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你要做的不是斜杠青年,而是斜杠中年

A姐按:

Sean Ye是我關注了很久的職場作者,我很喜歡他寫作的風格,有乾貨有思考,一看就知道背後有很紮實的功底(知名外企10年+HR經驗),並不是一些花里胡哨寫雞湯文湊數的作者。說實話,他的寫作風格和背後的思考能力是我一直非常嚮往的。

那天看到這篇關於斜杠青年的文章,我再同意不過了。後來就留言要了授權,Sean後來竟然憑藉我留的公眾號就找到了我個人微信,我被這推理能力折服了。我猜想是因為他看到我的簡介里有一句是「LinkedIn專欄作者」,他就搜了一下和領英編輯的一個大群,然後看到了我的頭像,加了我微信。

所以我想說的是,聰明人憑藉蛛絲馬跡明察秋毫搜尋信息的能力真的很強。我很想問問Sean是不是也是天蠍座的,哈哈哈。

開個玩笑,推薦這篇文章。

Sean的公眾號是「瞎說職場」,知乎同名專欄。文末有二維碼。

2011年夏

上海

一個30多歲的中年人和一個20多歲的青年一人一盤蓋澆飯,在小店裡邊吃邊聊。

中年人很健談,說了好一會兒,總結陳詞:從明年開始,我就不光只做PPT了。我已經準備轉型。

本來一臉迷妹表情的青年變了臉色,顯然他並不理解這個決定,但他不願意反對他的偶像,抬手看了看錶:「張老師,時間差不多了,我們回去準備培訓?」

張老師有一個在業內很有名的藝名:秋葉大叔

那個青年,是我。做市場營銷的我,有幸請到已經寫了三本PPT書的秋葉大叔來給人力資源從業者做分享。講真,秋葉要轉型,我是不支持的,畢竟明年還想請他繼續講PPT呢。更重要的是,營銷人都知道轉型有多難。

2個半小時后,我改變了我的想法。儘管秋葉大叔PPT課程已經了熟於心,但因為這次受眾是企業HR,他把演講材料改得面目全非,準備了一堂HR專屬的PPT課程。

上完課他就風塵僕僕衝上計程車趕往飛機場。

我望著計程車遠去,心想:這麼努力的人配得上心想事成。

當時我還不知道什麼是斜杠青年,否則我一定會祝願秋葉大叔杠上開花的。

2017年年初

北京

編輯催稿了一個多禮拜,我才勉強寫完了《40歲財務自由?你明明離40歲失業更近吧》,剛發給編輯,當天編輯就改好讓我確認,說當晚就發。

我注意到,編輯在「身份自由」的主標題下加了一個副標題:化身斜杠青年。

懵比如我,偷偷百度了這個詞:

「斜杠青年來源於英文Slash,出自《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Marci Albonher)撰寫的書籍《雙重職業》(One Person/multiple careers: A New Model for Work Life Success),指的是一群不再滿足「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而選擇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

這些人在自我介紹中會用斜杠來區分,例如,張三,記者/演員/攝影師,「斜杠」便成了他們的代名詞。」

感嘆編輯見多識廣之餘,我也有些疑惑,為啥翻譯成青年?我寫的明明是個40多歲中年大叔的事迹啊。

這篇文章,趕上科技行業的裁員風波,意外受到了歡迎。有剛剛畢業的小夥伴到我的公眾號下留言,表示醍醐灌頂:「以後就本職工作就不用上心了,專心做一個斜杠青年。」

看到這個回復,我心裡咯噔一下,我是不是把小夥伴給坑了?

1

所謂斜杠,應當是百尺竿頭再進一步的飛躍,而非焦頭爛額慌亂之下的逃竄

展示自己的個性和能力的前提是:有足夠的能力

很多趕時髦的「斜杠青年」,看起來斜杠各種豐富,但實際上可能連基本的一技之長也不具備。

古代寓言里就有這麼一位斜杠青年:鼯鼠。《荀子·勸學》中寫到:「梧鼠五技而窮,五技渭:能飛不能上屋,能緣不能窮木,能游不能渡谷,能穴不能掩身,能走不能先人(會飛飛不高,爬樹爬不高,游泳游不遠,挖洞挖不深,會跑跑不快)。」天敵一來,鼯鼠就只能束手就擒。

如果是為了有個(chui)性(niu),愛往哪裡斜都是自由。我可以自我介紹成:貼心奶爸/足球場上的老將/股市價值投資者。

實際上是:無原則的女兒奴/球場人形木樁/6000點進的股市至今沒解套。

相熟的朋友看到,清楚我是什麼貨色,呵呵一笑,無傷大雅。本人也知道自己毛病多,終究沒臉拿著薪水再去趟A股這渾水。

怕就怕,自己當真。

給同學拍照,大家都說好看,杠:獨立攝影師;

在空間里寫了30000字的感情日記了,好多同學點贊,杠:情感作家;

給自己開了一個公眾號,閱讀量居然過百,杠:自媒體

有些自詡為「斜杠青年」的小夥伴們,可能從頭到尾就沒有讀過麥瑞克·阿爾伯的《雙重職業》這本書,僅僅憑聽到的道聽途說和自己的猜測,樹立了一個自己眼裡所謂的「斜杠青年」。

作者表示這個鍋她不背。

麥瑞克對於想做斜杠青年的小夥伴們提出過忠告:

你可以斜杠,但別一擁而上。不要指望同時以三個身份開展三個職業。大多數斜杠,需要經過時間的洗禮和歲月的磨礪,從基礎做起逐漸成就卓越。只有在堅實的基礎上,才能進一步添磚加瓦,斜出特色,杠上開花。

所以,去互聯網上搜索一下知名的職場「斜杠青年」,但凡做出些成績的都至少是30+的中年人,企業家/登山愛好者/滑翔傘玩家的王石,美贊臣高管同時寫出10萬+微信文章的薇安;PPT專家/大學生導師/社團運營專家的秋葉大叔,創業者/生涯規劃師/暢銷書作者的古典;就算是天時地利人和一帆風順的李叫獸(自媒體/營銷諮詢顧問/百度副總裁)也要將近30歲了。

2

斜杠之路充滿荊棘,並非鮮花滿地的時尚之旅。

斜杠分開的兩項技能,並不能太相似,比如數字營銷/社交媒體營銷,再比如攝影攝像。

兩者有太多相通之處,這個跨界難度係數不高,往往不被外行認可是跨界。

斜杠分開的技能差距太遠,就會很累。

我認識的斜杠青年中,小紅拖拉機算一個,額,83年出生的他其實也算是斜杠中年。

本職工作是互聯網科技初創公司HRD的他,到了晚上就化身知識網紅,他是知乎人力資源,心理學以及職業規劃話題的優秀回答者。

我曾經問過他,如何平衡本職工作和斜杠生涯,他的回答是很實在也很無奈:少睡覺——別人上班他上班,別人下班他讀書,別人睡覺他碼字。

魯迅的話放在他身上倒是極為合適的:哪有什麼網紅,我只是把你們睡覺的時間都拿去寫作了。

就算如此,他也在做減法,推掉了很多能賺錢的機會,只為寫一本自己的書。

另外一位我認識的斜杠青年,人稱洪老爺,今年45歲,在職場打拚了20多年,先後在多家外企/民企擔任人力資源總監和人力資源副總裁的崗位,年薪200萬。

今年年初,他辭掉了百萬年薪的工作,開始了自己的斜杠生涯,從運營自己的微信公眾號《洪老爺的百萬年薪成長手冊》開始。

儘管作為多年的企業高管,他有著普通人無法企及的職業積澱,但他也有短板,用他自己的話說:「我20多年沒有自己寫過長文章,過往都是我講得多,寫得少。如今一朝辭職,反而要逼著自己寫長文章。我才發現,寫作真的很難。」

我看過洪老爺的文章,每篇都是3000字+的訪談文章,要涵蓋好問題,精彩回答,以及睿智點評,確實不容易。

5個月後,他交出了25篇原創文章,21次高管對話,以及1萬+冬粉的成績單。

我問他,一篇文章需要花多久?

他告訴我:採訪需要2-3個小時,整理文字最後寫出文章還需要3個小時,基本上一天的功夫全砸在文章上了。

洪老爺是辭職了,但是他還是標準的斜杠中年,健身達人,身材讓我這個年輕十歲的人看起來就是一堆移動的五花肉;他組建了廣州第一隻民間賽艇俱樂部,並擔任賽艇隊隊長;而且還與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們做領導力培訓課程,所以並不算清閑。

「時間夠用嗎?」我問他

他回答:「我45歲,父母已經去了;我和太太是丁克家庭,沒有孩子。我的時間可以幾乎全部投入在我喜愛的工作上——當然還是時間緊張。」

斜杠,註定是一段文化苦旅。《雙重職業》的作者麥瑞克,也給斜杠職場人提過建議:

所謂的斜杠組合,最好是那些和你工作有關,而且是那種可以杠在互聯網或者杠在下班時間的那種。

程序員、信息圖設計師和作家都能夠有彈性時間,分分鐘拿起電腦平板就可以開始斜杠生涯的工種會更容易。

3

斜杠職場人,危機or契機

改變受眾的心智,往往是極難的。

筆者身處人力資源行業10年來,最大的感觸就是職場一直在變化,從最初的外企黃金時代,到了民企崛起,再到互聯網初創公司的興起。

職場偶像,從最初外企高管唐俊、李開復,到BAT的馬化騰、馬雲和李彥宏,再到共享經濟時代的程維、胡煒煒。

職場人也在變。相比當年為了養家糊口掙扎在生產線上,一旦被辭退身無其他本領的產線工人們,如今的職場人不再滿足於生理和安全需求,而是更上一層樓,希望通過工作贏得尊重和自我價值的實現。

斜杠職場人在不斷增加。在斜杠的同時,不少職場人也有隱憂:領導是不是不喜歡員工分心其他事情?HR招聘時會不會歧視有斜杠職場人。

其實你想多了。

我隨機採訪了朋友圈各類企業的HR觀點,包括:玩具公司Mattel(芭比娃娃的公司)招聘經理,一家國企的招聘負責人,兩位不願意具名的分別來自外資醫藥公司和外資銀行的HR經理和一位民營地產公司的招聘經理。

如今的招聘經理不少也都是80后的小夥伴,大家反饋的主流觀點是:

斜杠職場人一般不會減分,相反,如果斜杠的搭配合適,將是求職的加分項。

首先看斜杠職場人的核心技能,是否能勝任企業的崗位需求;如果這一條不匹配,斜杠得再精彩也無濟於事;

其次看斜杠技能是不是與核心技能相輔相成,比如招市場經理,如果候選人本人運營個人公眾號,或者是某個社交媒體上的大V,有著出色的個人品牌,那顯然對做好本職工作是加分項。

最後看斜杠技能是否會影響正常的工作,是否與本職工作有利益衝突。我也遇到過有「斜杠青年」為了給自己寫書湊材料,把應該保密的客戶案例給寫到了書里,導致最後黯然離職。

唯一明確表示不敢用的是地產公司的招聘經理,她也很無奈:不是我歧視斜杠職場人,而是我們公司都是一個人頂三個用,再出色的斜杠青年來了單杠都懟不完。

那麼職場老闆們對斜杠職場人應該抱有怎樣的態度?

全球頂級人力資源諮詢公司美世的區CEO李兆琦女士,也就這一話題,發表過自己的看法,建議企業以開放包容的態度接納斜杠職場人

「職場人在企業的角色是員工,但在生活中、在家庭里、在網路上,他們絕不會只有XX公司員工這一個身份。一個完整的人,既有生活中的角色,也有職場上的角色。企業應該接納職場人做完整的自己,並尊重完整的員工,這才是

按照馬斯洛需求理論,職場人通過工作來保障自己的安全和生理需求(掙錢吃飯),實現一定程度的社交需求,而在理想的工作崗位上,員工還是實現獲得尊重的需求和自我實現價值的需求。如果工作崗位上不能實現這些需求,自然而然的,員工就會在私人時間以斜杠青年的方式實現自己物質上和精神上的訴求。

未來的企業將越來越平台化,提供一個出色的舞台供出色的職場人展示自己的能力,未來的職場工作的方式也有出現變化,工作內容將越來越項目化,職場人能扮演的角色也越來越多。

企業擔心員工不能為工作百分之百投入,也是情有可原。但如果以強制和反對的方式,並不能扼殺斜杠青年,反而只會將出色的人才擠出企業。企業最好的選擇是順應趨勢,擁抱斜杠青年,理解尊重他們的訴求,並將工作內容和員工的興趣愛好更好的結合在一起,幫助他們實現物質和精神上的訴求。」

李兆琦還補充,員工在業餘生活的愛好值得鼓勵,往往對工作也有幫助。比如,熱心公益事業的員工,往往在職場合作中表現得更為積極主動。

4

斜杠,不僅是改變自我

我們打造自己的人設和品牌,而我們的受眾給我們貼上標籤。有一天,你想改變自己的標籤時,你的受眾同意嗎?

回到秋葉大叔的故事,那次短暫的相遇后,我和大叔的交往就僅限於網路了。

作為大叔的迷弟,我只能遠遠的觀察:

2012年,他還在講PPT;

2013年,還在PPT;

2014年,在PPT;

……

作為營銷人,我清楚轉型有多難。

營銷學經典理論《定位》闡述了如何進入顧客心智,以贏得客戶青睞的定位之道;同時也提到重要的一點:

一旦受眾認可了你塑造的定位,給你貼上了某種標籤,你再想撕下標籤轉型,改變人們心中對自己的認知,那就難上加難了。

以哈根達斯為例,在歐美市場哈根達斯是典型的超市冰淇淋,但在進入市場時,哈根達斯搖身一變,不再走超市模式,轉而瞄準了當時一片空白的高端冰淇淋市場,將哈根達斯定位成了一種高端產品。但如今不論在做得如何風生水起,回到美國市場上,客戶依然只認可它是一個超市商品,無法將它和高端冰淇淋等同起來。

哈根達斯如此,斜杠中年也是如此。當大家認可了秋葉大叔PPT大師的標籤后,很難把他再與別的標籤相結合。

當然秋葉最後成功了,但他付出了平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

他以每年至少出一本暢銷書的節奏來把握市場脈搏,所有能夠嘗鮮的互聯網產品,他都會第一時間試水,從最早的網易公開課到如今的飯糰。

2015年,在推出《社群營銷》后,他在社群運營、管理和營銷領域的專家水平逐漸被大家認可,而與此同時,他運營的社群IP營,每一期都能培育出新銳的知識IP,吸引了小川叔,Spenser,Warfalcon,剽悍一隻貓等一批活躍在互聯網上的斜杠大咖。

以他20多年職場、創業公司以及互聯網生涯的積澱,依然拼上3-4年的努力,才能成功斜杠。

寫在最後的話

斜杠,將是未來職場的趨勢。職場上將出現越來越多的斜杠員工。

但斜杠是以堅實的核心技能作為基礎,缺乏核心技能的斜杠,即使再多,也不足為道。

Slash的意思是斜杠。我不清楚,當麥瑞克·阿爾伯推出Slash這一概念時,她有沒有想到在,這個詞的翻譯會和「青年」緊密的結合起來。而在我看來,成就出色的斜杠,重質不重量,靠的不是疊加斜杠數量,而是沉澱下來提升自己的核心技能。

而這都要花時間。

雖然最後成就斜杠時,我們可能已經邁過了而立之年,甚至到達了不惑之年。

或許那個時候,斜杠帶來的體驗,又讓我們有了重回青春的感受,這也許是譯者的本意。

望文生義的讀者們須知,出色的斜杠,往往不是年輕時期就能輕鬆實現的。

讓我們從青年時代打好基礎,做一個成功的斜杠中年——雖然聽起來不夠酷。

(完)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