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吸貓」經濟學

一日吸貓,終生復吸,「貓癮」群體規模日漸壯大。

微博大V紛紛曬貓,從小馬甲家的端午,到燕公子家的白居易;貓咪熱潮席捲全球,日本經濟學家估算貓咪每年創造了2,3333,0000,0000日元的商業價值(別覺得有23333字樣就是我們杜撰的),而在,一時間也是人人云養,貓片供不應求,貓咖啡遍地開花。

經濟學者表示早已看透了一切——「吸貓」成風的背後,其實有深刻的經濟學原理。不信?我們慢慢說給你聽。

問題一:為什麼「吸貓」現象現在爆發?

根據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人類需求像階梯一樣從低到高按層次分為五種,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

當經濟發展,錢包豐滿之後,人類會發展出更高層次的需求。有一種人類與生俱來的需求,我們姑且概括為「幸福感」——傳說中多巴胺釋放帶來的終極愉悅感。

那麼如何可以獲得「幸福感」?

為簡化起見,我們假設只有兩種途徑:一是與其他人類進行情感溝通交流,例如談戀愛、跟父母朋友聊天等,簡稱「見人」;二是與喵星人進行情感溝通交流,例如看貓片、到貓咖啡館等,簡稱「吸貓」

「見人」和「吸貓」的無差異曲線

將「見人」、「吸貓」看成兩種商品,都能帶來幸福感,但還是有所不同(畢竟擼貓還是無法取代找對象的),「見人」帶來的幸福感更高,因此兩種商品是不完全替代關係

假設無差異曲線如下:

註:假設「幸福感」可以用數字衡量,以U表示幸福感總量。每個點代表一種購買組合(吸貓量,見人量),同一條線上的購買組合帶來的幸福感總量相同,U1<U2<U3

「見人」的供求平衡被打破

過去,年輕人生活在家鄉,跟父母聊天、與朋友吃飯、和對象戀愛,「見人」的機會供給充足,需要付出的資源少。也就是說,與「吸貓」相比,「見人」的價錢低,效果好,於是大家普遍選擇「見人」。

後來,年輕人懷著「詩與遠方」的夢想離開家,來到大城市,成為沒房、單身、迷茫的空巢青年後發現,生活除了眼前的苟且,還有未來的苟且。

跟朋友吃飯的人均消費越來越高,給家裡打個電話還是長途,相親還不要屬羊的…… 「見人」成本大幅度升高,供給曲線移動。新的均衡下,「見人」數量減少,價錢升高。

預算線和均衡點改變

錢不是問題,問題是沒錢。幸福感畢竟不能當飯吃,我們能花在多巴胺上的預算是有限的。

假設背井離鄉前的,「吸貓」和「見人」的價錢差不多,則預算線如下:

「見人」漲價后,預算線的斜率改變,能買得起的「見人」數量變少。結合替代效應收入效應,得到新的均衡點。

我們可以看到,對「見人」的消費減少,對「吸貓」的消費增加了。

小結

經過 粗糙 縝密的經濟學分析,我們發現,「吸貓」盛行的背後,是空巢青年們對多巴胺的不懈追求,以及找對象困難與人類交流成本上漲所帶來的幸福感缺失。

此外,互聯網的發展和智能手機的普及也是推波助瀾的因素。因為年輕人沉迷於微博、微信朋友圈等圖片和短視頻雲集的線上社區,以及人人都擁有「前後柔光雙攝照亮你的貓」的智能手機,「雲養貓」的成本無限趨近於零。

問題二:那為什麼是貓不是狗?

首先,根據生物學家的研究,這主要看臉。

人們覺得有大眼睛、短鼻樑的圓臉是可愛的、更具吸引力的,這樣的長相叫做「嬰兒圖式」(Babyschema)

類似嬰兒的臉部特徵,可以激發人類內心深處某種非常原始的情感和照顧慾望,研究者稱之為「可愛回應」(the Cute Response),此時大腦釋放多巴胺,使得人的態度變得友好、溫柔。

貓咪的長相非常符合人類對「可愛」的定義,而小狗在長大之後,臉型會發生改變,可愛程度降低

圖片來源:熱心網友家長殘的狗

其次,「養貓就像是和渣男談戀愛」

貓咪傲嬌高冷,自帶「主子」氣質,滿足了人類的受虐傾向。而狗狗自帶二十四小時「粘人」屬性,讓人時不時有一種當渣男的衝動。

儘管幾千年前已經成為人類的寵物,但是家貓一直和野貓保持著基因交流,二者基因上的差異不大。因此,相比於狗,人類對家貓的馴化歷史短、程度低,這是貓主子「貓野路子冷」的一大原因。

最後,你能想象一間全是狗的咖啡廳嗎……

問題三:為什麼是Hello Kitty

而不是Hello Doggy?

首先我們必須對想「反貓復狗」的朋友承認,狗家族也產生過非常有名的明星。外國有Snoopy,也有韓寒的馬達加斯加。另外蠢蠢的二哈和萌萌的柴犬,也是表情包和熱門帖的常客。

但是為什麼除了柴犬的周邊相對較多(但也局限在日本國內)之外,其他真正具有商業價值、被大量衍生品和品牌授權的動物明星,幾乎都是貓呢?

從按年紀算已經是歐巴桑的Hello Kitty,到代表了童年回憶的哆啦A夢,再到歐美人最愛的加菲貓,光這幾個貓科明星的身價加起來,大概就可以秒殺所有犬類明星的總和。

為什麼商業上更偏愛貓

供需理論來說,問題二中關於消費者喜好的討論當然是需求端重要的考慮因素。但除此之外,經濟學者認為,商家應該還有其他的考量。

第一,貓能招財。

在農業社會,老鼠對莊家作物危害很大,貓咪憑藉捕鼠技能一舉奠定了自己的江湖地位。之後,在許多傳說的加持下,貓咪又被賦予了招財的功能。

唐代段成式著《酉陽雜俎》曾寫道:「貓洗面過耳則客至」,意味著唐代就有了以貓招財的習俗,日本更有深入人心的「招財貓」形象。

第二,設計貓咪形象的成本低。

打開系統畫圖工具,只需要圓形、直線、曲線三種工具就能畫出一隻萌貓。用貓咪做Logo可以大大節約商家設計商標以及製造周邊的成本。

圖片來源:兼職靈魂畫師的本文作者

此外,在簡潔的外表之下,貓咪造型又有很大的變化空間,可以根據品牌形象給貓咪設計獨特造型。從加菲貓、哆啦A夢、貓和老鼠等動畫形象,到Hello Kitty、AO2、天貓等品牌Logo,同樣是貓,卻都有著極高的辨識度。

第三,形象好,氣質佳。

貓在世界範圍內良好的形象和象徵意義,世界主要的幾種宗教文化都把貓看作是高貴的生物。

先看西方,在古埃及,貓是聖獸,是拯救者的化身。傳說夜晚時,太陽所發出的生命之光被藏在貓眼裡保管。在古羅馬,貓是自由的象徵,畫像中自由女神的腳下常伴著一隻貓。

再看東方,首先就是對貓痴迷的日本,日本人的貓奴屬性從天皇開始。公元8世紀到12世紀,在日本能養起貓的人非富即貴,許多貴族偏愛將貓養在家中當寵物。另外在傳統文化中,也認為貓能辟邪,有吉祥的寓意。

第四,狗的種類太多,很難有卡通形象可以獲得所有愛狗人的認同,而貓的外形較為一致,更容易獲得商業價值。

喜歡泰迪的人不一定喜歡哈士奇,喜歡薩摩耶的人不一定喜歡京巴,每一種狗都有屬於自己的冬粉,但商家很難抽象出統一的形象來適應所有愛狗人。

但貓就不同了,雖然也有很多種類,但絕大部分貓都具有共同的特徵,因此商家很容易抽象出一個形象,就可以獲得絕大部分愛貓人認同,並以此來獲取最大的商業價值

結論

說實話,貓咪實在算不上人類最好的朋友。

它們傲嬌,性情難以捉摸,常常以下犯上,而且還起不到什麼實際作用——狗好歹還可以從事緝毒犬、警犬、導盲犬等十分有價值的職業,貓咪除了拿來供著,真的會有人指望它來抓老鼠嗎?

但我們還是無條件的愛貓吸貓擼貓。

或許是因為,它就是我們希望成為的模樣——

時而獨立堅強,時而撒嬌賣萌,不用在乎誰的臉色(哪怕是主人),可以隨性的生活

關注 圖解金融 點這裡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