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為什麼我們總會感到空虛?

社長說

」最近累啊,感覺身體被掏空。「

」你可能是 虛無主義 了……「

為什麼我們總會感到空虛?

什麼是虛無?

麥克白的回答簡潔優美令人嘆服:「虛無就是一切都不存在。」

我那本字典上就寫得比較矛盾了:」虛無(名詞),一件不存在的東西。」

古代愛利亞的智者巴門尼德宣布談論不存在的東西是不可能的,這也違背了他自己的格言,那就是平凡的人更有知識。

虛無就是沒有什麼

虛無就是沒有什麼。大家都認為,沒有什麼是比乾的馬提尼更好的,沒有什麼是比床單上有沙子更壞的。窮人擁有它,富人需要它;如果你一直吃它,就會餓死。

有的時候,沒有什麼離真相更遠,但是到底多遠,卻沒人說得上來。沒有什麼可以既是黑色又是白色。在上帝眼中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但是對於最無能的人沒有什麼卻又易如反掌。你可以任選一對相互矛盾的屬性,似乎沒有什麼能夠同時體現它們。

由此可見,「沒有什麼」是神秘的,但這又證明了一切都是顯而易見的——那麼虛無大概也是吧。

這或許就是為什麼世間充滿了以「沒有什麼」作為知道、理解和信仰對象的人吧。注意不要用褻瀆的口氣談論沒有什麼,因為這世界上還有許多傲慢自大的人——不妨稱之為「沒有什麼愛好者」――他們老是喜歡宣布,沒有什麼是神聖的。

虛無何其費解

古代的哲學家們斷言:沒有什麼是憑空產生的,李爾王也附和這個說法。這句格言似乎賦予了「沒有什麼」一種非凡的力量:它能夠創造自身,能夠像上帝一樣,成為自身的原因。

哲學家萊布尼茨又給沒有什麼增添了一條讚譽,說它「比有什麼要簡單容易。」(生活的艱辛給了我們同樣的教訓:沒有什麼是簡單的,沒有什麼是容易的。)實際上就是沒有什麼什麼的這種簡單性,使得萊布尼茨問出了為什麼是有什麼而非沒有什麼為什麼是存在萬物而非一無所有的問題。

畢竟,如果沒有什麼,就沒有什麼需要解釋的了,也就不會有人要求解釋了。

如果虛無是這麼簡單、這麼自然,那麼,它又為何顯得如此神秘呢?17世紀20年代,約翰·多恩在神壇上佈道的時候說出了個似乎有點道理的答案:「事物的內容越少,我們對它知道得就越少,這樣看來,虛無這東西,又是何等的無形、何等的費解呢!」

世界彷彿是封裝在一隻小小容器內的存在,

漂泊在一片浩瀚的虛無之海中。

存在主義者不信仰上帝,但他們也對虛無懷著同樣的恐懼。讓保羅·薩特就在他那本厚重的著作《存在與虛無》中宣布:「虛無糾纏著存在」

在薩特看來,世界彷彿是封裝在一隻小小容器內的存在,漂泊在一片浩瀚的虛無之海中。就算是巴黎的咖啡館,在一個「充實著存在」的好日子裡,一個個包廂,一面面鏡子,煙氣氤氳繚繞,客人熱烈交談,玻璃杯叮噹作響,餐盤咯咯有聲,就算是這樣一個所在,也未必能使人逃開虛無。

一天薩特到花神咖啡館去和朋友皮埃爾會面,但是皮埃爾不在那裡!於是圍繞在存在四周虛無就伸出了一小塊,侵入了存在的領域。由於虛無是經由破滅的希望和落空的期待侵入世界的,因此需要怪罪的的正是我們的意識本身。薩特寫道「意識可以說是「位於存在中心的一個空洞」。

同樣身為存在主義者的馬丁·海德格爾也是一想到虛無就滿心焦慮,不過這倒沒有妨礙他寫下大量關於虛無的文字。他寫道:焦慮體現了「虛無」還用斜體以示著重。

海德格爾在恐懼和焦慮之間做了區分:恐懼是有特定對象的,焦慮則是模糊的,是一種身處世界的不適感。我們在焦慮狀態時怕的是什麼?沒有什麼嘛!我們的存在從虛無的深淵開始,在死亡的虛無結束。

因此,每個人在智力上遭遇虛無的時候,都會因為自身的非存在日漸逼近,而在心裡充滿恐懼。

讀到這裡,相信大家心裡還縈繞著許多問題:

虛無是一種實在嗎?

虛無可以證明嗎?

虛無該如何定義?

我們該如何找到存在的意義?

與其在問題里打轉,不如推開哲學的大門尋找屬於自己的答案!

- 版權信息 -

作者:吉姆•霍爾特

編輯:marryshu

資料、圖片來自網路

1

社長問:

你是怎麼理解虛無主義的?

我在評論區等你呦~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