計提優勢不同,應收款項類的資本計提權重為100%,與貸款基本無異。再加上2014年後經濟越來越不景氣,融資需求下來,非標增量也不足,銀行利用同業玩非標的高峰到此也就基本結束了。

3.債券投資、投行與委外篇

隨著經濟基本面的下行,實體信用風險溢價提升,銀行表內面臨缺優質資產的困境,轉而開始著重在債券市場上布局。

先是在二級市場上,做債券投資與交易。在貸款風險過高、競爭過於激烈的情況下,持有利率債吃票息,在行情好時再增加交易性金融資產的金額,收一點資本利得做補充。雖說收益較貸款仍有差距,但至少穩健。再考慮壞賬、撥備覆蓋等隱性成本,加大債券投資似乎是個不錯的選擇。

在這樣的考量下,2012年後銀行表內債券投資的比例開始上漲,在2014年後開始狂飆,我們猜測可能是在於2014年後非標做不了釋放出了額度,加之2014年後持續的債牛,給了銀行參與的動力。

2014年初到2016年底,上市銀行債券投資的佔比(交易性金融資產+待出售+持有到期投資)從19%上漲至29%。

2014年以來的債牛不僅捧紅了銀行的二級債券投資,也給銀行的一級債銷業務帶來了機會。2010-2015年,銀行承銷信用債的金額從1.15萬億上漲至5.16萬億。相對應地,銀行的非利息收入佔比也從17%上漲至23%。

而之所以從2014年開始,債券市場迎來了為期兩年的牛市,除了基本面與銀行表內的配置壓力外,還更多地與銀行代客理財業務的發展有關。

還記得「理財篇」中說到理財投非標受限、新增增量不足情況下,一大波資金跑向了債券市場嗎?

一開始時,剛剛經歷了2013年暴跌后的債市收益率對理財負債端是足夠的,2014年初理財收益率大概是4.5-5.5%,而3YAAA的中票收益率是6.3%,中間存在著80-180BP的利差。最簡單的,銀行只要發一個理財產品拿到錢,在市場上拿一個債做配置吃票息即可。

在銀行其他類型業務發展艱難的背景下,代客理財成為銀行重要的一個發力點,總規模不斷擴大,加上前期配非標的存量又逐漸到期,巨額資金湧入債券市場,逐漸使得銀行理財的負債端與資產端開始出現倒掛。

這樣對銀行理財的投資運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於一些中小銀行來說,他們主動管理能力不足,為了滿足具有「剛性難降」的負債成本,有必要將理財資金外派委託出去;而對於一些大行而言,面對的是幾千億甚至上萬億的規模,存在人手不夠的問題。

在這樣的背景下,委外業務應運而生。其主要模式分為兩種,一是以非銀機構投顧的形式展開,讓其擔當投資顧問;二是購買非銀機構發出來的資管產品,將資金委託非銀機構管理,獲取一個固定的收益水平。

這種委外模式在2015年下半年開始大規模爆發。

當時由於監管層清查配資、去股市槓桿造成市場暴跌,出於救市目的,央行連續降准,給市場創造了良好的流動性環境,銀行可以很輕鬆地將以低成本來擴張同業負債做大規模。

而恰好這時的同業存單還處於一個監管真空中,監管層持相對鼓勵的態度,不受負債佔比三分之一的比例限制,所以成為當時很多中小銀行擴張同業負債端的一個重要手段。

在通過同業存單獲得資金后,由於前面所說實體不行,風險過高,優質資產缺乏,銀行並沒有直接將其投資實體資產,而是選擇了當時普遍剛兌的金融產品——同業理財,因為兩者之間大約存在著大約100BP的一個套利空間。

所以一拍即合。一邊銀行有意願去擴張代客理財業務,另一邊同業負債端擴張有了大量買盤。供需兼備,一下子,銀行同業理財開始井噴,在2015年單年增長了2.5萬億。接下來才有了前文所說的去做委外等一系列的事。

這種「同業存單-同業理財-委外」的同業鏈條在2015年之後也成為大多數中小銀行的重要盈利點。

在相應做會計處理時,銀行所發同業存單計入應付債券科目,所買同業理財依據情況可計入同業存放,或依據所提供的的清單,記入持有至到期投資或可交易性金融資產;而如果做了委外,一般是計入應收款項與持有至到期投資中。

反映在銀行的資產負債表中,是銀行的債券投資科目與應收款項類科目的擴張,而在信貸收支表中,則是債券投資、股權及其他投資科目的快速增長。

但是,這種同業的套利模式蘊含了較大的流動性風險。

同業存單與同業理財的期限普遍在6M以內,而所購買的委外產品一般都在1-1.5年,存在一個期限錯配問題。這意味著當同業理財到期而委外尚未到期時,銀行面臨再續發的壓力,造成銀行對於同業的依賴度提高。

進一步地,如果追溯委外端,在「資產荒」的邏輯下,非銀為滿足銀行要求的基準收益率,在後期拿了比較多的沒有流動性的資產,比如PPN、重口味的信用債等。如果把銀行-非銀看做一個整體,那就相當於負債端是不穩定的同業,資產端是沒流動性的資產。

這與北岩銀行幾乎是一模一樣。

所以,出於防範金融風險、保護金融安全的考慮,監管的腳步再次跟上。在2016年下半年開始進入了金融去槓桿、嚴監管的金融周期。

受此影響,曾經繁榮的銀行金融市場業務也暫時進入了寒冬期。

三、敢問路在何方?

行文至此,我們也就能知道銀行利潤為何在過去十年節節敗退了。不過此時,更具意義的一個問題是:未來怎麼辦?是回歸存貸業務?還是在金融市場業務發力,找到新的利潤增長點?

我們偏向於後者,認為各銀行應當在廣闊的金融市場業務方向中找到自身的優勢,存貸業務已是沒落的泥潭,無法再掀起大波浪。

為何這麼說?

先從存貸業務來看,這是一個靠利差和規模存活的業務。利差取決於存貸款利率,在利率市場化完成後,利差沒了保護,負債端吸儲要競爭,資產端的貸款要競爭,競爭的結果只能是成本的上揚與資產收益率的下滑,存貸利差收窄。

在利差收窄的情況下,如果能做大規模,那也可以保證利潤,但這種模式過於粗放,經營效率過低。

而且要做大規模,要擴負債,但存款負債一般具有粘性,擴張速度相當較慢。且在存款市場,競爭焦點單一,在風險幾乎為零的情況下,存款利率、便捷性(即網點覆蓋率)成為關鍵。

對於中小銀行而言,存在著地域的限制,只能是給居民讓利,給予更高的存款利率來擴規模,但也就意味著利差的進一步收窄。銀行處於兩難全的地位中。

所以,即使未來經濟有所好轉,信用風險有所減弱,優質資產有所增多,由競爭導致的利差也不可避免地要收窄,粗放擴張規模的路子很難繼續走下去。

我們以美國為例來看美國商業銀行的對策。

美國早在1974-1986年便完成了利率市場化改革。在利率市場化改革進程中,美國的商業銀行也經歷過負債成本上行,利息支出加大,存貸利差收窄的困境。但在利率市場化進程結束后,美國商業銀行沒有在存貸業務上死磕,而是積極利用金融市場拓展負債端,同時玩轉資產端,利用各類金融創新工具,擺脫單一同質化的存貸業務競爭。根據可得的數據,在金融危機前的2002-2004年間,無論是大銀行還是中小銀行,其非利息收入的水平占其營業收入的水平都在攀升,大銀行的比例在40%以上,而中小銀行則穩定在25-30%之間。回到國內,看金融市場業務。它佔用資本金相對少,融資成本也相對偏低,在資產端的玩法比純粹的貸款業務要多得多,是創新的前沿陣地。銀行完全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尋找自己發展的道路,而不至於陷入存貸業務同質化競爭的泥潭中。

比如說興業銀行,作為一家在福建發家的銀行,興業早早地將同業市場作為業務開拓的重點,2007年就建立了銀銀合作平台,為中小銀行提供支付結算業務,並藉此獲得了相對穩定的同業資金。

同時,興業還拿到了證券、基金等多項牌照,打造成了一個綜合性的金融集團,確立了其在金融市場上的優勢地位。此前所說的利用買入返售科目對接非標的玩法最早也是由興業開創的,可以說興業在金融市場業務的玩法上走在了前列。

還有招商銀行,作為國內理財業務的先驅,利用其自身的零售業務與投行上的優勢,一方面將其打造成了「商行+投行」,另一方面也成為了代客理財領域的一方霸主。

再比如作為城商行的南京銀行,把握住了自身作為一級市場交易商與Shibor市場報價商等優勢地位,將其自身打造成了「債券市場特色銀行」。(在附錄中,我們對這幾家銀行的金融市場業務的發展有更詳細的介紹。)

這些銀行都把握住了自身的特點,有的放矢地在金融市場業務上發力,使其成為了自身的一道亮點。

我們也用數據做了一個實證檢驗,以2005-2015年的經營數據為樣本,採取SFA方法做了一個銀行效率的衡量,這個衡量綜合考慮了成本、風險與資產收益率三者,得到了一個綜合效率值,值越高表示效率越高。從圖表26中,可以看到近年來大型銀行的綜合效率普遍較低,並處於一個下降水平。雖然其總量上佔優,但從這種綜合效率的測度來看,明顯地,一些金融市場業務發展較快較好的銀行,如南京銀行、招商銀行、興業銀行綜合效率普遍較高。

隨後,利用Tobit模型與上述測算的銀行經營效率值,我們也做了一個面板數據的回歸,回歸結果也表明,金融市場業務有利於降低成本,提高收入與利潤水平。(具體分析與結果請參看附錄。)

當然有人可能會說,現在監管查的這麼嚴,以前套利的各類玩法基本都堵死了,還怎麼玩?

對此,我們並不擔心,相信資本的逐利性會帶領銀行不斷地進行金融創新,正如在「買入返售」模式被禁止后,誰也不知道後面還會有一個更加瘋狂的「存單-理財-委外」的套利模式出來。

金融創新與監管從來都是相依相生的。站在現在,你永遠都不知道未來金融與經濟環境又會出現怎樣的變化。

但可以的一點是,存貸業務只能作為「定海神針」的存在,沒有了活力,金融市場業務才是銀行開拓發展的重點與未來。

附錄

(一)幾家在金融市場業務上具有特色的銀行具體分析

1. 興業銀行:請叫我同業之王

興業銀行上市以來資產增速一直保持著穩而快的增長節奏,經過20多年的發展,興業銀行金融市場業務已基本實現金融市場客戶關係的全覆蓋,囊括了證券、中小銀行、基金、信託、財務公司等。當其他大部分銀行較多關注信貸業務時,國內興業銀行承襲著在金融衍生產品和結構性融資方面的傳統優勢,較早在除了信貸外的票據、貨幣市場、債券市場、貴金屬市場、外匯市場、金融市場市場、衍生品市場等領域展開戰略布局,彎道超車,將國內各大行遠遠甩在後面。

這在以下兩點中可以看出:

一是金融市場資產增長對總資產規模的擴張貢獻很大。興業銀行總資產規模的擴張很大程度上歸功於金融市場資產的增長,助力其總資產規模超越民生銀行和浦發銀行,位居股份制商業銀行第二位。相比之下,傳統的資產方客戶貸款佔總資產的比重逐年下降,和金融市場資產佔總資產比重幾乎持平。二是興業銀行的金融市場業務盈利能力很強。在股份制商業銀行中始終處於領先地位,盈利能力超過其他股份制商業銀行。

興業的金融市場業務由於受到高度的重視,較早的形成了系統化的梯隊,保證了較高的投研能力,獲得了較好的口碑。

並且,以銀行為母體,金融市場領域相關的牌照已經基本齊全,比如說信託公司、基金公司和期貨公司等。興業銀行能在當下利率市場化、金融脫媒的不利形勢下異軍突起,刷新銀行業「三觀」,不得不說現實的亮麗業績證明了其模式的合理性。

我們看到相比於過於冒險的「北岩銀行」,興業銀行具有充分的金融市場負債來源、良好的金融市場業務基礎,其所進行的金融市場業務,是一種相對來說收益較高卻風險較低的跨機構、跨市場套利。這種模式不是一種簡單的「監管套利」,「期限錯配」,而是建立在充足穩定的金融市場負債來源基礎上,通過精巧結構化特徵的融資方案設計,實現跨機構、跨市場的資產-資金對接和風險再分配。

如今,面對國內去槓桿的大環境,興業銀行再一次領跑升級,金融市場業務不但沒有萎縮和消沉,反而以全新可持續的「低槓桿、輕資本、優結構、高回報」的業務發展模式繼續前進。

所以,同樣是發展金融市場業務,我們看到興業銀行的金融市場業務牢牢抓住了未來的大趨勢,其成功是有深層次的原因的。其金融市場業務不僅僅以創新出彩,更以規範、精品出彩。

2. 招商銀行:「商業銀行+投行」

招行和興業一樣,金融市場業務也是在國內股份制銀行中做的非常優秀,其亮點也在於較早的意識到了「精品化」「輕資產重投研」是金融市場業務的明天這一趨勢。

並且,與興業大量發展批發業務相比,招行的資管在與客戶關係的維護上更具特色,可以說,招行很先覺的意識到私人銀行業務對於其開展金融市場業務的重要性,其多次轉型的軌跡,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

2001 年至 2011 年,招行開始實行第一次轉型。首先就把重點放在營造良好口碑,尋找並維護良好優質客戶關係上。在服務渠道方面,不但擴展自己的線下網點,而且同時打造了網路,手機各個平台的服務渠道,尤其在網路方面,招行推出了內地第一個系統的網上銀行。

招商銀行的品牌策略預測了未來市場客戶的需求,從客戶的使用和體驗角度出發,率先推出「一卡通」業務,這張借記卡集合了活期、定期、多幣種與一體的功能,從客戶自身的角度來說,一個賬號無論是管理、攜帶、保存都便捷了許多,或許招行不是第一個有此想法的商業銀行,但它卻是第一個做到的銀行。

在此基礎上,招商銀行看到了電子網路發展的潛力,「一網通」業務應運而生,只要是招行的持卡客戶,無需到櫃面申請,登錄即可使用。所以,招行首次轉型就贏得了良好的客戶印象,為其今後開展金融市場業務做了鋪墊,這也是招商銀行在發展其金融市場業務中不同於其他銀行,而是選擇針對私人銀行業務著重發展的先行條件。

2011 年至今是招商銀行經歷第二次轉型。這是由於利率市場化進程中招商銀行面臨的問題決定的。這一次的轉型,是招商銀行在經歷小微金融、非標投資、混合經營多次轉型后,公司正式確定以零售客戶為基礎資源,通過關係化來拓展利潤來源。

首先,我們分析到隨著與利率市場化相伴而來的利率的頻繁的波動,招商銀行不良資產顯著增加,降低了招商銀行應對風險的能力。而此時,招商銀行的私人銀行服務,經過多年的發展,品牌和服務已逐漸得到高凈值資產客戶的認知和認可。

近7000萬戶的零售客戶,和佔80%的高端客戶資源,招商銀行通過託管、代銷等方式進行財富管理,3年增長2倍,其中公募基金凈銷量和零售理財新增量均居行業第一位,私人銀行的客戶數和管理客戶資產也為行業第一位。

因此,招商銀行的金融市場業務是以其龐大的客戶資源作為強大支撐的,其私人銀行業務是其精品化投行業務的優勢條件也是制約條件,我們預言,未來招商資管勢必會針對不同類型的高凈值客戶發展起精細化的金融市場業務模式。

如現今利用金融科技的浪潮,招商銀行強化Fintech概念,開發出了首個銀行業的智能投顧產品,進一步深度挖掘個人客戶需求。此外招商銀行打造了一種全新的遠程理財業務,稱之為「空中銀行」,吸取了傳統理財業務親切服務的特點,也融入了遠程渠道方便快捷的特點,「空中銀行」的出現,依靠先進的智能管理平台,打破了時間和地域的限制,客戶可以選擇自己方便的聯繫渠道,與對應的理財專家銜接,理財專家在線解答客戶的疑惑,並通報前段時期的投資利得,不僅保證了整個交易過程的安全性,而且深化了客戶服務體驗。總而言之,招商銀行在維護客戶關係方面做足了功課。

此外,招商銀行的另一大特點是通過組建金融控股公司來拓展金融市場業務。這也是現階段的國情所決定的。現行法律體制對商業銀行混業經營有諸多的限制,通過金融控股的方式則可以有效地避開金融監管的限制,實現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業務以及保險、證券等的混業經營。

金融控股公司已成為西方發達國家大型金融機構的主導組織形式,具有非常成熟的理論和經驗可以借鑒,例如,花旗銀行從 1913 年就開始了混業經營道路,到現在已經有將近 100 年的歷史。在中信、光大這樣的控股公司已經提供了混業經營的經驗和範例。招商銀行通過重組增資招銀國際金融控股有限公司併合並永隆證券、永隆期貨,金融市場業務範圍得到了擴寬,真正意義上布局了招行行長田惠宇所言的「商行+投行」的戰略。

財富管理、私人銀行的傳統優勢疊加這種全新的戰略,使得招行的金融市場業務和投資銀行業務並駕齊驅,在資本市場生態圈中趕超了一度的冠軍興業銀行,成為了令同行所學習的對象。

3. 南京銀行:債券特色銀行

南京銀行目前擁有公司、小企業、金融市場與投行、個人四大業務板塊,並在一些領域逐步建立了差異化特色,特別是金融市場業務經過多年精耕細作,業務資格完備,市場表現活躍,贏得了「債券市場特色銀行」的美譽。

債券投資業務享有美譽。從近幾年數據顯示,南京銀行債券投資規模很大,佔總資產比例一直高於40%以上,具體來看,其持有了一定數量「交易性債券」和大規模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

可見,南京銀行的債券投資以短期為主,這與南京銀行在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地位有密切關係。南京銀行較早地成為公開市場一級交易商,擁有多項債券承銷資格,是人民銀行公開市場一級交易商重點聯繫機構,也是目前參與上海銀行間金融市場拆借利率 Shibor 報價的三家城市商業銀行之一。公司的債券交易和結算量一直居於全國市場前列。

在整個銀行系理財大類資產配置中,債券佔比將近三分之一,其中約 80%投向信用債,利率債佔比較低,銀行理財對信用債的剛性需求很大。我們看到該行在2009 年成立了金融市場部上海分部,2010 年獲得代客黃金交易和衍生產品交易業務資格,聯動多條線業務部門,為客戶提供綜合化的金融服務和產品支持。2013 年設立基金管理公司,進一步完善綜合化服務平台。

面對利率市場化,南京銀行將加快改革創新,著力塑造業務特色,培育核心競爭力。發展交易銀行,為客戶提供金融市場和投行服務,一方面增加客戶黏度,吸引更多活期存款;另一方面為客戶提供綜合金融解決方案,提升客戶對銀行的利潤貢獻度,提高客戶對銀行的忠誠度,以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

同時與中小型金融機構建立長期合作夥伴關係,實現優勢互補、共贏發展。相比國有大行、股份行,南京銀行很早就清晰的認識到,作為城商行,網點有限,要提高競爭力,需考慮理財產品的價格優勢。南京銀行通過強化提升投研能力、風險管控能力等為客戶提供有競爭力的投資回報,而不是簡單讓利。

南京銀行以債券交易業務為特色,貸款佔比一直以來均低於其他銀行,資產負債結構優勢明顯。在貸存比監管和存款稀缺的背景下,對南京銀行更有利。債券業務方面,南京銀行繼續領先於行業,保持其債券業務特色和優勢地位,其強大的客戶資源也使公司在脫媒與利率市場化進程中享有較高估值。

(二)銀行效率與金融市場業務的實證分析

考慮到的金融市場業務真正得到重視並且迅速發展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特別是2012年金融創新以來,宏觀經濟下行,銀行傳統存貸業務創利空間受到嚴重擠壓的大背景之下的,我們將樣本從時間維度,分別以銀行成本效率、創利效率以及綜合效率為因變數,以一系列金融市場業務指標如同業資產、債券投資收益等為自變數,以2009年為時間節點進行分樣本分組回歸。

結果如表所示,2005-2009情形與全部年份的回歸結果比較相似,各大銀行的金融市場業務雖然尚沒有蓬勃發展,但是同業資產和負債、債券投資收益均對於銀行成本節約和盈利創造都有促進作用,這給了銀行部門發展金融市場業務的激勵。本文認為正是由於這種金融市場業務的不同於傳統業務的模式以及其在實證中的積極影響,使得面臨行業「冬天」的銀行業在之後普遍積極鼓勵和發展金融市場業務。由於銀行業之間的差異比較大,大型國有銀行由於自身實力強,在經濟形勢下行的情況下,依然擁有著龐大優質的客戶群體和盈利點。因為傳統業務在銀行效率貢獻中的比重依然是佔主導地位的,所以我們從第一張表中看到對於大型銀行來說,金融市場業務的貢獻度並不大,大型銀行的金融投資業務(同業業務以及投資收益)並沒有顯著降低成本、提高收入效率以及利潤效率(係數顯著性不高)。社會融資結構情況對於大型銀行作用不顯著,但是符號為正,說明間接融資佔比依然揭示了銀行主導的金融結構,但是對於大型商業銀行而言,社會融資結構目前的變化並沒有顯著影響到其效率,即「金融脫媒」現象對於大型銀行影響尚不大。

就其他商業銀行的回歸結果顯示,該類銀行的同業資產中買入返售業務、同業負債中的賣出返售、投資收益相比於大型銀行對於成本效率、收入效率以及創利效率都有提升作用。加總之後,我們發現較小銀行的同業負債並沒有帶來顯著的效率提升,而資產類業務反而帶來了效率提升,這也符合直觀。銀行業傳統利潤受到擠壓,較小銀行沒有大型商業銀行實力雄厚,會積極在同業市場上扮演資金借入方的角色,但是同業負債的短期性和不穩定性加劇了銀行的「資產負債的錯配」,即便運用同業槓桿可以使得銀行效率得到提升,但是同業負債運用越多,這種「錯配」風險就越大,所以,同業負債的這一係數也就反映出了規模較小的股份制銀行過多的運用同業負債,使得其負面效應超過了帶來的正向作用;而同業資產作為一種資產顯然會改善銀行資產負債表,並且,規模較小的銀行在同業業務中更加普遍的使用買入返售等創新型同業資產業務,這類資產業務具有較高收益的特點,所以對於銀行盈利效率的影響是顯著正向的。此外,手續費收入符號幾乎全部為正,說明較小規模的銀行中的其他傳統外收入比大型銀行更能促進銀行度過「嚴冬」;但是由於經驗不足,信用不高,專業程度相對欠佳等因素,小規模銀行的金融投資業務普遍沒有大型國有商業銀行的創利效果好,故對於銀行效率的貢獻程度目前依然不顯著。社會融資結構對於該類銀行的成本效率具有正向效應,對於盈利效率效果不明顯,說明間接融資佔比越低,「金融脫媒」程度越高,會阻礙銀行成本效率和盈利效率的提升,即直接融資市場的興起使得這些銀行相比於大型國有銀行更容易受到衝擊。

WeMedia聯盟成員,已入駐今日頭條、搜狐、網易、鳳凰、騰訊、新浪、、雪球、搜狐等客戶端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