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科技狂人7天不洗臉不刷牙 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蔣興良(右)帶著學生到極端惡劣的自然環境中做實驗 (受訪者供圖)

劉漢龍(左)、蔣興良(右)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

重慶晚報訊 (記者 周小平)昨日,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暨創新爭先獎勵大會在北京舉行。重慶晚報記者獲悉,重慶大學劉漢龍教授、蔣興良教授榮獲全國創新爭先獎。其中,蔣興良被譽為「民工教授」,重慶晚報曾在2014年11月5日獨家報道,各大門戶網站紛紛轉載這篇新聞,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據了解,全國創新爭先獎是僅次於國家最高科技獎的一個科技人才大獎。2017年首屆全國創新爭先獎共評選產生10個獎牌獲獎團隊、28名獎章獲獎人選、254名獎狀獲獎人選。

科技狂人7天不洗臉

在大家印象中,大學教授應該是什麼樣子呢?西裝革履、打著領帶,出入各種高大上的學術會議?其實,高大上的背後,重慶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教授蔣興良還有另外的模樣。舉鋤頭、挖土方、搭電線樁,他在工地上忙活,一身稀泥,不像教授,而像民工。

連續7天不洗臉,不刷牙,灰頭土臉。蔣興良靠實幹先後獲國家科技進步獎3項、部省級科技進步獎15項。他做科研,主要是研究極端惡劣環境下電網外絕緣、覆冰與防冰減災,一年差不多三分之一的時間都在寒冷、高濕和缺氧等極端惡劣的自然環境中。

喝雪水啃速食麵

從2004年開始,蔣興良帶領課題組前往青藏鐵路沿線,海拔大約5100米的生命禁區,開展實驗。除了睡不好覺,還有飲食、飲水的困難:水用是的冰雪融化的水,吃基本上是啃速食麵。

2008年春節,暴風雪席捲南方,交通中斷、電力受損,大批春運旅客滯留。那年起,蔣興良帶領重慶大學電氣學院師生,開石挖方,砌磚架線,在覆冰最嚴重的湖南雪峰山建成了國內外首個自然(覆冰)試驗基地。

基地創建之初,條件極為簡陋,蔣興良和師生們一起創建覆冰基地。

手掌磨起老繭像民工

「體力活為什麼不請工人來干呢?」記者問。

蔣興良說,剛開始請不到民工,因為在山上,離鎮也較遠。所以挖土方、搭電線樁都得自己的人去干,手掌磨起老繭。後來請來了工人,有的工人偷懶,說石頭挖不動。

「挖肯定挖得動,我們找來大榔頭,錘了半小時,挖開了,工人也再不好意思說挖不動。」蔣興良說,團隊另外有個老師,在那裡幹了三天,回到學校,手掌、臉都脫皮了……

這些年蔣興良帶著學生團隊取得了國際領先的創新性成果,解決了青藏鐵路供電和隧道工程電氣外絕緣的難題。

蔣興良簡介

蔣興良教授專註研究高電壓與絕緣技術30年,在覆冰試驗、電網冰災防禦和高海拔電氣外絕緣領域有突出貢獻。

他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和省部級一等獎5項;授權發明專利14項,發表論文315篇,出版專著2部、譯著1部。2011年擔任IWAIS專家委員會主席,2012年被聘為加拿大魁北克大學兼職教授、入選重慶市百名學術學科領軍人才,2014年獲全國十佳優秀科技工作者提名獎。

劉漢龍簡介

劉漢龍教授是軟弱地基加固與樁基工程專家,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長期以來,針對高速公路、高速鐵路、圍海造地及長大堤防等重大工程中沉降變形控制關鍵科技問題,在剛性樁複合地基軟基加固、液化軟弱土地基變形及防治和大面積吹填超軟地基快速加固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原創性成果。獲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創新獎和14項國家與省部級科學技術獎。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