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arch
尋找貓咪~QQ 地點 桃園市桃園區 Taoyuan , Taoyuan

傳統影視行業人才2/3流向互聯網,最稀缺崗位卻不是導演和主持?

文|莫錚

「現在的電影市場,導演可以是各行各業的,但是導演所用的劇組的主創一定是電影學院的。沒有電影學院的人,這個導演做不出來。」

「離職傳統文娛公司的人,有60、70%都到了互聯網平台,佔大多數。」從廣告公司高管到愛奇藝市場副總裁,陳宏嘉自認是傳統文娛行業向互聯網流動的實例,且廣告公司時期合作的不少衛視節目的總導演、製片人「統統都來到了互聯網圈,感覺是全民的變化」。

「文娛行業是第二大人才流動行業」,職場社交APP「脈脈」的聯合創始人王倩基於自身平台數據得出結論。「人才的大遷徙已經在發生了,不是今天,其實幾年前已經開始了,文娛行業也是從去年開始就在強佔人才的市場。」

青年導演劉暢是北京電影學院2007級導演系的學生,因執導去年大熱網劇《最好的我們》才開始備受重視,在行業內嶄露頭角。「一位師兄畢業的比我早,有很多成熟的作品,但在沒有更好機會的時候,一直在中央六套拍數字電影,現在也開始做網劇。」而據他介紹,不少04、05級相熟的師哥們都已經從體制內製片廠、傳統導演工作室等轉向了網劇、網大的懷抱。

傳統學院派的培養體系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北京電影學院視聽學院院長宿志剛提到,他所在的視聽學院就是在互聯網產業的推動下應運而生的新興產物。學院將在傳統的精英理念基礎上「打破單一的學院式教學,接受市場的變化。」

「電影(票房)的複合增長率過去一直在30%上下,但去年突然平了;衛視的收視率下降,現在除了四大衛視能給出現金之外,其它家承付現金越來越差。衛視已經開始式微,電視台成為傳統媒體。」博納影業前副總裁丁一嵐離職創辦了禾美傳媒,在博納待了近10年的她對傳統與互聯網都抱有一份冷靜,「互聯網只是我們生活方式的一部分,可能再過幾年就是一個新的概念替換了這個概念。它的屬性跟電視台不一樣、跟電影不一樣、跟廣播不一樣。只不過要尊重這個屬性,因為它現在是老大,是潮流。」

在近日由「娛論派」舉辦的「文娛行業人才大遷徙」論壇上,來自各路大咖們展開了一番論辯,暢談從傳統行業向互聯網轉型的趨勢、困惑和未來。

1

互聯網重整人才要素

壓縮時間成本,降低行業門檻

陳宏嘉發現,在文娛行業人才大遷徙之中,還伴隨著大量體制內高管紛紛跳槽互聯網、以及華誼、萬達等傳統影視公司紛紛「觸網」。它們很難辨清孰因孰果,但正是這互為因果的三大趨勢,恰好印證了互聯網對傳統行業不折不扣的強大感召力。這其中,作為市場要素的人才到底發生了哪些改變?

在陳宏嘉看來,最大的改變是「給了更多年輕人機會」。「電影能排的上院線的一年就幾十部,大部分都是在圈內比較久、經驗名聲比較大的導演作品。但去年,視頻網站就承載了三萬多集網劇,及一千多部以上的網大。以前這種機會是很難得的。」

劉暢對此深有感觸。「如果說拍電視劇,其實電視劇從編劇、拍攝到發行,其實是一個相對閉合的圈子。我們老師那一輩,畢業機會好能分到電影製片廠的製片室,從場記開始,到副導演,再到執行導演再到導演,要有至少15年左右才能成為一名導演。電影廠體制瓦解之後,學生畢業了可以自己去江湖上找師傅,如果能找到一個的老師,他願意帶著你從場記做到導演,也需要10到15年時間。很多沒有背景的人出門之後只能做端茶倒水特別底層的工作,和學校一比落差特別大。

劉暢很羨慕正在上學的師弟師妹們,「我們那會拍個作業特別費勁,真的是沒吃沒喝的省錢拍作業。現在聽說學校的畢業生,愛奇藝能給80萬、100萬讓學生去拍;我記得那時候我是8萬塊錢,學校掏6萬,自己掏2萬。我覺得他們現在挺幸福的。」

「傳統的成功人不願意這麼輕易的加入到互聯網創作中來,機會就落到了年輕創作者頭上。互聯網時代把10到15年的過程壓縮了很多,門檻相對更低。」丁一嵐也對這個時代的規則倍感新奇,「這個世界很大,但很少有人真的去看(所有作品)。互聯網時代就好在,一個人可以用極低的成本完成自己的夢想。」

2

「事隨勢走,人隨事來」

以為只有薪酬高?還有自我革新的恐慌

在製片、導演等明星崗位之外,還存在著大量為文娛行業服務的工種與職能型部門。如果說前者為自己爭取空間的訴求是顯而易見的,那麼後者又是為了什麼?

薪酬當然是極其關鍵的要素之一。在分析了傳統文娛行業VS互聯網薪酬體系后,王倩看到,不管是1到3年的剛畢業的應屆生,還是3到5年、5到10年、10年以上,互聯網文娛行業整體薪資水平是高於傳統的。但這當然不是跳槽的全部。

《最好的我們》導演:劉暢

「事隨勢走,人隨事來,向互聯網的人才流動趨勢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我們看清了一個行業發展的趨勢,我們看清了一個行業的未來和制高點,也就不難理解人才往哪裡走。」 美蘭德媒體諮詢總經理崔燕振指出,互聯網思維已成時代語言:

一是視頻付費用戶增長帶來的人口紅利、技術紅利、模式紅利將迸發;二是VR、直播等新型技術為傳統影視產業和傳播模式帶來大革命,PGC向UGC融合轉軌時期全面到來;三是由「連接」激活的消費模式和傳播模式正在帶動共享經濟的到來,傳播社交化、營銷社情化與消費共享化帶領時代全面升級。

身處前沿的影視文娛生態,必將更加體會到深刻、劇烈且迅猛的融合態勢。王倩認為,互聯網對這個世界的改變如此迅猛,以致「文娛行業的人都非常恐慌,如果你不往這個時代的變化中走,其實就沒完成自我革新。」在她看來,這個變化逼著人往互聯網行業走,只要追求進步,就一定會到變化很快的、可以快速成長的地方,「這是一個人發自內心的動力。」

3

互聯網時代需要何種人才?

網感、數據VS運營、創意

說到視頻互聯網平台對人才的要求,陳宏嘉給出了一虛一實兩個關鍵詞——「網感」和「數據」,而前者又建立在後者的基礎上。「現在一部網劇動不動就幾個億點擊,這群人到底是誰,網感與人群精準分眾有很大的關係,知道他們看什麼、想什麼、用什麼、做什麼,才能跟他們產生更深的連接。」

由此看來,王倩提供的數據出乎意料又合乎情理——文娛行業最缺的崗位竟然是「數據挖掘」,據王倩透露,這是脈脈上僱主需求非常大但又最難招的一個崗位。字幕、剪輯等「基礎性製片工種」,雖與影視內容直接相關,卻僅僅排在第二位。

而宿志剛則以一個學者獨有的理解,試圖解構這些虛虛實實的「網感」與「數據」。在不影響「學院精英化的大教學結構」下,實行相對「專業性教學」的「綜合性教學」。相比導演系、編劇系、美術系,視聽傳媒學院設置系別將融「編劇、導演、美術、音樂為一體」。在他看來,互聯網的要求是一個人能完成編、導、拍、剪、配音都所有工種,只有如此才能有更強的互聯網生存能力。

數據來源:脈脈數據研究中心

在培養基礎技術之外,崔燕振顯然對頭腦有更高的期許。在他看來,目前互聯網行業還缺三種人。一是有運營能力的人,「一個事情從想清楚到做明白是很大的差距」;二是創意人才;三是跨界人才,「既懂得互聯網的技術、傳播、商業模式,又有影視文娛產業的專業積累的人,仍然會處在行業前沿。」

4

互聯網「突然的成功」只是偶然

不變的是專業化和工匠精神

「像博納、萬達等傳統公司,薪水比較高的崗位其實還是和內容相關的,這也說明內容在傳統的文娛行業里是吃香的。但在互聯網行業卻發生了非常大的變化,」王倩顯得有些憂心,「互聯網文娛行業里薪水最高的還是技術和產品。」

數據來源:脈脈數據研究中心

然而,互聯網一代觀眾對待內容要比傳統電視劇觀眾挑剔的多。「所以你看似拿到這個機會更容易了,但對你作品的風險更大。因為一旦拍砸,招來的負面評價可能會比電視劇還多。」劉暢認為,網劇、網大的興起對年輕的從業者來說是好事,同時也是巨大的挑戰。

「作為一個互聯網平台,愛奇藝的產量已經堪比一家廣電集團,」陳宏嘉說道,近兩年來愛奇藝著力為新人打造提升專業度和品質的方法,在獎勵、分成等機制中著重質感好的內容。「傳統影視產業留下的工匠精神沒有過時,今天也許還應該被加強。」崔燕振認為,人才是流動的,但專業化和工匠精神是不變的,仍然值得推廣和提倡。

在宿志剛心裡,互聯網創作「突然的成功」只是偶然。他希望自己的學生「能碰上這種偶然,但這種偶然太少了。」在洶湧的互聯網轉型熱中,宿志剛有著難得的冷思考,「現在的電影市場,導演可以是各行各業的,但是導演所用的劇組的主創一定是電影學院的。沒有電影學院的人,這個導演做不出來。」

對於人,有些東西是不變的。「人才培養對我們來說就是扎紮實實的去學好。」



熱門推薦

本文由 yidianzixun 提供 原文連結

寵物協尋 相信 終究能找到回家的路
寫了7763篇文章,獲得2次喜歡
留言回覆
回覆
精彩推薦