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監管層矛頭頻指銀行理財為哪般

控風險、去槓桿成今年理財市場監管主基調。

近一個月以來,資管業務和理財產品頻頻被央行、銀監會等監管高層「點名」,而嵌套投資、標準化不高、資金空轉等更成為監管層對理財產品風險的主要關注點。

業內人士表示,伴隨監管的「去槓桿」和資管產品大一統監管時代的到來,未來銀行理財業務將逐步向規範轉型,而銀行理財規模增速減緩格局也將更為明顯。

銀監會主席郭樹清此前公開表示,影子銀行、監管套利、通道業務鏈條太長,是大家都會關心的話題。不同的金融機構,銀行、信託、基金公司、證券、保險公司都開展了資產管理業務,但由於監管主體不一樣,法律規章也不一樣,有關規定確實出現了一些混亂,導致一部分資金脫實向虛。

無獨有偶,在今年兩會期間,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參加記者會時談到理財產品市場時也直言,理財產品市場上有一些混亂現象,這些混亂現象包括標準差距太大、套利機會太多、投機性過強等問題。他還表示,有一些資產管理產品或者理財產品嵌套運行,資金沒有流到實體經濟去,只是來回在系統里轉,從金融系統一個行業的一個公司到了另外一個行業的另一個公司。「這中間可能有一些是套利行為,甚至有一些是違規行為。」周小川直言。

普益標準研究員魏驥遙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理財產品標準差距過大是指銀行理財所投標的相較於其他資管機構不夠標準,而各類非標準的資產由於存在明顯差異而無法進行統一的公允估值,由此增加了監管的難度。

「理財產品套利主要是指兩方面。首先是表內表外的套利。由於表內業務受各類指標約束較強,而表外則相對極少。因此銀行願意將大部分業務從表內轉向表外,增大了表外業務的風險。其次,銀行理財與其他資管產品互相嵌套,也可實現監管套利的目的。」他說。

魏驥遙表示,銀行理財投機性過強,則主要體現在由於理財產品投資標的的不規範性,繞監管、鑽空子成為銀行理財中重要的一環。同時,大多數銀行不夠重視業務的長遠發展,僅著眼於眼前的數據增長,將規模的暴增當作追逐的目標,而這些都不利於銀行理財長期穩定的發展。他還說,銀行理財內部的資金池模式有利於銀行對於單個項目的風險控制,但可能造成隱藏風險滋生,且最終導致的結果將較難控制。

事實上,國內的銀行理財市場此前經歷了一輪快速擴張發展。據郭樹清透露的數據,2016年全年銀行理財業務規模達30萬億元,為用戶產生收益9700多億元。

而業內人士已經形成共識,控風險、去槓桿將成為未來監管部門對銀行理財業務的主基調,出台全面的、系統性的銀行理財業務監管辦法是大概率事件。

銀監會副主席曹宇此前也表示,正在研究制定新的理財管理辦法,目的是要推動銀行理財業務規範轉型。他還表示,「這個辦法基本成熟了」。曹宇同時稱,對銀行理財進一步加強監管主要有四大方面:一是要引導理財產品更多地投向標準化金融資產;二是要求理財產品與所投資產相對應;三是嚴控期限錯配和槓桿投資;四是嚴格控制嵌套投資,加強銀行理財對接資管計劃和委外投資的監管。

與此同時,記者注意到,「一行三會」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資管業務整體監管框架的統一設計。「此前,由於無法跨領域監管,因此較難做到宏觀層面的風險控制,監管部門僅能做到自己一畝三分地的微觀控制,這將導致系統性風險的滋生。」魏驥遙說。

魏驥遙認為,統一監管后,有利於監管層對底層資產和最終投資人的穿透式監管,可降低系統性風險的發生。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由於銀行理財本身的定位與基金、券商仍有不同,因此銀監會或在統一監管的基礎上作進一步限制,提升銀行理財的抗風險能力。

瑞銀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汪濤、經濟學家陳嵐在此前的一份報告中也表示,銀行理財今年的增長步伐可能進一步放緩,因為根據即將出台的資管新規,投資於更高收益率的影子信貸資產的做法將被禁止,銀行將很難再承諾預期回報率。

普益財富報告也稱,MPA將表外理財納入考核等監管的要求使得銀行理財同業衝量等規模擴張方式受阻,銀行理財規模增速減緩格局正在形成。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