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漢江,一條流淌著歷史文化的大河

作者:陝西省水文化專家 漢中市水利局 雷保壽

漢江,又名漢水,古稱沔水,是長江最大的支流。與黃河、長江一樣,是中華文明的搖籃之一。

漢江源頭,史上存有爭議。古代文獻《山海經·西山經》、《尚書·禹貢》、《漢書地理志》、《漢中記》、《水經注》、《華陽國志》、《重刻漢中府志》等各有說法,歸納起來主流說法有三種。

古源頭三說

一是嶓冢山(二源)之說:即「嶓冢導漾,東流為漢」、「東源出氐道縣漾山,西源出隴西嶓冢山」、「嶓冢之山,漢水出焉,而東南流注於江。然東西兩川,俱出嶓冢而同為漢水者也」;

二是東狼谷之說:即「沔水出武都沮縣東狼谷中」、「按沔水出東狼谷,逕沮縣入漢」;

三是西漢水之說:即「西源出隴西西縣嶓冢山,會白水,逕葭萌入漢。始源曰沔」、「漢水自武遂川,南入蔓葛谷,越野牛,逕至關城合西漢水。故諸言漢者,多言西漢水至葭萌入漢」。

三種說法中,嶓冢山(二源)之說認知度最高,後人引用最多;東狼谷之說因東狼谷位置與嶓冢山二者關係無法考證清楚,後人引用較少;西漢水之說也比較盛行,尤其近代部分專家學者提出了嘉陵江「襲奪」之說,認為漢之前,今嘉陵江上游諸水本是漢水的上游,公元前186年的武都道大地震,震中在今略陽、寧強一帶,造成寧強漢王山一帶發生巨大山體滑坡,滑坡體阻斷了古漢水,使漢水上游併入了嘉陵江。

北魏時期

第一次將漢江源頭確定在寧強嶓冢山的是在北魏時期。《魏書》卷一0六《地形二下》華陽沔陽嶓冢縣條下有「有嶓冢山,漢水出焉」。后經學者反覆考辨,到了唐宋時期,這種說法得到了普遍認同。鄭樵在《通志》卷四十《地理略第一》中非常肯定的提出「漢水名雖多,而實一水。說者紛然。其原出興元府西縣嶓冢山,為漾水,東流為沔水,故地曰沔陽。又東至南鄭,為漢水,有褒水從武功來入焉,南鄭,興元治。興元,故漢中郡也。」南宋著名詩人陸遊在漢從軍期間,曾親自考察嶓冢山漢江源頭,留下了「嶓冢之山高插天,漢水滔滔日東去」和「嶓冢山頭是漢源,故祠寂寞掩朱門」的詩句。

現代三源說

現代對漢江源頭的認定主要有南、北、中三源之說。即:南源玉帶河,源於寧強縣箭竹齡的柴木林,於炭場市附近與中源相會;北源沮水,出自鳳縣的西紫柏山,於沮水鋪附近與中源相會;南北二源在當代眾多資料文獻中說法相同。但除1989年版的《辭海》認為漢江源頭為寧強玉帶河外,其他資料和大、中學地理教科書都認為中源才是漢江的正源。

中源有三說

而中源又有三種說法。一是漢王溝之說:為從寧強縣嶓冢山(即漢王山)下石牛洞里流出的一股泉水;二是青泥河之說:又稱青泥溝,源出響水堡以東,為漢江被嘉陵江襲奪后的古河床;三是石種溝之說:位於米倉山北坡五丁關—陳家大梁一帶。

其中,漢王溝為漢江正源之說認知度最高,大部分著作文獻中關於漢江源頭的描述,均引用該說法;青泥河之說因其在洪水或枯水季節都表現為谷大水小的不適稱現象,平時水量很小甚或乾枯,為一斷頭河,在有關漢江源頭的描述中無人引用;石鍾溝之說是上世紀六十年代陝西師範大學地理系師生在編撰《漢中專區地理志》時提出的觀點,認為「漢王溝、青泥河二源頭水量較小,不能作為漢江正源」,而位於大巴山北坡五丁關—陳家大梁的石鍾溝,從河長和水量方面都超過了以上二源,具有漢江正源的特徵。因此說法僅以自然狀況為標準,未考慮幾千年歷史傳承等綜合因素,成一家之言,當代各種文獻資料甚少引用。

專業機構考證

在2011年全國水利普查中,陝西省水利普查辦公室委託專業機構對漢江源頭進行了考證。在查閱大量文史、地理、水利資料和實地勘查的基礎上,得出如下考證結論:「今寧強縣大安鎮烈金壩村漢王山(又稱之為嶓冢山)為漢江發源地,其山下石牛洞里流出的泉水,經漢王溝東流,即為漢江源頭。」

2011年10月22日,長江水利委員會水利普查辦公室組織專家在西安主持召開了漢江、嘉陵江河源考證座談會。會議形成如下紀要:一,會議充分肯定了陝西省、漢中市、寶雞市水利普查辦公室為確定漢江、嘉陵江河源做了大量有效工作,資料翔實,論據考證充分。二,會議認為,漢江、嘉陵江河源的確認應充分考慮歷史傳承約定俗成的原則,併兼顧歷史與現實的銜接,採用多河源命名,但需要一個河流正源,以便準確量算河長、流域面積等河流天然特徵值。三,會議同意陝西省普查辦在河湖基本情況普查中按漢江河源為陝西省寧強縣大安鎮的漢王山(嶓冢山),嘉陵江河源為陝西省鳳縣秦嶺代王山填報有關資料。

國內外無權威標準

對於河源的確定,國內外尚無一個權威的標準。目前對河源劃分的依據,歸納起來有自然因素和社會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河長、面積、水量、地質地貌、河流形態等;社會因素主要包括社會經濟發展、文化傳承、歷史認知和傳統習慣。由於對劃分河流的依據存在不同的認識和理解,因而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

對於漢江源頭的確定,筆者認為:

一,寧強縣嶓冢山為漢江源頭,是從北魏發現、唐代認可、宋代確定的,得到了歷代專家學者的肯定,毋庸置疑;

二,近代學界把漢江源頭分為南源玉帶河、北源沮水、中源嶓冢山漢王溝,以漢王溝上石牛洞為正源符合實際,也科學合理;

三,2011水利普查對漢江源頭的考證認定專業、客觀,成果可靠。長江水利委員會水利普查辦公室在西安召開的漢江、嘉陵江河源考證座談會上對漢江源頭考證的評定結論非常權威,可以為漢江源頭之爭劃上句號;

四,從古至今的所有文獻、著作、資料中,沒有一處將褒河作為漢江源頭的說法。《史記·河渠書》中有「褒水通沔」的記載,也就是說,從秦、漢開始,一直認定褒河是漢江的支流。就自然因素而言,褒河雖然最長,但論與主流方向一致、河谷的形態、河床地質構造及干支流的排列,寧強縣嶓冢山更具源頭特徵;

五,漢江是一條流淌著歷史文化的大河,為中華文明的創造和積累發揮了重要作用。源頭的確定應在綜合考慮河長、流量以及河流走向、河谷形態、地質構造與幹流的一致性的同時,兼顧社會經濟發展、文化傳承、歷史認知和傳統習慣,而不能簡單地以「河源唯遠」來下結論。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