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寶萊塢給國產電影最狠的一記過肩摔:《摔跤吧!爸爸》

文/錚在撩人

寶萊塢電影《摔跤吧!爸爸》去年1223日在印度首映。

該片自上映那天起,就創造了各種歷史。它不但在印度影史創下了單日票房紀錄,而且還在著名電影網站IMDB評分9.2,一騎絕塵,讓其它同期甚至往期上映的電影看了要沉默、低頭的節奏。

IMDB目前的世界影片排行,前兩名最高評分都是9.2,它們分別是《肖申克的救贖》和《教父1》。如果《摔跤吧!爸爸》的評分能夠保持住9.2的話,那麼它將成為寶萊塢電影史第一部進入IMDB前三的影片。

今年55日,也就是昨天,《摔跤吧!爸爸》在上映。它在的票房我還沒來得及查,但好的電影從不缺票房。我昨晚看的該片,進了那麼多次電影院,這次觀影體驗最奇特,在我那個影廳,人們基本做到了一起笑,一起流淚和緊張的神同步。重點不是神同步,而是說《摔跤吧!爸爸》因精彩的故事內容和極正的價值觀輸出,而擁有的黑洞般神秘而強大的控場能力。

精彩不止於阿米爾·

一般國人看這部電影前會有兩個期待,第一是印度國寶級演員,《摔跤吧!爸爸》的主演阿米爾·汗。

第二是對阿米爾·汗塑造的角色期待,為什麼會對角色有期待?

阿米爾·汗為了塑造角色摔跤手馬哈維亞不同年齡段的身體特徵,他把自己吃成了一個體脂率高達37%的大肚男,體重暴增27公斤,戲份結束后,他又用5個多月時間,將體重爆減25公斤。一個能隨意控制住體重的人,能夠控制的不止他的人生。拋去阿米爾·汗的國寶級演員光環,單是減肥、增肥這一項,就足可以成為一位讓朋友圈眾多減肥婊慚愧的勵志boy

有期待是好事兒,阿米爾·汗在我們國人心中的口碑,正是靠《我滴個神啊》、《三寶大鬧寶萊塢》等影片建立起來的。可還有一種驚喜叫意料之外,如果阿米爾·汗參演,這部電影的威力,就像王者榮耀里的王昭君不用閃現技能一樣,王昭君強大的冷凍技能和冰雨輸出,照樣五殺團滅對手(我兩次四連殺……不過三連殺是常態啊)。

接下來解析一下《摔跤吧!爸爸》強大的技能點:

印度歌舞不再是潘多拉魔盒

目前在國內上映的《摔跤吧!爸爸》比原版刪減了20多分鐘。刪減內容並不影響劇情,刪減理由則是為了國內觀眾更好的觀影體驗。有人也許會說刪減的是印度歌舞吧,我想說,並不是!

提起印度電影,多數人的第一感覺就是讓人崩潰的印度歌舞。歌舞在印度電影中佔有多重要的地位只有印度人才了解,有時候可能印度人自己也不了解,好像沒有歌舞就不叫印度電影一般。電影《我滴個神啊》、《三寶大鬧寶萊塢》中,都有歌舞的存在。這些歌舞在劇中一般承擔敘事、娛樂和推動情節發展的作用。「民族的才是世界的」這是魯迅先生《且介亭雜文集》所說的。

民族的為什麼是世界的呢?因為民族文化具有獨特性放在世界這個範圍中,最大的獨特性,說直白點就是存在感。這種存在感極具標籤式符號,在影視劇中,比如的武俠、韓國的泡菜和日本的(點點點)。這種民族獨特性,好比類型片,總會讓部分人產生期待,這種期待就是存在感。

再辯證講存在感,也有討喜和討厭之分。拿《人民的名義》舉例,黃毛兒鄭乾/鄭勝利的出場一直在那兒得得得,特別遭人恨,而李達康、哪怕是祁同偉都比鄭乾招人喜歡。同樣,印度歌舞的存在感也是存在鄭乾式尷尬,存在感是對本民族文化的尊重和敬畏,可以有。如何將民族文化從以前的鄭乾式尷尬轉向李達康、哪怕是接近李達康都是一種成功。

在《摔跤吧!爸爸》中,這種印度歌舞的運用,可謂是不破不立。在整個故事中,印度歌舞只是在馬哈維亞求子過程和訓練女兒的過程中作為插曲出現,歌舞中甚至沒有舞!觀影時,我一向反感拖沓的歌舞居然變種成了動人小插曲,這著實讓我驚艷了一把,這樣的歌舞美感若隱若現,沒有拖泥帶水,完全服務於劇情,讓人看後有所期待。印度歌舞這樣的運用在影視劇中,那當真可以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題材暴力,卻全程催淚

《摔跤吧!爸爸》根據馬哈維亞的真實事件改編,百度百科給它的電影類型定義為傳記。我們最近接觸的一部傳記影片是梅爾·吉布森指導的《血戰鋼鋸嶺》,《血戰鋼鋸嶺》目前的口碑呈兩極化,有的人認為梅爾·吉布森弄出了一個聖母婊,有的人則認為該片好看,是典型的為了信仰、立場堅定鬥志強,學習雷鋒好榜樣的經典好片。《血戰鋼鋸嶺》為什麼出現口碑兩極化,很明顯的一點就是傳記片難寫。

目前影史上經典的傳記片有《巴頓將軍》、《美麗心靈》、《鐵拳男人》等,在電影類型中,傳記片屬於相對比較小眾的一類。為什麼小眾?把個人一生的經歷展現在大概兩個小時的電影中,需要提煉該人物的主要經歷,為了觀賞性和票房這些提煉好的經歷,又得符合劇作法。

什麼叫劇作法,劇作法就是取悅觀眾的手段(故事中每個人物的壓力線、人物扁平設計、故事完成度、結構、衝突等等)。傳記來自普通的生活,編故事則可以天馬行空,這中間的矛盾就是傳記片容易出現口碑兩極分化的原因。

《摔跤吧!爸爸》為什麼好看,最有力的回答是劇本紮實。該劇屬傳記、也屬於喜劇類型。

喜劇類型落實到劇作上,常用的一種手段叫反差。舉個例子,在小品《主角與配角》中,因其壞人形象,而演的正派人物出現的笑料和包袱,就是一種經典的反差案例。

《摔跤吧!爸爸》中,喜劇的包袱有很多,相對集中的劇作法多是用的反差。在故事背景中交代,女子摔跤是不被主流社會認可的,可男主偏偏生不齣兒子,為了夢想,他就想女兒們訓練成摔跤手。作為女性將比自己高大威猛數倍的男性摔倒,中間就出現了戲劇性。這種戲劇性是不但使故事結構有戲劇張力,而且也成了笑點擔當。這類笑點越多、分散越廣,越說明該劇的主線故事紮實有力。

《摔跤吧!爸爸》有運動題材的成分。近幾年國產電影像《翻滾吧,阿信》、《破風》憑藉運動題材收穫了不俗的票房成績。運動題材的亮點除了觀賞性以外,體現在影視劇中還能讓觀眾存在勝負難料的期待。《摔跤吧!爸爸》作為商業電影,必然是大團圓式結局,觀眾明明知道帶有主角光環的女主會贏得勝利,可是因為運動題材的獨特性,還是依然會為女主的命運擔憂,這也是該劇的成功之處:抓住了觀眾的心。

依然「野心家」

這個世界上很多通病是每個國家都有的,有的國家敢於自省和自我批評,比如《三寶大鬧寶萊塢》,就敢借故事反諷印度教育的死板和制度化。

ke強總理也觀看過該片,觀片理由之一就是因為他女兒的推薦。那他女兒為什麼推薦?原因大家都懂,印度的教育是那般如此,難道的應試教育現狀不是如此那般嗎?

《摔跤吧!爸爸》像《三寶》一樣,接棒針砭時弊、揭露社會真相的責任和擔當。對印度社會的一系列問題作出了嘲諷和挑戰。

當宗教信仰擋住了這個國家的希望,那就破除它。在影片中,馬哈維亞為了給連摔跤的女兒們補充營養,需要殺雞,但男主信教的妻子卻為了信仰阻止,故事的最後當然是男主勝了。

現實生活中也是,《摔跤吧!爸爸》是一部愛國主義教育式電影,印度是佛教發源地,通過打破信教的枷鎖,告訴世人要勇敢面對現實的雞湯是要承擔社會輿論風險的。有新聞報道,在印度播放時,觀影人群到影片播放結尾處,都自覺站起來唱印度國歌,從這一點上說明該片在人心上戰勝了迷信。

故事中還有一個突出的情節就是馬哈維亞大女兒吉塔的國家隊教練,該教練制度中人,他為了保住教練職位,用田忌賽馬的「智慧」抹殺運動員特長。該片表面上把國家級教練作為故事發展阻力,放置在故事中,實際上意圖是將官場潛規則放大,如同《人民的名義》中揭露官場一樣,宣傳即是開戰。

寶萊塢成了好萊塢

這部寶萊塢影片所以被稱為好萊塢電影,是因為其標準的劇本結構、豐滿的人物和正確的價值觀。我們先看它的故事內容

一個想通過摔跤運動、為國爭光,卻始終沒能達成心愿的運動員馬哈維亞·辛格·珀尕退役后,為了完成自己為國爭光的夢想,他將希望寄托在自己的兒子身上,無奈妻子一連四胎生下的都是女兒。馬哈維亞在世俗鄙夷的眼光中,將希望和行動寄托在了女兒身上,父親和女兒們兩輩人,通過努力,克服千難萬險,最後實現人生理想,為國爭光的故事。

《摔跤吧!爸爸》上映后,有些媒體為了搶熱點,無所不用其極,居然打出來直男癌的標籤,對該片口誅筆伐。還有的媒體把這部電影說成了女權主義的覺醒,很明顯這也是在大眾面前騙流量,刷存在感。

女權主義和小妞電影之前影評時我就經常提,不是反感女權和小妞電影,而是女權電影和小妞電影也有自己的劇作方法好嘛,說直白點,女權也是有原則的。

女權電影,塑造的人物是女性,故事發展中,推動故事發展的也是女性,故事發展下去的動機,也是為了女權鬥爭。這就是女權電影的一般套路。然而,《摔跤吧!爸爸》的故事內容跟女權電影完全是風馬牛不相及啊!!它怎麼可能是女權主義電影呢?

還有一個情節我想說一下,影片中馬哈維亞的大女兒吉塔和妹妹在小時候為了反抗父親的「暴政」,惹得男主將吉塔和妹妹的長頭髮剪成了小平頭,姐妹為人為此受盡了村裡人的嘲笑。有影視號就解讀說,男主剪女兒頭髮的事情,是所謂「精神閹割」。後來我反覆思索過這個論點,先舉個例子。在《霸王別姬》中,小豆子母親帶小豆子在去戲班時,遭拒,小豆子母親為了讓孩子留在戲班有口飯吃,將六指的小豆子,剁下了一根手指,這個在劇作上隱喻是小豆子的性別被閹割了,這個沒毛病。為什麼沒有毛病,因為《霸王別姬》的故事主線就是講的這個啊。但《摔跤吧!爸爸》中剪頭髮這事兒,被說成精神閹割,我覺得有些過度解讀吧,故事主線是傳記、為了夢想升級打怪,跟精神閹割沒啥關係吧。因為我只看了一遍該片,所以關於這點我保留意見。

關於劇作上的分析還有很多,篇幅有限,那就等等等吧。人類的文明不停止,劇作法永遠就說不完,也研究不完,最後我要總結的一點是:即使該劇承擔了反諷社會醜陋現實的當擔,但它絲毫不影響笑料和包袱,不但不影響,反而使得影片擁有了社會批判性的價值。

該劇沒有廢戲,結構清晰、情節讓人捧腹、人物飽滿、演員演技沒得挑。最後如果非要再誇一下阿米爾·汗的話,那就轉述一下網友們對汗叔的讚揚之詞吧:「印度劉德華」「寶萊塢吳彥祖」……

《摔跤吧!爸爸》好,為什麼不能拍?

關於為什麼不能拍,我給不了原因。只轉述一條新聞:

「今年二月,籃協主席的姚明在籃球協會代表大會提出了聯賽改革方案,遭全票否決。」

官方對於姚明提案遭全票否決是這樣回復的:

首先,我從未使用過否決一詞,目前尚沒有改革正式提案,都處在內部討論階段,交換意見,還請媒體同行在轉載時手下留情,不要標題黨;楊毅在微博中寫道。而在今天下午的籃協例行通氣會上,籃協秘書長白喜林表示,所謂方案被否決的前提壓根兒就不存在,因為姚明等籃協領導只是聽取代表們的意見,會議的主要目的有三:換屆選舉、通過報告、通過章程。而且不存在封閉會議一說,會議是公開透明的。

請注意官方回復中的「都處在內部討論階段」,凡事最怕討論了,一發現問題,就是開會討論,討論是沒有盡頭的,也沒有結果,高育良連雷鋒的事兒都能拿到常委會上說辯證法,你還指望討論什麼結果呢。

體育方面如此,電影方面的審查也是如此。話又說回來,難出好電影難道只是審查的原因嗎?伊朗的電影審查還不讓女性還不讓過多裸露肌膚呢,人家不照樣出品了《一次別離》這樣的好電影嘛,人家還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其它:

1,基於《摔跤吧!爸爸》的主題表達,我把它定義成印度愛國主義教育影片,從這點上講,本來應該說說跟印度愛國主義相關的英聯邦,但還是因為篇幅有限,有機會再說吧。

2,該片故事很精彩,把該劇本放在好萊塢也是拿得出手的,只不過想要保持住IMDB9.2的評分,我覺得不是很科學。在推動故事發展中,該片有值得吐槽的地方,因為我只看了一遍,有些情節記不太清,所以還是保留意見。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