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逐夢他鄉重慶人」:700多天的採訪堅守,400多個人物故事,微博點擊過億,總有一瞬間讓你熱淚盈眶

「逐夢他鄉重慶人」大型人物尋訪活動,從2015年6月18日開始,700多天的採訪堅守,微博點擊量超過1.3億人次,新聞跟帖超過10萬條,這些故事還原了在他鄉打拚的重慶人的奮鬥和堅守,也帶給世人無窮的感動和激勵。

小編為你選取了這400多個故事中精彩的片段,你準備好走進這些精彩的人生了嗎?

闖蕩世界的年輕人

「抬頭看見更遠的世界」

在湖泊星羅棋布的非洲「高原水鄉」烏干達共和國,2015年4月,非洲唯一一家機車輪胎生產廠正式投產,這家名為CC的工廠在非洲成功「上頭條」。

公司的創辦人陳帆來自於重慶市渝北區石船鎮。他從國稅局「下海」后,30歲時來到了烏干達。

( 陳帆)

他發現當地的機車非常多,日常需求很大的機車配件也幾乎全依靠進口,從而嗅到了商機,投入20萬元買了一集裝箱配件運往烏干達,辛苦兩個月瘦了20多斤,賺了整整10萬元,由此打開闖蕩非洲的「第一扇門」。他沿著這口「井」往深處挖,到2012年,其機車配件貿易量已佔據了該國的一半

27歲的羅仕坤,是學藝術的留學生,2013年2月,他的「重慶印象」火鍋店在法國里昂正式開業,他根據當地人口味做出適度的改良,強化服務和管理,並加強了新媒體營銷,讓重慶火鍋的香味飄散在里昂的街頭。

85后的楊旎琨,出於對法式甜點的熱愛,她在法國讀研后,放棄金融統計專業,改學甜點製作,塞納河畔的巴黎第五區經營一家風格獨特的重慶小麵館。楊旎琨為巴黎鬧市中的重慶小麵店起名為「椒糖」:「椒」意指辣椒、花椒,「糖」則代表甜點。罕見的「混搭」背後,是舌尖上的中西合璧,以及這個逐夢青年推廣家鄉美食的「重慶心」。

29歲的宋菁,23歲獲得註冊會計師資格。此後與朋友一起創業,在紐西蘭經營皇冠山脈酒庄,在2015年倫敦國際葡萄酒與烈酒大賽上,獲得年度最佳黑皮諾獎項——這一獎項被業界認為是紅酒界的「奧斯卡」獎,她成為第一個獲此獎項的華人。

大咖們的逐夢心語

「只有不辭辛苦,才能永不心苦」

「逐夢他鄉重慶人第1位受訪者,是傳奇人物馬識途。從事黨的地下工作期間,他經歷過很多次死裡逃生;作為書法家,他享譽天下;而這名文學家的作品《清江壯歌》等多次再版,已發行了數十萬冊,《盜官記》被改編成熱播電影《讓子彈飛》后,更讓他家喻戶曉。

(馬識途)

「此頭十度尋閻王,而今仍然在頸項。」受訪時已經101歲高齡的馬老說,自己坎坷一生,歷經磨難,對國家今天的繁榮發展,更覺來之不易,倍感珍惜。「我一直有個夢想:希望有一個好的社會!好的!」

(李雲迪)

肖邦國際鋼琴比賽素有「音樂界奧林匹克」和「鋼琴界諾貝爾」之稱,80后的「鋼琴王子」李雲迪曾在18歲時成為該賽事開賽以來最年輕的金獎得主;15年後,他又成為該項賽事最年輕的評委。

90后的李雪芮是倫敦奧運會羽毛球女單冠軍,她比運動成績更大的夢想是能讓留守兒童得到更多人的關愛。「退役后,我可以教那些留守的孩子打羽毛球,以後再開個羽毛球館什麼的……」

(施廷懋)

同為90后的施廷懋是第379位被記錄者,她在里約奧運會上大放異彩,奪得兩枚金牌。她在別的孩子還在撒嬌的年紀,就在跳水館日復一日地練習,曾經門牙被膝蓋磕掉了大半,但硬是沒哭。在練習此後為她帶來巨大榮耀的女子三米板頂級動作107B時,有時候練得多了,「吃飯時連筷子都拿不穩。」

(蹇錫高)

工程院院士蹇錫高在離家上大學時,只穿了一雙草鞋,提著姐姐陪嫁的一個小箱子就上路了。而今,他已在高性能工程塑料領域獲得豐碩的成果。「不要以為學習和工作是苦差事,一個人如果有自己想乾的事業,就是幸福的。只有不辭辛苦,才能永不心苦。」

(劉曉慶)

劉曉慶一度曾開創出電影的「劉曉慶時代」,「逐夢他鄉重慶人」活動的探訪讓人們得以知悉,從未接受過表演專業系統訓練的劉曉慶,如何憑藉天賦、熱愛以及渝妹子的倔脾氣,在電影史冊上寫下自己的名字

(古力)

80后古力迄今已獲得8個圍棋世界冠軍,小時候學圍棋而失去了很多玩耍的機會,所以也有過倦怠期。」但我是真的很喜歡圍棋,從沒想過放棄,」他說,「下了20多年的棋,越來越感覺自己學到的東西不夠。」

逆襲者的逐夢之旅

向質疑夢想的囂張之徒擊出一記勾拳

因為《我是歌手》,2013年,重慶籍歌手黃綺珊紅了,在一夜之間。

黃綺珊起伏跌宕的音樂人生中,30多年的歌唱之路交織著追尋、等待和失望,她曾經「歌紅人不紅」,同時出道的歌手都紅了,她還在給大咖們唱暖場。最潦倒的時候,她一個人在北京過春節,把省下的機票錢寄給在重慶的母親。「疲憊與失望交加,我甚至曾多次想到了自殺。」

收到湖南衛視《我是歌手》攝製組的邀請時,黃綺珊正在新加坡讀神學,該節目讓她聲名鶴起,她夙願竟成。這個「大器晚成」的故事告訴人們,不是每一個成功都是輕易到來的,也許需要等待,更重要的是不放棄。

劉成科從做洗碗工開始,他闖蕩新疆17年,曾經「有一晚,我洗完盤子,望著圓月,眼淚真是嘩嘩地流,各種酸楚湧上心頭。」而今,他逐漸成長為公司老闆,能夠志得圓滿地寫下詩句「疾馳萬里追雲月,風雨從容慨用肩」。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楊洪富國小四年級就輟學回家了,十四五歲就開始打零工來幫補家裡。16歲時學做泥瓦匠。而今,他成立的建築公司每年的產值過2億,解決了上千人的就業。為方便家鄉人出行便利,他自籌資金120萬元無償為家鄉修築了一條便民路。

楊淑君高中未讀完就輟學,19歲赴東北闖蕩,這名曾經的洗碗女工成功逆襲,成立了大連華德來美食餐飲管理公司「推廣重慶火鍋。她回憶說,困難無助時,就喜歡到海邊去,朝著大海哭、朝著大海喊;哭完了、喊完了,人也累了,再慢慢走回家,笑著面對現實。

為了記錄這些故事,記者付出良多

重慶電視台記者郭金銘等人曾在東非肯亞首都內羅畢冒險上街拍攝。「返回賓館房間后,就聽到樓下傳來了一陣密集的槍聲,嚇得我們趕緊蹲下來,不敢靠近窗戶,以避開流彈」。

( 郭金銘)

「選擇這些危險的地方,是因為有精彩的逐夢故事,我們在這拍攝到的故事和細節都無比精彩。」他說,「幸運的是,在政府軍機槍的保護下,我們雖然提心弔膽,最終平安完成採訪。」

通過採訪別人的逐夢故事,讓記者也更深刻地理解了夢想,他們也把這種感悟分享給讀者、觀眾和聽眾。

《新聞戰線》總編輯萬仕同認為,「逐夢」報道是做好主題報道的一次很好的探索。

《對外傳播》主編於運全認為,「逐夢」報道是一個具備創新示範意義的傳播案例。

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黨委書記、副所長趙天曉表示,「逐夢」報道是一個相當成功的品牌。其成功基於三點因素:打動人心的故事所帶來的有效傳播;全媒體報道對傳播效果的有效增強;以及通過舉辦線下活動,實現線上線下共同發力,最大程度地提高欄目的影響力。

《北京日報》總編輯趙靖雲認為,此次尋訪報道找到了互聯網時代進行主題宣傳的新方式。該尋訪報道的最大成功之處,就是把國家夢想、城市精神和個人奮鬥串連起來,對內弘揚城市精神,對外推廣城市形象。「讓那麼多重慶人帶著對世界的經歷和觀察來談論家鄉,用場景和細節來展開情懷,是最好的教育引導方式。」

復旦大學新聞學院院長尹明華認為,通過口述歷史,能夠觸摸鮮活的人物形象,感知他們的真情,尋求他們的奮鬥源泉,激發他們熱愛國家的家鄉意識,注入追逐人生夢想的社會基因。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