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學術號,聯合起來! | 這可能是學術圈最具問題意識最具現實關懷最有爭議的微信公眾號!

自媒體時代,學術號難免小眾,

只有聯合起來!

推薦優質學術號:學術那些事兒

學術那些事兒

人文社科理工農醫,歐美名校或土博,學術這一身份把我們聯繫在一起

櫻桃小丸子一家的新中產生活

本文來自 文匯學人 (ID:wenhui_xr)。

版權說明:感謝每一位作者的辛苦付出與創作,此號均在文章開頭備註了原標題、作者和來源。版權歸屬原作者。如涉及版權等問題,可聯繫(_ww),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非常感謝!

1986年8月,《櫻桃小丸子》漫畫原作開始在《RIBON》雜誌連載。在短短三四年間,便以出人意料的超高人氣躋身日本國民級漫畫之列。1990年,據此改編的動畫開播,一度成為日本歷史上收視率最高的動畫片。這部圍繞淘氣國小生小丸子及其家人日常生活而展開的作品之所以能引發日本觀眾熱捧,除了幽默逗趣外,更因為這部動漫作品成功喚醒了戰後一代日本人的集體回憶。

《櫻桃小丸子》的故事以20世紀70年代初為時代背景,而小丸子一家住在離東京首都圈不算太遠的靜岡縣。若想了解戰後普通日本人家庭生活的格局,那小丸子一家可算是非常合適的研究對象。在這個六口之家,夫妻、孩子與父母三代同堂。由於住房條件逐步改善,當時日本已開始「小家庭化」,但小丸子家這種家庭結構也並不少見。依照相關調查,1965年時日本每戶平均人口為4.1人。而根據《櫻桃小丸子》的故事設定,一家六口的經濟來源主要依靠作為標準「工薪族」的爸爸櫻宏志。所謂「工薪族」(サラリーマン)實為日本人愛用的「和式英文」:Salaryman,多指在公司、企業領一份薪水的白領人群,也是戰後日本中產階級的代名詞,在社會和家庭扮演著「中流砥柱」的角色。

「工薪族」爸爸櫻宏志,小丸子家的經濟來源、中流砥柱

著名東亞研究學者傅高義在他的第一部學術著作《日本新中產階級》(1963)中就敏銳地注意到了這種現象:「通常而言,男性的工資是家庭收入的唯一來源。」在這部大作出版前5年,剛從哈佛畢業的傅高義在導師的建議下遠赴日本遊學,開啟了他東亞研究的漫長生涯。當年,剛滿而立之年的傅高義將自己的研究視野對準了當時日本興起的工薪族階層並將之統稱為「新中產階級」。在旅日的兩年間,傅高義通過對東京周邊小鎮M町上6戶家庭的大量訪談與田野調查,以近乎白描的方式呈現了當時日本新中產階級的生活情景與家庭百態。

傅高義所研究的「新中產階級」是戰後日本社會復興、經濟高速增長的主要參與者與受益者,既見證了所謂「神武景氣」,也同樣為之努力奮鬥。與之相對,多為小業主、地主的「老中產階級」則更樂於守住各自的一畝三分地,卻並未從1955年後開始的經濟騰飛中直接獲益,以至於不可避免地淡出歷史舞台。新中產階級的興起則成為了日本復興最重要的標誌,而擺脫貧困的日本中產家庭也開始迫不及待地進入大量消費的新時代。

用傅高義自己的話來說,在那個國民生產總值每年以10%以上速度增長、人均實際收入每年以8%以上速度增長的「黃金時代」,對大部分日本人來說,能成為「工薪族」就意味著「光明新生活」。M町離東京市區大概有半小時的火車車程,居民大多受雇於市內各大企業及各類政府機關,算是名副其實的「工薪族」。他們之中的絕大部分人並不會飛黃騰達,但在「終身雇傭制」、「年功序列制」的「加持」下卻能腳踏實地不斷發展,早晚都會迎來可預期的「光明新生活」。增速驚人的日本人均GDP已經向他們預示了這個美好的未來。1955年日本人均GDP為94000日元,5年後增至172000日元,15年後更飆升到了708000日元。迅速累積財富的工薪族,很快就變得有錢去購買那些「新款消費品」。

《早安》故事的最後,兄弟二人最高興的便是能在電視上看棒球比賽了(右圖)。而美國標準收藏公司(The Criterion Collection)在推出《早安》英文版DVD時,乾脆把封面海報設計成了一台電視機(左圖)

1959年,著名導演小津安二郎的經典名片《早安》(お早よう)在日本全國上映。這部生活喜劇最重要的情節衝突正是圍繞「電視機」而展開的:一對兄弟為求家裡大人買電視而軟磨硬泡,最終如願以償。儘管作為電影導演的小津安二郎也讓劇中角色說過「電視會讓日本人變成笨蛋」、「會讓全民白痴化」等等這樣的吐槽,但在故事的最後,電視機終究還是買了。就在《早安》上映的這一年,伴隨著經濟的快速復興,電視在日本社會已漸普及,每四戶家庭就有一台電視機。至1965年,電視機普及率已達90%。到了「櫻桃小丸子」所處的時代,電視機早已成為每家每戶的必備品。

在小丸子的故事裡,負責賺錢養家、身為工薪族的爸爸櫻宏志自然是名副其實的一家之主。如傅高義所觀察的那樣,「戶主擁有最高權力,也因此責任最重」。除了能在家隨心所欲享受啤酒外,一家之主的另一項「特權」就是獨佔家裡的電視機。愛看棒球且是東京讀賣巨人隊狂熱冬粉的櫻宏志總以「養家男人很辛苦」為由,把家裡的電視機變成了職業棒球比賽的專屬播放器。因此看不了熱門電視劇的小丸子和爺爺櫻友藏只能爺孫間彼此取暖,又或是譜寫「心之俳句」來吐槽。

值得注意的是,電視的普及和職業棒球的流行正是當年日本新興中產階級崛起的結果。前者代表物質消費的繁榮,後者則代表休閑消費第一次大規模進入每個普通的日本家庭。而這一切的前提就是新興中產階級的大量出現。1948年,戰後日本第一次舉行在夜間開展的棒球比賽,方便工薪族們下班後來觀賞,也讓全家老少來看球賽成為可能。之後,伴隨著日本經濟的迅速復興,渴望忘記痛苦戰爭經歷的百姓們開始涌進球場,為職業球隊的興衰榮辱吶喊。同時,隨著電視的迅速普及,棒球比賽也成為不少日本人電視記憶的開端。

1953年2月,日本廣播協會(NHK)開始播齣電視節目。同年8月,NHK就實況轉播了歷史悠久的日本高中棒球賽——「夏季甲子園」。僅僅兩周后,剛成立的民營日本電視台又轉播了讀賣巨人隊與阪神虎隊的職業棒球賽,引發社會轟動。《讀賣新聞》社長、讀賣巨人隊老闆正力松太郎為了推廣電視,決定在日本全國各地的繁華街道擺放電視機,免費向過路行人播放節目,希望藉此激起人們的購買慾。正力松太郎的創意確實收到了極佳的效果,電視機前圍觀的民眾幾乎無一例外地萌發出「要擁有一台電視機!」的念頭。這也成為當年無數日本中產家庭的夢想與奮鬥目標。

作為觀察者的傅高義對此現象印象深刻,他驚訝地發現戰後日本民眾擁抱美國式物質生活的過程是極為突然的。自1955年後,日本社會已經全面恢復乃至超越戰前的發展水平。日本官方《經濟白皮書》甚至驚嘆當時的世道「宛若不像是戰後」。就在1955年,日本人均消費水平居然超過了戰前水平,恩格爾係數從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的60%降至44%。僅僅四五年前,大部分日本家庭還在為基本生存而省吃儉用。轉眼間,卻已經在商店門前排隊,爭相購買各類時髦的家用電器了,以至於「任何一個富裕的美國人都無法理解日本工薪家庭對每種新奇物質享受的渴望」。

經濟持續景氣,使工薪族群體不斷擴大,收入亦大幅度增長。手握鼓起的錢包,上班族及其家屬開始通過消費來構建自己的「新中產家庭」之夢。這個「夢」在當時最直觀的體現就是擁有「三神器」!

天照大神的八咫鏡、天叢雲劍及八尺瓊勾玉

在日本的創世神話中,所謂「三神器」是指源自天照大神的八咫鏡、天叢雲劍及八尺瓊勾玉。到了20世紀50年代末,在新興中產階級為代表的日本家庭心目中,戰後昭和時代的「三神器」則變成了電視機、洗衣機與電冰箱。十年後,彩電、空調與汽車又成為了「新三神器」。自1957年後,日本民間消費年增長率長期維持在8%至10%的高水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場新興中產階級擁抱物質文明的「消費革命」與產業技術進步一道成為了日本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

這場由新中產階級引領的消費革命之所以能席捲日本,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日本國內貧富差距並未因經濟高速增長而拉大,相反卻是在不斷縮小。這種日本特色經濟發展模式,使大部分工薪族即中產階層的收入趨於平等化,基尼係數穩步縮小。在1967年日本政府所做的「國民生活民意調查」中,近9成受訪民眾認為自己屬於「中產階級」。由此可見,日本中產階級為主的社會結構已然成形。這無疑驗證了傅高義在《日本新中產階級》中的論斷:工薪族階層將會是戰後日本社會發展的穩定力量,進而形塑當代日本社會運作模式。

然而,時過境遷,經歷過泡沫經濟破滅、長期陷入經濟停滯的日本社會早已不是傅高義當年書中所描繪的那個模樣。他在中文版的序言中亦坦承:「令我非常驚訝的是,的出版社會對這部半世紀前出版的有關日本家庭的著作發生興趣。」筆者曾跟日本友人談起《日本新中產階級》最近在翻譯出版的消息,他們也都大感意外。驚訝之餘,不忘指出當下日本社會階層與家庭結構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一位身為職業女性的日本友人還特別向筆者強調:「丈夫工作,妻子在家的模式已經行不通了!

對今天的讀者來說,傅高義的《日本新中產階級》是一本「新」的舊書。誠然,這本寫於半個世紀前的著作並不是了解當下日本社會的最佳讀本,但依舊是研究形塑當今日本諸多社會現象肇因的理想工具。與此同時,正如傅高義另一本名作《日本第一》是在映射美國人對「日本模式」的思考與憂慮一樣,50年前日本新興中產階級所經歷的社會變革和喜怒哀樂同樣在某種程度上也對應著今天新興中等收入階層的關切。小丸子一家的故事既能發生在20世紀70年代的日本,同樣也能出現或曾出現在當代的千家萬戶中。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