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十本書帶你認識昨日與今日之香港

相傳在英軍最初抵達香港島時,有一位名叫陳群的水上人漁民(註:水上人漁民,源自遠古百越族,自遠古開始在廣東一帶聚居)帶領英軍在赤柱一代登陸。在經過香港仔時,英軍詢問該處地名,陳群用水上人音回答說「香港」,英軍於是用「Hong Kong」標記全島,香港一名由此得來。

1842年,清政府與英國簽訂《南京條約》,永久割讓香港島,此後又割讓九龍和新界。二戰期間,香港被日本佔領三年零八個月。1997年7月1日,香港回歸,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實行一國兩制。在一系列政治變動中,香港已不再是當年的小漁村,它逐漸成為了全球重要的金融、服務業和航運中心。

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20年之際,以下10本書將從不同角度切入和探討昨日與今日的香港,以期為讀者呈現一個如稜鏡般的多面香港。

1、《香港史》

弗蘭克·韋爾什 著 王皖強/黃亞紅 譯

中央編譯出版社 2007年5月

要了解香港,一本介紹香港來龍去脈的歷史讀本必不可少。畢業於劍橋大學的弗蘭克·韋爾什在相繼推出了英國史、南非史、澳大利亞史之後,又寫了一本《香港史》。

《香港史》講述了1838年到1990年間香港發展的歷史,著重考察英國國內的政局以及決策對中英關係和香港命運產生的影響。從英國的殖民擴張、東印度公司的崛起到鴉片戰爭,從不平等條約的簽訂到1895年中日之戰,再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後來的抗日戰爭等等,本書把香港放在世界歷史和歷史的框架之中,對讀者全面了解香港大有裨益。

本書唯一的不足之處在於作者的英國中心主義視角,韋爾什在書中公開承認了這一點。在這種視角的籠罩下,香港彷彿失去了自主性,一直在被動地應對和跟隨。

陳國球/陳平原/王德威 著

北京大學出版社 2015年3月

如果說《香港史》過分強調了英國視角,那這本由陳國球、陳平原和王德威三人主編的《香港:都市想象與文化記憶》則採取了更加本土、更加多元的視角,三人分別成長於香港、大陸和台灣,從文學、電影、繪畫、新聞、建築以及戲劇等多個角度入手,為讀者呈現了迥異的香港城市想象。

這本書涉及的問題繁多:從電影和文學角度探討香港現代性,以五四運動和繪畫團體在香港的發展為切入點考察左翼運動在香港的傳播情況,對於殖民和本土之間張力的討論,此外還以大陸、台灣為參照系,考察了香港在華語語系中所處的位置。

相較於《香港史》,本書以更加微觀、更加多元的視角為讀者呈現了一個充滿張力、活力,也充斥著身份矛盾甚至認同混亂的香港。

3、《香港造城記:從垂直之城到立體之城》

謝爾頓 (Barrie Shelton) 等 著 胡大平/吳靜 譯

電子工業出版社 2013年5月

凡是去過香港的人,很少不被密密麻麻的高樓和狹窄的一線天震懾。在這獨特的城市景觀背後,是政府主導的填海造陸行動。有數據統計,從1887年到2006年間,香港約有67平方千米的海洋面積被轉換成陸地,截止2010年,通過填海造陸獲取的可利用土地不少於香港總體土地面積的6%。與此同時,香港標誌性的公屋也在逐年增長,用於安置迅速膨脹的人口。截止2013年,居住在各類型公共房屋中的市民已高達香港總人口的45.8%。

《香港造城記:從垂直之城到立體之城》為讀者梳理了這種城市景觀的形成以及變遷過程。本書的基本觀點是,這種土地利用的方式是香港的「應激反應」,作為一個地少人多的的彈丸之地,面對著各個歷史時期因種種原因導致的人口持續增長,立體化發展似乎成為了香港的唯一出路。在填海造陸、擴張土地的同時,香港也在經歷垂直式和立體式的發展,隨著進出口貿易的增長以及香港在國際金融市場中日漸重要的地位,摩天大樓拔地而起。

與此同時,本書強調了政府在這一過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政府作為類似「上帝」的創造者「創造」了新的土地,之後將其塑造成立體的、垂直的形式。更進一步,政府和管理公屋的公司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而在與高密度城市配套的發達公共交通系統里,政府也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4、《香港重慶大廈:世界中心的邊緣地帶》

[美]麥高登 著 楊暘 譯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2015年11月

想象一個近景,把《香港造城記》中提到的一座大廈放大,再放大,直到能清晰地看到每一樓層里密密麻麻的房間。如果你看到來回走動的巴其斯坦人、尼泊爾人、印度人、奈及利亞人以及歐洲人和美國人,那麼這無疑是重慶大廈了。

這座始建於1961年的5棟17層連體式建築,匯聚了來自全球各地的商人、勞工、避難者和背包客。在這座業權分散且模糊不清的大廈中,住著將近4000人。這裡被美國《時代》雜誌評為「亞洲最能體現全球一體化的例子」。

香港中文大學人類學系教授麥高登將目光對準重慶大廈,寫作了《香港重慶大廈:世界中心的邊緣地帶》一書。麥高登首先注意到,重慶大廈位置特殊,它位於香港的鬧市區,卻和尖沙咀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彷彿「特區中的特區」,這彰顯了重慶大廈「低端全球化」的中心地位。而當我們跟隨麥高登走入重慶大廈,去了解手提箱商人、真真假假的避難者的故事,就會發現重慶大廈代表了跨國資本主義的另外一面:在紅紅綠綠的指數和巨額的資金流動背後,生活著這樣一批渺小卻重要的參與者。

5、《權力的生成:香港市區重建的民族志》

夏循祥 著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017年2月

和香港飛速的城市化和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相伴相生的,是對於傳統社區的改造和拆遷,以及隨之而來的居民自發的社區保育運動。位於香港島灣仔區的利東街(也叫喜帖街)便是一個著名案例。

在《權力的生成:香港市區重建的民族志》中,中山大學人類學講師夏循祥以利東街為例,追蹤了當地居民自發組建「港十五關注組」,要求參與城市治理的案例。在這個自下而上的參與過程中,夏循祥向我們展示了作為無權者的居民如何巧妙動用各種資源(傳統文化與信息技術),在既定條框下對市場、資本和政治權力提出挑戰,繼而和當權者形成了一種「對抗性合作」。

郭思嘉(Nicole Constable)著

康奈爾大學出版社 2007年10月再版

在菲佣這一獨特現象背後,是香港怎樣特有的社會文化圖景?那些前赴後繼來到香港的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女性,她們的生存狀態又如何?

來自匹茲堡大學的人類學家郭思嘉很早就開始關注這一主題。1997年,她的民族志《定製女傭關於香港菲律賓家政工的民族志》(Maid to Order in Hong Kong:An Ethnography of Filipina Workers)首次出版,那一年正值香港回歸。之前的三十年間,香港中產階級女性大規模回到公共領域參與工作,導致對於私領域的勞動力需求激增。

十年後,這本書再版,郭思嘉在書中補充了在這期間她書中描寫的女性生活發生的變化。經歷了90年代末期的亞洲金融危機和2002年到2003年間非典爆發后,這些女性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被機構以及僱主控制和規訓,如何被宏觀政策影響,而她們又是如何或直接利用家庭及公共空間,或委婉間接地通過玩笑或惡作劇抑或是通過法律行為和政治行動進行反抗的。

郭思嘉細膩的民族志寫作,讓我們警惕對於菲佣的簡單化概括。單純把這些女性塑造成受壓迫者或者被賦權者都是不妥當的,就像把她們簡單描繪為具有階級意識的或毫無階級意識並不恰當一樣。

郭思嘉(Nicole Constable)著 加利福尼亞大學出版社

我們也不妨讀讀郭思嘉後續的一本民族志《生不逢所移民母親和國際勞工政治》(Born Out of Place:Migrant Mothers and the 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 Labor),在跨國女工之外,她還關注了在香港出生的她們的孩子。在這本書中,郭思嘉更進一步,提出了關於流動性、家庭和公民權以及移民政策相關的種種問題。

呂大樂 著

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 2013年1月

自1997年香港主權回歸以來,香港對於內地學生到港入讀的政策逐漸開放。在接下來的二十年中,從大陸到香港留學、工作的人數越來越多,他們中的一部分選擇留在香港,落地生根,也有人選擇返回大陸。

香港大學社會學系系主任呂大樂的《兩地書》收錄了十個在香港生活的大陸人的故事。 在每個平凡個體具體而微的生活選擇和困境中,折射出的是香港和大陸之間人員的高流動性,不同文化、語言、習慣以及政治氛圍之間的碰撞和磨合。

陳冠中 著

中信出版社 2013年5月

流動是雙向的,與從大陸到香港的人口流動相對應的,是香港人在大陸的觀察和體驗。陳冠中的《我這一代香港人》便是一例。

從1992年到1994年,陳冠中在北京居住了兩年多;六年之後,他又回到了北京。一方面,在和大陸文化、知識界朋友們的頻繁接觸中,他開始補課,嘗試了解大陸讀書人的知識譜系;而另一方面,他和香港產生的距離感也促使他跳出香港,從更高更遠的角度來審視香港。於是,便有了這本《我這一代香港人》,陳冠中在序言中寫道:這裡收錄的文章「都是2000年以後我在大陸期間,多少帶著問題意識寫的」。

此書收錄的雜文點出了香港的複雜性:它處於世界和內地之間,它很西化但同時也很傳統。同時陳冠中認為,「對香港較為完整的論述既離不開全球化資本主義的論述和主權國家的論述,也缺不了本地人的本地視角。」因此,我們在探討香港自身以及香港和內地的關係時,必須考慮到以下四個視角:全球化、主權國家、特區例外以及香港主體。

9、《昨日香港》

何藩 著

Modernbook Editions 2012年9月

最後,讓我們由文字轉向影像,從攝影師何藩的攝影集《昨日香港》中,尋找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香港。何藩1931年出生於上海,1949年隨家人移居香港。在1961年加入邵氏電影公司之前,他曾拍攝了大量關於香港的照片。

在街道上奔跑的人力車夫以及投射在地上的他的影子、延伸向遠方的電車軌道、狹窄的街道和密密麻麻的廣告牌、穿著旗袍獨倚牆邊的婀娜女性……何藩利用光與影的遊戲,在巧妙地捕捉人物動態情狀的同時,也記錄下了舊日香港街頭的獨特風貌。

……………………………………

歡迎你來微博找我們,請點這裡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