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名家風采】不朽的功勛:紀念地震學家李善邦

李善邦(1902 ~ 1980) ,廣東興寧人。地震學家, 地震事業的開拓者。1926 年畢業於東南大學物理系。1950 年起任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代理所長,先後曾任科學院地震工作委員會委員、地震歷史資料編委會副主任委員, 科學院儀器委員會副主任。他是地質學會早期的終身會員,1947 年參與創建地球物理學會,任常務理事。1930年他在北京西郊鷲峰山麓創建第一個地震台——鷲峰地震台, 開創了地震觀測研究的新紀元; 1943 年他在重慶北碚設計研製成功第一台地震儀——霓式地震儀,開創了地震儀器研製的新歷史; 他主持編繪了第一套地磁圖, 為地磁測量研究奠定了基礎; 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 他領導建立了第一批全國地震基本台站, 成為地震觀測研究事業的新起點;他主編的第一部《地震目錄》和編製完成的第一幅《地震區域劃分圖》, 滿足了國家建設抗震和地震活動性研究的迫切需要; 1960 年他主持組建廣東河源新豐水庫地震考察隊,開創了水庫地震研究新領域; 晚年, 他抱病撰寫《地震》專著, 為地震事業留下了彌足珍貴的財富。他主編的《地震目錄》與《地震區域劃分圖及其說明》獲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獎和1982 年國家自然科學獎三等獎, 枟地震枠專著獲1977 ~ 1981 年度全國優秀科技圖書獎和國家地震局科學研究成果獎二等獎。

李善邦出生於廣東省興寧縣田心村一個祖輩務農的家庭, 家境清寒。他父親李慎初勤儉持家, 李善邦6 歲時, 父母勉力送他進當地國小讀書,希望他長大后成為有用之才。1918 年他中學畢業后,去上海暨南學校補習了一年英語, 1920 年考入東南大學(南京大學前身) 物理系。自小他就深知學習機會來之不易,始終奮發苦讀,經常在煤油燈下鑽研到深夜,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他本想畢業后能受聘留校任教, 不料1926 年畢業后即失業。經多方託人謀事, 最終總算被南京一所私立中學聘為代數和化學課的老師。當時南京社會處於混亂狀態,輟學的學生很多, 學校收不到學雜費, 教職員工的工資即無著落, 李善邦亦深陷困境。他由於長年累月營養不良, 又染上肺病,因經常吐血而住進醫院。病癒出院后, 北伐軍已佔領了南京,學校被迫停課, 李善邦只好回廣東興寧老家休養生息。經同學介紹, 暫時在興寧縣新民中學任教。

患難之中李善邦結識了羅海昭, 兩人逐漸產生了深厚的感情。但羅海昭的父母嫌李善邦又窮又有肺病, 不同意他們的婚事。倔強的羅海昭衝破父母的阻撓,決心與李善邦同甘共苦, 1928 年與他終於結成眷屬。不久學潮又起, 李善邦再次失業。半年後, 經清華大學葉企孫教授推薦, 1929 年李善邦只身前往北平(現北京), 在北平實業部地質調查所主持開展地震觀測研究工作。

1932年李善邦夫婦在鷲峰秀峰寺

19 世紀末地震儀出現之後, 歐美科技先進國家紛紛建立地震觀測台站, 測定地震發生時刻、震源位置、震級和地震的各種數據, 進而用於探索地球內部結構和物理性質。是一個多地震的國家,1920 年寧夏海原發生死亡20 余萬人的8暢5 級大地震之後, 四川爐霍(1923 年7暢3 級) 、雲南大理(1925 年7暢0 級) 、甘肅古浪(1927年7暢9 級) 相繼發生災難性地震。實業部地質調查所迫於形勢, 遂籌備建立地震台觀測研究地震。經清華大學葉企孫教授推薦, 實業部地質調查所翁文灝所長決定由李善邦拓荒這一塊處女地,1930 年即建成自行建設的第一個地震台——鷲峰地震台。之後, 李善邦作為地震學者先後被派往日本東京帝國大學(即東京大學) 、德國波茨坦地球物理研究所、耶那地震研究所和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地震實驗室考察,學到了很多地震觀測研究的新知識和新技術, 並結識了今村明恆、河角廣、石本已四雄、鈴木武夫、維歇爾(E .Wiechert) 、衛立浦(J .Wilip)、里克特(C .F .Richter)、古登堡(B .Gutenberg) 等世界著名的地震學家。回國后,李善邦充實完善了鷲峰地震台設備, 加強了觀測研究和管理工作, 使鷲峰地震台達到了當時的世界一流水平。不幸的是, 1937 年日寇侵華戰爭爆發后, 鷲峰地震台被迫停止了觀測工作。

鷲峰地震台

1938 ~ 1941 年, 由於日寇侵華戰爭殃及東北、華北、華東、華南眾多省區, 地震工作已經無法開展, 李善邦即帶領秦馨菱前往湖南、貴州、四川等省進行物理探礦工作。他們發現的攀枝花大型釩鈦鐵礦,為今天這一鋼鐵基地的開發和發展做出了先驅性的重大貢獻。

1941 年, 李善邦在劉慶齡的協助下, 在四川、貴州、雲南、廣西等省區開展地磁測量, 並編繪了第一套地磁圖, 為地磁測量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礎。

1942 年, 李善邦回到重慶北碚重新開始地震儀研製和地震觀測研究工作, 並於第二年研製成功一台近代地震儀——霓式地震儀,開創了地震儀器研製和地震觀測研究的新歷史。

抗日戰爭勝利后, 1946 年李善邦隨地質調查所遷回南京, 他帶領秦馨菱、謝毓壽修復1932 年設在北極閣地震台的大型維歇爾地震儀,同時在雞鳴寺地質調查所地下油庫內架設霓式地震儀, 恢復中斷了多年的地震觀測研究。同年, 應英國文化委員會、劍橋大學和國際著名地球物理學家傑弗里斯(H .Jeffreys) 邀請, 李善邦前往英國訪問。翌年經美國回國時, 接受《美國地震學會會刊》(Bull . Seismol .Soc . A mer .) 負責人約請, 為該刊撰寫《過去25 年地球物理工作之回顧》一文, 介紹地震學、地磁學和地球物理勘探工作的狀況和成果,引起了國際地球物理學界的極大關注。回國后, 李善邦又匆匆前往台灣接受台灣省氣象廳贈送的兩套地震儀,並派人從北平找回原鷲峰地震台的伽利津衛立浦地震儀和其他殘破儀器設備,修配后安裝在北極閣地震台, 使該台儀器設備迅速充實完善起來, 成為當時全國地震觀測研究的中心。

1946 年6 月,國民黨悍然撕毀國共剛簽訂不久的停戰協定和政協決議,向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第三次國內戰爭(人民解放戰爭) 開始了。民眾生活再次險惡起來,物價飛漲, 科學工作者維持生計已屬不易, 科研工作更是舉步維艱, 但李善邦和同事們並沒有完全停止工作。北極閣地震台的儀器修理和安裝工作時斷時續,直到1948 年下半年,才逐漸恢復了觀測記錄和分析研究工作。淮海戰役后,南京一片慌亂景象,人人自危, 國民黨政府勒令地質調查所遷往台灣。李善邦珍惜苦心經營了20 年的地震觀測研究工作, 不願隨國民黨逃往台灣。他和全所同仁一方面採取拖延的辦法進行抵制,另一方面堅守崗位, 保護儀器和圖書資料安全, 在時局極為緊張混亂的時日,使地震觀測工作始終沒有中斷。幸好對峙時間不長, 1949 年4 月23 日,南京解放了,李善邦終於為新的地震事業保存了最基本的力量——人員、儀器和圖書資料。

新成立后,1950 年4 月, 科學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在南京成立。趙九章任所長, 在北京主持氣象研究工作。李善邦任代理所長、地震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在南京主持地震研究工作。李善邦首先把南京水晶台地震台和雞鳴寺地震台分散設置的地震儀集中在一起,建立了雞鳴寺地震台, 於1952 年5 月31 日正式開始觀測記錄, 新的地震觀測研究工作就此起步。為了適應國家經濟建設和地震研究工作的迫切需要, 李善邦立即培養人才、研製地震儀,全身心地投入到創建地震台網的宏偉工程中去。

現在已擁有現代化的各類地震台近千個, 包括當今世界最先進的全國數字地震台網和北京、上海、瀋陽、昆明、成都、蘭州等許多電信傳輸遙測地震台網,並使用人造地球衛星傳輸地震觀測信息,地震觀測研究工作跨進了世界先進行列。這些都是在李善邦奠定的堅實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李善邦為此建立了不朽的功勛, 他是地震事業名副其實的開拓者。

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始之後,要求提供建設地區地震危險性情況(地震基本烈度)的單位日益增多,為滿足國家建設和國防建設需要, 僅有短期內地震台的觀測數據還遠遠不夠,必須全面考查各地區的歷史地震活動情況, 才有可能據以推測未來可能的地震危險程度, 即為建設部門提供建設區域的地震基本烈度。為此, 李善邦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歷史地震的研究工作中去。1953年任國家地震工作委員會委員、兼綜合組組長及地震歷史資料編輯委員會副主任的李善邦, 首先投入到科學院李四光副院長倡議的編輯《地震歷史資料年表》巨著中去。1956年該巨著完成之後, 李善邦根據該書和當時收集到的地震儀觀測資料, 創編成第一部《地震目錄》。《地震目錄》為研究地震活動性和地震區域劃分, 提供了重要依據,為國家建設和制定全國建設發展規劃提供了重要的抗震參考數據。

20 世紀50 年代初, 李善邦倡導地震現場考察。1952 ~ 1955 年, 他組織率領地震考察隊前往華北、西北、西南、華南等地震區考察現代地震和歷史地震,為《新的地震烈度表》和《地震區域劃分圖》的編製積累了經驗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上世紀50年代在西北考察

1955 年, 在蘇聯地震專家戈爾什可夫(Г . П . Гор щ ков) 幫助下, 李善邦用將近三年的時間編製完成第一幅《地震區域劃分圖》。該圖1957年正式出版,對經濟建設和制定長遠建設規劃的大規模開展, 以及對蘇聯援建項目的進展,起了重要的推進作用。

李善邦主編的《地震目錄》和《地震區域劃分圖》, 經科學院地震工作委員會1957 年討論,推薦作為地震區一般工程建設項目抗震的重要參考,並成為爾後地震地質、地震活動性、地震區劃、地震危險性評價、地震預報和工程地震等研究工作的基礎。

1959 年, 正在建設中的廣東省河源縣新豐江水庫大壩附近開始發生小地震。根據周恩來總理的指示, 李善邦立即組織新豐江地震考察隊,前往水庫區域建立地震觀測台站和宏觀地震地質調查。建設部門根據新豐江地震考察隊初步的觀測調查結果, 及時對水庫大壩進行加固, 1962 年6暢1 級破壞性地震發生時,新豐江水庫大壩才沒有垮塌, 沒有形成巨大災難。40 多年來, 水庫地震研究已形成一個完整的學科, 觀測研究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李善邦作為水庫觀測研究的開創者,功不可沒。

20 世紀60 年代中期, 李善邦準備把長達半個世紀研究地震學的感受和成果撰寫成《地震》一書, 他抓緊一切空閑時間進行有關資料的選擇和整理,正要動筆時, 「文化大革命」 開始了, 他被打成「反動學術權威」 , 身心受到嚴重摧殘。但他對自己終身從事和熱愛的地震科學研究工作沒有失去信心, 雖然人被監禁在「牛棚」里, 心裡卻一直在打枟地震枠一書的腹稿。在同事們的鼓勵和支持下, 他「決心再作馮婦」 ,決定「分專題來寫, 盡我生平所學到的, 所能理解的, 用專題形式系統地寫了出來,儘可能做到『始中近皆舉之』, 藉以幫助願為人民研究地震問題的科學工作者作為入門的參考。全書共分五篇: ① 宏觀地震; ② 微觀地震; ③ 地震; ④ 地震成因; ⑤ 地震預報。實際上是一部『地震』集解。」

1972 年李善邦正式動筆撰寫《地震》時, 他已是七旬老人, 且病魔纏身,但仍堅持每天早晨三點半就在病榻上著書立說。在常人難以承受的壓力下,他以堅強的毅力終於在1975 年完成初稿, 後來又極嚴肅認真地重新改寫, 50 余萬言的傳世之作——《地震》於1979 年定稿付印。《地震》是李善邦從事地震工作50餘年全部心血的結晶, 它反映了地震科學技術集體的研究成果和水平, 反映了世界地震科技的現狀和發展方向, 是一本縱橫古今、涉獵淵博、深入淺出、馳名中外的學術專著,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遺憾的是,在該書付梓之際, 1980 年4 月29 日他尚未看到辛勤創作的成果就因病溘然謝世了。李善邦對地震事業的開拓性貢獻永放光芒。

一個人一生能做多少有益於人民和國家的事? 能拿幾項冠軍? 可以說, 李善邦無疑是地震科技戰線上的全能冠軍。他為開拓地震科學研究事業百折不回,耗盡畢生心血, 無愧於人民和祖國。李善邦熱愛地震科研事業和艱苦創業的精神, 嚴謹治學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不計個人名利和恩怨得失的高尚品德, 為我們永遠豎立了光輝的學習榜樣。

本文摘選自科學出版社科學文庫,點擊「閱讀原文」,了解更多好書。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