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蘇聯是怎樣改變波羅的海的命運的?

1939年,波羅的海沿岸的民族:愛沙尼亞人、拉脫維亞人和立陶宛人,在蘇聯的紅色帝國主義、德國的白色納粹主義的討價還價中,等待著被決定的命運。三國獨特的地理位置、豐富的自然資源,德國與蘇聯的勢力均在此地表露過相應的活動。

蘇聯在出賣波蘭的兩個省的土地給納粹的稍許安慰后,相繼與三國簽訂友好互助條約,取得駐軍權、建立海軍、航空基地的權力,開始派遣軍隊為變相的吞併作武力資本。1940年,蘇聯的偉大領導者斯大林向三國發出最後的通牒,

理由:1.蘇聯紅軍受到波羅的海國家居民的威脅;2.結束英法企圖在波羅的海沿岸各國散步的德蘇間的不和和不信任而進行的一切陰謀;3.保證蘇聯與這些國家分別的互助條約得以實施。蘇聯焦急盼望的畫面終於上演,紅軍是不會放過占奪地區利益的有利時機,軍事力量的大膽進攻著預先設定的目標。其原本的獨裁者怕茨、烏爾馬尼斯、斯梅托納宣告統治破產,在蘇聯的不言而喻的政治手段干預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等國的共產黨成為唯一合法政黨,重新成為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加入蘇聯。這與蘇聯的牽手方式,在任何理由的解釋下,都是很難朝和諧、友好的方向倒立,當然這已經註定埋下分裂的禍種。

我們再把時間軸撥動來觀察,一戰前波羅的海沿岸在沙俄的手中,後來列寧又通過《布列斯特條約》割讓給德國,而今又經過系列的鬧劇,命運多存的三國又捂在蘇聯的懷抱。

克林姆林宮用合適的理由將數以萬計的知識分子流放到西伯利亞,並將大量的俄羅斯人遷往三國境內。致使三國內的本民族人口大量下降,愛沙尼亞本民族比重由之前的88%降至1990年初的61.5%;拉脫維亞本民族比重由之前的75%降至53%。據俄羅斯學者統計,1941—1952年,蘇聯政府出於不同的動機,總共從三國驅逐人員達20.35萬。俄羅斯人在波羅的海這樣的一些佔領的國家用「暴力」推行「俄羅斯化和殖民化」。二戰隨之爆發,衛國戰爭期間,蘇聯還未進行實際統治的三國,不敢附屬與聽命的三國民族獨立運動者從心底仇恨蘇聯制度的反感是強烈,組織游擊隊發生反抗蘇聯的活動。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