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曹操教育兒子的家風:劉備教育子女上與曹操相比會很差嗎?

奸雄曹操是個名人,歷史上爭議較大,「功首罪魁非兩人,遺臭流芳本一身」,但總的來說,褒大於貶。曹操的幾個兒子也很了得,其子曹丕「博聞強識,才藝兼備」;曹植才高八斗曹彰武藝超群;早夭的曹沖據說五六歲的時候就達到成人的智力……這些都跟曹操重視家庭教育分不開。

曹操教育孩子目標明確。他要培養的是治國平天下的萬乘之才。在他的心目中,孫權是孩子們的榜樣,史有「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一說。因為孫權屬於「官二代」中的佼佼者,雄才大略,獨霸一方,不臣曹魏,這是個讓他又恨又敬的豪傑。而劉景升的兒子劉琮這個「官二代」就差遠了。想當年,他曹某人揮戈南下,還沒打到荊州呢,那小子就率眾投降,把老子辛辛苦苦創下的家業拱手相送。這樣不忠不孝沒骨氣的人,在他曹某人的眼中與豬狗無異。

為實現既定的教育目標,曹操當然也玩特權,整合最優的教育資源,為兒子選擇最好的老師,良師才能出高徒嘛。選擇什麼樣的老師呢?曹操的標準是德行堂堂正正、「深明法度,就像邢顒他們那樣」的人。邢顒,先被曹操點名去輔佐他相當看好的曹植,但是曹植才高氣傲,「任性而行」,「飲酒不節」,不愛聽邢顒嘮叨,兩人比較疏遠。

曹丕做了太子后,邢顒又被曹操選派當了曹丕的老師。除了邢顒,曹操還派了「秉德純懿,志行忠方」、「國之重寶」的邴原和他本人很敬重的張范去輔佐曹丕,曹操很客氣地對他們說,我的兒子不成材,怕他難走正路,想請你們去匡正勸勉他。「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曹操深諳其道。一次,曹操讓曹彰領兵出征,臨行前,他告誡曹彰:「居家為父子,受事則為君臣,待人處事須遵王法,爾其戒之!」言下之意就是你即使為將在外,一切也要按規矩來,否則,別怪我不講父子情分。

網路配圖

為了激勵孩子發憤學習,他曾頒布《諸兒令》搞競爭:「兒雖小時見愛,而長大能善,必用之,吾非有二言也。不但不私臣吏,兒子亦不欲有所私。」意思是說,兒子們小的時候,我都喜歡,但是長大了,我會量才而用,說到做到。對部下,我不偏心,對你們,我也公正,唯才是舉,最有才能的人,才配當我的接班人。曹操的家教經驗值得我們借鑒。

劉備諸葛亮在教育子女上與曹操相比會很差嗎?

先排除諸葛亮,諸葛亮死時候瞻8歲,況且這8年諸葛亮一直在忙北伐大業,除了戒子書沒看到過諸葛亮怎麼教育兒子,為什麼會扯上諸葛亮。再補充一句,諸葛喬是過繼的,教育的好不好主要還是看諸葛瑾了。

說一下曹操和劉備的差距。

不同意阿斗很牛逼的論段,他是否有實力還得史實說話,我說漢獻帝也很牛,只是生不逢時環境壓抑,這沒根據。其次,即便他處理某些事時的確明智,但要看,他的比較對象是曹丕。曹丕8歲弓馬嫻熟,如果要講曹丕事迹拉開說估計半天也講不完。曹操和劉備教育兒子的家風差距拉開的原因三點

首先,曹操25個兒子,正室所出就5個(算丁夫人扶養的曹昂),劉備有記載的不超過5個,這個差距如何彌補?人家分母大,選擇機會多不是嗎?曹操如果就生5個兒子,我們就看不到曹沖這種奇才了好么。同樣,劉備一直生,或許哪天就對路了出個曹丕那樣的。

其次,立嗣觀念問題,劉禪當世子基本上很早板上釘釘。曹操拖啊拖,他都是魏王了還沒有立誰的意思,這說明什麼?曹家競爭機制還是不錯的。

最後,才是最主觀教育方式,曹操講究會文的學武,會武的學文。劈刀令之類的還是有記載的。

還是曹操最聰明,你們拚命成長,長好了老夫挑人上人,這是一種更宏觀的教育方式。

關於劉禪這人,推薦劉禪到底是個傻瓜還是一個極其聰明的人?沃金大大的回答,吾輩就不班門弄斧了。至於諸葛瞻,我覺得除了忠義可以拿出來說說就真的沒啥可說了。我就忍不住想起了三國志10里的設定,要是父母五維比較逆天,生出來的孩子有很大概率就是……

再講講我們曹總,曹昂、曹丕、曹彰、曹植、曹沖,個個都很牛逼的好伐?而且有人能文,有人善武,還有我們阿丕這樣文武雙全的主。家庭環境、父母的言傳身教對於孩子的全面發展是非常重要的。感謝 @張洪濱 在評論中提到的母親的影響,我非常認同,在這裡補充一點內容。

曹總這些孩子里,最耀眼的幾個無疑是丕彰植三兄弟了,而他們三人的母親正是武宣卞太后,這是三國歷史上很有意思的一位女性。本為倡家,二十歲時被曹總納為妾,丁夫人甩掉曹總以後被立為正室。卞夫人的出身很不好,最後竟然做到正室,不用說絕對是智商情商一流!卞夫人情商之高舉一個小栗子,曹總得到一些珍寶,讓卞夫人選一個,卞夫人選了個中等貨色的,曹總問她為何,她便說:「選最好的是貪婪,選最差的是虛偽,所以選一個中等的。」

還有一個卞夫人辭賀的故事在這裡說一下。阿丕被定為太子后,有人就來祝賀,並提議卞夫人拿出些東西賞賜大家,卞夫人卻說:「魏王只因丕兒年長,所以立他為繼承人。我只應以慶倖免去了教導無方的過失罷了,又有什麼理由要重重賞賜別人呢!」曹操聽后非常高興,誇獎卞夫人「怒不變容,喜不失節」。范仲淹的岳陽樓記里也有提到類似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個人對於這一點真的是非常佩服,可以說是人生觀的終極目標。要做到這一點談何容易,卞夫人這個情商,你們感受一下。在這一點上阿丕絕對得到真傳,參見丕本紀:「文帝御之以術,矯情自飾,宮人左右,並為之說,故遂定為嗣。」(陳壽大大,你這真的不是在黑我家阿丕?!)

母親講完了,下面喜聞樂見地講一下阿丕的父親,鑒於之前看過一篇寫的很好,兮嘉就懶得自己碼字啦,大家隨意看看,感受一下…

網路配圖

曹操現在主要的頭銜基本上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和詩人。我看還漏了重要的一個,教育家。曹操在對曹家孩紙的教育上,在一個亂世裡面甚至比以後治世的帝王之家要更加的細心和盡心。說曹操怎麼教曹二的。

曹二自己的《典論自敘》裡面說「余時年五歲,上以世方擾亂,教余學射……」五歲開始拉弓射箭,過了一年,曹丕說他六歲而知射。等到八歲的時候就已經能夠在馬上騎射了,運動中打靶比打運動靶難多了吧。曹二的單人作戰能力有三個例子,一個是自個兒向荀彧吹的:

還是自敘:后軍南征,次曲蠡,尚書令苟彧奉使犒軍,見余,談論之末,彧言:「聞君善左右射,此實難能。」余言執事未睹夫項發口縱,俯馬蹄而仰月支也。彧喜笑曰:「乃爾。」余曰:「將有常徑,的有常所,雖每發輒中,非至妙也。若夫馳平原,赴豐草,要狡獸,截輕禽,使弓不虛彎,所中必洞,斯則妙矣。」時軍祭酒張京在坐,顧彧拊手曰:「善。」(每發必中也沒什麼了不起,最重要的是要能疾馳中快手連珠,趴在馬上,躺在馬背上,各種千鈞一髮之下射中靶心,下次我表演給令君看,得瑟你就!)

實戰的例子就是打宛城的那次,死了哥跟典韋的,他這十歲的小盆友騎著馬顛顛兒的跑回來了(建安初,上南征荊州,至宛,張綉降,旬日而反。亡兄孝廉子修、從兄安民遇害。時余年十歲,乘馬得脫。)

我覺得吧,要是曹操老早送曹二去上大學,他估計也就是每天都翹課偶爾上個學,到了期末混個八十分回家差不多,可惜他家教老爹太厲害了,「上雅好詩書文籍,雖在軍旅,手不釋卷。」這絕對是動作模仿加心理暗示,在小曹二幼小的心靈里還沒有業餘時間應該幹啥的概念的時候,老曹操讓小曹二覺得業餘時間就該是拿來讀書的,管你懂不懂,先拿著再說。於是智商不低的小曹二讀著讀著就誤入歧途了,所以說,言傳身教啊,父母是孩子最早也最好的老師。老曹操這時候再抽他一鞭子, 「每每定省,從容常言:人少好學,則 思專,長則善忘;長大而能勤學者,唯吾與袁伯業耳。」

其實我特喜歡定省這件事情,總覺得是工作繁忙的父親在書房跟兒紙能好好說會兒話的時間,談談最近讀了什麼書啊,有什麼感想啊。我覺得這種時候是兒紙的IQ練級最快的時候,父親在每一次這種談話的時候都會把自己的經歷過的想過的灌注給兒紙。

郭沫若那個《蔡文姬》的,但是第四幕裡面有一段曹操跟曹二在書房裡的對話,討論蔡文姬的胡笳十八拍,曹操說很少有人像蔡文姬一樣用七言寫的這麼好,雖然你的《燕歌行》也很好,(曹二腦補:= =燕歌行您也看過……)但你和你的文友們BLABLA這兩段超級萌,有一種舐犢的深情,但又是帶著批評性的,又慈愛又威嚴。

定省的時候曹操怎麼說呢,他總是說,說你現在年紀小,年紀小而好學就容易鑽研下去,現在不好好讀書吧,長大你再讀就全忘了,長大了還能好好讀書的,就只有我跟袁遺兩個人。

是一種既期盼曹二能夠就著這條路好好走下去又擔憂他「誤入歧途」的感覺(曹二確實誤入歧途了XD)就好像曹操在曹四二十三歲的時候給他說過一句話,說我當年做頓丘令的時候也像你這麼大,我現在想起來當年做的事情都很妥帖沒啥好遺憾的,你現在也二十三歲了,你也要像我一樣啊。(《陳思王植傳》)

建安八年,曹二十七歲的時候,曹操帶著曹二去黎陽打仗,之後建安十二年打烏丸,建安十三年打劉表,都把曹二帶去觀摩了。

雖然在戰場上死掉了大兒子但是曹操還是很堅決的要兒子去面對這個時代必須要他們去了解和應付的殘酷,打仗這種東西,終究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的,曹操有捨不得(腦補,官渡沒帶曹二去),但是也有很堅決的要曹二懂得面對這些東西。

網路配圖

並且,自從曹昂死掉之後,可能曹操更嚴格的教導曹丕,要把他培養成一個嚴格的繼承人。

(PS,之前很多人拿十三年曹沖死的那時候曹操跟曹二說,這是我的不幸,你們的幸運來證明曹操不待見曹丕,我覺得吧,這話的意思就是,現在以後可能跟你搶位子的人不在了,你終於可以放心了。雖然這話挺無情的,但確實就是這麼個狀況:是威脅解除了而不是排在你前面的因為非正常原因掛了所以你可以遞補。關於幾個兒子爭嗣位這件事情,我覺得曹操的想法應該是著重培養大兒子,如果底下的兒子以後能夠有出色很多,明顯強於大兒子的到時候再說。沒有說一開始就看上植或者沖的說法。這個以後再八。)

等到曹二二十歲的時候,曹操去打高幹,留著曹丕守鄴城。就是說,這時候曹操在考察曹二獨當一面的能力,之前是培養他在亂世上戰場的能力,這是培養他治事的能力。這些東西都是讀書讀不出來的,只有經過歷練才能夠有經驗,成功的,失敗的都是為以後沒有老爹在後面幫襯著的時候打下的寶貴的基礎。

到了建安十六年,曹操果斷把既觀摩過打仗也實習過治民的曹二推上了副手的位置,五官中郎將,丞相副。給他更大的空間和一個名分做長時間的實習,積累工作經驗。丞相副就是副丞相,你說他專門管個啥吧,也沒有,相當於曹操的高級秘書加跑腿的,曹操的班子開會討論問題吧,曹二就在旁邊兒聽著,有啥事兒曹操覺得可以讓曹二試試就扔給他。比如說官制改革啥的,不過那事兒要等到他成了魏王太子才開始真正動手。當官要當副啥的,既給了他熟悉政事和曹操班子的機會,又給了他發表自己意見的平台,有些事情可以嘗試去做,做的不好還有老爹在後頭擦屁股,給他抹平。這絕對是HD版的富二代接班手冊啊!有木有!

五官中郎將是管官兒的,(雖然管的是候補官兒)。但這個時候,曹二開始可以光明正大的招聘自己喜歡的人才。曹操之前一直是自己選人才來陪兒子們讀書的,比如說王粲,阮瑀,應瑒之類的,現在他給他們自己選賢任能的機會。但是曹操這時候小小的作弊了,自己動手把邢顒扔給了植弟,之後又通過一點手段把劉楨也撥給了植弟。要我說這剛好是曹操對於曹二眼光的肯定。曹二懂得去選那些跟自己不一樣但是有用的人,但是曹植喜歡跟自己一樣的人(比如說不能善待邢顒,喜歡楊修丁廙啥的),這就決定了曹二比曹四更適合做領導= =|||(曹二還是很兼容並蓄的,在他文藝的那面和犯二的時候之外他很懂得怎麼樣理智的去做對自己有利的事情,比如說後來對于禁的安排。以後八。)

網路配圖

曹操對幾個兒子都很好,總體來說其實是個很溫情的爸爸,把曹二推上去之後就封了剩下的兒子侯,然後給他們選家吏,招聘人才幫助他們,並且專門要求是「淵深法度」如邢顒輩。(《邢顒傳》)邢顒的主要特點是有德行,曹操自己選助手是惟才是舉的,但是對兒子他希望他們身邊的人是有德行的,能夠幫助塑造他們成為有學問有德行又有手段的人。

曹操對兒子是愛,但是不溺愛的。封了侯之後,他要派兒子們去治理壽春、漢中、長安這些重要的地方,雖然每一個兒子小時候他都很寵愛他們,但長大了之後還是要根據他們的性格才能來選,曹操這時候說「兒雖小時見愛,而長大能善,必用之。」(諸兒令,全三國文)

這個時候,其他的兒子都封爵了,只有曹二這苦逼,只有工作沒有爵位,人家拿年薪還帶薪休假他拿月薪還天天考勤……過了六年,曹操覺得差不多了,於是晚起的鳥兒有三文魚吃,封了他魏王太子。曹操給曹彰說,「汝等悉為侯,而子桓獨不封,止為五官中郎將,此是太子可知矣」(全三國文)

所以說曹操對於兒子的培養既有一視同仁也有長子特別的安排,中間他會有猶豫(從感情上來說曹操更喜歡曹植曹彰是肯定的,但也因為他對曹二有更嚴格的要求,所以對他常常顯得很嚴厲,但這種嚴厲又確實是父親對長子的愛。比如說他知道曹二喜歡刀啊劍的,剛做好的五枚百辟刀就先給曹二一把。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